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75章 你知道这是个圈套吗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493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杨劲松接通电话还没来得及开口,那头的方晓英就问,“你要去县医院?”

杨劲松一脸懵懂,疑惑不解的反问道,“我去不去县医院你怎么这种反应?”

方晓英解释说,“不是,劲松,你听我说,县医院水太深,我怕你去了应付不了。”

杨劲松更加好奇了,“你怎么知道县医院水深?你了解?”

方晓英说,“别的我不了解,但是,你知道顾寒松怎么进去的吗?”

杨劲松说,“吃回扣啊,受贿,还有作风问题。”

方晓英说,“是,吃回扣没错,可是你知道这是个圈套吗?”

杨劲松纳闷了,“圈套?什么圈套?”

方晓英说,“你知道他吃哪家公司的回扣?又和哪些女人上床了?”

杨劲松说,“我不知道,纪委在查,没有公布之前我怎么会知道。”

方晓英说,“我告诉你吧,顾寒松受贿多少我不知道,但吃回扣的事我知道一些。”

杨劲松“嗯?”的一声,愕然道,“你怎么会知道?”

方晓英说,“你先听我说完。县医院医疗器械和配件的采购主要是两家公司,其中一家总部在江州,叫江州什么德我忘了。”

杨劲松说,“江州海德。”

方晓英说,“对对,江州海德,另一家总部在临海。”

杨劲松插话道,“临海国际。”

方晓英说,“对,你很清楚吗,临海国际,两家都在宁兴有分公司。临海国际的背景不一般,江州海德无法和它竞争,于是便采取一些不正当方式。”

“问题就出在江州海德,你知道江州海德宁兴分公司的老总是谁?”

杨劲松说,“不知道?”

方晓英说,“顾寒松倒霉就倒霉在这里,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人家早就给他设了局。海德公司宁兴分公司的老总姓张,叫张征平,副总姓郭,叫郭清。张征平是分管副县长刘立坤远房亲戚,好像说是表舅家的儿子,郭清是县医院副院长高凯进老婆的侄子。”

杨劲松听到这里恍然大悟,“你是说刘立坤和高凯进联手设局?”

方晓英说,“学霸就是学霸,一点就通。”

杨劲松笑了笑,“在你面前,甘拜下风。”

方晓英娇嗔道,“滚,德性。”

杨劲松说,“接着说,他们为什么要给顾寒松设局?”

方晓英接着说,“顾寒松是赵锦平的人,那几年仗着有赵锦平撑腰,在县医院确实作风霸道,不仅仅是器械和药品采购,人事更是要他说了算,那几个副手就是个摆设。”

“高凯进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甘居人下,眼看着顾寒松稳稳的坐在院长位置上,不采取点手段很难拿下。高凯进知道刘立坤和赵锦平不对付,经常听刘立坤诉说对顾寒松的不满,于是便找到刘立坤,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杨劲松狐疑的问道,“张征平和刘立坤的关系,顾寒松难道一点都不知道吗?”

方晓英说,“应该是不知道,我听说刘立坤城府很深,表面上从不为自己的亲属出面打招呼,也不准亲属在外面打他的牌子。”

杨劲松听后唏嘘不已,“这真是有点意想不到。”

方晓英说,“不仅仅是医疗器械采购,药品采购中有两家供应商也是张征平介绍给顾寒松的。”

杨劲松百思不得其解的问,“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方晓英卖关子,“我干嘛要告诉你啊?”

杨劲松说,“你不是说那里水深,怕我应付不来吗。”

方晓英说,“从院领导到科室主任、医生,个个都是老江湖,你这个初生牛犊去了,挡人家的路,断人家的财,我怕到时那些人又回过头来联手给你设局。”

杨劲松感激道,“谢谢,我有数了,我会注意的。”

方晓英担忧道,“你真要去啊?”

杨劲松实话实说,“去不去不是我自己能定的。”

方晓英说,“那是有领导跟你谈过了呗。”

杨劲松没有否认,“是,但现在也没确定,觊觎这个位置的人不少。”

方晓英说,“肯定的啊,这么大一个肥缺,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还美女如云。”

杨劲松说,“我就纳闷了,你向来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知道还挺多的,真是小看你了。”

方晓英“切”的一声,说,“你又不是第一次小看我。”

杨劲松说,“说吧,这些消息哪儿来的?”

