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3章 你是在威胁我
杨劲松接通电话,礼貌的说,“您好,我是杨劲松,请问哪位?”
那头传来一名男子低沉的声音,“你好,杨劲松,我是省人民医院廖锡平。”
杨劲松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道,“你是谁?”
廖锡平说,“省人民医院廖锡平,我们见过面的。”
杨劲松严肃的问道,“有事吗?”
廖锡平说,“我只是想告诉你,当年的招聘考试没有问题,别让人查来查去的,没有用的。”
杨劲松哼笑一声,“既然你觉得没有问题,你给我打这个电话干嘛?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廖锡平哈哈大笑,“我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只是提醒你,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大家都相安无事,我劝你不要惹事生非,真要是较真,恐怕对你没好处。”
杨劲松说,“你是在威胁我?”
廖锡平说,“我没有威胁你,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杨劲松不以为然的说,“那我就谢谢你了,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们当年做了什么,你们比我更清楚,你好自为之。”
说完,杨劲松挂断了电话。
何劲武看到杨劲松接电话的神态,朝杨劲松招了招手。
杨劲松走到何劲武身边,俯下身对他说,“刚才省人民医院廖锡平给我打电话,看来对方是知道了。”
何劲武说,“意料之中的事,这些人不是善茬,肯定会有所察觉。这段时间你自己当心点,杨淮林还是有一定能量的,疯狂起来,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杨劲松说,“我就是担心晓慧的安全。”
何劲武说,“放心,那边我都安排好的。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吗?你以为真是赵书记让我来我就来了?大小姐怕你有危险,但又不想让你知道,让我过来的。”
杨劲松感激道,“谢谢。”
何劲武说,“不要感谢我,我给赵司令汇报的时候,赵司令说的要防他们一手,大小姐听了就不放心了。”
杨劲松喃喃道,“他们总不至于找上门来吧。”
何劲武说,“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大意,你档案里有你家里住址的。”
杨劲松一怔,“你说他们会到这儿来?”
何劲武说,“不是没可能,不过没关系,我会安排的,既然他们电话来了,那就好好陪他们玩玩吧,我倒要看看杨淮林有些什么高招。”
杨劲松说,“如果他们真要敢这么做,那简直是太疯狂了。”
何劲武说,“别把这些人想得太好,杨淮林能到这一步,心肯定够硬。”
杨劲松说,“那这段时间我是不是最好回来住?”
何劲武说,“不用,你回来住的话,叔叔阿姨反而会紧张,这事不让他们知道为好,我有我的安排。”
杨劲松说,“辛苦你了。”
何劲武笑了笑说,“这算啥,小意思,跟我们以前执行的任务相比,这可是太简单了。”
杨劲松担忧道,“可是这里毕竟只有你一个人啊。”
何劲武说,“在这里目前是我一个人,但一旦有事,马上就会有人出现。再说了,这只是以防万一,我马上向赵司令汇报,我想赵司令会立即采取措施。”
杨劲松说,“我那些老师要不要提醒他们?”
何劲武点头道,“提醒他们注意,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给我打电话,我给他们留了电话的,最好别报警。”
杨劲松说,“明白。”
何劲武嘱咐道,“刚才的电话你先不要告诉大小姐。”
杨劲松说,“我知道。”
杨劲松离开鱼塘,走到边上打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老主任李海明教授。
那头的李海明正在阳台上摆弄他那些花花草草,他喜欢养花,阳台上专门做了一个木架子,上下有五层,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盆景。
杨劲松电话来的时候,刚好李海明的老伴听到了,拿着手机跑到阳台,“快,小杨子来电话了。”
李海明接听电话,“小杨啊,今天没休息吗?”
杨劲松恭敬道,“教授好,今天休息,您在家吗?”
