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7章 哪有什么风平浪静
霍林说,“今天来就是跟杨院长知会一声,设备科科长吴根法和财务科科长朱旭华涉嫌严重违纪,需要接受组织审查。”
杨劲松一愣,说,“昨天刚听说他们还要准备辞职呢。”
胥忠诚笑了笑,说,“这两个科都是肥缺,很多人想来,他们要没点什么事,能辞职吗。”
霍林说,“想的太天真,辞职就能逃避制裁了?”
杨劲松说,“我们积极配合,这事请胥书记协助。”
胥忠诚表态道,“没问题,有什么事我及时向杨院长汇报。”
霍林说,“那我就不打扰杨院长了,我也得赶紧去处理。”
送走霍林,杨劲松给畜牧局副局长孟宪江打了个电话。
电话接通后,那头的孟宪江说,“我知道你去县医院上班了,想着你刚去肯定很忙,没敢打扰你。”
杨劲松说,“你这还跟我客气,嫂子看病要紧,你什么时候有空?”
孟宪江说,“我听你的安排。”
杨劲松说,“我下午去卫生局汇报招聘的事,三点半左右应该在医院,或者就是下周一上午。”
孟宪江说,“那就下周一上午吧,你别那么匆忙了。”
杨劲松说,“也行,我先安排好,上午你出来的时候告诉我就行。”
孟宪江突然说,“刘立坤的事你知道了吗?”
杨劲松说,“知道,嫖娼被抓了。”
孟宪江说,“不光是这个,回家两口子打起来了,他老婆把他抓了个花脸,门都出不了了。”
杨劲松惊讶的说,“他老婆这么厉害?”
孟宪江说,“要说刘立坤也挺可怜的,上门女婿,生个儿子跟他老婆姓。他老婆一直很强势,所以刘立坤在家就跟个受气包似的,一直过得很憋屈。”
杨劲松说,“那他可能是压抑,跑到外面发泄去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他老婆也不应该这样,把刘立坤毁了这个家不也就完了吗。”
孟宪江说,“他老婆不在乎,做生意的,有钱。”
杨劲松问道,“做什么生意?”
孟宪江反问道,“你知道海德公司吧?”
杨劲松说,“知道啊,那不是江州的公司吗?”
孟宪江说,“是,他老婆就是实际控制人。”
杨劲松一愣,“他老婆在江州经营公司?”
孟宪江说,“刘立坤的老丈人朱开轩是宁兴的老县委书记,提拔去了江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开轩两个女儿,刘立坤的老婆朱爱珍是老大,二女儿叫朱爱芬。朱开轩去江州任职后,朱爱芬跟了过去,那时候干部家属经商管得不严,朱爱芬开了财务公司,专门帮企业记账、处理税务问题,里面猫腻很多,很赚钱。朱爱珍眼红,也就跑到江州注册一家公司,开始做医疗耗材的批发经营,后来增加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和药品、保健品,什么都做。”
“有老爹的组织部长身份,在江州还不是横着走,谁敢不给面子,即便后来临海国际垄断市场,朱爱珍的公司影响也不大,高端的做不了做中低端的,大医院进不去就进小医院。”
杨劲松说,“那这个朱爱珍肯定是个很精明的女人。”
孟宪江说,“精明,绝对精明,刘立坤根本玩不过他。后来上面管严了,朱爱珍把公司转到了她姑姑名下,她姑姑一直没结婚,没子女,所以今后也不存在谁跟她争公司财产。”
杨劲松说,“厉害,人家有钱有势,刘立坤没地位也就不难理解。”
孟宪江接着说,“顾寒松是个傻子,没摸清江州海德的底细,上了人家的套,实际上背后一系列操作都是朱爱珍在策划,目的就是要把顾寒松拿下,让高凯进上位。”
“朱爱珍和刘立坤打起来不光是因为嫖娼,更主要原因是刘立坤没把高凯进扶上位,今后朱爱珍在宁兴的生意不好做了。”
杨劲松半开玩笑的说,“她怎么不怪她老爷子没把刘立坤扶上县长县委书记位置,那样不是想用谁就用谁了吗,现在连个常委都不是。”
孟宪江笑了笑,“那是老爷子退休了,说话不管用了,当时是想和马德光争一下的,可人家马德光背后的靠山更牛。”
杨劲松说,“刘立坤的事应该还没完吧?”
