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6章 楚王问策(4)
“本王可不是随口说说。常言说‘虎父无犬子’,卢氏父子便是最好例证。蔿大夫自小便有‘神童’之称,与令尊的教诲肯定脱不了干系。以大夫的聪明睿智,相信犬子也必定是质优良材。稍加栽培,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大夫回去跟夫人可要仔细商量。如果做了决定,千万要告知本王。本王定要给他个官职,让他担起责任,一心一意的协助大夫把工程修好。”刚开始,庄王说起,只是灵感一来,突发奇想。说来说去,便觉得非常可行。到了最后,竟像定下来似的。仿佛只等人员到位,就要热火朝天的实践。
“臣一定认真对待,有了决定一定及时回禀。”庄王如此器重,蔿贾有些惶恐,态度更加恭敬。
庄王由卢氏父子激发的联想,以及随之与蔿贾的一应一和,本来并没有达成任何承诺。因为庄王的兴致高涨,结论变得轮廓清晰起来,似乎已经一锤定音。
看似不相关的应答之间,竟有看不见的无形之手将他们紧紧联结。彼此交错混合之后发生化学反应,最后有了成果。这成果竟发展成为构成某个重大事件的关键要素,影响深远令人始料不及。
成果是如何生成的,似乎并没有办法进行严密的逻辑认证。或者这就是偶然性的魅力——有迹可循,却无理可究。
楚庄王和蔿贾肯定想不到,他们二人无意间的交流碰撞,竟催生了一位名留青史的水利工程专家。这个人在水利、治国、军事等方面的作为,成为楚庄王争霸中原最可靠的后盾。他也因此成为楚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贤相。当然,这是后话,将来再叙。
“你们父子的事情安排好了。”庄王似乎很确定,蔿贾一定会把儿子叫上,跟自己一起督造水利。“卢氏父子一并重用,安排他们继续留在庐地还是都调到郢都呢?”
“卢戢黎在庐地年深日久,已是故土难离。给他封官晋爵即可。当是大王对他护驾的奖励,连同伐庸力战的褒奖,以期鼓舞将士。卢扬窗年轻有为,如果能够到郢都多见世面,受到更好的磨砺,对他的成长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弊。将来我国图谋中原,他一定能助一臂之力。”
“嗯,就这么说定。明日我便请司马颁布嘉奖令。”庄王十分赞成蔿贾的提议。
“还有,提出‘求败计’的潘尪,本王差点忘了。”庄王拍拍脑袋,笑自己健忘。“想得出此等计策,也算是胸有丘壑之人。嘉奖和升职两管齐下吧。”
“大王所言极是。遭遇挫败,是他及时献出良策,确实是智计过人。”蔿贾点头附和。
“这么一说,我国真是人才济济。无论经济、文化、军事都是人才辈出,实在是天佑楚国。”思及此,庄王不禁感恩上苍待楚国不薄。“不过,只靠现有的还远远不够。方方面面,许多事情都需要人手,要不拘一格广纳贤良才行。”说到人手不足,庄王有点焦急。
“大王有心要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大王以身作则,臣下一定全力以赴,不敢有所保留。”蔿贾之言,既是鼓舞,也是承诺。
要执掌中原牛耳,必须不断测试才能达成。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一次次的与晋国的冲突才能成就。中原小国为何要背弃晋国,倒向楚国?无非是楚国比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强大,这些小国才不得不投靠楚国这棵大树以求保全。
所有这一切,全系楚王一身。他必须有强大的执行力,一心一意坚持不懈的致力于楚国的发展强大,用对人,做对事。如此循环反复,等到成果显现之时,便是楚国号令诸侯之日。
集权制的宿命在于,所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金字塔尖上。塔尖上坐着的是位明君,则人才环绕,国势蒸蒸日上。一旦此人离座,君臣全部推倒重来,后续便成未知。如果不幸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上坐,小人在侧,朋党倾轧,乱臣贼子必定会把国家折磨得奄奄一息不可。
没有对的事,只有对的人。评判事件的对或错,全在某个人的一念之间。
楚国能否与晋国一决高下,拿到中原话语权。历史,将楚国的命运寄托在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成就霸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才华横溢的能人,能征惯战的猛将,智计百出的谋士。更需要能将发展经济,尊重人才的决策坚持到底,有决心有毅力的君王。
楚庄王能否堪此大任,这是历史对他的考验。成与否,由他以及他任用的人共同书写结果。
“本王在宗庙告祖,誓要秉承先人遗志,将拓土开疆作为终身志向,并矢志不移不遗余力的推进。过去三年蹉跎殆尽,幸好天佑楚国,有忠臣护全。如今外敌已灭,本王必定奋起直追,加紧步伐北上。一旦立志,绝不回头。”庄王已将蔿贾当成心腹,对他毫无保留。
当然,对蔿贾的重用,除了看重他的才干之外,还有更深的用意。
他是楚庄王治理内政树起的一面旗帜,他要借此向若敖氏喊话:在他的治下,若敖氏最好安分守己。同时,准备让渡部分权力,不要一心只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启用蔿贾,与他商量国策,赋予他仅次于令尹的职权,就是在宣告——若敖氏的权力被削弱,已经提上日程。
任用潘尪和卢戢黎父子,虽不至于危及司马斗椒的权力,但这三人是楚庄王在军队的心腹种子。借助这几人,像给田地栽种,他们再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日积月累,听命于楚王的人越来越多,楚王对军权的控制自然增强。
权力,之所以被人终身不知疲倦的追逐,无非是四个字:生杀予夺。权力在手,便能予取予求;大权旁落,只能任人宰割。权力斗争之所以激烈,乃是因为它的垄断性。资源稀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权力的垄断性,注定他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人人都有,也不会如此锋利好用。
在君臣搏弈的过程中,权力此消彼长。这意味着,君权扩张,臣权必然是萎缩的。相反,臣权扩张,君权势必只能瑟缩角落。
继位之初,楚庄王就品尝到了身在其位,却只能任由大臣控制的苦楚。为此,他还沉沦三年,为身为君主却受到大臣挟持险些丧命一事,备感屈辱窝囊。
所以,当他开始有了野心抱负时,他第一个想要拔除就是这股势力。他没有公开挑明,豪言壮语。他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将之移除。可以说,曾经深受其害,是他想要削弱若敖氏的直接原因。
第二个原因便是——要争取中原事务的领导权,必须有强大集中的王权才能贯彻到底。为此,他必须扫清一切障碍,不允许任何力量阻碍他的北上之路。
成为这面旗帜,注定蔿贾要为楚王的雄图大略鞠躬尽瘁。正因为他是旗帜,突兀显眼,也会成为若敖氏对抗王权的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