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鸣镝风云录
作者:黄达苍 | 分类:历史 | 字数:23.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十七章 驻军互市
何剑在雁门关外的左大营看见关内是火光冲天,虽然他不知道杨元帅到底在干什么?因为他奉命出来之时,杨燕云还没有具体布置其它人去哪里,有什么重要的事?
何剑看到火光之处是城中心,生怕有什么意外,连忙点齐人马,一方面是注意相隔几里的辽国井子寨敌兵的动向,另一方面也密切注视城中事态的发展。
何剑虽然是雁门关的总兵,可如今杨元帅是河北三路的军都指挥啊,他说什么自己也只好照办,不过他也是老杨家推荐的人,从心底里对杨燕云是一种佩服,相信老杨家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也不会做出对大宋不利的事,如今杨燕云应该是在雁门关内大开杀戒,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清除内贼。
一念至此,何剑知道杨元帅让自己到左大营的用意了,诸将之中,杨燕云除了知道自己和向玉前之外,却没有可信任之人,左大营与辽国是第一道防线,有他何剑守在这里,杨元帅便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的进行除贼之事。
何剑也不是笨蛋,大略的知道杨燕云的的计策之后,马上点齐左大营的兵马,顿时整个大营灯火通明,人声马嘶不绝于耳。
同时,相隔左大营几里的辽国井子寨的守兵也在一阵紧张,当有斥候向井子寨的辽国总兵萧汉禀报雁门关出现的情况之后,萧汉忙让斥候进一步的探听虚实。
雁门关内火光冲天,而雁门关与自己相对的左大营却灯火通明,宋军在搞什么鬼?
可萧汉派出去的斥候却完全没有作用,他们探听不到一点有用的消息,雁门关四门紧闭,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想把讯息传出来也没有可能。探子们联系不上里面的李双和多哥,他们不知道此时他们两人早已经成了杨家铁血黑卫的刀下之鬼。
在没有办法之下,萧汉只好也和何剑一样点齐人马,密切注视大宋一方的动静。
两军相互监视,一直到天色微明,谁也不敢先动一下,生怕引来对方的攻击。
萧汉与何剑两人一边注意各自的动静,一边注意着雁门关内会出现什么状况,彼此绷紧了神经。萧汉握刀的手里满是汗水,一旦雁门关内有动乱的迹象,就是他的大辽军队冲锋陷阵的时刻。
何剑可就镇静得多了,因为他相信只是清除区区的几个内奸,就算是他手下的偏将都可以处理,更别说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后人杨燕云元帅,自己只要看好井子寨的辽兵即可。
晨光已露,太阳渐渐地升起来了,辽国的井子寨总兵萧汉叹了一口气,正要让全神戒备的辽兵回去休息,忽听得雁门关西城门一声炮响,远远的萧汉只看见两队人马出来,但那两张飘扬的大旗他还是看出来“大宋互市使曾”、“大宋互市使杨”,那鲜红的旗帜在清晨看来是分外耀眼。
萧汉看这个样子,知道昨天晚上雁门关内并没有出现什么对大宋不利的意外,忙让人给还在六陉关的大辽互市使萧远东通报,并让斥候密切注意大宋互市使的动向。
曾布和杨燕云在解决了雁门关内的辽国和西夏的细作之后,心中方定,一边让军士给辽国通报互市事宜,一边与两队宋军马不停蹄地到了左大营附近的一个废城之中。
接着,雁门关内又走出一队队人马,除了衣甲鲜明的大宋禁军之外,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平民,萧汉知道那些一定是大宋商贾,是来进行辽宋互市的,他们这是去哪里?
其实在早几天,杨燕云已经给向玉前下了军令,要他从代州调大宋精锐禁军到雁门关来,这也是为什么向玉前在雁门关要等杨燕云到来才敢离开的原因。向玉前当时不知道杨燕云要兵马干什么,不过杨燕云是河北三路的军都指挥,调兵权限在他的手里,向玉前也只好奉命调军。
杨燕云是老代州,而且他的祖上杨家将历来都是镇守雁门关的,对雁门关一草一木那是相当的熟悉,当皇上与他和曾布确定互市的地点在雁门关外,而且对互市要进行军事化管理时,马上想到了一个地方,那是当初自己先祖杨六郎杨延昭设计大败辽国萧太后的雁门关旧城址,它在现在的雁门关城西,也是两面环山,只有一面与辽国井子寨相对,一面与雁门关相邻,正是做互市的好地方。
雁门关是军事重地,杨燕云不会也不能抽调那里的兵力,他知道自己的好友向玉前是代州指挥,因此决定抽调一部分代州禁军到雁门关旧城进行守卫。
杨燕云自己本身已经从云骑军带来了五千兵马,加上向玉前的三千代州军,现在雁门关的旧城已经有八千兵马在巩卫着,而且全是大宋的精锐禁军,就算是雁门关三军,也不一定有如今互市中军队的战斗力,现在在宋边边境中,相当于有两个雁门关在此,只此一项,大宋便比辽国强出许多,可以不动声色地调兵遣将保护互市,让辽国也无可奈何。
现在井子寨的总兵萧汉看着大宋的禁军和商贾行进,也不以为意,他以为是雁门关的军队在护送大宋的商贾出城,不过他还是有点奇怪,大宋的官兵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精悍了,不过他以为是有大宋皇家派来的两个互市使在,雁门关的总兵何剑在摆摆样子而已。
要是萧远东在这里,一定可以看出他们不是雁门关的军士,而是大宋禁军。
到了中午时分,萧远东也从六陉关赶到了雁门关外,而在雁门关的旧城,在八千禁军的合力之下,已经修葺一新,渐现百年前的老关雄风。
萧远东却大吃一惊。
不过现在是自己辽国有求于人,就算是大宋把兵锋直指井子寨的城下,自己也只能忍气吞声。何况他们名义上只是在保护互市的范围,保护大宋商贾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