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51章 与往事告别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578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尽管杨劲松不知道常友平是什么原因被带走的,但他也没过于好奇。

离开卫生局,他和陈东旭去了畜牧局。

畜牧局和卫生局在同一条街上,相隔不到五百米。相比而言,畜牧局就没有卫生局那么气派,虽然也有一个小院,但也就勉强停放两辆小轿车,好在马路对面有个公共停车场,外来车辆可以停在那边。

畜牧局的办公楼高五层,是八十年代初期建造的,外墙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灰暗,使得整个楼看上去显得苍老。据说,畜牧局的办公楼在宁兴县委办局中都是最差的,杨劲松没有去考证过,这么多委办局他不会没事吃饱了撑的去一个个看看办公楼是啥样。

杨劲松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所以对这栋楼还是比较熟悉,几年了都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局长张崇光的办公室在四楼,没有电梯,走在楼梯上看到墙上有些地方的墙皮都脱落了。

别看畜牧局属于边缘部门,但人却不少,局本部就有三十五个人。

内设七个科室,实际上也就是股,这里的局长才是正科,所以底下的科长主任只是股级,只是叫科长主任好听点而已。

办公室,负责文秘、信息、机要、档案、政务公开,局机关日常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接待工作。

人事科,负责人事管理、劳动工资、社会保障,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管理及人才的引进与推荐工作;负责畜牧兽医专业资格的评定申报、职业技术鉴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

财务科,负责财务预算和经费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

兽医科,负责兽医、执业兽医管理,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兽药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兽药残留监控。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兽药广告审查。

杨劲松刚来畜牧局就在兽医科上班。

防疫检疫科,负责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疫苗采购与管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行使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检疫监督管理执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饲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监督执法。

畜牧技术科,负责畜牧技术推广、畜禽改良、畜禽新品种培育和推广,种蓄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负责兽医、饲料、生物制品日常监管,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纪检监察室,负责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部署、检查和考核。

四层都是局领导办公室和一间局务会会议室。

畜牧局设一正三副,加一个纪检书记。

一路上楼,遇见几个熟人,也有两个新面孔,这也不足为奇,在下面兽医站几年了,局里每年都有新人进来。

刚到四楼,看到有个人正笑眯眯的看着他,杨劲松一乐,“哟,谢书记,新年好!”

此人正是畜牧局纪检书记谢中良,与其他纪委干部刻板严肃不同,谢中良却是长得慈眉善目,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

两人关系一直很好,谢中良虽然已经五十有二,但心态很年轻,喜欢跟年轻人一块凑热闹。杨劲松在局里上班的时候,两人经常下了班去路边小摊上点几个小菜喝点小酒吹吹牛。

谢中良很欣赏杨劲松,也为这位医科大高材生当时的工作遭遇感到愤愤不平,这会看到他去景区急救中心,心里挺高兴,一只手和杨劲松握着,另一只手拍了拍杨劲松的肩膀,“好小子,终于回归主业了。”

杨劲松微笑道,“谢谢书记。”

谢中良说,“张局在办公室正等着你呢。”

杨劲松说,“那边开会时间长,来晚了。”

谢中良笑道,“晚什么晚,一会边吃边聊不是正好。”

杨劲松说,“行,一会一起喝点。”

谢中良痛快的答应道,“嗯,张局跟我说,今天算是给你饯行。”

杨劲松说,“那我先过去。”

谢中良陪着杨劲松来到张崇光的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两下,没等里面答复,就打开门,“张局,杨劲松来了。”

张崇光这时正和娄国林面对面坐在沙发上,看到谢中良领着杨劲松进来,立即笑呵呵的站起来,“来来来,等你半天了。”

杨劲松迎上去,微笑道,“不好意思,那边事情多了点。”边说边伸出双手和张崇光握了握。

张崇光说,“我就知道卫生局那边时间短不了,这么大的事哪能三言两语就结束的。”

接着,杨劲松又和娄国林握了握,“娄科长,好久不见。”

娄国林笑道,“恭喜你啊,劲松,总算给你拨乱反正了。”

四个人哈哈一笑。

寒暄过后,谢中良看着张崇光说,“要不你们聊,我们一会先过去?”

