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0章 都是鸡麻蒜皮的事
小五说,“昨夜里,还没把他们怎么着呢,肖亚庆就接了好几个电话,省里的、市里的,说是赵书记也接了几个。”
杨劲松说,“都是有能耐的人。”
小五说,“鱼有鱼路虾有虾路,螺蛳没路直转轱辘。”
杨劲松说,“那也总得有个说法。”
小五说,“我看赵书记是铁了心要整治宁兴官场了,否则也不会上报到江州市委去。”
杨劲松说,“是该好好整治一下。”
小五说,“下面老百姓个个拍手称快,问题是,像这样的官员还有多少?如果都揪出来,恐怕纪委和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今年其他啥事也别干了,光忙活那些人都忙不过来。”
杨劲松说,“心慈手软只会让风气越来越坏,长痛不如短痛,来一次脱胎换骨,宁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小五说,“这事也就赵斌敢做,有魄力有担当,换作其他人,我看都没这个胆量。”
杨劲松说,“这也是人心所向,县委常委班子中有不少正直的领导支持他。”
小五说,“方晓英找你没?”
杨劲松说,“联系了,只是说老两口打起来了,老太太气得高血压犯了,这会正在医院呢。”
小五说,“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杨劲松感慨道,“日子难过天天过,谁的日子一帆风顺的。”
小五问道,“现在方晓玉还不知道吧?”
杨劲松说,“不知道吧,但也是早晚的事,网络这么发达,她又是搞资讯的,就算是不告诉她,知道也不难。”
小五嗔怪道,“你小子就是造孽,好好想想怎么办吧。”
杨劲松有些无奈的说,“我能怎么办,人家的家事我也不好插手吧?”
小五说,“姐妹俩是无辜的,尤其是方晓英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你难道说你没责任?”
杨劲松说,“都是成年人,也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小五白了一眼杨劲松,“我发现你现在有点混蛋了。”
杨劲松说,“我说错了吗?当初可是她自己选的。”
小五说,“我懒得跟你掰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管怎么说,你也不能袖手旁观。”
杨劲松说,“让我去赵斌那里求情?放陈祖铭一马?这事能做吗?”
小五说,“这事当然不能做,我又没说让你去帮陈祖铭,那混蛋进监狱我都不会同情他,但是方晓英今后的前途不能被他毁了吧?”
杨劲松说,“她的事我更没法开口啊。”
小五说,“你以为赵斌不知道她是你初恋吗?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大大方方的。”
杨劲松叹息一声说,“找机会吧。”
小五说,“这还像句人话,我估计这次反腐过后,县里班子和不少委办局都会调整,机会肯定是有的。”
杨劲松说,“刚生完孩子,还没上班。”
小五说,“那就赶紧让她去上班。”
杨劲松笑骂道,“你小子尽给我出难题。”
小五说,“口是心非。”
两人来到杨劲松家已经快六点,刚进家门,二叔的儿媳妇曹玲玲就笑盈盈的叫道,“哥,回来了。”
杨劲松微笑着说,“你们早回来了?”
曹玲玲说,“我们也是刚回来一会。”
曹玲玲和小五不熟,礼貌的打了声招呼。
杨劲松的母亲听到说话声从厨房走了出来,小五嬉皮笑脸的说,“婶,我又来蹭饭喽。”
杨劲松的母亲说道,“什么蹭饭啊,你来婶随时给你做饭吃。”
杨劲松说,“天都黑了,我爸他们还没回来?”
母亲说,“马上回来了,你舅来了,你爸和你二叔带着他在村部看房子呢。”
小五说,“还真要搞农家乐啊?”
杨劲松说,“不是简单的农家乐,是做杨家农场。”
小五点点头说,“我看这事也就你们杨家行,人心齐。”
杨劲松得意的说,“那是,杨家大门大户也不是吹的。”
小五笑嘻嘻的骂道,“德行。”
杨劲松说,“怎么样?加不加入?”
小五说,“我们家的地隔你们那么远呢,咋加入?”
