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大明
作者:黄如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3.2 宫斗三人团
其实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败得非常诡异,尤其是长城内外各大重镇的驻兵眼见明英宗行走在危险的草原上,甚至也先已经追及御驾时仍不出援,导致百年不遇的惨败。对此,不少人从阴暗面分析,认为这其中暗藏阴谋。比如有人认为并非是王振而是某些官员故意怂恿明英宗亲征,并带上许多重臣,然后与也先、边将勾结,造成一场大败,将这些重臣一网打尽,回头再把责任推给王振,反正王振也死无对证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明廷的权力换代,尤其是要把王振等人的利益攉到自己的盘子里。
这些说法充满了阴谋论的味道,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虑。至少,王振是一个率先冒头的巨贪,他被打掉后明廷开始了一个瓜分其利益遗产的进程,这点毫无疑问。这无论如何都点出了当时明朝政坛的一个重要特征:大明王朝建立近百年,也受到明太祖铁腕肃贪的重压近百年,贪腐这个慢性病已经被压抑了这么久,终于要找到新的病灶重新发育了!而永宣盛世留下的班底依然对病魔的复甦非常不利,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崛起的于谦,又是那么的刚正,成为继明太祖之后,又一堵屹立在贪官污吏面前的高墙。不过贪官最大的特点就是胆大,他们是没有被吓跑的。胡惟庸这种小吏,为了揽权贪财,敢于向战神徐达、“小诸葛”刘伯温伸出黑手,甚至蓄谋要和“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盖世伟人明太祖生死相搏。现在,区区一个于谦,他们就怕了吗?更何况,立功的也不止于谦一个,很多人借着大功蹿上高位,他们也并非没有资格和于谦掰一掰手腕。
石亨本来是土木堡之变中的败军之将,正是他的溃败将明英宗暴露在了也先的直线追击下。而大溃败之后,他却毫发无损地单骑溜了回来,这本身就让人生疑。但当时精锐将校损失殆尽,于谦用人不疑,力荐石亨、杨洪等在土木堡之变中表现不佳的将领担当大任。结果石亨等似乎知耻而后勇,奋勇血战。尽管途中石亨又一度怯战,要求于谦开门放自己进城,但于谦不答应,要求城下的部队力战,石亨倒也没有丢脸,没有逃遁,而是背水一战,痛击瓦剌,立下大功,战后封武清伯,加太子太师,提督团营,跃升为军中大佬。
从人生低谷突然走上巅峰,石亨深知多亏了于谦,而由于明朝的制度,武将立战功才能封世爵,文官一般是没有这样机会的。所以这一战下来,石亨世封武清伯,功劳最大的于谦却没有封爵,石亨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为了表示感谢,石亨的做法是向朝廷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出任都督前卫副千户,以形成一定程度的世袭。但于谦却坚决制止了这种做法,还说:“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石亨身为大将,没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名战士,以强军助国,而独独举荐大臣之子,这合乎公议吗?”石亨一片好心却被打了脸,不由得勃然大怒。而且渐渐地,石亨发现于谦虽然帮了自己大忙,但确实没有半点私心,并没有把他当自己人。石亨常有一些谋取私利的小动作,均被于谦制止,感激之情逐渐散去,仇雠过节次第累积。贪官污吏最大的伎俩就是结党营私,所以要抓住各种机会以私利结交,于谦这种不合作的姿态让他们很不爽。
当然,于谦不愿与石亨结党,还有的是人愿意,除了军中很多人想仰仗新大佬石亨提拔而投效的军官,石亨还需要文官和宦官这两条线上的同盟,徐有贞和曹吉祥很快成为了他的盟友。
徐有贞其实就是在土木堡之变发生时首先倡议南迁首都以避战的徐珵改的名字,当时于谦就当众痛斥了他懦弱怯战的行为,激起了郕王和百官奋勇抗战的决心,但徐珵的官声也就算彻底毁了。景泰帝继位后,徐珵谋求从翰林侍讲晋升为国子监祭酒,本来已经通过了多官会推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内阁也审议通过,报给皇帝御批。结果景泰帝却鄙夷道:“这不就是当时提议南迁的徐珵吗?他为人这么差,会坏了国子监学生们的心术!”竟然否决了朝廷决议。徐珵以为是于谦从中作梗,深恨于谦。同时,徐珵明白自己仕途无望,于是想了个办法,改名徐有贞,居然蒙混过关,三年后升为右谕德,继而借治理黄河立下大功,连续升迁左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最后登阁拜相,后来有人发现所谓徐有贞就是徐珵时,他官已经升上去了。这个过程免不得有人大力举荐,也需要司礼监太监帮忙打圆场,不然很容易露馅,这个太监便是曹吉祥。
曹吉祥本是王振的门下,略通军事,王振最喜派他外出监军。多年来,曹吉祥跟随朱勇、陈懋等名将转战麓川(今缅甸中部)、兀良哈(内蒙古东部)、福建等地,多有战功。明军出征,除了正规明军,还经常征发一些蕃族部落助战。曹吉祥心思缜密,每次出征都要结交从征的蕃族将领,笼络为私党,甚至带回京城蓄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秘密私人武装。但随着王振的陨落,明英宗下野,他在后宫的地位一落千丈,这时他也在积极寻找能够结盟的对象。
于是乎风云际会,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一个宦官抱着结党营私的目的走到了一起,他们相互扶持,在各自的战线上为盟友提供助力,很快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团伙。但这个团伙始终面临一个高耸入云的障碍——于谦。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立下盖世奇功,朝野称颂。更重要的是,于谦堪称让景泰帝捡了皇位的首功之臣,景泰帝对他更是感激涕零。奸臣构陷忠良的一大传统招数就是给昏君进谗言,借昏君之手冤杀忠良。但且先不说景泰帝是不是昏君,要在他面前进于谦的谗言也完全不现实。三位研究良久,要扳倒于谦这堵高墙,实现贪腐盛世,必须做到两点:
1)要除掉景泰帝这个大后台;
2)他们要立下一个比于谦更大的奇功。
这样的功,当然就只能是拥立一个新皇帝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