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业
作者:尾中戒 | 分类:历史 | 字数:11.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030没有真正完美的人
新的宫女太监管理制度一定下来,就立即装订成册,并以法令形势进行颁发,全名定为《宫宦令》,宫中以前的管理制度全部废除,一律改成了《宫宦令》中的六局二十四司,除了总管和总监,其余的一律考试通过方能上任。
因为这是第一批,所以胡亥让少府子婴出题尽量以贴近后宫生活为主,然后择优录取,可子婴毕竟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出的题目别说那些识字不多的宫女太监,就连胡亥自己都觉得太绕口。
既然子婴做的不合意,就只有胡亥自己出题了,考虑到宫女和太监识文断字者几乎没有,因为能文能写的之前就已经被他遣散出宫了,所以只能以面试的形势进行,一问一答式。
为了彰显公平、公正,胡亥让总管、总监和少府下面派一个人组成评审团,三人都赞同才可以升级,但前提是必须在规定的录取率之下,若是人员超额,则三人重新讨论把多余的踢出去,若是人数不够,则把后面的提上来。
从此以后,三人审评也就成了定式,三个级别的题目难度,成比增长,级别越高,题目越难,饱含的东西也就越多,算数是其中必修必考科目,因为后宫采买、分配等都要用到算数,而只教算数不教文字也成了定例。
但现在他们都还没学,胡亥也还没有把阿拉伯数字推广,所以第一次升级考没有算数,但也因为是第一次,所以空缺太多,胡亥几次思考之后,不得不把升级比率提高了一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也是一种变通,但以后则必须严格按照《宫宦令》执行。
在对宫女太监考核之前,就先把宫中人数和年龄进行了一次大普查,凡是于《宫宦令》中规定不符合的,立即有偿遣散回家,对于五十岁以上的宫女太监,留下的就由宫中负责养老送终,不留的给予一定钱财作为他们一辈子劳碌的补偿。
不知不觉又过了几天,宫中改革也在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进行着,统一由少府负责,总管和总监一旁协助,胡亥知道给子婴做的事有点多,但他下面还有属官属下,而且都是只要做就行,不需要去想去思考,应该不会让他感到太过劳累,才稍稍安了心。
胡亥为什么不把宫中管理制度改革一事交给别人,而是交给本就有些繁忙的子婴这个九卿之一的少府?因为胡亥相信他,相信他不会接机把耳目放到自己身边来,也相信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严格执行下去。
何况皇宫内院之事又岂是人人都可以知道的,否则秦始皇当年也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被泄漏就杀了一个宫殿里的宫女和太监了。
胡亥熟读历史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才会将保密一点定到了《宫宦令》里面,出宫之后就当做做了一场梦,这才是那些宫女和太监的最好出路。
一个土生土长的现代人,应该都不太喜欢打打杀杀,杀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胡亥一般是绝不会动不动就杀人的,但万不得已时,也就没了选择,所以宫女和太监出宫前,一定会进行多次保密思想教育,直到他们坚定不移,方才放他们出宫。
这样一来,也就免了许多无辜的杀戮。
对于现在上朝任然没有凳子坐,胡亥也有些着急,可私下问过子婴,得到的回答却是还在加紧赶工之中,无奈之余,他也只能忍着了。
各地的呈报奏折都已经陆陆续续的送到了胡亥的文案上,所以这几天他都忙着看这些关乎国家兴衰的奏折,也结合着蒙毅陆续送来的奏折一起看,并进行分析比较。
那天胡亥去蒙家之所以看到蒙毅,是因为前一天蒙毅刚从东北方各郡视察回来,在府中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就继续南下视察了,临走前还呈上了东北方各郡的视察结果。
因为秦朝以前重型狱,并有以吏为师的作风,所以各郡县任有大量的酷吏存在,就连胡亥下令刑法停用也不管用,还是有官员我行我素的继续执行,胡亥看到蒙毅这些事件的奏折之后大发雷霆。
在现代的时候,胡亥就很痛恨那些阳奉阴违的官员和学校,明明国家规定学校提供高营养的午餐,结果被学校弄的连饭都吃不饱,类似之事更是不胜累举。
现在穿到古代当了皇帝,就更痛恨这些官员了,如果他颁布的政策和命令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哪怕政策再好再为民,一切都是妄谈之论,而岌岌可危的秦朝更是会因为这些人而万劫不复。
