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1章 路遇醉酒者
在小五家吃完晚饭,又聊了一会,九点刚过,杨劲松告辞离开。
小五喝了酒,不能开车送杨劲松,史晓玲说她送,但杨劲松没让,小镇就那么点大,离得又不远,走走路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到,刚好喝了有半斤酒,散散步也能去掉点酒意。每次和赵晓慧联系都是十点以后,所以这会也不着急。
从小五家告辞出来,杨劲松穿上外套,虽然已经是春天,但是夜晚的温度还是在零度左右,迎面凉风吹来,还是有些寒意。
小镇的街头不像大城市路灯那么明亮,方庄镇的主街道还是一条老街,路灯间隔有点远,灯光昏暗。不过由于春节的原因,街道两旁的餐馆和住宅依然灯火通明,把街道照亮了几分。
杨劲松正心无旁骛的往回走着,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围着一堆人,好像在说着什么打电话叫救护车。他想是不是又有人在街上发病了,于是脚下步伐不由得加快。
杨劲松个子高,站在人群外也能看清楚,一名男子正躺在地上,边上还有一辆倒地的电动车。
他轻轻扒拉一下站在他前面的人,“请让一下呢。”
他挤过人群,来到男子身边,还没蹲下来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心想,多半是醉酒后骑车不慎摔倒的。
他蹲下去,借着路灯和边上饭店射出的灯光,看到男子的脸,吓了一跳,男子脸上都是血,应该是摔得头破血流了。
在他身后不远处,一名站着的中年妇女提醒他,“小伙子,你可不要管,这万一要是讹上你了,就麻烦了。”
杨劲松没理会,试了试男子的鼻息,正常,又摸了摸男子的胸口,心跳还算正常,心想,这家伙到底是摔晕过去的,还是喝醉酒,这会睡着了?但不管怎么样,出血了,总是要去卫生院处理一下。抬头看了看围观的人,问道,“有人叫救护车了吗?”
没人回答,最多也就是有几个人摇了摇头,一些人甚至连头都不摇,漠然的站在边上看着。
杨劲松很无奈,只好拿出手机拨打120叫救护车,可让他失望的是,调度中心告诉他,方庄镇卫生院唯一一辆救护车被派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成庄村去了。没办法,只能给小五打电话,让他派人过来。
杨劲松看到醉酒男子的头部还在流血,需要尽快包扎止血,可是他此时身上啥都没有,站起来环视一下人群,严肃的问道,“请问谁有干净的布。”
没有人说话,他知道问了又是白问了,就目前这些围观者的心态,恐怕有也不会愿意拿出来。
他看到边上有家小服装店还开着门,正准备要从人群里出去的时候,忽然有位女孩弱弱的说,“我有,你看这能用吗?我刚买的。”说着,将手中一个纸袋子递给杨劲松。
杨劲松也没考虑那么多,接过纸袋子,随口说了一句“谢谢。”
重新蹲下去,伸手从纸袋子里拿出一件衣服,杨劲松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女孩刚才给他的时候一副害羞的样子,原来,女孩买的是穿在里面的贴身小背心,不过倒是纯棉的,手感柔软,可以用来包扎。
刚包扎好,就听到人群外有人喊,“杨医生。”
杨劲松回答道,“这儿呢。”边回答边站起来。
小五的手下小青穿过人群走了过来。
杨劲松说,“救护车不在,我只能给你们所长打电话了,辛苦你。”
小青说,“没事,那人严重吗?”
杨劲松说,“应该问题不大,但头上破了,流了好多血,得尽快送卫生院处理一下,还得检查一下有没有脑震荡。”
小青说,“行,那把他扶上车吧。”
两人架起醉酒男子,围观的人自动让出了一条道。
来到车边,杨劲松一看不是警车,问道,“你从家里来的?”
小青边打开车门,边说,“是,所长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陪着我爸妈在聊天。”
两人虽然说着话,但动作都不慢,把醉酒男子放在后座,杨劲松坐在副驾驶,小青开着车就往镇卫生院赶。
这里离开镇医院也就不到两公里,没一会就到了。
停好车,杨劲松拉开后座,从后面搂着男子将他慢慢从车里移出来,小青则扶着车门。
卫生院只有一名年轻的值班男医生和两名女护士,都认识杨劲松和小青,而且都挺熟。男医生看到杨劲松和小青扶着一名男子进来,还调侃道,“哟,俊男靓女,这是怎么了?”
