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3.1 一手补天裂
土木堡之变,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天裂大祸,几乎将建立不足百年的大明王朝一举摧垮,几乎让蒙古人看到重现大元帝国荣光的一线希望。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盖世英雄横空出世。辛弃疾的那句“看试手,补天裂”并没有在开禧北伐中实现,却是一直等到240年后才终于找到属于它的主人——于谦。
于谦,生于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明代宗景泰八年(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明太宗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明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于谦很小就表现出惊人气质,七岁时就有一位高僧见到他便惊呼:“他日救时宰相也!”。于谦23岁中进士,深得明宣宗(朱瞻基)器重,历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等要职。于谦一生以清正刚直著称,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已任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加衔)、巡抚河南山西九年,政绩颇高,朝廷将其加衔晋升为兵部左侍郎,享受二品俸禄。
于谦非常清正,每次进京从不带礼物,京官们多少有些失望。有人劝于谦:“您不肯送金银,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于谦莞尔一笑,甩了甩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吟诗一首: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就是“两袖清风”的典故。所幸当时三杨主政,不需要送礼,于谦每次进京办事,上午汇报,下午就可以得到批复,还没有感受过吃拿卡要的风气,所以愈发正直。然而三杨去世后王振当政,风气为之一变。碰巧当时有一位御史也叫于谦,曾经顶撞过王振,王振暗中记下“于谦”这个仇人。有一次于谦向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元贞二人接替自己的巡抚职位,巡抚是中央派驻在地方的协调官,参政则是布政使的副官,相当于副省长,于谦举荐参政接替巡抚本是很正常的人事工作,但王振把两个于谦搞混了,看到举荐奏疏觉得是个机会,准备整他。而那些每次眼巴巴望着巡抚大人送礼却被于谦搞得大失所望的京官们一听说王公公准备整这家伙了,兴奋得汪汪直叫。通政使(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李锡弹劾于谦擅自推荐人选取代自己,是因为久久不能提拔,以此来表达对朝廷的怨气。法司据此将于谦逮捕下狱,上升到了毁谤朝廷的高度,甚至准备论死。结果羁押三个月后,王振终于搞清楚自己认错人了,于是释放于谦,但贬官为大理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正四品)。从死刑到贬官,全都系于王振一句话,认错人,可见当时明朝的司法公正已经受到权力的侵染,不再是明初那般清正。
不过于谦威望已经很高,河南、山西的吏民伏阙上书,请求留下于大人,周王、晋王两位藩王也出面让于谦回当地。须知明太宗系藩王造反成功,他深知藩王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大大限制了藩王的权力,藩王也明白参政的敏感性,一般不轻易干政。现在两位藩王甘愿冒政治风险出面干涉于谦的任职,可见人望之高。王振也无奈,只好同意于谦以大理少卿衔巡抚河南、山西。于谦这一干,就又干了十年,在两省巡抚任上一直干了十九年。
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终于升官了,朝廷召其为兵部左侍郎。第二年也先大举入寇,兵部尚书邝埜随明英宗亲征,于谦在兵部主持工作。旋即,土木堡大败,皇帝被俘,大量公卿突然死亡,也先趁机攻向北京,宣府、大同、紫荆关、古北口、密云的守军纷纷溃败,瓦剌数十万大军在北京城下成功会合,包围九门。也先提着明英宗在城下耀武扬威,要城内的人赶紧投降。
面对这样的窘境,北京的留守朝廷陷入一种癫狂状态,很多人在危急关头并不是首先考虑如何御敌,而是追责甚至泄愤。众人怪罪是王振造成天裂之祸,当庭打死了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明英宗出征后,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但这位长在深宫的皇子又岂是大将之才,现场看到活活打死人这样的场景居然吓得站起来就跑。于谦连忙拉住郕王,让他当庭宣布王振有罪,马顺该死,又拼命在一片混乱中安抚杀红了眼的官员们,终于让大家渐渐冷静下来,一片混乱之中于谦的袍袖都被扯得碎粉!事后,留守北京最大的官员吏部尚书王直紧紧握住于谦的手,激动得泣不成声:“国家全靠先生了,一百个王直都没用!”于谦也毅然担起责任,以区区侍郎身份主持朝廷工作,应对土木堡之变这样前所未有的巨大突发危机。
翰林侍讲徐珵首先提出应该南迁首都以避战。明朝本有南北两京,危机时刻,暂迁南京也合情合理,郕王初时也很心动。毕竟也先挟土木堡大胜之势,风雷般扑向北京,群龙无首的明廷确实非常危险。但是于谦力排众议,怒斥徐珵,要求郕王必须留在北京,坚决打击也先的嚣张气焰,不能迁都避战。很显然,于谦才是真正的寇准再世,王振完全没有踩准节奏。
