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24章 场地真不错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795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一夜无语,第二天一早,杨劲松还没起床,陈东旭就到了兽医站,还特意给杨劲松买了一笼小笼包和一份豆腐脑,看他还没下来,烧上开水,哼着小曲打扫卫生,很是勤快。

杨劲松听到楼下有动静,还有陈东旭哼着的歌声,就爬了起来,刷牙洗脸完从楼上下来,一脸严肃的问道,“今天来场地真不错这么早干嘛?”

陈东旭笑了笑,说,“你不是要去看场地吗?我也陪你去。”

杨劲松说,“你不炒股了?”

陈东旭说,“那三只股票好,我发现老盯着是没必要,花的时间太多了,人真傻了。”

杨劲松突然问道,“你真会开车?”

陈东旭说,“会,我的驾驶证还是B证,小车中巴车都可以开。学了三年了,本来想去运输公司的,没去成,只是这两年没怎么开过。”

杨劲松“嗯”的一声,点了点头。

陈东旭一喜,笑嘻嘻的说,“头,你放心,开救护车没问题。”

杨劲松说,“过完春节教教你急救措施。”

陈东旭说,“好勒,谢谢,头!”

刚吃完早饭,小五开着车过来了,见到陈东旭也跟了过来,好奇的问道,“东旭,你也去啊?”

陈东旭讪笑道,“是是是,陪我们领导去。”

小五笑着说,“真去给你们领导开车啊?”

陈东旭说,“对啊,要不你让我来开?”

小五说,“行,你来开,看看你的技术怎么样。”说着就从驾驶座下来。

还别说,陈东旭开车技术真是不赖,开得不慢还挺稳当。

竹器厂老厂房离景区酒店不到一公里,当时主要是考虑这边离竹海近,进料运输成本低。

每年的三月份前后是竹子砍伐的旺季,在春笋出来之前都要砍掉一批,给新竹留出空间。

张国有以前是镇办竹器厂的销售,全国各地跑市场,哪些产品好卖,哪些实用,每年又有什么新产品都很清楚,经常给厂领导提建议,可是厂领导有点自以为是,不怎么听他的。他觉得挺可惜,就找亲戚朋友借了点又从银行贷了点款,自己创办了一个竹器厂。

张国有对产品质量要求挺严格,选料也苛刻,正因为如此,他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比镇办的竹器厂质量好,品种多,也更受欢迎。

镇办的竹器厂眼看着张国有另起炉灶,做得红红火火,就有点眼红,到镇政府告状。镇里也很为难,一边是自己镇里办的企业,是自己的孩子,自然要袒护着点,可是另一边呢,人家效益好,对镇里的贡献大,不让他做也不行,于是就做起了和事佬,希望两家和平共处。

可是镇办企业的老板不甘心,又跑到旅游局去告状。也是张国有倒霉,镇办企业的老板和旅游局一个付局长有点远亲关系,老板用了点手段,给旅游局副局长塞了不少好处,于是旅游局就以张国有的竹器厂污染景区环境为由,勒令张国有的竹器厂搬家。

加工竹器产品,从毛竹的切割、破竹、分片、打磨,难免会产生粉尘和废料,热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污水,所以旅游局提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张国有虽然知道是谁搞的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另外选了一块远离景区的地方,重新建了工厂。

张国有也是有脾气的人,你不让我在这里办厂,那我也不用你的竹子,反正方庄镇境内毛竹多的是。结果旅游局损失一大块,反过来求着张国有用景区的毛竹,张国有说用也行,降价,否则免谈。旅游局这叫偷鸡不成蚀把米。

杨劲松和小五到的时候,张国有已经早早的等在那里了。

下车后,小五和张国有握了握手,接着介绍杨劲松。

张国有挺热情,双手握着杨劲松的手,客气道,“杨站长,久闻大名,听严所长说起过您,医科大学高才生。”

杨劲松则笑呵呵的说,“你别听他忽悠,尽在背后编排我。”

寒暄之后,张国有带着杨劲松和小五进去参观,陈东旭停好车也跟了上去。

一楼一进门的大厅有四五十平米,右手边有个大房间,以前是竹器工艺品陈列室,杨劲松边看边在脑海里盘算着,一楼可以设置一个急诊室,左边还有一个二三十平米的房间,可以作为留置观察室。

小五看出来杨劲松的心思了,严肃的跟他说,“你别尽做美梦啊,这右边的大房间归你,左边那间小的归我。”

张国有笑着说,“你们两家在一起倒是很少见,不过确实很好,病人家属想闹事看到边上就是派出所恐怕也不敢了。”

小五一本正经的说,“嗯,今后我就是他的保安队长,谁要敢来闹事我就把谁拘留起来。”

大家哈哈大笑。

从一楼到五楼杨劲松总体还是比较满意,楼层高,房间都很宽敞,唯一就是电梯太小,民用电梯空间不够,不符合医院的要求,需要更换。

张国有说,“电梯天井的空间足够,更换没问题。”

转完一圈下来,看到何友财和李红梅两人站在大厅,杨劲松问道,“你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第24章 场地真不错

何友财哈哈一笑,“我来看看我的新家。”

李红梅说,“我也看好这里了。”

小五看着李红梅调侃道,“你想在这楼里开餐馆啊?”