男医生姓蒋,名道全,两年前江州医学院毕业后来到镇医院。
杨劲松说,“快帮着重新包扎一下,这家伙喝醉酒了,骑着电动车在街上摔倒了。”
蒋道全笑着说,“刚好被你们俩看到了?”
话听上去似乎没什么毛病,但熟人之间说起来就别有含义了,闹得小青一个大红脸,嗔骂道,“闭上你的臭嘴,还不快点。”
说笑归说笑,蒋道全做事还是跟认真,给醉酒男子清理伤口,消毒,重新包扎。
第41章 路遇醉酒者
可是,一番操作下来,男子还是不醒,蒋道全看着杨劲松问,“这家伙摔晕过去也不至于这么长时间不醒啊?”
杨劲松沉声道,“我怀疑酒精中毒,给他输液,帮他醒酒,要不然也是有危险的。”
蒋道全点了点头,“行,给他来点醒脑静。”
人是没什么危险了,可也不能就这样让他在这儿输液吧?
小青提议道,“要不检查检查他身上有没有证件或者手机?”
杨劲松点头道,“行。”
运气不错,男子上衣口袋里有个钱包,里面有张身份证,显示男子叫钱家豪,今年四十六岁,家住桥头村,在镇中学西边,离这里也就四五公里。
但钱家豪身上没手机,小青就给所里打电话,查到桥头村主任的电话后打电话过去联系。
一通忙碌下来,也到了十点多,杨劲松给赵晓慧发了一个微信,告诉她自己还在外面有点事。
没一会,赵晓慧就回复说,“怎么?又去给人看病了?”
杨劲松想想打字太慢,干脆走出诊室,走到走廊尽头,给赵晓慧打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那头的赵晓慧关切的问道,“现在哪儿啊?”
杨劲松说,“在镇卫生院。”
赵晓慧说愕然道,“真给人看病去了?”
杨劲松没隐瞒,一五一十的把发生的事跟赵晓慧说了一遍。
赵晓慧打趣道,“我听说过巡警,没听说过巡医,你说你这段时间到了外面碰到多少了。”
杨劲松说,“碰到了也不能袖手旁观。”
赵晓慧说,“那也要当心点,正常的看病没关系,但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太好,有些人会故意碰瓷。”
杨劲松感慨道,“现在大家都怕了,我看到的时候,这名醉酒男子应该是摔倒在地一会了,那么多人围观,连个叫救护车或者报警的都没有,大冷天的,时间一长就很危险,我上去查看还有人劝我不要管。”
赵晓慧幽叹道,“是啊,经济发展了,道德水平却倒退了。自从见义勇为者被告上法庭,在事实认定不清楚的情况下判定见义勇为者有责任,国内出现了多少起类似的事件。现在不是流行一句话吗,‘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劝你不要管的人,也不能说她有错,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普通老百姓生活本来就不易,谁愿意去摊上事。”
“我说这些不是不让你去救,是不是碰瓷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杨劲松宽慰道,“放心,我会注意的。”
赵晓慧说,“要想做事,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否则,你连做事的机会都没有。”
正说着,小青从诊室出来,喊道,“杨医生,钱家豪醒了。”
杨劲松对着手机说,“病人家属来了,我先过去,一会回去再跟你联系。”
挂了电话,杨劲松大步流星的走进诊室,听到钱家豪正在问蒋道全,“我怎么会在这儿?”
蒋道全没好气的说,“你问我?你自己不记得你干了些啥?”
钱家豪看看杨劲松,又看看小青,然后看着天花板,若有所思的样子。
良久,突然说,“我想起来了,我晚上在我姐姐家和我姐夫一起喝酒,喝完骑电动车回来,路上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好像摔倒了,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蒋道全说,“以后少喝点,你今天命大,幸好被杨医生和这个美女警察看到了,要不然你真是在马路上睡一晚上,就很危险了。”
钱家豪看着杨劲松和小青,连声说“谢谢,谢谢。”
他想坐起来,对蒋道全说,“我现在没事了,我能回家吗?”