李海明微笑着说,“我不在家还能上哪儿去啊。”
杨劲松说,“在家养养花也挺好。”
杨劲松在学校的时候,去过李海明家几次,知道老教授这个爱好,家里四室一厅,阳台和书房都是教授养花的地方。
李海明说,“年纪大了,不爱出去逛,养养花,消磨消磨时间。”
杨劲松说,“养花很好,可以修身养性。”
一提起养花的好处,李海明就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养花好处可多了,修身养性只是一个方面,养花需要有耐性,还要能坚持,有毅力。花很娇贵,你越精心呵护她,她长得越是喜庆。这就好比两个人在一起,倍加珍惜,家庭才能和睦幸福。”
“养花是一门艺术,花是家里的装饰和生活的点缀,养什么的花要看你家里的装修风格和家具的款式,也要看你的品味和爱好,不是只图好看,用什么样的花盆或者花瓶更有讲究,摆着不协调,反而是一种糟蹋。”
第63章 你是在威胁我
“养花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养花可以转移注意力,免得没事做整天抱怨孩子们不回来,不管父母什么的。”
“养花能锻炼身体,别以为养花轻松,浇水、施肥、松土,都是需要体力的。水不能浇到叶芯里,不然叶子容易烂,如果不小心浇到了,要把水吸掉。花需要通风的环境,天气好的时候,时不时要给她通风透气,这些都是体力活。”
“当然还有大家熟知的,花能净化空气,现在我们的空气质量是越来越差,外面的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家里的小环境咱自己改变吧。”
李海明说完,哈哈大笑。
杨劲松恭维道,“教授养花真是达到了最高境界。”
李海明有一儿一女,儿子临海大学毕业后去了米国深造,取得生物学博士学位,现在在米国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工作。女儿也是医科大毕业,现在是医科大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
儿子就不用说了,远隔重洋,难得回来一趟,女儿虽然平时在同一家医院,但也很少见面,结婚后,基本上是一周回来一趟。
李海明家里除了老两口,还请了一位阿姨,做饭搞卫生,但李海明不让阿姨碰他的花。
两人聊了好一会,李海明突然说,“你打电话是不是为了那个病人的事?”
杨劲松说,“不是,病人的事,刘教授已经安排好了。”
李海明岔开话题,笑呵呵的说,“你女朋友很不错。”
杨劲松嘿嘿一笑,“谢谢主任。”
李海明夸奖道,“看得出来,很有气质和修养,今后会助你一臂之力。”
杨劲松说,“我打电话给您是有一件事,您这段时间出门要留意一下。”
李海明有些惊讶的说,“怎么了?”
杨劲松把情况说了一遍。
李海明听后很气愤,“这些人真是无法无天了,以为手中有权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你不用担心,我一个老头子,我怕他什么。”
杨劲松凝重道,“主任,为了我的事,您和刘教授已经受了委屈,我心里挺难受,现在这些人狗急跳墙,我不能让你们再受到伤害。”
李海明说,“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杨劲松说,“有事随时给我或者给何队长打电话,何队长都安排好的。”
李海明说,“好的。”
给刘春江打电话,结果没人接听,杨劲松就编了一条微信发了过去。
第三个电话打给卢淑敏,那头的卢淑敏正在家做饭,接到杨劲松电话一阵惊喜,“劲松,周末愉快。”
杨劲松规矩道,“卢教授周末愉快。”
卢淑敏嗔怪道,“你就不准备改口了是不是?”
杨劲松老老实实的叫了一声,“卢姐。”
卢淑敏说,“以后再教授教授的,我立马挂电话。”
杨劲松说,“行,我知道了。”
卢淑敏说,“你女朋友确实很不错,知书达理,气质美女。”
杨劲松笑了笑,说,“她也夸你是个大美女呢。”
卢淑敏“咯咯咯”笑了一下,说,“是不是还有点醋意?”
