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谣
作者:秋日里的金 | 分类: | 字数:53.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章 事变
两姐妹在老太太家住了几天,就急火火去找了新房子。
老太太的儿子回了家,见家里多了俩女娃。一问之下得知原委,二话不说就叫姐妹俩跟自己妈和媳妇去住主屋,自己住了灶间。
两姐妹哪里好意思,百般推脱不得,赶紧找了牙行为她俩找房子。牙行行动很快,为姐妹二人找到一所前边有临街铺面,后边院内带卧室厨房的好院落。
离老太太家三条街远,街名儿叫甜水井,听着就叫人心情好。俩人看了后院中的两间卧室和宽敞灶间,虽然觉得价格上贵了点,几经犹豫还是定下了。
交了押金和租金,姐妹两人手头没剩多少钱。思来想去的,决定按莫莉的想法做豆腐生意。
计划着要买一个小石磨,又要买豆子,还有其它做豆腐的工具。不得不说,姐妹俩人的胆子是真的大。什么经验也没有,竟也敢开铺子。
香香是被逼无奈,她原本想去餐馆打工,擦桌子,扫地,端饭什么的,老太太说那不就是跑堂吗吗?跑堂哪有女人干的?再说了,就你这么漂亮,饭馆吃饭的大多都是男人,你要真去了,那不?等着吃亏吗?
香香听了老太太的劝,自己社会经验太少,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回老太太一提醒,深以为是,就此歇了这个念头了。
至于做豆腐,两人不是买了豆子吗?就先在老太太家试验着做过了。
把豆浆磨出来,先上火煮,煮开了以后舀出来,用细布过滤煮好的豆浆,过滤之后再重新倒进锅里煮,煮开后点进去适量卤水,边煮边搅拌,一直煮到推不动为止。
最后盛到模具中晾凉,就可以得到一板老豆腐。可以炒菜,可以凉拌,老少皆宜,特别好吃!
豆腐做好后,给老太太先片了一块尝个鲜。老太太一见这豆腐,先拿手指戳了戳,说道:“你这豆腐是做坏了吗?怎的这般硬?”
原来南京这边都是吃的嫩豆腐,老豆腐比较少见。香香亲自下厨为老太太炒了一碗豆腐吃,老太太虽连连称赞好吃,却还是有顾虑,劝俩人:“生意刚开张,不如少做些,怕这边的人吃不惯这硬豆腐呢!”
姐妹二人吃了饭回去后脸带愁容,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哪知道做出来的豆腐不合这地方人的口味,这可咋办?
以后莫莉一拍大腿,干脆不做豆腐了,就做豆花得了,去买些糖和酱油来,卖甜味和咸味两种口味豆花。香香觉得莫莉太过儿戏,却也别无他法,钱都花出去了,不把生意做起来就要坐吃山空了。
生意一开始全靠香香的美貌撑着。也幸亏她嘴巴甜,会说话,才没闹出什么大乱子。老太太住的不远,有时候会带着孙子过来帮帮忙,顺便讨一碗豆花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香香做的次数多了,才摸索出门道来,甜豆花做的豆香浓郁,口感爽滑,咸豆花嫩滑鲜香,回味无穷。渐渐的卖出名声来,还传出“豆腐西施”的名号。
莫莉听着这名儿,心里不安,小门小户的经不起风雨,万一有人找事儿咋办?跟香香一商量,又故意压低嗓门说话,叫人将她误认成男孩子。
铺里有个男的,比起两个女娃来,多少能让人生些顾忌。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等过了中秋节,天气便一天天变得凉起来了。
这天早上莫莉去买豆子,正挑着两袋豆子慢悠悠的往家走,街上忽然慌乱起来,行人跟没头苍蝇似的,直往街道两旁店铺里钻。
莫莉带着满脸的惊疑不定站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头戴礼帽,身穿长衫半走半跑的中年男子来。莫莉身旁的大哥张开双手,要拦住他好问个明白。
那人一只手捂紧着头顶的帽子,见大哥伸手就急急抬起另一只手猛摇,喊道:“快躲快躲,学生游行了,等会儿警察就要上街。躲的慢了被裹走挨了枪子儿可没处说理去。”
说话间已经走到那位大哥近前,伸手“啪”的一声,就打掉了大哥拦他的手臂:“还愣着干什么?赶快找地方躲去!你们想死可别拉着我!”