杨劲松说,“那好办啊,三个办法,一,和别人置换,不过这个办法可能难度有点大,毕竟不是一个组的。”
小五说,“你这不是废话吗。”
杨劲松接着说,“第二个办法,就是把你们家土地周边的也租过来,形成片。”
小五点头道,“这倒是可以。”
杨劲松说,“第三个办法最简单,就是把你们的地直接流转出去,给别人种,然后你们资金入股我们农场。”
小五却摇摇头,“我前几天跟我爸聊过新型合作社的事,他和村里几个有能力的人聊了聊,效果不理想,好像积极性不高,所以想把土地流转出去估计都没人要。”
杨劲松说,“刚开始,好多人还认识不足,有些顾虑很正常,只要定位好了,有人带头了,后面会有人愿意做的。”
第100章 都是鸡麻蒜皮的事
小五说,“农村是该想办法改变了,都说江南农村富裕,我看名不符实,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房子,村村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一点生气都没有了。”
杨劲松说,“别泄气,国家肯定会重视三农问题,我们最多的就是农民了,农村问题解决不好,谈什么强国。”
正说着,杨劲松的父亲和杨劲松的舅舅、二叔、二叔的儿子杨劲林一起回来了。
杨劲松父亲看到小五说,“你爸一会也过来。”
小五说,“他不知道我回来。”
二叔看着小五笑着说,“你回来都不打招呼啊?”
小五笑嘻嘻的说,“我蹭饭吃了再回去,免得他们再啰嗦。”
过了十多分钟,小五的父亲严叔才到,杨劲松和他打了个招呼后,正准备入席吃晚饭,手机突然响了,方晓英打来电话。
杨劲松拿着手机走到外面院子里才接听。“检查完了吗?没什么事吧?”
那头的方晓英说,“医生检查了没什么事,可是老太太作,一会说这儿疼,一会说那儿不舒服。医生让她住院观察,她又不愿住大病房,非要住单间。”
杨劲松问道,“自费?”
方晓英说,“不自费还能怎样,她还以为自己还是原来那个官太太呢。”
杨劲松接着问,“那你和陈军是什么意思?让她住单独的病房?”
方晓英说,“朱主任说单独的病房倒是有,但老太太级别不够,要安排的话得你发话。”
杨劲松说,“你跟陈军和老太太说清楚吧,自费,费用多少我不清楚,要住的话我让朱主任安排。”
方晓英说,“你就安排吧,跟老太太说啥,反正这钱最后也是我们出。”
杨劲松说,“那你也得告诉她,钱要花得明明白白,不要让她以为没多少钱,花得还理所当然。”
方晓英说,“知道了。”
杨劲松说,“我马上给朱主任打电话,过几分钟你去找他就行。”
方晓英说,“谢谢。”
杨劲松问道,“你妈到了吧?”
方晓英“唉”的叹息一声,说,“到了,我妈来了就在忙着做饭带孩子,把我爸一个人留在家,又要在学校吃食堂了。”
杨劲松说,“你还是要请个阿姨,长期这样下去不是个事。”
方晓英说,“我明天准备搬出去,搬好了再说吧。”
杨劲松说,“你先去安排吧,有事给我打电话。”
回到屋内,正好舅舅陈伟刚从卧室拿了两瓶酒出来,笑呵呵的问他,“这么忙呢?”
杨劲松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陈伟刚接着问,“开始装修了吗?”
杨劲松说,“下周开始吧。”
都是自己人,喝酒也就随意,陈伟刚递了一瓶给小五,“这瓶酒你们父子俩包了,我们其他人喝一瓶。”
严叔说,“你们那么多人喝一瓶哪够。”
杨劲松的父亲说,“喝了不够再拿。”
喝完一杯后,严叔看着杨劲松,“你又去县医院了?”
杨劲松说,“是,今天刚去第一天。”
严叔说,“那里肯定比景区好,但会累一些。”
杨劲松,“哪儿都一样,都不会轻松。”
二叔问道,“县医院院长算什么级别?”