孟宪江说,“已经报到江州市委了,职务肯定是没有了,就看有没有经济问题了。”
杨劲松说,“管不住自己下半身,注定是成不了大器的。”
孟宪江说,“劲松,我这里来人了,不跟你说了,下周一去之前给你打电话。”
杨劲松说,“好的,你忙。”
结束通话,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半了,想着要解决住房问题,于是给五爷打了个电话,说好中午过去吃饭。然后收拾一下桌子,起身出门,去陈铭豪办公室打了个招呼后,叫上陈东旭去了五爷家。
杨劲松的五爷曾是方庄镇中学的教务主任,杨劲松考上大学第二年,五爷退休,在镇上住了三年后,到县实验小学边上买了一套小两居室房子,和五奶奶搬到了县城。一年前,五爷的小儿子在县城南面按揭买了一套复式的四室一厅,让五爷和五奶奶搬过去一起住,方便照顾。
第97章 哪有什么风平浪静
在杨家,杨劲松这一代人中,他的成绩最好,所以五爷对他可谓特别厚爱,即便杨劲松毕业后工作不顺心,五爷也是一直鼓励他,让他不要放弃,相信总有一天会时来运转。
五爷和五奶奶见杨劲松来很是高兴,五奶奶亲自下厨又多炒了两道菜。
五爷慈祥的笑着问杨劲松,“小松啊,今天怎么有空来城里了?景区那边开始了吗?”
杨劲松笑着说,“五爷,我还没来得及跟你们说呢,我来县里上班了,以后得两地跑。”
五爷“啊?”一声,说,“来县里上班?哪里啊?畜牧局?”
杨劲松说,“县医院。”
五爷高兴的追问道,“做什么呢?”
陈东旭插话道,“爷爷,杨主任现在县医院院长。”
五奶奶惊喜的看着杨劲松,“松啊,我就说你会有出息的。”
五爷说,“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杨劲松说,“前两天县委刚开会定的,本来下周一才来宣布,结果县医院有点状况,提前来了。”
五爷说,“好好好,省医院的事有了结果,是该给你一个说法。”
五奶奶说,“松啊,你老大不小了,什么时候把媳妇带来给奶奶看看啊?”
杨劲松笑嘻嘻的说,“五奶奶,快了快了。”
五奶奶笑着说,“你总说快了快了,春节的时候你爸来拜年说你找了个女朋友,还在京城,这两地分居怎么行呢。”
杨劲松说,“以后再说吧,总会有办法的。”
五爷说,“你妈也算放心了,你们这一代人里就你还没结婚,你看你那些弟弟妹妹都结婚了。”
杨劲松说,“所以啊,我也争取尽快完成任务。”
五爷哈哈大笑。
家里就老两口在家,小叔夫妻俩上班,中午都不回来吃饭。
四个人围坐在餐桌上,开始吃饭的时候,五爷关心的问道,“那你来了住哪儿?”
杨劲松说,“还没找呢,这不我来找你们了吗。”
五奶奶微笑道,“你五爷爷啊总觉得你会有一天回县里来,前段时间还有人说要租那套房子,你五爷爷不让租出去。”
五爷看着老伴,笑着说,“你看,我说什么来着,这孩子不可能总在下面待着的。”
五奶奶说,“明天让他们去收拾收拾,好久没住了,打扫干净。”
杨劲松说,“没事,我自己去收拾就行。”
五奶奶说,“没关系,让你小婶去收拾,把厨房用品和做饭的调料都给你准备好。”
杨劲松笑笑说,“我都很少做饭。”
五爷说,“以后没事就到这里来吃饭,一个人做什么啊。”
杨劲松说,“我主要是下班时间没个准,所以就不来吃饭了,如果有时间我提前给你们打电话。”
五奶奶关心道,“你也不能总凑合,自己是医生,要注意一点。”
杨劲松说,“放心吧,我会注意的。”
五爷说,“你安定下来,把你爸妈接过来。”
杨劲松说,“五爷爷,这事你跟我爸妈说吧,我让他们来住,住不了几天就走了。”
五爷说,“习惯了就好了,他们总不能总在乡下待着,你来回跑也累。”
杨劲松问道,“现在城里房子多少钱一平米?”
