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章 除夕夜
杨劲松接通电话,“小五,怎么样,平静吗?”
那头的小五发牢骚说,“平静个鬼,现在去县委,说是几个学校的老师已经分头出发去了。”
杨劲松问,“有多少人?”
小五说,“二十多人吧。”
杨劲松惊讶道,“这么多?那不是大部分村小学的老师都被拖欠工资了?”
小五说,“是啊,就这样还有一些没来呢,好多老教师都到退休年龄了,拿不到工资很无奈,也懒得见政府领导了,干脆不来,节后也不想上班了。全镇只有镇中学和镇小学工资正常,两个学校都有后台,镇里不敢拖欠。”
杨劲松知道,镇中学和小学面向全镇招生,老师都是县教育局安排的,没点关系和能力也进不了这两所学校,自己的手下顾敏的母亲就在镇小学,有个当副县长的弟弟,镇里敢拖欠工资,那才是脑子被门挤了。问道,“乡里领导有谁出面了?”
小五说,“这种事肯定是刘新民啊,章亚光跟缩头乌龟似的怎么可能出来。”
杨劲松没有隐瞒小五,“真让你说着了,今天下午我去我姥姥家,章亚光和付翔到我家里来了,拿来一堆东西,还有一个红包,我看都没看,等节后退回去。”
小五说,“交给县纪委去,恶心恶心他。”
杨劲松说,“我先找付翔,如果他们不要,那我只能交给纪委了。”
小五突然说,“我跟你说啊,我打电话给你是让你今晚上注意听着点手机,上访的老师中我可听说有身体不好的,这万一出点啥事就是大麻烦。”
杨劲松说,“你能劝得动他们回来?”
小五说,“不知道,我只是做好预案,我刚才给彭燕华打电话了,问她卫生院有哪些人值班,她说有两个小年轻,说如果真要是有个急病啥的不建议送到卫生院,怕他们处理不好,可真要送县医院这么远不要完蛋了?”
杨劲松说,“平时没什么人值班也就算了,这长假,而且明知今天有这事,肖鸿兵也不亲自值班?”
小五说,“他?说是早就跑江州去过年了,就算他在镇里,就他那水平,没病恐怕也会给人治出病来,只知道给人开药,反正现在的药吃多了一时半会也死不了人。”
杨劲松无奈的说,“行吧,有事你打电话给我。”
结束通话,谢淑芸看着杨劲松,“怎么了?大过年的还有事啊?”
杨劲松把事情跟兄妹俩说了一遍。
谢振刚说,“现在的基层怎么越来越乱啊?以前吧,再怎么困难也没听说过老师拿不到工资的,现在经济发展了,反而出这种事了。”
杨劲松说,“以前大家都穷,干部也朴实,现在大家都朝钱看,铜臭味太浓,干部的心态也都变了。”
谢淑芸挽着杨劲松的胳膊,一脸严肃的说,“哥,你还是当个医生吧,别从政了,别在这个大染缸里把你给影响了。”
杨劲松苦笑一下,说,“我这不叫从政,还是属于自己的专业吧。”
谢振刚说,“也算是踏上了仕途,中心主任和主任医师可是两回事。”
杨劲松宽慰道,“你们放心吧,我会把握好自己的,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没有权力,就注定会被权力所欺负,想要做事,就要想办法做权力的主人而不是权力的奴隶,尤其是想为老百姓做实实在在的事的时候,争取权力并不可耻。”
谢淑芸幽叹道,“我知道你这几年心里一直很憋屈,也很委屈,大学毕业工作被人顶替,堂堂医科大高才生却屈尊于一个镇兽医站,这么多年一直是权力的牺牲品,但我就是觉得你这人心地太善良,不会耍心眼不会玩手段,走仕途你是斗不过人家的。”
杨劲松笑了笑,“也许吧,不过刚好也是个磨练。你们是不知道,这几年我几乎跑遍了整个方庄镇的每个村庄,对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真真切切的体会,有很多时候看到老百姓的艰辛和被权力的欺压,我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是我位卑言轻,啥也做不了。”
谢淑芸“唉”的叹息一声,“不过也是,没权只能干着急,你最多也就是给人免费看看病。想想当初你的工作被人抢走就生气,哥,你要当就当个大官,把那两个混蛋父子好好收拾收拾。”
杨劲松伸手轻轻拍打了一下谢淑芸的头,“你学法律的,怎么满脑子尽想着复仇呢,等到我官大到能收拾那对父子还不知猴年马月呢,那时那老家伙恐怕早嗝屁了。”
谢淑芸听杨劲松说“嗝屁了”,“噗呲”一笑,“那你就爬快点!”