方晓英说,“实话告诉你吧,张征平和郭清也算是我高中同学,都是县中的,只不过他们俩是二班,陈军经常跟他们混在一起,上周陈军来乡下,和我爸喝了点酒,就把这些秃噜出来了。”

杨劲松心想,陈军这点确实是个毛病,酒后把持不住自己的嘴,但他也不好跟方晓英说什么。严肃道,“我知道了,看来以后去了我得请你当高参。”

方晓英说,“拉倒吧,我可不敢,没事给自己惹事,你让你家那位给你当高参吧。”说完直接把电话挂了。

第75章 你知道这是个圈套吗

杨劲松看着手机摇了摇头,感到无奈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理还乱的关系,原本以为顾寒松只是贪和色,没想到背后还有阴谋。

顾寒松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是刘立坤和高凯进采取如此手段也是令人不齿,不要说让高凯进上位了,就是让他继续留在县医院副院长的位置上恐怕也是很大的祸害。

这一夜,杨劲松想了很多,脑子里乱哄哄的,直到快凌晨两点了,才昏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已经是八点多,吃完早餐,杨劲松给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俞龙海发了一条微信,“俞科长,请您爱人和我联系一下吧。”

俞龙海回复很快,“好的,我让她给您打电话。”

从上次卢淑敏发来的简历,杨劲松得知,俞龙海的爱人张秋茹,今年三十六岁,城关区中心医院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江州医学院毕业。

大约五分钟后,张秋茹打来电话,杨劲松接通后,礼貌的说,“张医生好。”

那头的张秋茹客气道,“杨主任好,刚才我们家老俞给我打电话,说您现在方便。”

杨劲松说,“是的,这事卢教授跟我说了几天了,因为中心刚开始筹备,事情有点多,所以也没顾上跟您见面交流一下。”

张秋茹说,“理解,新机构刚开始事情肯定很多。”

杨劲松开门见山的说,“我们中心可只是一个小单位,不知道您怎么考虑的?”

张秋茹毫不隐晦的说,“杨主任应该知道,城关区中心医院实际上就是一个乡镇卫生院,只不过在县城,名字好听点而已。医院运营方面受到县医院的挤压,始终不死不活的。急救中心看似小,但平台不一样,而且我相信未来发展会是很有前景的。”

杨劲松接着说,“来景区工作上班可是远多了,而且比您现在的工作压力会大很多。”

张秋茹说,“上班远不是问题,杨主任没到我们中心医院来过吧?在北郊,实际上上班单程也得开车二十分钟的样子。至于工作压力我倒是希望能大一点,现在有点太悠闲,每天浑浑噩噩的,我都觉得自己快废了。”

杨劲松笑了笑说,“很难得,张医生很有事业心。”

张秋茹说,“您是医科大高才生,应该知道学医很难的,好不容易学出来总不想把它荒废了。”

杨劲松问道,“怎么没有考虑去县医院呢?”

张秋茹“唉”的叹息一声,说,“我们家老俞虽然在组织部,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不会溜须拍马,在领导面前提点个人小小的要求都会脸红,好不容易当上一个科长,总跟我说不能以权谋私。县医院也很复杂,没有很硬的关系哪里进的去。这次也是刚好卢教授是您的老师,又和老俞是同学,所以才试试。”

杨劲松不知道的是,张秋茹并没有完全说实话,县医院不是去不了,而是俞龙海多少知道了点杨劲松和赵斌的关系,急救中心虽然庙小,但杨劲松有前途,下面的人很有机会水涨船高。

杨劲松说,“最近县医院会有所调整。”

张秋茹说,“只是处理一个顾寒松没用的,里面的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

杨劲松当然不好跟他说自己会去,更不会跟一个自己不熟的人过多议论县医院的事。“理解,这样吧,我们的招聘周四才进行,您的事我会放心上。”

张秋茹感激道,“谢谢!希望杨主任能给我一个机会。”

杨劲松说,“好的。”

聊了十多分钟,刚结束通话,听到有人敲门,杨劲松背对着门,随口说了一句,“进来。”

门被打开后,陈东旭走了进来,说,“头,有人找。”

杨劲松转过身,“谁啊?”

