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66章 家族合作社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319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杨劲松问,“你怎么知道有人给我打电话?”

赵晓慧娇嗔道,“你个狗东西,瞒着我干嘛?我一回到家我爸就跟我说了。”

杨劲松说,“我不是怕你担心嘛。”

赵晓慧责怪道,“你说了我才好安排啊,你不说,要是有什么意外,我不更难受啊。”

杨劲松说,“不会有什么意外,何队长说他都安排好的。”

赵晓慧嘱咐道,“下次再有这样的电话录音录下来。”

杨劲松说,“我知道了。”

赵晓慧说,“廖锡平问题很大,我们所掌握的,不仅仅是你被顶包的事,他是直接的操作者,受贿、收红包、权色交易,哪个也没少干。现在居然还敢威胁,罪加一等。”

杨劲松说,“威胁应该不是他个人的行为,背后的势力肯定都知道了是谁在调查。”

赵晓慧说,“与你接到威胁电话不同,今天我爷爷和我爸分别接到了两个电话,京城有人给我爷爷打电话,嘘寒问暖的聊了很长时间,爷爷感到莫名其妙,好多年没联系了,电话里废话连篇。我爸这边的电话是杨淮林打的,要请我爸吃饭,顺便商量一下军警合作机制,你说可笑不可笑,早不打晚不打的。”

杨劲松说,“此地无银三百两。”

赵晓慧说,“我佩服他们的是,既然知道我在调查,一面跟我爸套近乎,一面又威胁你。无非就是想告诉我们,他们敬畏我家的背景,但并不害怕。”

杨劲松说,“你哥说春节的时候,你们在家说起过杨淮林背后的人物。”

赵晓慧说,“是,虽然还在位,但也就那样。”

杨劲松感叹道,“你们倒是都了解。”

赵晓慧说,“这并不难。你想想,我爷爷和我爸是干什么的,我爸在江南省军区这么多年,那些人背后有谁一清二楚。官场都讲究站队,不管到什么地方,首先就是要熟悉情况。熟悉什么情况?就是摸清楚谁和谁是一个阵营的,背后有些什么关系,谁做事谁又是耍心机。”

杨劲松说,“有点可怕。”

赵晓慧不屑的说,“有什么可怕的,你要是想做事,对手的情况不了解清楚,还没开始呢自己就莫名其妙的牺牲了,更别谈什么志向了。”

杨劲松说,“可是有些人藏的很深,你很难了解。”

赵晓慧突然哈哈一笑,“不是说吗,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出尾巴的时候,城府再深也不可能事事处处端着。我听说杨淮林城府就很深,哪有怎么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杨劲松问道,“何队长这几天就不回临海了?”

赵晓慧说,“你别管了,要不了几天就结束了。”

杨劲松说,“不管什么结果,希望这事早点结束,太牵涉精力。”

赵晓慧劝慰道,“这么多年你都忍下来了,再坚持几天吧。”

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才结束通话。

第二天早上,杨劲松正在吃早饭,小五打来电话问他回不回景区,杨劲松想了想还是决定晚上再回去,让小五自己先走。

他不走,除了陪陪父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和二叔聊聊养殖的事。

看到二叔正要去鱼塘,杨劲松跟了过去。

二叔先开口,“小松,昨天吃饭的时候我听书记那意思,我们这边合作社又可以搞了吗?昨晚上本来想过来问问你的,我看老严和小五来了就没去。”

杨劲松反问道,“二叔,你觉得这两年做得怎么样?”

二叔说,“这两年总的还行,你在镇上找的三家餐馆都合作很好,从来也没为难过我,所以不愁销路,收入说不上多,但比外出打工要强。”

杨劲松接着问道,“要是再增加两个鱼塘,同时种点蔬菜,搞个休闲的垂钓园,既可以钓鱼又可以吃农家饭,让劲林两口子回来帮你行不行?”

二叔有点为难的说,“那自然是好,劲林两口子回来帮忙应该也没问题,只是…”

杨劲松也明白,“资金不够是吗?”

