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99章 工作不能马虎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560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徐景春说,“急救中心仍然由杨劲松同志负责,这事先不讨论了,春节前县委刚确定下来,刚开业就换人不合适。”

其他人对换不换人不在意,但是第一次列席会议的彭燕华和何友财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打鼓,好不容易跟上杨劲松了,这才几天就要换,那可不是好消息。徐景春的话无疑是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让他们放下了心,不过,静心想一想,杨劲松去了县医院,再管急救中心确实压力不小,关键还隔的那么远,换人恐怕是早晚的事。

沈宝林说,“急救中心现在处于试运行阶段,还没开始装修,设备都没有采购,这个时候换人,思路不一样,会影响建设进程,所以,要调整也得等到运转正常了再考虑。”

刘建斌说,“前期主要是装修和人员培训,这些事务性工作我相信燕华同志和友财同志有经验,完全能够处理,劲松同志把把关就行了,应该不会对他在县医院工作造成影响。另外,初期运营涉及到中心和医院的衔接协调,需要个磨合过程,劲松同志负责两边有利于发现问题并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章文海点头道,“这倒是,那就辛苦劲松同志了。”

杨劲松微微一笑,“应该的。”

有了这段插曲,后面人员招聘情况的讨论不再是重点,杨劲松简要汇报了一下招聘的组织安排、流程和面试方式后,介绍了拟录取人员的情况,没人提出异议,顺利通过。

最后,徐景春说,“项目招标和人员招聘到这里告一段落,接下来进入实施阶段,劲松,你说说具体安排。”

杨劲松说,“根据招标和招聘情况,我们计划,一,人员下周一到岗,接着开始一周的内部培训,所有人员参加,培训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个部分,二,周一装修公司进场设计施工,三,下周救护车和小型设备、药品采购,大型院内救护设备等装修结束后采购。”

沈宝林赞同道,“考虑装修施工现场会乱,灰尘多,所以,大型设备和精密仪器暂时缓缓。”

杨劲松说,“对于人员方面,这段时间培训工作请彭燕华主任负责,装修工作和设备采购工作由何友财书记负责。”

徐景春点点头,“可以,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随时报告。”

杨劲松说,“明白。”

徐景春扫视一下全场,问道,“其他同志还有什么意见?”

确认其他人没有什么意见后,徐景春宣布散会。

会议室出来后,杨劲松恭敬的问徐景春,“徐局长,还有什么要求吗?没有的话我们就先回去了。”

徐景春说,“县医院那边最近事情比较多,你多花点精力。”

杨劲松表态道,“好的,请徐局长放心,我一定确保正常运行。”

离开卫生局,时间不到四点,想想去医院待不了多久也该下班了,于是便坐车直接回景区。

刚离开县城,手机响了,一看是老妈打来的,赶紧接听,“妈,我想着晚上回家吃饭呢。”

那头的老妈笑骂道,“你个臭小子,不给你打电话我怕你忘了。”

杨劲松说,“哪能呢,说好回来的。”

老妈问道,“中午去五爷爷家了?”

杨劲松反问道,“五爷爷给你打电话了?”

老妈说,“你小婶打电话来,问要不要给你准备床上用品。你怎么又去县里上班了?”

杨劲松说,“回来再跟你说,两边跑。”

老妈说,“你二叔还在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杨劲松说,“我知道,你让二叔晚上过来吃饭,我跟他说说。”

老妈说,“劲林两口子今天也回来。”

杨劲松说,“那正好。”

老妈有些担忧道,“你跟二叔说的家庭农场的事有没有把握啊?别花钱不少,最后弄不好。”

杨劲松安慰道,“放心吧,没多大风险,现在政策好了,做起来肯定比现在要强。”

老妈说,“那光靠你二叔一个人也不行啊?”

杨劲松说,“谁说就他一个人了,杨家那么多人呢,到时我给那些小辈们分配任务,每个人都要参与。”

老妈说,“行吧,反正一定要想好再做,不要太理想了。”

杨劲松说,“我知道,老妈放心。”

快到景区的时候,手机“叮”的响了一声,拿起一看是方晓英,“你在医院吗?老太太高血压犯了。”

杨劲松说,“我回景区了,送去医院了?”