说罢,连带莫莉也被他奉送一记白眼,随后就加快脚步走了。
少顷便有鼎沸的声浪传来,莫莉赶紧挑着担子转身,紧走几步看到一家门还没关严实的店铺,老板正在尚留一条缝的门前向他招手。这老板人真好,莫莉赶快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
老板帮着她把担子挑进门去,横着堵在门前,赶紧把店门关上,以防有趁乱生事的人闯进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一个带着惶恐的声音问,莫莉扭头看了一眼,是个身材瘦小的猥琐男人,不认识。
“嗐,一言难尽啊!东北事变了!”有好事儿的人回道。
“事变了?怎么个变法?”
“日本人占了沈阳,国民政府竟不叫抵抗!可怜我们的沈阳同胞,不知要被蹂躏成什么样!”那人摇头叹息。
“那这些学生是闹什么?”猥琐男人又问。
“闹什么?闹政府呗!这些学生都比咱们有良知有胆气啊!叫我说就该闹,不管是沈阳的,南京的,不都是咱中华民国的老百姓吗?不都是南京政府管着的吗?那小日本打到咱们国家来,欺负咱们的老百姓,又不是没军队,整天这税那税的养着的,怎么到了用的时候,就不抵抗了呢?怎么就任人欺负了呢?唉——”
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非常愤慨,说出的话既通情理,又占道理。莫莉听得连连点头。
“老何,莫要多说。政府的决策,岂是我们胡乱谈论得的?万一……不可说,不好说啊!”老板言语未尽之处,以眼神示意老何看这屋子内的所有人!
何姓老者接受了老板的好意,沉沉叹息一声之后,沉默不语了。
莫莉一手捏着下巴,皱着眉头冥思苦想:日本人占了沈阳。事情都传到南京来了,学生们反应这么大,肯定是大事件。
抬眼间看到老板挂在柱子上的日历,九月二十四,1931年。
等等,九月?沈阳?日本?难道是——918事变?
我的老天爷呀,莫莉这时才想起了什么,忽然意识到这里是南京,南京啊!怎么能忘了那件极其惨痛的事件呢?还在这里租了门面,要长住下去,这里可是,可是……
莫莉简直不敢提那五个字,那是中华民族每个有血性的人心中最深的痛啊!
正在莫莉心神激荡之时,学生们的游行队伍已经走到了门外,高呼声隆隆响起。
“打倒南京政府!”
“军民团结,驱逐倭寇!”
“南京政府要挺起脊梁,为同胞抒难!”
听着这些口号声,莫莉的眼圈渐渐的红了,这些学生哪里需要躲避?应当加入到他们中间去。
在民国政府对国民不负责任不作为的时候,我们的革命先驱们就是这样,一次次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走上街头,燃烧自己照亮前进道路的啊!
莫莉眼角湿润,转身向门口走去,想要拉开门栓,出去加入游行,要加入中华民族抵抗日本的第一声呐喊中去!
却被注意到她动作的众人死死按住,小脸都在门栓上被按的变了形。等到外面的声浪渐渐低沉下去才被放开,方才按住他的人中有人呵斥,有人质问。
莫莉只能沉默不语。有太多的话,不知该从何说,不知道能不能说,更不知道该怎么做。闷闷不乐的回到甜水井巷。香香看她神色不豫,急忙上前来关切的问。
“你怎么了,小莉?我听说街上学生游行了,是不是遇上了他们,有人难为你了?”
“没有,谁也没难为我。”难为我的只有老天爷罢了。
想起未来即将发生的那件,惨绝人寰的大事件,莫莉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头一次对于自己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感到深深的怀疑。
为什么叫我穿到这时代来,又机缘巧合的来到南京?
如果老天爷想让我来阻止那件事,为什么不在我来之前给我机会,叫我熟读历史呢?让我熟知事件节点细节?让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又怎么做?
又或者为我安排一个更厉害的身份也行啊!现在的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最微不足道的小虫子,对历史的事件时间全都不记得,怎么可能掀得动历史的波涛,来拯救南京的三十万民众呢?
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做,良心能过得去吗?有位长发飘飘的美丽女子,曾将这民族苦难扛在自己肩膀上,寻找公理,最终却饮恨而亡。
该怎么做呢?
在深重的民族苦难面前,莫莉感觉自己就像是面对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她陷入深深的不安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