皇帝雷霆大怒,不久就传得满朝皆知,没过几天就传到了民间,可皇帝为什么震怒,大家却不得而知,胡亥听了公孙午对此事的报告后,思考良久。
最后决定借此机会大肆宣扬一番,让公孙午放出话,皇帝之所以这么震怒是因为官吏阳奉阴违,而且皇帝及其讨厌酷吏。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大家都知道了皇帝震怒的原因,不少大臣听了之后都转了性子,皇帝不喜欢酷吏,他们就装仁慈,皇帝不喜欢阳奉阴违,他们就遇事说事,遇人说人。
看到这种威慑得来的结果,胡亥虽然知道他们是为了迎合自己的口味而做的改变,但也还是稍稍开心了一下,因为这事说明了他的威慑是能够震慑超纲的,有作用的。
咸阳就在胡亥脚下,自然一目了然,官吏什么样也看得清清楚楚,可地方郡县则天高皇帝远,完全靠落后的信息传递才能知晓二三,离国都咸阳最远的地方,一来一回就要花好几个月,真是有点鞭长莫及。
难到就这样任由地方酷吏继续下去?当然不行,县级的酷吏蒙毅就能直接免职,这也是胡亥给他的便宜之权,可郡级的蒙毅就动不了了,只能胡亥自己处置。
看着眼前一排一排的地方郡呈报上来的奏折和旁边蒙毅视察的奏折,明显就是两个极端,各郡郡守差不多都把自己吹上了天,还把当地的百姓说得多么的感激涕零,胡亥看了就一肚子火。
蒙毅的就比较真实了,里面有批评之人也有褒奖之人,更有各地百姓的真实言论,倒是让胡亥看了圣心大悦,按照蒙毅的评定,胡亥对各郡郡守做了相应的处理,免除了一大半,也褒奖了一小半。
其中最引胡亥注意的是会稽郡郡守,他不但与其他郡守反其道而行之,更是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大说特说,自夸的看多了,突然来了个自省的,自然是大大吸引了胡亥的眼球。
看完之后,胡亥觉得很符合实情,也很符合他的胃口,就看了太守的名字,叫项成,会稽郡加上项这个姓氏,让他不得不联想到了项羽,可一想到自己的惠民政策,量项羽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也就没有深想,还大大褒奖了一番这个郡守。
可胡亥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六国贵族实施的政策,六国被灭,贵族自然就成了平民,可他们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到了现在却连个士都算不上,岂有不怀恨之理。
就算以后所有的人都喜欢胡亥这个皇帝,喜欢变革后秦朝,六国贵族都不会喜欢,甚至可以说他们最憎恶的就是秦朝和秦朝的皇帝。
不为别的,只因为秦朝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让他们从一个世世代代世袭的贵族变成了现在的平头黔首,这给他们的打击不可谓不大,给他们心灵的创伤不可谓不深,所以秦朝和六国贵族后裔的矛盾终有一天还是会爆发的。
胡亥虽然爱看历史书,但他真正内吸收的却很少,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恶喜好,对于不喜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他是不会特意去记的,这也就注定了他对项羽的轻视。
当皇帝就注定会有许多无奈,许多身不由己,胡亥每一天都会想蒙茜,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对她的思念几乎达到入骨的程度,可他还是不能去看蒙茜,因为现在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去处理去批阅。
这么久以来,胡亥在书房一呆就要呆上一天,今天一忙,转眼间也就到了晚上。
“恭厚”眼看奏折只有几份了,胡亥便习惯性的喊道。
因为胡亥有一个习惯,奏折不批完,就绝不用晚膳,如果奏折实在太多,而他自己又太饿,就会先吃些点心垫垫胃,批完再吃饭。
“陛下是否要传膳”一个稚嫩的声音立马略带敬意的答道。
听声音不对劲,让胡亥从奏折中抬起头往下看了一眼,想起来了,下面那个小太监就是以前出现过几次的小太监,现在已经是恭厚的义子,叫恭顺,是来暂替恭厚的,因为近期一个月内恭厚都要去忙着宫中管理改革的事。
“一刻钟后,传膳清心殿”只看了一眼,胡亥就埋下头继续批阅奏折了,发指令时头都没有抬一下。
平常胡亥都只在清心殿吃早餐,有时候起得晚则连早餐都不吃就去上早朝了,下朝后去太后宫中请安就在哪里吃了早餐才去书房,午饭和晚饭则在食香殿解决,可今天批得太晚了,他就改到了寝宫用膳。
“诺”恭顺得到他义父的亲传,自然知道皇帝的一些习惯,比如批奏折时不喜欢有人打扰,所以他就站着不动,看书入神时更是不喜有其他声音,就不出声,总体而言,这个皇帝就是比较喜欢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