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业
作者:尾中戒 | 分类:历史 | 字数:11.3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031焚书坑儒的新结局
“快点”看着服侍自己穿衣的恭顺一点也没有加速的意思,胡亥有些急了。
昨天回到清心殿用完晚膳已经是半夜了,可躺在床上的胡亥却睡不着,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四更时分却又醒了一次,以至于今天起晚了,可上朝却不等人,胡亥自然就想他们能加快速度。
“诺,手脚都麻利点”恭顺答了话,就立马转过头叮嘱其他人也加快速度,心里:今天不是说要出去,不上早朝吗?怎么皇帝还这么着急,真弄不明白。
众太监得到命令,自然麻利起来,没过多久,那套繁琐的皇帝装就像往常一样整整齐齐的穿在了胡亥的身上,眼看时间已经晚了许久,胡亥就没打算吃早餐,准备直接去上朝,刚往外走几步,就被恭顺的一句话拦了下来。
“陛下是否忘了,今日免朝”恭顺看到皇帝一步一步往外走,就知道极有可能是皇帝忘了,职责所在,让他不得不大着胆子说了出来。
听到恭顺这么一说,胡亥立即停下脚步,他也想起来了,因为今天是这个年底最好的一个吉日,所以占卜师把之前为那些死去的儒生修建的庙宇的开斋焚香日定在今天。
因为胡亥之前在朝堂之上一锤定音的说了他要去,所以日子定下来之后,他就当朝下旨今日免朝,且百官都要跟随他一同前往祭祀,这几天忙的晕头转向的,倒让他给忘了。
“传早膳”既然不用上早朝,胡亥当然就要好好利用,何况吃早餐也是大事,马虎不得,他可没有书上写的那些皇帝能熬,戒斋沐浴什么的,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更何况记载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是是事实吗?谁知道啊!说不定那些皇帝对外面说着自己如何如何的清心寡欲,背地里却做些见不得人的勾搭,与其这样,还不如随心来得爽快。
“诺”传递日常皇帝传膳命令的太监得了话,立马就行礼慢慢退出去了。
“蒙恬是否一切安排妥当?百官是否已经前来等候?”略带冰冷的语气让在场的太监无不胆颤。
胡亥盯了微颔首站在一边的恭顺半天都没见他有反应,不得不问了出来,若是恭厚在,根本不用他问,恭厚自己就会第一时间禀报。
因为那座新修的庙宇和碑文都在咸阳城的郊外,所以皇帝出行也就成了大事,安全本来应该是由郎中令蒙毅负责,可现在他正在南方视察,子婴又忙着处理宫中之事,而别人胡亥又信不过,所以就只能劳烦蒙恬这个大丞相了。
“丞相已经带领文武百官在宫门外等候”其他的恭顺不知道,也不敢问,更不敢乱说,否则一旦被扣上干政之名就悔之晚矣,这也是他义父天天都让他背的一点。
“让他们继续等着”听到自己想要的,加上恭顺的回答又很合胡亥的胃口,所以恢复了以往的语气,知道皇帝心情好转,众人也松了口气。
现在只不过是往常正上朝的时间,胡亥可不会认为这些官吏已经在外面等了很久,加上他早餐还没吃,自然也就让他们继续等着,顺便磨磨他们的性子,也是件好事。
一问一答间,早餐已经被陆续送到桌案上,因为胡亥对之前那家的包子百吃不厌,所以早餐几乎都会有这特意去买来的肉包子,不多,只有两个,因为太后和公主没多久就吃腻了,所以她们那边早就让撤下了,只有他还在吃。
吃完早餐坐着玉辇去宫门与百官汇合的时候,胡亥有些紧张,虽然他已经多次出宫,也摆开皇帝阵势大张旗鼓的回来过一次,但真正意义上的带着百官招摇过市,却从未有过。
胡亥心里:电视上演的皇帝外出宏大阵势没少看,不知道这秦朝的皇帝带百官外出是不是也是那样,到时候,可千万别再来一个狗血的半路刺杀,不然老子就惨了,因为一般来刺杀的不是杀手,就是武林高手......。
“陛下驾到”一个稚嫩又尖细的嗓音打断了胡亥的胡思乱想,仔细一看,果然已经到了宫门,文武百官也都按序整整齐齐的站着,仪仗队和铁甲侍卫、铁甲骑兵也都威风凛凛的站在两边。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整齐划一的行礼之声,大而洪亮,让拉着皇帝驾座的六匹纯白色宝马都撩了撩蹄子。
已经走下玉辇站定的胡亥看着跪伏于地的众人,还是会有种天下唯我独尊的感觉,让他很飘飘然的同时,又不得不担心水载舟的历史规则。
“众卿免礼”
“谢陛下”之前站了许久,现在又跪了一下,让年老的官员的动作慢了许多。
“众卿随朕前往城郊,即刻出发”胡亥不喜欢说太多的废话,直奔主题,说完就在太监的扶持下登上了那驾皇帝的专用马车。
因为秦朝以黑色为尊贵,所以马车并不是明清时期的明黄色,或者其他色,而是黑色,但马却是白色,而且还是不含一丝杂色的纯白色。
首先是手持各种旗靡的仪仗队先行,接下来就是步行铁甲侍卫,再下来就是穿着厚重盔甲的骑兵,这时才到皇帝的马车,马车后面还是骑兵,接下来才到百官,最后由侍卫垫底,为了防止侧面遇袭,皇帝的马车两侧也都有铁甲骑兵护卫。