杨劲松说,“和急救中心一样副科级。”
严叔说,“年轻,好好干,你这才刚刚开始,前途无量。”
杨劲松说,“不想那么远,先做好眼前的事。”
陈志刚说,“那得去县城买房子了。”
三爷爷说,“县城的房价贵多了。”
二叔说,“贵也得买,以后更贵。”
杨劲松的父亲说,“贷款吧,早晚得买。”
小五笑眯眯的说,“你们都不用担心他。”
杨劲松的父亲笑了笑,“那也不能指望别人,再说了还没结婚呢。”
杨劲松说,“付个首付,其他贷款。”
严叔突然看着小五问,“对了,我还没问你呢,你个兔崽子突然跑回来干嘛?”
小五指了指杨劲松,说,“他要学车,让我教他呢。”
杨劲林问杨劲松,“哥买车了?”
杨劲松说,“还得一个月才能提车。”
杨劲林说,“那我明天跟你一起学学。”
小五开玩笑道,“那我得收费了啊。”
严叔“啪”的在小五头上打了一下,“你个小兔崽子,不着调。”
大家哈哈大笑。
酒过三巡,杨劲松严肃的说,“二叔,刚好今天三爷爷和严叔都在,这里也没外人,我们就一起商量一下农场的事。”
二叔说,“我这不正等着你回来的吗。”
杨劲松说,“我今天中午去五爷爷那里吃饭,跟他聊了聊,他很支持,五奶奶还说出点钱呢。”
杨劲松父亲问道,“四爷爷家问过了吗?”
杨劲松说,“四爷爷家我给七叔和小姑都打过电话,他们都同意。”
二叔说,“那行,今天不是你舅也来看了看村部的房子吗,既然定下来要做,我们就开始张罗。”
杨劲松说,“二叔,这样,劲林两口子刚好回来了,这事你们好好琢磨琢磨,弄个方案出来,各家都看看,我跟五爷爷他们都说了,要做就正正规规做。”
三爷爷说,“这是要的,亲兄弟明算账,大家都把该说的说在前面。”
杨劲林看着杨劲松嘿嘿一笑,说,“这方案我怕做不好,从来没见过,不知道怎么做。”
杨劲松说,“这也没什么复杂的,就跟开公司一样的,有个章程,订一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明确大家的权利义务,最后是收益分配。上百度搜索一下模版,你今后要协助你爸管理农场的,这些事你自己得清楚,我不能代替你做,弄出初稿了我可以给你看看。”
小五看着杨劲林,半开玩笑的说,“你今后可是农场主,大老板。”
杨劲林笑着说,“我哥是军师。”
杨劲松说,“我跟他们都说过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人人都要参与,年轻人都要发挥作用,回头我把各家的年轻人单独拉个群。”
严叔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三爷爷,“杨三爷,你看你们杨家多好,劲松在外面那么忙,还操心着家里的事,很难得呵。”
三爷爷憨憨的笑了笑说,“是啊是啊,劲松一直惦记家里,这两年鱼塘的事就没少操心。”
杨劲松说,“我只是想,一呢,二叔有这方面的特长,通过这种方式,增加收入,总比去外面打工挣钱好得多,二呢,不管杨家人走到哪里,让他们都记住根在这里,人心不能散。”
陈伟刚点头道,“这是对的,杨家的祠堂一直是个标志性的招牌,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杨家的优良传统要保持下去。”
严叔说,“你们先做,带个头,树立一面旗帜,以后其他人的工作我也好做了。”
杨劲松说,“严叔,我前面还和小五在说呢,要不您也加入进来?”
严叔说,“我们离得远,怎么加入?”
二叔说,“严书记,你一个人要忙村里的事,又要顾家里的地,我看劲松的提议有道理,远不是什么问题。”
小五看着自己父亲说,“你来之前,劲松跟我说了办法,我看可以考虑,回家再跟你细说。”
严叔说,“行啊。”
七嘴八舌中,事情说清楚了,酒也喝高兴了。
九点多,大家才各自散去。陈伟刚喝了酒,不能开车,骑着杨劲松父亲的自行车回家了。
刚送走严叔和小五,赵晓慧打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