不过现在明廷的情况可比寇准时的宋廷危急得多,尤其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明英宗被敌人俘虏,敌人还以其为要挟,形势对比过于悬殊。于谦当机立断,要求拥立郕王为帝,主持大局。郕王也很愕然,向于谦表示谢意,于谦却凛然道:“臣等只是忧国,不是为了私计。”很快,明廷决定,由郕王即位,改次年为景泰元年,史称明代宗、景泰帝。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并将明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濬立为皇太子,以安人心。
由于明英宗带走了京营的核心架构,并在土木堡全部打散,现在北京的防御确实很空虚。但于谦并不惊惶,以景泰帝的名义传檄九边勤王,很快聚集了22万大军,包括在土木堡之变中作壁上观,不及时出援的一些宣府、大同主力将领。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镇朔将军、宣府总兵官杨洪和都督同知、大同总兵官石亨。尽管他们在土木堡之变中形迹可疑,尤其是石亨在阳和口一触即溃,将明英宗暴露在蒙古轻骑的直线追击下,已被免官调查。但他们毕竟久为边将,威望和军事素质都极高,国家用人之际,军事上必须仰仗他们。于谦用杨洪率两万宣府精兵守住北京正门,石亨为右都督,掌管五军大营。杨洪、石亨又举荐了很多正在接受调查的将领,于谦将他们分派镇守九门和紫荆关、居庸关等重镇。
于谦在北京准备停当,也先的大军也很快来到城下。其实以国家实力对比,也先也不至于能将大明一口吞下,冲击北京也只是为了抢夺更多利益,不过做得越吓人,讹到的钱也就越多。由于手握明英宗这个巨大的人质,也先自信能讹到不少,狮子大开口向太后(明宣宗皇后孙氏)开出了一亿两白银的价码!须知中国自古是一个贵金属匮乏的国家,在美洲大开发之前,金银是很稀有的,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两百万两白银左右,这个数字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太后和皇后还是很积极地筹钱,争取能尽量让也先大爷满意。但是后宫的私财能有多少,也先瞄准的是国库。现在于谦掌权,他显然不会从国库中支出一分钱来赎人,而是要坚决打击!尽管钱皇后不断地凑到钱,私下派人跟也先保持沟通,但于谦却下令北京各门坚守,并计诱也先大军轻入,在北京城下痛击了瓦剌军。
也先一时也搞不清楚皇后和于谦之间到底是有分歧还是合伙在骗自己,但无论如何手中有皇帝这样的人质,明军还敢这样痛击自己,不怕撕票么?继而明军又多次打击瓦剌军,而且于谦派兵守住紫荆关、居庸关等后路,让跟着也先入关来捡钱的部落大为惊惶,一时矛盾四起,搞得也先反而焦头烂额。站在也先的角度,这很让人想不通。也先拎着明英宗来到城下,对着城上大喊:“你们的皇帝在我手上,应该是我要挟你们才对!你就算不肯马上给钱,也应该客气点好好商量对吧?怎么敢真对我动手?”
也先觉得自己问得理直气壮,于谦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然而于谦的回答令所有人都无比震惊——他直接对着城下的也先开了炮!
没错,于谦没有答话,而是直接对着手里拎着明英宗的也先开了炮!估计明太祖和胡三舍泉下有知,都会被这份决绝所震撼。虽说儒生均知亚圣有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对着君王开炮的毕竟前所未有,除了造反的也就只有于谦做得到了。不过当时更直接的效果是追随也先的众多部落彻底崩溃了,这个回答很坚决地表明了汉人已经不想要这个皇帝了,这一炮当然没有击中也先和皇帝,但也先太师许下捏着这个人质就能跟随他入关来狂抢而没有丝毫危险的承诺已经被这一炮击得粉碎。
没办法了,也先只好气急败坏地带着诸部开始撤退。由于慌不择路,于谦又早已在他们的退路做好守御,蒙古诸部在归途中频遭打击,各部落的损失甚至比明军在土木堡更大。挟大胜之势,手握对方皇帝做人质,结果反而败得如此之惨,也先不被气死已经是心理素质出众了。至于明英宗,也先灰溜溜地把他挟回草原,又跟朝廷反复交涉,于谦代表朝冰冷拒绝。也先又私下和钱皇后联络,皇后倒是很积极地筹款想把老公赎回来,但一则她私下筹的钱太少,二则没有渠道送出去。就这样拖了一年,也先一分钱都没得到,白养了皇上一年。最后,也先也失去了耐心,灰溜溜地把明英宗无条件送回。至此,土木堡之变圆满解决,击败了瓦剌侵略者,“救”回了被俘的明英宗,而这一切,都是于谦的功劳。
盖世英雄!在皇帝被俘、满朝痛哭的混乱局面下,于谦挺身而出,给王振定罪,否决迁都,拥立新帝,痛击侵军,拒绝和谈,最终迫使也先主动将明英宗送回,这比寇准签订《澶渊之盟》的功绩更加伟大!南宋权相韩侂胄曾发起规模浩大的开禧北伐,大文豪辛弃疾激动地写下了“看试手,补天裂”的豪迈诗句。但事实上,开禧北伐最终草草收场,这句豪气通天的诗词一直等到240年后,才找到真正配得上他的主人——于谦。
对于朝廷而言,权力结构已经发生剧变。明英宗由皇帝变为太上皇,更重要的是他的班底已经在土木堡死光了。景泰帝新登皇位,在北京保卫战中立功的文武大臣迅速填充成为新的班底。这其中,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于谦。于谦不但救天下于水火,他的一身正气更是令政坛为之一振。本来大明官场似乎有一种明太祖铁腕肃贪的效果逐渐散去的效果,贪官污吏和违法乱纪行为逐渐抬头,甚至出现了王振这样的巨贪,但于谦的横空出世却似一泓清气,重新澄明宇内。而他那种面对敌人拎着皇帝当人质,却毫不犹豫地一炮打过去的果敢决绝,比之明太祖亲斩胡三舍亦毫不逊色。
这简直就是一个为臣版的朱元璋,面对又一个如此量级的对手,贪腐恶魔不禁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