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02章 别在意人家说什么
周末两天很平静,难得没人打扰,杨劲松、杨劲林小夫妻俩三人跟着小五学开车。
学习自动档车驾驶并不困难,第二天下午三人就开始练习倒车入库。
白天在场地上实操,晚上自己学习理论知识,时间安排很紧凑。
周一早上,杨劲松刚到县医院办公室,孟宪江带着夫人便如约而至。
简单寒暄几句,杨劲松便带着夫妻俩去了妇科。
妇科主任邵红特地在办公室等候,见到杨劲松带着人过来,很是恭敬的说,“杨院长,我都安排好了。”
杨劲松微笑道,“谢谢邵主任,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老领导,畜牧局的孟局长,这位是他爱人周书琴。孟局,这位是我们妇科邵红主任。”
邵红主动伸手和孟宪江握了握,“孟局长好,我们见过,前段时间您带夫人来住过院。”
孟宪江说,“是的,在这里住了两三天,谢谢邵主任。”
邵红说,“应该的。”
邵红看向周书琴,问道,“周女士,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周书琴说,“经常持续性的骨盆疼痛,腹胀,平时也有出血。上次来住了两天,做了检查后,你们科室一位医生说可以保守治疗,可是吃了这么段时间的药,没感觉有什么效果,相反,疼痛还觉得有些加重。”
邵红说,“上次来检查的事我知道,我问过当时的副主任医师胡医生。这样吧,我带你重新检查一下,结果出来后我们再看怎么治疗。”
杨劲松看着周书琴,宽慰道,“嫂子,不用担心,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病,治疗并不困难,邵主任是妇科专家,有经验。”
邵红看着杨劲松,微笑着说,“在杨院长面前,我可不敢说大话。”
杨劲松说,“邵主任不必谦虚,吴书记爱人在这里检查,你的诊断结果是准确的,江州医院都没诊断对。”
孟宪江插话说,“吴国荣书记的爱人?”
杨劲松点点头,说,“是。”
邵红说,“最后还是你杨院长确认的,前几天说是手术很成功。”
孟宪江问杨劲松,“去临江手术的?”
杨劲松说,“去医科大附属医院,我们老主任亲自给做的手术。”
邵红看着杨劲松,说,“杨院长,要不你和孟局长去忙吧,我带周女士去检查,结果出来得有段时间,出来后我再联系你。”
杨劲松说,“好的,那就辛苦邵主任了。”
邵红说,“不辛苦。”
邵红,今年四十三岁,江州医学院妇科专业毕业,身高一米七二左右。尽管已经四十出头,但是,年轻时也是个美人胚子,保养的好,除了眼角有些许鱼尾纹,看上去并不像实际年龄。
大学毕业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去江州市人民医院工作,因家庭原因回了宁兴。
对于这么一个充满韵味的少妇,顾寒松也只能敬而远之,据说邵红的公公是宁兴为数不多的县处级离休干部,县里的领导见到她公公都是毕恭毕敬的。
杨劲松带着孟宪江回到办公室,沏好茶后,两人在沙发上入座。
孟宪江说,“希望这次能看好了,折磨人。”
杨劲松说,“放心吧,检查结果出来再看怎么治疗,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不要有心理负担。”
孟宪江说,“上次那个胡医生年纪也不小了,可是总感觉经验不足似的。”
杨劲松说,“上次我就跟你说了,有事找我,我还以为没什么事了呢。”
孟宪江说,“我看你挺忙,我也没好跟你说。”
杨劲松说,“这有什么不好说的,老领导的事,我就是再忙也会抽时间办的,看病这种事最怕的就是耽误治疗。”
孟宪江说,“现在你来这里了,我也就不客气了。”
杨劲松说,“我会安排好,就是做手术也不是大手术。”
孟宪江话锋一转,说,“听说最近县里酝酿班子后备人员呢。”
杨劲松说,“这也正常,空缺了几个位置,时间不可能拖久了。”
孟宪江说,“一到这个时候就会很热闹,有门道的跑省里市里,没门道的跑县里领导家。”
杨劲松嘴角扬了扬,微微一笑,说,“这就是官场,僧多粥少,大家削尖脑袋往上挤。”
孟宪江问道,“最近张局没找过你?”