谢振刚感慨道,“我们家就是世世代代的农民,你一个没根没蔓没有政治资源的,走仕途会很困难。”
谢淑芸突然说,“等到我毕业了,当个律师,收集证据起诉他们。”
杨劲松云淡风轻的说,“这事要不了多久会有人收拾他们。”
兄妹俩同时“嗯?”一声,看着杨劲松。
谢淑芸恍然大悟,坏笑着说,“是不是我未来的嫂子很厉害?”
第31章 除夕夜
杨劲松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谢淑芸接着说,“怪不得你们镇书记都要拍你马屁了。”
几位离世的长辈的墓地都在一起,杨劲松和谢振刚谢淑芸兄妹俩按照南方农村的习俗给几位先辈都烧了点纸。
回到家时间也不早了,谢振刚和谢淑芸拿着鱼和杨劲松带回来的东西回了自己家。
南方农村至今沿袭一种传统的习俗,做羹饭祭祖,这与迷信无关,与清明扫墓类似,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育后代不要忘了离去的先辈,同时告诫活着的人要懂得尊重长辈。
每年杨劲松的父母都会在年前用这种方式祭祖,往年会早一点,但今年杨劲松回来晚,所以只能是除夕夜做。
杨劲松尽管不懂这种仪式中的每道程序有什么讲究,但也会恭恭敬敬的按照父亲的要求认真祭拜。
祭拜结束,放鞭炮,关大门,然后开始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
年夜饭总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尽管只有三个人,但母亲还是做了满满一桌菜。日子好过了,饭桌上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农村就是这点好,猪鸡鸭鱼都是自己家里养的,蔬菜是自家地里种的,只有很少的菜,像豆腐粉丝之类的,去集市买。
杨劲松的父亲不擅喝酒,平时老两口在家吃饭不喝酒,只是周末杨劲松回来,有时小五一起过来,会喝上一点,但也不会超过二两白酒。
母亲做了米酒,特意把酒曲放的少,酿出来的酒发甜,几乎没有什么酒味,度数不高。杨劲松给父母和自己都倒了一大杯,足足有三两。
不像往年,今年的年夜饭上,母亲没再唠叨杨劲松找媳妇的事,倒是更多的时候在说买房子结婚的事,杨劲松没不耐烦,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哼哈的应付着。
他也只能应付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今后家会安在哪里,以前觉得自己可能在镇上会待一辈子,也琢磨过在镇上买房,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去了景区,那里也不会是他一辈子栖息的地方。
父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自然不会想那么远,只会想着现在在哪儿工作就在哪儿买房安家。
一顿饭,三个人开开心心吃了一个多小时,杨劲松帮着母亲收拾厨房,父亲则把预先准备好的炒熟的瓜子花生红纸包装的小方糕糖果香烟等一样样端出来放在桌上,准备着明天一早村上的大人小孩来拜年的时候招待用。
春晚是必看的节目,即便大部分节目都很无聊,也要开着,因为你没得选择,几乎所有的频道,到了除夕夜都是千篇一律转播春晚,大有强J民意的味道。
杨家都挨在一起,每年除夕夜,到了十点左右,大人小孩就聚在一起放鞭炮。
杨劲松今年没少买,父亲买了一些,他自己又带了一些回来,二踢脚、小鞭炮、礼花,他就是想痛痛快快的放放,崩掉以往的晦气,迎接新的未来。
怕小五来电话放鞭炮的时候听不到,他把手机设置在振动模式,刚把鞭炮礼花搬到门口场院,手机真的振动了,他以为是小五遇到了什么事,立即看了一下,却是赵晓慧发来的,“春节快乐!在看春晚吗?”
每年除夕夜,赵家大大小小几代人都会回来和老爷子一起吃年夜饭,然后等老爷子休息了再各自回家,这会赵晓慧刚忙完,爷爷睡觉后陪着父母聊了会天,才回自己的房间。
杨劲松回复说,“准备放鞭炮。”
赵晓慧,“快快快,拍点视频发给我。”
杨劲松知道大城市都是禁放的,连宁兴县城现在都不能放,没了过年的气氛。
几家人聚在一起,集中放鞭炮礼花,场面甭提有多壮观了。
赵晓慧看了很是羡慕,选了一个视频发了朋友圈。
接着又发了一条微信给杨劲松,“真羡慕你们,这么热闹!”