张崇光说,“行。对了,孟副局长家里有事,他老婆住院了,十点多走的,刚才来电话说赶不过来。”

谢中良说,“知道了,劲松,你们先聊,一会见。”

第51章 与往事告别

杨劲松礼貌道,“好的,书记,一会见。”

谢中良离开后,张崇光指了指沙发,“坐吧。”

三人坐下,张崇光看着杨劲松说,“其实也没啥好交接的,你那里的工作在年终总结里都谈了,主要就是人员情况和国林去了后要注意些什么,你跟他说说。”

杨劲松规矩的说,“好的,娄科长是老领导了,业务很熟,也用不着我多说什么,目前主要的问题,一是兽医站目前没有人了,原来三个人,局里也是知道的,顾敏已经彻底不来了,陈东旭也不是专业的,呆在那里也是浪费,还占着名额,这次他要跟我走,我想想也就同意了,娄科长去了最好还是找一个专业的人,毕竟方庄镇不是小镇。”

娄国林点点头,“明白。”

杨劲松接着说,“第二个问题是,最近方庄镇班子要调整。”

张崇光“嗯?”的一声,惊讶道,“要调整谁啊?”

杨劲松说,“张局没听说吗?章亚光被请去喝茶了。”

张崇光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杨劲松如实说,“昨天中午的时候带走的。”

张崇光喃喃自语的说,“我早就知道他出事是早晚的事。”

杨劲松说,“那是你太了解他了。”

张崇光说,“他那会在县委办的时候,我就对他印象不好,做事比较浮。”

杨劲松看着娄国林说,“所以现在谁去方庄镇还不知道,不过原来分管我们的副镇长李祥贵这个人是不错的,娄科长也认识他,以后有什么事可以请他帮忙。”

娄国林赞同道,“李副镇长人挺实在的,也很仗义。”

杨劲松说,“昨天下午我和李副镇长一起喝茶,他知道你去方庄镇后挺高兴的。”

娄国林笑了笑,“谢谢。”

杨劲松说,“反正景区离镇上也不远,娄科长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娄国林客气的说,“好的,今后去了少不了要有事麻烦你。”

杨劲松说,“别这么客气,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是土生土长的方庄镇人,那边情况熟一点而已。”

张崇光夸奖道,“你人厚道,人缘也好,今后不管到哪里,还是希望多回来看看,多支持畜牧局的工作,这里可是你的起点站,弟兄们都挺羡慕你也挺佩服你的。”

杨劲松恭敬的说,“也要谢谢张局和局领导,弟兄们对我的厚爱和支持,要不是畜牧局良好的氛围,我可能都坚持不到今天。”

这时,张崇光办公室座机响了,他走过去接电话。

而几乎是同时,杨劲松的手机“叮”的一声,他拿起一看,是小五发来的微信,“常友平被局里带走了,通风报信。”

杨劲松明白了,自己猜错了,以为是林兆宇通风报信,原来的常友平干的好事。

张崇光接完电话回来,微笑着看着杨劲松,“最近县里恐怕不平静啊。”

杨劲松咧嘴一笑,心想,刚才打电话给张崇光的人肯定电话里说了什么,他也没隐瞒,“常友平被公安局带走了。”

张崇光笑了笑,“岂止常友平,郭永生都在里面没出来。”

杨劲松倒是没感到奇怪,娄国林惊讶的说,“是吗?什么情况?”

张崇光看了看杨劲松,杨劲松简单把初六的车祸说了说。

娄国林听了后感叹道,“郭永生也是一时糊涂啊,护犊子把自己折进去了。”

张崇光说,“我估计这事不会就这样完,后面还不知道还有谁要倒霉,不过,宁兴官场是该好好整治整治了,一些官员的能力、素质与地位不匹配,与宁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符。”

杨劲松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初涉官场,这种事也不好多发表意见。

中午,娄国林订的餐馆是小吃街的阿顺海鲜酒楼,杨劲松走进餐馆,刚好老板沙良顺正站在柜台里。

沙良顺看到杨劲松,高兴的迎了过来,主动伸手和杨劲松握了握,“杨主任,您来啦。”

杨劲松客气道,“沙老板,挺好的吧?”