杨劲松说,“没有啊,他是有什么想法吗?”
孟宪江说,“四十出头,当然有想法,只是他没有什么门路,人又耿直,不愿跑官,再说了,畜牧局一个边缘部门,恐怕也很难入领导们的法眼,怎么去和那些要害部门的人竞争。”
杨劲松问道,“现在有哪些人在跑?”
孟宪江说,“那些热门部门的一把手都在跑,财政、国资委,工商、税务,而且能耐都挺大。”
杨劲松追问道,“和那些部门领导相比,张局有哪些优势没有?”
孟宪江说,“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他吗,年轻,有思想,管理能力没得说。虽然是个边缘部门,但在他的治理下,上下人心稳定,凝聚力很强,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各乡镇对畜牧局对他本人评价都不错。”
第102章 别在意人家说什么
杨劲松说,“这倒确实是这样,张局为人处事公平公正,其他委办局的领导接触很少,不太了解,但有一点,张局的年龄是优势,现在要求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张局具备这样的条件。”
孟宪江补充说,“他在局长位置上快四年了,资历学历能力都够格。县里领导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但他从来不去掺合,不去迎合谁也不去踩咕谁。”
杨劲松思考了一会,说,“找时间我侧面了解一下,必要的时候我看能不能安排他和书记单独见见,加深一下了解。”
孟宪江说,“说是这周开始,赵书记要去基层调研,先去乡镇,然后才是委办局。”
杨劲松说,“我估摸着酝酿人选不会那么快,下面情况都不了解,他怎么判断一个人符不符合要求,用调研的方式考察干部。”
孟宪江赞同道,“是,所以,现在开始做工作来得及。”
杨劲松点点头,严肃的说,“我明白,我会尽力。”
正说着,杨劲松的手机响了,拿起一看,方晓英打来的。接通后,关切的问道,“上班了吗?”
那头的方晓英说,“上班了,你在医院吗?”
杨劲松说,“在。”
方晓英说,“你跟你们住院部说一下吧,让老太太再住几天,别让她出来。”
杨劲松纳闷的问道,“怎么了?能出院不是好吗?”
方晓英“唉”的叹息一声,“他爸今天一早被纪委带走了,估计凶多吉少,这个时候老太太回来,一激动还得上医院。”
杨劲松惊讶的问道,“又被带走了?”
方晓英说,“应该是经济上的问题,纪委副书记霍林带人来的,宣布涉嫌严重违纪,还没敢告诉老太太呢。”
杨劲松说,“老太太早晚会知道的。”
方晓英说,“先不管那么多了,她回家只会添乱,慢慢开导她吧。”
杨劲松问,“医院通知出院了?”
方晓英说,“是,把陈军叫去说,没什么事就出院。”
杨劲松继续问道,“那你们意思想让她再住几天呢?”
方晓英说,“再住个三四天吧,等把家里的事安排一下再说。另外,你能不能帮我了解一下,他爸到底受贿了多少?”
杨劲松说,“我知道了,我先把老太太安排一下,那件事我想办法。”
方晓英说,“谢谢。”
杨劲松问道,“对你有影响吗?”