杨劲松说,“不能,你最好配合医生,好好做个检查,看看有没有脑震荡或者其他问题。从你的症状看,有些酒精中毒,另外,你在喝了酒神经亢奋的情况下,往往骑电动车的速度会很快,这一摔应该是摔得很重。”
钱家豪的家属随后赶到,杨劲松讲述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家属很是感激,“谢谢,我一定让他检查确认没事再回家。”
离开卫生院,杨劲松没让小青送,独自走回来了兽医站。
进了宿舍,杨劲松给赵晓慧发微信,“回来了。”
赵晓慧说,“身上一定很臭,赶紧先去洗澡。”
杨劲松很听话的去洗了个澡,十分钟不到搞定,回来又发了一个微信,“洗好了。”
赵晓慧电话打过来,还没等杨劲松开口,就娇嗔道,“你是蜻蜓点水吧,这么快?”
杨劲松笑道,“每天都洗澡,这种天又没出汗,也不脏。”
赵晓慧连声“啧啧啧”,“尽找借口,不出汗,难道不会出油吗。”
杨劲松调侃道,“我光吃蔬菜了,吃不起猪肉,所以不出油。”
赵晓慧嗔怪道,“贫嘴。”
杨劲松问道,“你不是说要跟我说事的吗?”
赵晓慧说,“我已经来临海了,跟我妈一起回来的。”
杨劲松“啊?”的一声,“来上班了?”
赵晓慧说,“是啊,明天开始到分社上班,你以为我跟你说着玩呢?”
杨劲松急忙说,“不是不是,只是你来了,你爷爷他老人家不是没人陪了吗?”
赵晓慧说,“彤彤回去住了。”
杨劲松说,“那还行,身边总得有人陪着。”
赵晓慧说,“是,毕竟这么大年纪了,又放过心脏支架。”
杨劲松说,“心脏支架手术不用担心,平时注意饮食,不要剧烈运动,作息时间规律,控制血糖血压,一般情况下没什么危险。”
赵晓慧突然说,“你知道我来第一件事准备做什么吗?”
杨劲松反问道,“准备做什么?”
赵晓慧平静的说,“给你讨回公道。”
杨劲松知道赵晓慧说的讨回公道是指当初的工作被人冒名顶替的事,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给了说法又怎样,于是,劝说道,“这么长时间于事无补,没必要花时间花精力跟这种人讲公道。”
赵晓慧却说,“错,这种人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能冒名顶替工作,指不定哪天还会冒名做出点其他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来,必须让他付出代价,否则后患无穷。”
杨劲松说,“他还能冒名做什么呢?我也不在临海。”
赵晓慧说,“那你怎么知道,这种人可是没有底线的,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
杨劲松说,“就因为这种人做事没底线,而且位高权重,要让他付出代价恐怕也不容易。”
赵晓慧信心十足的说,“你放心,我既然想做我就会准备好,一击致命,让他没有还手之力。”
杨劲松看劝说无效,叹息道,“那你谨慎点吧。”
赵晓慧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心挺狠的?”
杨劲松坦言,“不是心狠,而是杀伐果断。”
赵晓慧笑了一下,说,“但凡他不践踏我们的尊严,我何苦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做人要有底线。你现在太柔,性格偏软,总把人想得太好,这样不好,要学会刚柔并济,否则,你今后还会吃亏。”
“老子说过,刚者易折,上善若水。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做事如水,以万变应不变,柔韧圆通;做人如山,以不变应万变,方毅刚勇。过柔,则缺乏冲锋陷阵的勇气和敢做敢为的魄力;过刚,则不具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的灵性和行万里路的韧性,只有刚柔并济,才叫坚毅。”
其实,杨劲松心里承认赵晓慧说的是对的,自己确实是性格偏软,不完全是因为他把人都想的太好,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之举,既然无能为力,莫如随遇而安。老老实实的说,“我知道自己这种性格并不好,我会尝试着改变。”
赵晓慧不容分说道,“不是尝试,而是必须。”
杨劲松半开玩笑的说,“你就不怕我心变得太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赵晓慧说,“保持善良的本性,心硬一点又何妨,你是聪明人,我相信你能做到张弛有度。”
两人聊了四十多分钟才结束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