沙良顺说,“谢谢,挺好,哪个包间?”

张崇光插话道,“二楼东海厅。”

沙良顺亲自送杨劲松他们上楼,他靠近杨劲松,低声说,“谢谢您!那帮家伙今天一开门就跑过来结账来了。”

杨劲松笑道,“都结清了?”

沙良顺说,“差不多了,有两个还没来,但是电话已经打来了,说人不在宁兴,回来马上过来结账。”

杨劲松说,“那就好,以后你们也可以踏实做生意了。”

沙良顺却不无担忧的说,“就是不要一阵风,过了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那帮人可是会记仇的。”

杨劲松宽慰道,“放心吧,那些人不会再有机会了,这次县里下决心整治,各单位都在自查,一定会有后续措施,给你们一个宽松的营商环境。”

沙良顺感激道,“谢谢,以后请书记一定来餐馆坐坐。”

杨劲松说,“一定有机会。”

说话间,到了东海厅门口,服务员打开门,侧身把张崇光杨劲松和娄国林让了进去。

沙良顺跟进来站在门口对杨劲松说,“杨主任,你们慢用,我一会过来敬杯酒。”

杨劲松客气道,“沙老板,您忙,不用客气。”

沙良顺转头低声问服务员,“客人菜点好了吗?”

服务员说,“点好了。”

沙良顺说,“拿来给我看看呢。”

尽管声音不大,但杨劲松听到了,心里想,今天这顿饭,沙良顺会亲自安排,打个不小的折扣恐怕是起码的。

张崇光挺给杨劲松面子,除了副局长孟宪江家里有事,财务科科长和防疫科科长春节还没回来外,纪检书记谢中良、副局长梁西军、副局长崔玉玲,加上其他五个科室主任科长和娄国林,包间里坐的满满当当。

张崇光有一点让杨劲松一直很佩服,那就是张崇光的为官之道。张崇光今年四十一岁,论资历和年龄,其他两位副局长和纪检书记谢中良都比张崇光老,但是,畜牧局上上下下对张崇光都是服服帖帖,这种服帖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发自内心的。张崇光不但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大家,在处理事情上也是讲究公道,在决策上有魄力但绝不霸道,用张崇光自己的话说,治理好一个单位靠的不是权力,也不是利益,而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因为杨劲松将正式离开畜牧局,所以特地把他安排在了张崇光的左手主客位。

刚刚入席,副局长孟宪江就给杨劲松打来电话。

包间里有说有笑,声音有点嘈杂,杨劲松走到外面走廊接听电话,关心的问道,“孟局长,我到局里才听说嫂子身体不佳,现在怎么样?”

那头的孟宪江说,“初步检查下来是子宫肌瘤,住院再做进一步检查,看看要不要做手术。”

杨劲松安慰道,“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不用紧张,治疗没什么风险的。”

孟宪江说,“谢谢,主要是有出血了,还经常感到腰酸背痛的。”

杨劲松说,“这是正常的临床症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随时给我打电话。”

孟宪江说,“好的,我就是打电话跟你说一声,今天不凑巧,不能为你送行了。”

杨劲松说,“孟局,不用客气,以后我会经常来县里,等您方便的时候,我安排一起坐坐。”

孟宪江说,“好的,保持联系。”

杨劲松打完电话回到包间坐下,张崇光转头看着他说,“劲松咱们开始吧。”

杨劲松礼貌道,“张局,您请。”

张崇光端起酒杯站起来,大家则纷纷效仿。

张崇光饱含深情的说,“今天我们很高兴,在这新春伊始之际,欢聚一堂,为我们青年才俊杨劲松同志饯行。劲松即将赴景区急救中心履新,尽管这一天来的有点晚,但是值得庆贺,让我们共同举杯,祝福劲松与往事告别,走向充满阳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