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33章 事故汇报会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750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赵晓慧第一次发来是上午十一点多,微信问道,“又去景区救援了吧?”

第二次则是下午一点五十八分,“还没结束?听说很严重。”

杨劲松回复,“刚结束,死亡六人,重伤十三人。”

赵晓慧回复,“这么严重?”

“是,大巴车翻下去三十多米,又都是些中老年人。”

“我堂哥回去了,应该快到了,这事够他头大的。”

“应该跟他没关系,才来不到半个月。”

“那也是一把手啊,哪怕一天。”

“他来了已经在调整了,设立管委会,景区派出所和急救中心,这些都是正面的,不用担心。”

“也是,孺子可教,有进步。”

“在某人谆谆教诲之下,小有进步!”

赵晓慧回复大拇指表情,杨劲松回复抱拳的动漫。

赵晓慧又接着回复问道,“现在回家?”

“不回了,去宿舍洗个澡休息一下,有几个伤员送到镇卫生院了,还要去看看。”

“好吧,自己当心点。”

到了镇上,小叶看了一眼杨劲松,问道,“杨大夫,先去吃点东西吧?”

杨劲松说,“行啊,看看哪家开着。”

小叶说,“去红梅餐厅吧。”

这会已经过了饭点,杨劲松和小叶走进去的时候,李红梅坐在吧台正看着手机。

杨劲松客气的说道,“春节好!”

李红梅一抬头,有些惊讶,“你们怎么来了?还没吃饭?”

小叶说,“景区出了点事,杨大夫刚处理完回来,快给我们弄点吃的吧。”

李红梅说,“又出事了?真是没完没了,你们等着。”

没一会,李红梅送来一荤一素两个凉菜,猪头肉和蚕豆芽,问两人,“要喝点酒吗?”

杨劲松说,“不了,一会去镇卫生院看看伤员情况。”

小叶说,“我开车,我也不喝了。”

李红梅嘟囔一句,“大过节的,真够你们忙的。”

杨劲松看着李红梅,问道,“那边装修的事准备怎么样了?”

李红梅反问道,“你们准备好了?”

杨劲松说,“没呢,等上面批复呢,你可以先开始啊。”

李红梅说,“我问问何所长吧,他说如果忙不过来让他老婆去帮帮忙。”

杨劲松“嗯”的一声,“可以的,他老婆挺勤快挺利索的,人也挺实在。”

李红梅问道,“以后就是远了,这晚上得住那里了。”

小叶插话说,“要是经营得好,你就干脆在那边买房子呗,那边价格我看还得涨。”

李红梅苦笑一下说,“就这小本生意还买房,能生活就不错了。”

杨劲松宽慰道,“到那边就不一样了,应该会火起来。”

服务员送来两个热菜,杨劲松说,“来两碗米饭吧。”

刚开始吃,杨劲松的手机响了,一看是陌生号码,犹豫着要不要接,可电话响个不停,他最后时刻还是接听了,“您好,我是杨劲松。”

那头传来一名男子低沉的声音,“您好,杨主任,我是赵书记的秘书吴明光。”

杨劲松恭敬的说道,“吴秘书,您好,您好,春节快乐!有事请讲。”

吴明光说,“杨主任同乐,我是通知您今晚七点,在县委大会议室召开景区交通事故汇报会,请杨主任参加。”

杨劲松说,“好的,我准时到。”

小叶见杨劲松放下电话,主动说,“晚上我送你过去吧。”

杨劲松说,“问问你们头,他什么时候回来,如果来得及我就搭他的车,不行的话就得辛苦你了,看来这没车是个大麻烦。”

李红梅问道,“你会开车吗?”

杨劲松摇摇头。

李红梅说,“那赶紧去学,现在没车出门是不方便。”

吃完饭已经快四点了,小叶要送杨劲松,但杨劲松没让,几步路,他想走回去正好消化消化。

说道去了一趟镇卫生院,一共送来三名手腿骨折的伤员,杨劲松询问了一下情况后,得知明天动手术,看看没其他事,就回了宿舍。

快六点的时候小五打来电话,告诉他没时间来接他了,已经跟小叶说好来送他,嘱咐他小叶一到立即动身。

杨劲松想想也对,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肯定不能迟到。

小叶六点十分不到,就到了兽医站门口,杨劲松拿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上车就往县里赶。

刚走到半途,手机响了,又是一个陌生号码,这会他没犹豫,立即接听了,“您好,我是杨劲松,请问哪位?”