方晓英回复,“在路上。”

杨劲松问道,“什么症状?”

方晓英说,“头疼头晕,胸闷气短,手臂麻木。”

杨劲松问,“没吃药?”

方晓英说,“没有,以前只是觉得血压有点高,但不严重,就不愿吃。”

杨劲松说,“应该没大碍,吵架吵的,情绪激动引起的。去急诊室,我联系一下,一会告诉你。”

方晓英回复,“唉!真是乱套了,本来说好带小孩回家的,这下也走不了了。”

第99章 工作不能马虎

杨劲松说,“你就别再有情绪了,不行让你妈去城里帮你照顾儿子吧。”

方晓英说,“都这么晚了,班车也没了,我妈怎么来?现在他爸在家照顾,我都不放心。”

杨劲松说,“你给你妈打电话,让她准备着,我让人过去接她。”

方晓英说,“好不好啊这样?”

杨劲松说,“你就别管了,安心照顾老太太吧。”

方晓英说,“谢谢你。”

常友平被调查后,急诊室至今还是副主任朱长青临时主持工作,杨劲松对朱长青还算是了解,四十出头,平时话不多,做事比较稳重,技术也不错,在急诊室有一定的威望。

杨劲松给朱长青打电话嘱咐了一番,然后把朱长青的电话发给了方晓英。

忙完这些,杨劲松问陈东旭,“胡冬梅开车吗?”

陈东旭说,“不知道啊,没见她开过车,你要安排去接人吗?”

杨劲松说,“是,去蔚山村接人送到县城,我想着如果她开车,刚好回城的时候跑一趟。”

陈东旭说,“还是我去吧,她也不熟悉蔚山村。”

杨劲松问,“你晚上没事吧?”

陈东旭说,“没事,送到县城我再回家吃饭,今晚我姐他们回家,晚饭也早不了。”

杨劲松说,“那就辛苦你一下,你认识方老师家吧?”

陈东旭说,“我认识。”

回到急救中心,何友财和彭燕华也到了。

彭燕华问,“杨主任,还有什么事吗?”

杨劲松反问道,“你要急着回去吗?”

彭燕华说,“我不急。”

杨劲松说,“那我们仨一起碰个头,商量一下。”

何友财说,“去你宿舍?”

杨劲松说,“好,简单商量完,大家也早点回去过周末。”

三个人在杨劲松宿舍坐定,杨劲松说,“几件事,我再明确一下,看看你们有什么意见我们再商量。第一件事,这段时间县医院那边事情比较多,我得在那边守着,所以这里就得多辛苦你们二位了,我不在期间,请彭主任主持工作,老何你是老同志了,多协助彭主任,咱们熟归熟,但是工作上一定不要马虎。”

彭燕华说,“你放心,有啥事我及时给你汇报。”

何友财笑呵呵的说,“放心吧,我一定认真对待。”

杨劲松说,“第二件事,下周的培训,彭主任你安排人把培训教材再完善一下,培训要严格考核,不合格的重来,严肃纪律,凡是不认真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就对不起了,直接让他走人。”

彭燕华说,“上次你给我的材料我回去再看看,职业道德教育原来局里也发过,我再完善一下。”

杨劲松点了点头,“第三件事,装修,老何,你回头和装修公司联系,让他们尽快设计,严格按照工期来,不能拖延。”

何友财说,“没问题。”

杨劲松说,“第四件事,工资和福利待遇,彭主任是卫生院的老人了,熟悉医院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老何又是老财务,所以,你们两个商量一下急救中心员工的薪酬制度。我有几个想法,一是,院前急救比院内治疗辛苦,所以待遇可以适当高一点,二是,一线人员比二线人员待遇高一点,三是,增加夜班补贴和误餐补贴。”

彭燕华问,“是否考虑交通补贴?”