二叔叹息道,“是啊,你也知道,劲林结婚,家里的那点积蓄也差不多了。”

杨劲松说,“春节在家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问过大爷爷家和小爷爷家的几位叔叔,他们在城里都有班上,家里的地也是有点顾不过来。二叔,这样,你先算算账,一是,村部边上还有两个鱼塘,没人承包,问问严叔,承包费大概多少?承包下来后增加一些鱼的品种,再养养虾,估计投入要多少?二是,杨家的地加起来大概是多少?其中多少是种粮的?多少是自留地种菜的?去掉各家每年需要上缴的粮食,每年大概需要给各家多少?三是,村委会那个院子,除了两间是办公室,其他都还空着呢,问问严叔,村委会能不能搬到学校边上的房子里,我们把村委会的院子承包下来,改造成农家乐,算算需要多少钱?”

二叔说,“再加两个鱼塘,我怕就是开餐馆,加上镇里三家餐馆,也卖不完。”

杨劲松说,“销路我来负责,昨天来的何所长接下来要在景区开一家农家乐,镇里的红梅餐馆要搬过去,今后他们要的量肯定会增加,另外,我再找县里的餐馆,定点给他们供应。”

第66章 家族合作社

二叔憨笑一下说,“这么大,估计要花不少钱的。”

杨劲松说,“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二叔说,“你年龄也不小了,成家,还要买房子,可不要把钱拿来折腾了。”

杨劲松说,“没事,我心里有数。昨天你也听到了,新来的书记对农村发展很重视,昨晚上严叔来我家也是谈他当年弄的那个新农村建设方案,我看现在是个机会。以前我们杨家在这一片好歹也是个大户人家,这几年大多去了城里,只有春节大家才回来聚聚。趁着这次机会,我们杨家也算带个头,自家内部成立一个合作社,或者就叫家庭农场,以你为主,其他家如果有人愿意回来更好,不愿回来也不勉强。”

二叔说,“行,我听你的,其他家问题不大,只是你五爷爷和三爷爷有点闹别扭,我不知道会不会愿意。”

杨劲松笑了笑,说,“五爷爷的工作我来做,刚好过段时间我去县里,顺便去看看他。”

二叔说,“家族里可能也就你爸和你说话管用。”

杨劲松说,“这么一大家子人,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的,总得来说大家还是不错的。”

二叔说,“那是,杨家人素质是好的,大问题没有,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从来也没人计较,不像西边的朱家,兄弟之间都打的一塌糊涂。”

杨劲松说,“哎,二婶的娘家他们如果愿意也可以加入进来啊。”二婶姓朱,娘家是朱家组的,也是个大户人家,不过朱家内部却是闹腾得厉害。

二叔说,“我问问他们吧,也要听听我们杨家其他人愿不愿意。”

杨劲松正帮着二叔撒鱼食,听到二叔说,“老严来了。”

他转身一看,严叔正背着手驼着背朝鱼塘走来。

杨劲松恭敬的叫道,“严叔。”

严叔笑呵呵的说,“你没走呢?”

杨劲松说,“我晚上走。”

二叔停下手里的活,拿出烟,递了一支给严叔。

严叔问二叔,“是不是小松又给你出主意了?”

二叔微笑着说,“刚才还在跟我说呢,让我找你商量商量。”

严叔笑道,“没事,你要做什么事,我会尽力支持。”

二叔看了一眼杨劲松。

杨劲松说,“你跟严叔说吧。”

二叔一五一十的把刚才杨劲松提出的建议和严叔说了一遍。

严叔听后没有丝毫犹豫,“没问题,那两个鱼塘你随时可以去整理,你只要定下来做农家乐,村委会一天我就给你腾出来,租金好说,空着也是空着,不是都说要鼓励种养殖大户和培育家庭农场吗,我看给你们头一年免租金,也算是咱们村的优惠政策。”

杨劲松说,“严叔,这样,您跟几个村干部商量一下,免不免,还是收多少,听听他们的意见,别到时为了租金大家心里不舒服。”

二叔附和道,“对,都是乡里乡亲的,钱不多,还闹个不愉快。”

严叔感叹说,“唉,现在是做点事不容易,大家都不做,谁也没有意见,但看到别人做了就眼红,这个那个的。行,我跟他们商量一下,尽快给你们答复。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支持你们。你们做起来了,其他人我相信也会跟着效仿。”

杨劲松说,“那我们现在去看一下?”