那头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杨医生,我是胡冬梅,就是今天在车祸现场的护士。”

杨劲松一听,“噢,您好您好,有事吗?”

胡冬梅说,“你能不能来一下县医院,今天现场救的哪位颈椎和腰椎受损的伤员点名要让您看。”

杨劲松“啊”的惊呼一声,“医院不是有专家吗?我也不是骨科医生啊?”

胡冬梅说,“现在还在假期,骨科的两位专家都不在宁兴,值班医生都不敢动手术。”

第33章 事故汇报会

杨劲松顿时感觉头大,可是伤员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恐怕受伤程度不轻,如果是粉碎性骨折,还真是需要尽早手术,于是说,“好吧,我马上过来。”

放下电话,杨劲松对小叶说,“去县医院。”接着拨打前面吴明光的办公室电话,可是没有人接,只好给小五打电话,跟他把情况说了一下后,让他帮着请假。他其实有领导们的通讯录,只是还没往手机里输。

刚到县医院门口停下车,胡冬梅就跑了过来,“杨医生。”

杨劲松说,“带我去看看呢。”

杨劲松跟着胡冬梅来到伤员的病房,看到病床边坐着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和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

杨劲松对胡冬梅说,“把拍的片子给我看看呢。”

这时中年女子拿出一个装有片子的纸袋递给杨劲松,“在这里。”

杨劲松抽出片子,对着灯光仔细看了一会,眉头却是越拧越紧。

病床上的男子看到了杨劲松的表情,问道,“是不是很严重?”

杨劲松点点头,“颈椎脱位、脊髓、神经根存在较严重的压迫,需要手术。”

中年女子问道,“是不是很危险?”

杨劲松实话实说,“颈椎手术跟腰椎手术相比,确实有一些风险。因为颈部有大血管、脊髓、神经、食管、气管等重要组织,损伤到哪一个都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女子看了看男子,明显情绪有些沮丧。

杨劲松宽慰道,“不过也不用担心,现在的技术都成熟了,对专家们来说,风险并不大。”

男子嘴角微微上扬一笑,女子紧张的神情也稍稍有点缓解。

杨劲松问道,“你们从东海来的?”

女子说,“是的。”

杨劲松说,“我建议你们回东海大医院做手术,那里的专家经验丰富,做这种没有问题,这里毕竟是县医院,技术和条件都有限。”

男子看着杨劲松问道,“你不是骨科医生吗?”

杨劲松摇摇头,“我不是,我不否认,我也会做,但是毕竟不专业,而且靠我自己也不行。”

男子感激道,“谢谢。”

女子担心的说,“可是像他目前这样的情况,转院途中不是也有风险吗?”

杨劲松安慰道,“这你不用太过担心,如果你们确定下来,请他们安排救护车转运,我可以帮着固定一下,路上车速不要太快,问题不大。”

女子说,“那就转院吧。”

杨劲松转身对胡冬梅说,“你帮着安排一下吧。”

胡冬梅说,“好的,刚才我也跟骨科主任汇报过,他同意的,我这就去安排。”

胡冬梅出去安排的时候,杨劲松和伤员聊了聊,得知,男子姓邱,名大章,是东海一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女同志是他爱人,叫秦雅芳,是电视台的节目编导。

秦雅芳昨天开车带着女儿来景区玩,邱大章因为有事,没有一起来。想着自己爱人已经开了一辆车过来,所以邱大章今天一早就坐旅行社的大巴过来的。

邱大章昨晚没休息好,一上车就在车上睡觉,结果车翻下去的时候没有做好防护措施。

胡冬梅很快办好了转院手续,带了一男一女两名年轻人过来,拉来了一张救护车上用的带滑轮的病床。男同志是救护车驾驶员,女同志是骨科的护士。

几个人按照杨劲松的要求很小心的将邱大章平移过去,然后杨劲松用安全带将他腰部腿部固定住,嘱咐邱大章,“路上可能会有些难受,但一定要坚持住,两个小时左右应该能到。”

邱大章感激道,“谢谢杨医生。”

推上救护车后,杨劲松上车把病床的四个轮子卡住,确保病床不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晃动。

一切安排妥当后,杨劲松又叮嘱骨科的护士,“路上注意病人的呼吸状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就给他吸氧,但不用紧张。扶住他的头部,不要让他的头晃动。”

秦雅芳感激的看着杨劲松,柔声道,“谢谢您,杨医生。”

杨劲松微微一笑,“不用客气,别担心,没事的。”

杨劲松下车后,就在随行的骨科护士即将关门时,秦雅芳看着杨劲松问,“我的车停在这里没问题吧?”