杨劲松摇摇头,“交通补贴参照其他单位的标准,不拟增加。我知道可能有部分同志会在县城和景区之间来回跑,但是我们招聘时明确了,离城区远,交通需要大家自行解决。如果我们增加补贴,其他单位会有看法。”

何友财说,“昨天我和东旭还在商量,要不要搞一个收费停车场,今后外来车辆会不少,随意停放容易乱。”

杨劲松赞同道,“可以,但内部员工就别收费了。”

彭燕华说,“我也赞成”

杨劲松说,“老何,你再咨询一下保险公司,我想着给大家买保险,主要是意外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何友财说,“好的,我和几家保险公司联系一下,让他们出方案,我们比较一下。”

彭燕华笑着说,“只要一说出去,保险公司的人肯定跟个苍蝇似的盯着你。”

杨劲松说,“最好不要跟他们业务员谈,直接跟他们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谈。”

彭燕华说,“那在劳动合同中是不是要注明一下,离职后不能再享受?”

杨劲松说,“这是单位给员工的福利,离职后保险也就终止了。”

彭燕华接着问,“今后中心的人事、社保工作由谁负责?”

杨劲松说,“刚开始人少,没多少事,就让东旭负责吧,等到今后发展了,再考虑增加一个人力资源专员。”

何友财说,“每月做一次薪酬表和社保缴费表就可以了。”

彭燕华感慨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表面看上去简单,实际上一样也不能少。”

杨劲松说,“是啊,起步的时候大家辛苦点,一人多岗,有些岗位非必要不设立,任务不饱满就不要专门养一个人。”

何友财说,“等忙起来先可以返聘一个退休人员。”

杨劲松说,“那是下一步的事。”

正说着,小五敲门进来,“哟,你们在开会呢?”

杨劲松说,“也差不多了,你有事?”

小五问道,“你是不是晚上要回家?”

杨劲松说,“是啊,你回吗?”

小五说,“那我就送你回去吧。”

何友财看着小五,开玩笑道,“你是想去蹭饭吧?”

小五笑眯眯的说,“那你去送啊,我跟着。”

何友财笑道,“那不还是去蹭饭吗。”

杨劲松问小五,“明天你有事吗?”

小五说,“你要干嘛?”

杨劲松说,“没事就陪我练练车。”

小五说,“这可以有。”

杨劲松说,“以后每个周末学两天。”

小五说,“如果能坚持,一个月拿到驾照去提车。”

彭燕华惊讶的问道,“杨主任买车了?”

小五说,“人家还没学会开车,却把豪车买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何友财问,“啥车?”

小五说,“X5。”

何友财“啧啧啧”,“龟龟,厉害。”

杨劲松说,“我在想要不要呢,这车怎么开出去。”

小五说,“你真是老古董,现在都车改了,个人自己买车,谁还管你买什么牌子的车,好车怎么了?你又不是第一个。”

杨劲松说,“宁兴县体制内我是第一个吧?”

小五说,“拉倒吧,那是你没去看,不要说电视台了,就说工商局税务局什么的,里面早有人开奔驰宝马了。”

彭燕华说,“确实是,我们方庄镇税务所所长买的就是奔驰。”

杨劲松苦笑一下说,“再说吧。”

闲聊了一会,小五大手一挥,“走了,别在这儿瞎耽误功夫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杨劲松简单收拾了一下宿舍,坐着小五的车回乡下。

车刚开出去,小五就说,“吴国荣让我问一下你,你老师那边要不要给红包?”

杨劲松反问道,“手术做得怎么样?我没顾得过来问呢。”

小五说,“说是李主任亲自做的手术,很成功,再住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杨劲松说,“那就好,红包就算了,等过段时间我请他们来休息几天,到时让吴国荣出面请吃个饭就行。”

小五说,“你可别客气啊,现在医院都那样,老教授亲自上阵就很感激了,不表示表示,我看吴国荣也觉得过意不去。”

杨劲松说,“红包确实不用给,我们主任我了解,他不缺钱,他看重自己的名誉,对自己要求一直很严,如果吴国荣实在不好意思,就弄点宁兴的土特产。”

小五说,“好吧,那我跟他说。”

杨劲松突然问小五,“刘立坤和陈祖铭的事后面怎么着?”

小五摇摇头,苦笑一下,说出了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