方晓英说,“影响是难免的,总有些人会在背后议论,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样。”
杨劲松安慰道,“你自己不要太敏感,也别在意人家说什么,忍一段时间再看。”
方晓英说,“不忍还能怎么办。”
杨劲松说,“等风头过了,议论的人会越来越少的,而且我感觉你们宣传部的领导还是不错的。”
方晓英说,“是,如果他们也另眼相待,那我只能离开了。”
杨劲松说,“有什么事你跟我联系吧。”
方晓英说,“知道了,这事你先别晓玉说。”
杨劲松说,“晓玉从来不跟我联系,给她发过两次微信,回复很简单,很忙,有时间再聊。”
方晓英说,“过段时间等她冷静下来就会好点。”
结束通话,杨劲松对孟宪江也没隐瞒,沉声道,“陈祖铭早上被带走了。”
孟宪江微微摇了摇头,苦笑一下,说,“人不可貌相,平时见到他感觉还不错的。”
杨劲松说,“不仅仅只是男女关系问题,应该是有经济上的问题。”
孟宪江说,“别看他是教育局局长,光县中和实验小学,油水就很大,早就有人说过了。”
杨劲松感叹一句,“好端端的家就这样被毁了。”
孟宪江说,“陈祖铭走到今天这步,和他老婆有关。”
杨劲松说,“没接触过,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秉性。”
孟宪江说,“怎么说呢,在家里挺强势,而且不是一般的势利,陈祖铭是个妻管严。我和陈祖铭同一批提的副局长,但人家老婆会来事,很快和老县长的夫人混熟了,陈祖铭在副局长位置上干了一年多就提为一把手。”
“从那以后,陈祖铭老婆眼睛朝上了,专门和领导们的夫人结交,吃饭、逛街、美容、旅游,多半是她买单,你想想,这钱得多少?陈祖铭不想办法捞钱,怎么能够他老婆花的。”
杨劲松说,“真是不作不死,直到现在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孟宪江刚想说话,有人敲门,杨劲松提高嗓门喊了一句,“请进。”
副院长陈铭豪推门进来,跟在后面的是肾内科的医生林兆年。
陈铭豪笑呵呵的说,“有客人在呢,我们等会来吧。”
杨劲松急忙说,“没事没事,进来吧。”
杨劲松介绍了一下孟宪江后,招呼大家入座。
陈铭豪说,“杨院长,我们就是汇报一下那位小孩肾移植的事,林医生,你说吧。”
林兆年说,“根据杨院长周五的指示,我们拟定了一份治疗方案,科里也进行了讨论,初步确定周三上午手术,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杨劲松点点头,说,“柯主任联系保险公司了吗?”
林兆年说,“柯主任今天一上班就去了,可能有些难度,但保险公司也没把话说死,具体什么结果要看谈的情况了。”
陈铭豪补充说,“我和三家寿险公司的老总都算是熟悉,我让柯主任去找他们聊聊。”
杨劲松说,“各家保险公司都有通融赔付条款,况且现在保险公司也很注重社会责任,好好谈谈吧,争取有点支持。”
陈铭豪说,“不行我再去谈谈,另外,宣传部那边我和他们崔部长谈过,他们会全力支持。”
杨劲松说,“这件事作为个案,特事特办,治疗方案就按照肾内科的方案抓紧手术,别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林兆年说,“好的。”
杨劲松说,“以后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农村的医保问题,我已经跟领导汇报了,接下来我们卫生局和人社局会专门研究新农合的制度。”
陈铭豪说,“对,我看其他地方有试点,效果不错,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很有帮助。”
孟宪江插话说,“现在看病也确实贵,农民的负担本来就重,收入又低,好多人有病都不敢来医院。”
杨劲松说,“医疗难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既要有保险保障,也要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陈铭豪说,“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有很多因素,有些是制度方面的原因,有些则是人为因素。”
杨劲松说,“借着这次医院整顿,我们从自身做起吧。”
林兆年说,“医生的收入分配机制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有些收入,如多点执业,院外诊疗,能够合法化就应该合法化,尽可能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否则,重复检查、多开处方、乱收费等现象很难遏制。”
杨劲松点头道,“是的,不过有些是我们能做到的,有些制度上的缺陷不是我们能改变的,只能尝试。先把眼前的事抓紧落实,我也先把具体的情况摸清楚,然后大家一起研究,逐个解决。”
临近十一点,妇科主任邵红打来电话,报告了孟宪江爱人周书琴的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