杨劲松微笑道,“没问题,放心吧。”

救护车离开后,杨劲松问胡冬梅,“其他重伤员情况怎么样?”

胡冬梅脸色凝重道,“其他还好,就是那位司机有些麻烦,腰椎骨折,需要手术,也只能等后天专家来上班了。”

杨劲松说,“带我去看看。”

跟着胡冬梅来到另一间病房,看到司机的右腿已经打上绷带。

杨劲松仔细看了看拍的片子,心里稍稍有些安慰,虽然骨折了,但没有明显的移位,也没有神经脊髓受压的症状。

当时在救援现场,杨劲松就估计到了,从司机当时的情况判断,即便是腰椎骨折,出现粉碎性骨折的可能性也不大。

杨劲松问司机,“下肢有疼痛或者麻木的感觉吗?”

司机说,“没有。”

杨劲松点了点头,转身看着胡冬梅,严肃的问道,“谁说的要手术?”

胡冬梅略显犹豫的说,“我们常主任。”

杨劲松没说什么,毕竟都是医生,背后议论别人不合适。只是他心里想,这个常友平不懂却偏偏爱枉下结论。

杨劲松问道,“能不能把骨科的医生叫来。”

胡冬梅说,“好的,我去叫。”

胡冬梅离开后,司机问杨劲松,“杨医生,我的腰椎骨折严重吗?”

杨劲松安慰说,“还好,我的建议是保守治疗,不过,说实话,我不是骨科医生,具体怎么治疗需要听骨科医生的,他们有经验。”

司机说,“可是我看你刚才看片子很认真看上去很专业啊。”

杨劲松笑了笑,“我是懂,也会做这样的手术,但是这里是医院,我不能越俎代庖。”

骨科医生是一位年轻人,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来了以后倒是挺客气,自我介绍说,“我是骨科医生欧阳明。”

杨劲松伸出手和欧阳明握了握,自我介绍说,“杨劲松。”

胡冬梅补充道,“景区急救中心杨主任。”

欧阳明马上笑道,“原来是杨大夫,久仰大名。”

杨劲松笑着谦虚道,“哪里哪里,请多指教。”

欧阳明说,“不知杨大夫叫我来有何指教?”

杨劲松举起片子,对着灯光,问欧阳明,“这个片子你怎么看?”

欧阳明说,“需要手术的意见是常主任提出来的,其实我也不敢确定。”

杨劲松接着问,“你的疑虑在哪里?”

欧阳明指了指片子有个阴影,“就是这里看上去不知道是不是压迫脊髓了?”

杨劲松摇摇头,“压不压迫脊髓看病人的其他症状,目前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我个人建议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卧床休息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以后如果拍片愈合良好,可以戴腰部支具下地活动,完全恢复需要三到四个月。”

司机问,“卧床休息期间需要做什么治疗吗?”

杨劲松说,“减少腰部活动,注意保暖,佩戴腰部支具固定。保持腰椎关节部位稳定,防止加重病情程度,有利于局部淤血吸收,保护周围的神经、血管。也可以采用腰椎部位牵引,外敷活血化瘀的膏药,进行烤电、理疗,口服接骨类的药物。另外,注意饮食,以清淡为主。”

司机又问,“如果是手术,多长时间能恢复?”

杨劲松说,“完全康复也需要三到四个月。”

司机很开心,感激道,“谢谢杨医生。”

杨劲松说,“不用客气,安心养伤。”

从司机病房出来,杨劲松看时间已经八点,小五也没来电话,估计县委那边会议还没有结束,正在犹豫要不要去的时候,送他出来的胡冬梅突然问他,“杨医生,我能去急救中心吗?”

杨劲松转头看向有些胆怯正低着头的胡冬梅,心里倒是觉得这小姑娘做事挺认真负责,对病人的态度也一直很好,微笑道,“去那边可离家远呵。”

胡冬梅立即说,“没事没事,只要杨医生同意我去,我自己克服。”

杨劲松笑道,“谢谢你的信任,我会考虑的。”

胡冬梅听了很高兴,对杨劲松鞠了一躬,“谢谢杨医生!”

县委的会议杨劲松没能赶上,他不知道的事,那边的会议开的气氛还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