五爷说,“得看地方,城里面一点的肯定贵,我们这边边上一点的便宜,现在五千多。”
杨劲松说,“那也涨的厉害。”
五爷说,“这两年房价涨不少,等你住下来慢慢找吧,你要买也不能太小的房子。”
五奶奶说,“关键是看方不方便,上班啊,今后孩子上学啊,还有就是买东西。”
五爷说,“孩子上学的事就不用考虑了,我看他今后孩子不会在这里上学。”
杨劲松说,“主要还是看生活方不方便,我看你们这里现在还不错了,以前来买个菜都要跑好远。”
五爷说,“当时买的时候边上路都没修好,所以价格便宜,你看现在,呼啦一下全起来了。”
边吃边闲聊,过了片刻,杨劲松突然说道,“五爷爷五奶奶,这次来还有个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五爷说,“什么事?”
杨劲松说,“前几天我回家了一趟,和二叔聊了聊家庭农场的事。现在大家都在外面,可地还在,一到农忙季节都得放下手里的活回家去种地,要不就是荒废,地种了平时也没时间打理。二叔在家承包了两个鱼塘,这两年做的还不错,上面政策放开了,好多地方都在搞农村新型合作社,培育种养殖大户,建设家庭农场。我想着我们杨家这么多地,怎么把它整合起来,粮食种植的同时,搞水产养殖和有机蔬菜种植。”
五爷问道,“你二叔一个人弄得过来吗?”
杨劲松说,“我跟二叔商量了,二叔牵头,让他儿子媳妇回家帮忙,把家庭农场建起来,家族内部订好规则,然后再雇几个人来做。种地不能再用以前那种传统的方式,要采用机械化作业。”
五爷笑了笑说,“你三爷爷同意吗?”
杨劲松说,“三爷爷同意的,现在二叔也有信心,就看大家的意见了,二叔也不好意思开口,只好我来跟各家说了。”
五爷说,“我支持,你六叔和小叔家的地拿去好了。家庭农场能建起来不仅仅是提高收益的事,家族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凝聚起来,要不然时间长了,人心就散了,感情也淡了。”
杨劲松说,“是啊,我也是考虑这点,我还在想,农场建起来了,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一代也要发挥作用,家里种地帮不上,但是技术、市场信息、销售渠道都要关注。”
五奶奶插话说,“对,让他们都参与,免得一有空就逛街、打游戏。”
五爷说,“开始的时候需要不少启动资金吧?”
杨劲松说,“我让二叔弄个方案出来,算算大概多少钱,然后我们再商量。他现在是没什么积蓄了,我还有点。”
五爷说,“大家一起来吧,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能把负担压在你一个人身上。”
五奶奶说,“你要买房成家,钱也不多,我们有点,拿出来也是没问题的。”
杨劲松笑着说,“你们能支持就好,资金的事再想办法。”
五爷说,“家族里是需要有人出来接棒了,我想过,也就你了,你们小一辈的人他们也都听你的,你二叔直接出来说农场的事,可能还真不行。”
杨劲松说,“二叔人老实,做事很认真的。”
五爷说,“是,他做事还是挺让人放心的,主要是你三爷爷对我有意见。”
杨劲松笑了笑说,“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二叔的儿子都成家了,现在过得很好,三爷爷也早就想通了,等你们下次回去,去我家吃饭,我把几个长辈都叫上,一笑泯恩仇。”
五爷爷笑着说,“你三爷爷年轻的时候就很轴,当时和你二婶的父亲两人关系很紧张,结果就死也不同意你二叔二婶的婚事。你二叔找我,我去跟你三爷爷商量,被他臭骂一顿。”
杨劲松说,“那最后不是还是同意了吗。”
五爷爷说,“同意啥,最后是趁他不在家,你三奶奶把户口本给你二叔去登记的,后来你三爷爷知道了,这就恨上我了。”
杨劲松说,“没事没事,都过去了。五爷爷,昨天我无意中碰见杨鹤堂了。”
五爷爷说,“是吗,好长时间没见了。”
杨劲松说,“我看他现在挺好的,每天早上在附近公园打打太极拳。”
本是无心之语,没想到五爷爷给他讲了一段陈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