杨劲松老老实实的说,“她说你对我不错,她也挺欣赏你。”
卢淑敏说,“说吧,什么事?你是轻易不会给我打电话的。”
杨劲松把情况说了一下。
卢淑敏鄙视道,“还玩这种把戏,太不要脸了。”
杨劲松说,“这些人早把脸踩地上了,还要什么脸啊。”
卢淑敏说,“你不用管了,我会注意的,他们动我也得掂量掂量,倒是你自己,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杨劲松没有隐瞒,把何劲武来宁兴的事跟卢淑敏说了。
卢淑敏说,“赵晓慧很在意你,好好珍惜。”
看着杨劲松一直在忙着打电话,赵斌有所察觉应该是遇到了什么事,等杨劲松打完电话回到鱼塘边,朝他招了招手。
杨劲松明白赵斌的意思,没等他问就主动说了出来。
赵斌听后,问道,“晓慧知道这事吗?”
杨劲松摇摇头,“我想暂时不告诉她。”
赵斌继续问道,“劲武怎么说?”
杨劲松说,“他一会给赵司令汇报。”
赵斌点了点头,“那就行,这段时间自己当心点就是了,历来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杨劲松说,“廖锡平好歹也是个厅级干部,却干这种下三滥的事。”
赵斌说,“心术不正的人往往都是不择手段的。”
杨劲松说,“以前还觉得到了一定级别的官员就算争权夺利也会采取一些高明的手段,现在看也不过如此。”
赵斌笑了笑,“最大的官离开办公室都是凡人,并不比谁高明多少。”
杨劲松说,“我现在担心的是杨淮林上面有人,儿子顶包的事他也可以推脱自己不知情,仅仅这些怕是拿不下他。”
赵斌沉声道,“这你不必担心,我叔做事历来都很严谨,他既然出手了,心里一定是有数了。至于杨淮林上面有谁,我春节在家的时候,家里也说起来过,知道是谁,没什么可担心的”
杨劲松规矩的说,“好的。”
赵斌突然问道,“刚才我没问你二叔,在这个地方怎么会有两个挨得这么近的大鱼塘?”
杨劲松介绍说,“要说起来这就要说到以前县里和镇里一些领导不作为了,四年前吧,小五的父亲从外地学习回来,一心一意想搞新农村建设。”
他指了指四周的村庄,接着说,“您看我们村,一共有七个自然村,除了一个村在那条大河的对面,其余的都散落在四周这一圈,房子杂乱不说,环境治理也很困难。”
“鱼塘这片原来有个小沼泽地,沼泽地边上是小高地,种不了水稻,小五的父亲就请人来专门做了设计,把这一片利用起来。”
“新农村建设方案和图纸报到镇政府,刘新明开始很积极,但后来章亚光突然来当书记,刘新明没能上去,积极性就没了。小五的父亲不甘心,几次催促后,方案报到了县里,结果,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踢皮球,拖到最后方案都不知哪儿去了。”
“小五父亲没办法,用村办企业赚的钱,把学校盖了起来,这里是中心位置,各村的孩子上学都方便。接着又把村部、医务室、小卖部搬到了这里。因为盖房子取土,东边那个鱼塘就是原来一块高地挖出来的坑。”
“后来村里实在没钱了,新农村建设搞不下去,留下这大坑和边上的沼泽地没人要,我二叔就想着不如承包下来养养鱼,开始是承包了挖出的大坑形成的水塘,后来又找了一些人把沼泽地清理了一下,变成了两个鱼塘。”
赵斌问道,“当时新农村建设方案征求过村民们的意见吗?”
杨劲松说,“征求过啊,我印象中当时支持率有接近百分之八十吧,大部分人都是拥护的。”
赵斌说,“小五他爸在家吗?”
杨劲松说,“应该在,要请他过来吗?”
赵斌说,“请他中午一起吃饭吧。”
杨劲松说,“我让小五打电话给他爸。”
严叔知道小五今天陪着领导来杨劲松家了,看着两个小年轻和县委书记混在一起关系还挺好,心里挺开心。接到小五电话,说书记请他中午一起吃饭,又惊又喜,特地换了套新衣服,捯饬半天才出门。
中午,杨劲松家可谓高朋满座,除了小五的父亲,杨劲松把二叔也叫过来一起吃饭。
开始,大家显得还有些拘谨,但赵斌主动挑起一个话题后,餐桌上很快便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