严叔说,“行,走吧。”

三个人先去看了看两个鱼塘,与现在的两个鱼塘相比差不多大小,只是长期没人管理,池塘里长着不少的芦苇。

杨劲松和二叔商量了一下,一个鱼塘专门养虾。

转了一圈,来到村委会。刚进院子,杨劲松的手机响了,杨劲松一看是个陌生的手机号码,还是临海的,心里顿时警觉起来,接听的同时打开了录音功能。“您好,哪位?”

那头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你好,是杨劲松吗?”

杨劲松严肃道,“我是。”心想,不是明知故问吗,既然你都打了我的电话,会不知道我是谁吗。

那头男子说,“杨先生你好,我们从临海来的,想请你出来坐坐,不知道愿不愿意赏光?”

杨劲松推辞道,“不好意思,今天我已经有安排了。”

对方却契而不舍,“没关系,哪怕吃完晚饭出来喝喝茶也可以,我想有些事我们见面谈谈为好。”

杨劲松不知道对方是谁派来的,心想,见面了解清楚也好,看看他们到底要干嘛,不过嘴上并没有立即答应,说道,“我都不认识你,我们之间有什么要谈的呢?”

对方哈哈一笑,“杨先生,抱歉,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姓刘,叫刘家玉,是省人医杨劲松的朋友,这你应该知道我们是为何而来了吧?”

杨劲松佯装不明白,“我和那位从没见过,更无往来,我不知道有什么事需要你们跑来跟我面谈的?”

刘家玉笑了笑,说,“杨先生,其实我知道你心里清楚怎么回事,都是在外面混的人,用不着遮遮掩掩的,我们远道而来就是想跟你好好商量的。”

杨劲松说,“在什么地方?”

刘家玉说,“景区酒店吧,我知道你们家在哪儿,但我想那样不方便。”

杨劲松心里冷笑一声,又来威胁我。“晚上八点,酒店大堂咖啡厅见。”

刘家玉说,“好,恭候大驾光临。”

结束通话,杨劲松第一反应是给何劲武打电话,但刚翻出何劲武的号码,他却停住了。他想起何劲武说过的话,一旦有事,立即会有人出现,也就是说,何劲武应该安排了人暗中监视对方的动向,说不定这个电话都监听到了。同样,对方的杨淮林可是公安厅厅长,监视自己的电话不是没有可能。反正就是见一面,而且还是在酒店大堂,有什么好担心的。

二叔看他在外面打这么长时间电话,关心的问,“有事啊?”

杨劲松嘴一抽,微笑道,“没事,单位的一点小事。怎么样这边看的?”

严叔说,“地方应该是足够大了。”

二叔说,“让你舅抽时间来看看,得装修一下,主要是厨房设备可能要不少钱。”

杨劲松云淡风轻的说,“没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严叔看着二叔,感慨的说,“真羡慕你们杨家,全村一千多户人家,数你们杨家最团结最和谐了。”

和严叔又聊了几句后,杨劲松和二叔告辞出来,两人去了杨家几户人家的田头看了看。

二叔说,“加起来五六十亩地是有的,大部分连在一起,只有五爷家有一块地中间隔开几家人家。”

杨劲松说,“看看能不能跟边上人家商量一下,换换。”

二叔说,“我去问问。”

农村的午饭一般都会有点早,杨劲松和二叔到家,母亲已经做好了。

杨劲松让二叔一起吃,顺便可以和自己父母商量一下垂钓园的事,二叔没推辞。

正在边吃边聊的时候,何劲武突然来了,杨劲松父母不知道怎么回事,热情的招呼何劲武吃饭,杨劲松心里却跟明镜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