陈东旭说,“临海国际医疗科技集团的,说是跟你谈谈设备和药品采购的事。”

杨劲松一愣,“临海国际?”心想,不就是邱翠婷的公司吗?这些人果然不死心啊。

陈东旭说,“是,两个人,小青把他们请到会议室去了。”

杨劲松说,“我知道了,你先去,我马上来。”

他并没有马上过去,而是过了大概十分钟才装作匆忙的样子赶去会议室。

在大楼门口,小五正等着他,两人对视了一下,小五点了点头,杨劲松明白小五已经做好了戒备。

会议室,陈东旭给两位临海国际的人沏好茶后,坐在他们对面的椅子上看着手机。

杨劲松进去后,临海国际来的两人笑眯眯的站了起来。

为首的是个四十出头的男子,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男子主动伸出右手,“杨主任,你好,我是临海国际医疗科技集团的市场总监于德新,幸会。”

杨劲松脸带微笑的和于德新握了握手,不卑不亢的说,“欢迎于总。”

于德新指着边上的年轻人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助理周应才。”

周应才笑着说,“杨主任好。”

杨劲松礼貌的和周应武握了握手,“你好,周助理,都请坐吧。”

坐下后,于德新故意把邱翠婷抬了出来,“杨主任,这次是受我们邱董事长委托,专程来拜访,想和杨主任单独交流一下。”

杨劲松知道对方的目的,但故意装傻道,“于总,很抱歉,第一,关于设备和药品采购的事我们是要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的,而且明确规定,每个人都不允许单独和供应商接洽,第二,招标工作不是我负责,而是由县卫生局沈局长负责。”

于德新笑着摆摆手,说,“不不不,杨主任误会了,我们不是来跟你谈设备和药品采购的事的。”

杨劲松嘴角一抽,笑了笑,转过身看向陈东旭,“东旭,你去忙吧。”其实,接下来的事他也不希望陈东旭知道。

陈东旭起身离开。

门关上后,杨劲松说,“说吧,于总有什么事需要跟我单独谈的。”

于德新笑嘻嘻的说,“杨主任果然是个聪明人。”

杨劲松轻轻哼笑了一下,“于总过奖了。”

于德新说,“我就喜欢直来直去,今天来就是想和杨主任谈谈补偿的事。”

杨劲松问道,“补偿的事刘家玉没有跟你们说吗?”

于德新说,“说了,只是老板不满意,所以派我们过来,想再和杨主任沟通沟通。”

杨劲松态度坚决的说,“我的要求已经很清楚的告诉刘家玉了。”

于德新说,“签协议是不可能的,但承诺你必须写。”

杨劲松哈哈一笑,“你们是不是在领导跟前时间长了,习惯性的对别人颐指气使的?”

于德新笑嘻嘻的说,“杨主任,你不要天真的以为赵家会为了你一个农家子弟而影响与京城沈家的关系。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你不接受我们的补偿,很可能到最后就是鸡飞蛋打一场空,而且你的仕途和今后的生活恐怕会很难。”

杨劲松佯装退让,说,“谢谢你的提醒,不愿签协议也行,那得增加补偿金额。”

于德新问道,“你说多少?”

杨劲松毫不客气的说,“四千五百万,一分钱不能少。”

于德新得意的看着杨劲松笑了笑,大手一挥,边上的周应才立即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递给杨劲松。

于德新说,“这里是四千万,我马上让人再打五百万进去。”

杨劲松接过卡,拿在手里翻转着看了看,摇摇头,说,“这不行,我要你们直接转到我名下的卡上,而且必须注明补偿我因失去省人医工作导致的损失。”

于德新为难的说,“这…”

杨劲松摆摆手,“这已经是我的底线,行就行,不行就请回。”

于德新低头思考了一会,突然抬起头,“行,这事我做主了,你签个承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