透过车窗,胡亥看到那些围绕着保护自己的铁甲骑兵,不但给人一种威风凛凛之感,更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可亵渎的军人气势,遥想当年在现代,他又何尝不羡慕向往那种英雄辈出的军旅生活。
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去上大学,至于原因,则各方各面的都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军中生活虽然让人向往,但其中的寂寞和苦难也不会少,自由更是被完完全全的剥夺,所以他怯了,退了。
皇帝带着百官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往咸阳城郊外走,早就得到消息的百姓,更是把咸阳城堵得水泄不通,还好蒙恬早有准备,立即出动大批的开道士兵维护道路畅通,这才保证了皇帝车驾的畅通无阻。
而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和尊贵,特意下令:皇帝车驾过路时,百姓不得说话喧闹,车驾过面前时,还要行跪拜大礼;所以胡亥并没有听到以前微服私访时的那种喧闹市集之声。
虽然现在是隆冬腊月,极其寒冷,可依然阻挡不了老百姓爱看热闹的热情,何况这是新帝第一次大张旗鼓的出宫,还带了文武百官,他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哪怕就算只能远远正看,他们也开心,因为是这位新帝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停止先帝的严刑峻法,让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不再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免除赋税,让他们能够有衣穿有饭吃;免除一时的徭役,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更好的保障。
凡此种种,无不让他们感恩于新帝的仁德之中,大道理他们不懂,只知道是这位新帝让他们有了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的活下去,所以他们喜欢这个新皇帝,他成了他们心中的天。
胡亥要亲自去祭祀那些枉死书生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个咸阳,不少书生觉得是谣言,此时看到了皇帝的座驾也就无话可说,甚至有一大批书生跟在了侍卫的后面,也有百姓跟在了书生的后面,唯独不见一个商人。
焚书坑儒,那是后人给的说法,他们是秦朝的人当然不知道,何况被活埋的并非只有儒生,其他学说者也大有人在,百姓对这个倒不会不关心,只是让天下书生对秦朝寒心而已,胡亥此行大张旗鼓就是为了挽救天下书生的报效朝廷之心。
听到恭顺禀报后面跟了不少书生和百姓,胡亥很高兴,如此一来,此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国家需要人才,百废待兴的秦朝更是需要人才,为了拯救自己、拯救秦国,就算让他走着去,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出了咸阳城,道路就变得不平起来,坑坑洼洼更是寻常,让从穿来后就一直坐着平稳马车的胡亥有些难受,但想到外面有这么多人看着,不得不隐忍下来,还好路不长,否则想忍都忍不住了。
下了马车,终于好了一点,隔着十二琉苏看着面前新修的庙宇,不大不小,也不华丽,甚至有些朴素,但却给人一种气势宏伟之感,让胡亥很满意。
也让胡亥看到了保护自己的大量侍卫和官兵在庙宇各处排列的整整齐齐,让人肃然起敬,可看他们的衣着明显不是自己的亲卫队,应该是蒙恬早就准备好的。
祭祀仪式由祭祀官负责主持,胡亥和文武百官按照他的指示一一进行,一开始就念了一篇祭文,只是提到秦始皇,却没有职责他的过错,倒是说了不少胡亥对他们的哀悼,辞藻更是华丽无比,哀痛无比,让听者无不动容。
仪式在胡亥上香之后就结束了,胡亥是皇帝当然不会拜,更不会跪,就连上的香都是由太监代劳,他只要负责当个站的人就好,可这大冬天的,站久了,还真不是个事。
皇帝都上了香,文武百官自然也不能免,可怜他们一路走来,现在又在寒风中站了这么久,那还有心思想别的,都指望着能赶快回家,胡亥当然知道他们的心思,因为这也是他的想法,就没有让他们随行回宫,而是在宫门解散。
古代的礼仪就是繁琐,而且非常之繁琐,因为此事意义重大,胡亥并没有让祭祀官把步骤压缩,也幸好他没有,不然让那些跟来的书生知道礼仪被简化,岂不是适得其反。
所以等胡亥回到宫中时已经是下午,穿着那套繁琐的帝王服在庙宇中站了大半天,虽然没有冷风,但还是有点冷,又加上他受了一段时间的颠簸,让他在这异世之中,第一次感到了皮肉上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