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开天辟地之崛起

作者:畅享心声 | 分类: | 字数:52.1万

第96章 日新月异的中州

书名:开天辟地之崛起 作者:畅享心声 字数:2198 更新时间:2025-02-25 02:51:33

五星红旗飘扬在中州大地,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开始了!

这是真正震动华夏大地的一件大事,影响意义深远。

一路走来,萧炎当真是哭笑不得。

他还亲眼见到,有百姓家为他供奉了生祠牌位,早晚三炷香,每日一朝拜。

不过这都是百姓的一片真心,那自己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因为萧炎发现,自从自己的声名鹊起之后,炎黄剑中的气运金龙灵性越来越强。

有些时候,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它总有一种能够跟金龙交流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还很微弱,不过萧炎并不担心,日后总有一天会达成所愿。

公孙先生这个天门学院院长,也真是辛苦了!

不知道他发动了什么关系,如今学院内教员达到了十五名,而且都是年龄较轻的精英人士。

据介绍,还有一个是苏东坡的后人,苏朝阳。

萧炎到来的时候,这些教员在公孙先生的带领下,正在苦读数理化课本。

想要当教员,自己不懂那怎么行。

这些要么就是才高八斗的大儒,要么就是名门之后的青年才俊。

萧炎到来后,他们没有一个人自持学问端架子,反而都向小学生一样不耻下问。

额,他们如今学习的,就是小学数学课本。

萧炎一时来了兴趣,。就客串了一把老师。

一面是用心的在教,另一方面这些学员那真是用心的学。

一不留神,半个月就过去了。

而这半个月,萧炎也让这些大才知道了什么是学海无涯,更广阔的天地,

为了提高这些教师的学习热情,萧炎选择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他还自己动手制作了很多器材,用形象生动的小实验,将天门学院第一批导师,引领入了科学的大门。

这些实验,包括了电学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等等。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利用光学折射原理,实现的光影分身、海市蜃楼,让一众导师大开眼界。

北宋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

“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

这就是,着名的纸人共振原理。

萧炎还表演了空气力学的空心草穿土豆、惯性力学的不动如山、重力学的怪坡现象等等。

学院中,每一天都是欢声笑语。

直到这一天,王小虎让人送来了一封书信,和一瓶药剂。

抗生素,成功了!

中州大地出人才呀,萧炎不禁心中感慨。

难怪,难怪四大发明都是出自我华夏大地,我华夏人们拥有无限的可能。

王小虎的信上说,青霉素已经在一部分患者身上使用,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为了挽救更多人的性命,他们丹药堂将大面积推广。

萧炎直接回复了一封书信,让王小虎成立一家青霉素制药厂,全力生产青霉素。

至于设备和器材,萧炎让他去找铁十三。

这两个多月,铁十三的炼钢厂也修建好了,而且就在鸟无人烟的矿区附近。

如今,轧钢厂也在修建之中。

铸造厂还按照萧炎的设计图纸,将发电机、内燃机、冲压机等样机造了出来。

其中很多部件因为技术问题,铁十三等人全都是没日没夜手工打造而出。

尤其是发电机的铜线圈,全部采用的是手工拉丝技术,当真是巧夺天工,让人叹为观止!

萧炎不得不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天工。

近期铁十三按照萧炎的安排,开始大量培养人才。

不但收了一百多名亲传弟子,还在铸造厂内培养技术骨干。

如今的铸造厂,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铁十三还将徒弟们,分成了若干个技术组,专门攻克不同的技术难关。

大徒弟杨大召带着一群人,正在兴建火力发电站。

二徒弟杨小弟,则正在攻克内燃机。

总之,铸造堂一派热火找天的景象。

在不久的将来,萧炎都有信心实现半自动化生产线。

接下来,萧炎又马不停蹄的前往了新兵营。

天门征兵,采用了军事化管理方法。

新兵入伍后,首先要经过三个月的特训期。

特训期结束后,才会根据每个人的成绩和特长,分配到不同的军营当中。

萧炎前来巡察的目的,一个是检阅三十万新兵的训练成果。

第二嘛,就是落实北方、西方、南方三大军区的细节详情。

三大军区各十万将士,分别负责镇守一方平安。

萧炎到来后,检阅完新兵营的成果后。

就跟林冲、燕赤侠和欧阳春三位领兵统帅,详细说明了三大军区镇守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尤其是军区的管理制度,将士晋升制度,奖惩制度等,萧炎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萧炎要的,是一支能打胜仗,能打硬仗,训练有素的军事部队,而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

这一次的军事会议,持续了足足三天。

一切安排妥当后,萧炎这才放心的离去。

经过这三个月的走访,萧炎发现现今的中州大地,吸引了无数各方人士前来。

人气旺了,可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

首先,就是治安混乱,偷盗、明抢、街头斗殴等治安案件频发。

其次,人员流动大,恶性案件不好追查。

最后,就是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可税政体系漏洞百出。

这不,萧大门主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开封,完善天门各部门的组建,和相应的制度管理。

这把萧炎累的,他终于明白新中国成立后,是多么的不容易了。

回到开封后,萧炎直接安排人修缮汴京的皇宫,做为天门的临时办公地。

汴京,作为帝王皇宫所在地,从五代的梁就开始了,唐、晋继承了下来。

宋代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紫薇城的模式,并且是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

北宋汴京宫室宫城周廻五里。皇宫的正殿叫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

大庆殿之南是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

大庆殿之北是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

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