杨劲松回复,“还是农村接地气吧,这才是年的味道!”
赵晓慧回复,“你就气我吧!”
杨劲松回复一个得意的表情,赵晓慧则回复挥拳打人的表情。
小五电话没来,严叔的电话倒是来了,杨劲松心头一紧,这个时候严叔来电话肯定不会是好事。
果不其然,电话一接通,那头就传来严叔急迫的声音,“小松,快来一下村部。”
杨劲松也没问怎么回事,“严叔,别急,我马上过来。”
杨劲松和父母打了个招呼就骑着父亲的自行车往村部赶,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在村部住的三户人家中有人身体不适了。
果然,到了村部,严叔把他带到隔壁一间房间,他一看正是吴老头和他老伴。
此时的吴老头正捂着肚子,卷曲在床上,发热伴有寒战。
杨劲松上前一步来到吴老头床边,关心的问道,“什么感觉?”
吴老头抬眼看了一下杨劲松,痛苦的样子说着,“开始是肚子疼,头也疼,出汗,吐,现在浑身肌肉酸痛。”
杨劲松问,“什么时候开始的?”
吴老头说,“半个多小时吧。”
杨劲松问道,“以前有过胃病吗?”
吴老头摇摇头。
杨劲松问,“拉肚子了吗?”
吴老头“嗯”的一声,点点头。
杨劲松追问道,“拉了几次了?”
吴老头说,“两次。”
杨劲松伸手在吴老头上腹部压了压,吴老头立即就喊“疼。”
杨劲松继续问,“晚上吃什么了?”
吴老头看了一下老伴,老伴又转头看向旁边的桌子,这会饭菜还没有收拾掉。
杨劲松初步判断是食物中毒,他快步走到桌边,看了看桌上的几个菜,红烧肉和鱼应该不会有问题,都是新鲜的,突然看到了桌上的蘑菇,问道,“这蘑菇哪来的?”
边上的严叔说,“这是他自己家的,村里没买这东西。”
吴老头又看看老伴,不说话。
杨劲松没好气的说,“你老看她干什么?赶紧回答我问题啊。”
吴老头的老伴说,“这是我侄女下午送来的,说是自己摘的。”
杨劲松明白了,问题出在蘑菇上,问道,“吃了多少?”
吴老头的老伴说,“一大盘就剩这么点,都是他吃的。”
杨劲松转身看着严叔,“严叔,村卫生室有人吗?”
严叔“唉”的一声,说,“就是喝了酒了来不了,我才叫你的。”
杨劲松再次回过头来,对吴老头说,“你赶紧起来。”
吴老头看着杨劲松不明所以。
杨劲松说,“起来,快站起来。”
吴老头这才艰难的爬起来。
杨劲松从桌上拿了一支筷子,又拿了一个空脸盆放在吴老头前面。“来,向前弯腰,把筷子塞到喉咙口。”
吴老头这时听话的照着做,筷子刚塞进嘴里,一阵恶心,“哗”的一下,吐出食物。
杨劲松让吴老头的老伴拿来清水,递给吴老头,“喝下去。”
吴老头照做。
杨劲松说,“接着再来,把筷子塞到喉咙口。”
如此反复了四次后,吴老头除了喝下去的水,再无东西可吐。
杨劲松看向严叔,“严叔,卫生室能打开吗?”
严叔摇摇头,说,“打不开。”
杨劲松看着吴老头的老伴,“倒杯温开水,把盐和糖拿来。”
配了一杯盐糖水,杨劲松递给吴老头,“喝下去。”
吴老头喝完,还以为杨劲松要他催吐出来,下意识就要把筷子塞进嘴里。
杨劲松说,“不用了。”
过了一会,杨劲松摸了摸吴老头的脉搏,感觉平稳了,又问吴老头,“现在还感觉肚子疼吗?”
吴老头说,“好多了。”
杨劲松又压了压吴老头上腹部,“还疼吗?”
吴老头又是回答,“好多了。”
杨劲松拍了拍吴老头的肩膀,“行了,以后别乱吃东西,这次算是轻的,要不然会出人命的。躺下休息吧,明天一早从卫生室拿点补液盐喝喝,自己当心点,有不舒服再找我。”
杨劲松对严叔说,“严叔,您也赶紧回家吧,没事了。”
严叔说,“哎,我也马上回去,辛苦你了,小松。”
杨劲松说,“没事。”
回到家,父母还在看着电视等他,电视里主持人正在组织现场观众齐声喊倒计时。
随着喊完“一”,农历新年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