李红梅笑盈盈的说,“我可不敢跟你们抢,我刚才看了一下边上的平房,改造一下就挺好的。”

张国有不明所以,看着小五问道,“这两位是?”

小五介绍说,“这位老同志是我们镇财政所的何财主,这位美女是我们镇上红梅餐厅的老板李红梅。”

女士优先,张国有客气的先和李红梅握了握手,“你好!”

李红梅也是礼貌的微笑着回应,“你好!”

和何友财握手的时候,何友财对张国有说,“我和你父亲是老朋友了。”

张国有惊讶道,“是吗,这么巧。”

何友财说,“你回家问问你爸,他肯定也会说跟我是老朋友了,回去代我问好。”

张国有说,“好的好的,一定带到。”

房子看得满意了,接下来就谈租金,这么大的地方,整体租下来,杨劲松以为价格不会低,没想到张国有很豪爽,“严所长,这样吧,反正这里空着也是空着,我也没打算卖,你们自己看能承担多少就给多少,虽然你们都是财政拨款单位,但是真要是问上面要钱太多,我知道也是挺难的,我也不为难你们。”

小五说,“行,我们合计合计,也看看上面能给我们批多少租赁费用,你放心,我们也不会让你吃亏。”

张国有说,“没什么吃亏不吃亏的,租给你们我也放心,长期租用也不用担心换来换去的。那我一会就通知中介,从对外招租中撤下来。”

又聊了一会后,几个人又看了看边上的平房,实际上就是原来的生产车间,地方很大,杨劲松狐疑的看着李红梅,“这么大的地方你全要?太大了吧?”

李红梅则说,“看上去很大,但真要是改造起来,把厨房、大厅和包房一弄,也就不显大了,再说了,农家乐和镇上的餐厅可不一样,地方小了没有气派。”

张国有赞许道,“李老板说的是,农家乐就要适当的场地大一点,气派一点。这里离景区近,附近没有什么太好的餐馆,那几家改良过的农家乐口碑并不好,你要是经营好了,生意肯定红火。”

李红梅客气道,“谢谢张老板吉言,你这是风水宝地,我一定尽力做好。”

杨劲松说,“那行,小五,和张老板签合同的事就交给你了,到时候签一个总协议,四方共同签字。春节过后,等我们预算方案批下来,咱们就开始装修。”

小五看着张国有说,“国有,这样安排行不行?”

张国有说,“行,你们想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总之这里现在开始归你们了。”

小五笑道,“你也真是心大,就不怕我不给你钱。”

张国有严肃的说,“别人我恐怕会考虑考虑,甚至镇里要租我也未必愿意,但你严所长,你就是不给我钱我也认。”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张国有侧脸看着小五,“严所长,刚好饭点了,我请你们吃饭。”

小五转头问杨劲松,“下午没什么事吧?”

杨劲松说,“没事。”

小五说,“那就走,去老罗叔家。”

张国有急忙说,“去酒店吧,难得有机会请你们吃顿饭。”

小五说,“你钱多是不是?非的要去挨宰,就去老罗叔家,好吃又实惠,再说了,李老板不是要开农家乐吗,刚好让她也看看正宗的农家菜是啥样,学着点。”

李红梅说,“我也去啊?”

张国有笑着打趣道,“当然要去了,几个大男人吃饭有什么劲。”

何友财乐呵呵的说,“对,去,男女搭配,喝酒不醉。”

杨劲松看着何友财,说,“还不醉呢,你记不记得昨晚你是怎么回家的?”

何友财嘿嘿一笑,“保证今天不要东旭送我回家。”

老罗叔家离得不远,步行五六百米就到,所以大家都没开车,张国有从自己车后备箱拿了两瓶五粮液。

杨劲松小五和张国有都来过老罗叔家。要说起来,小五第一次来还是张国有带他来的,那会张国有的竹器厂还没搬迁。

进老罗叔家院子的时候看到里面停着一辆东海牌照的小轿车,小五“喔哟”一声,“已经有客人了?”

这时屋里的老罗叔也看到了小五他们,憨厚的笑着迎了出来,“哟,你们几个怎么碰到一块了?来来来,屋里坐。”

边进门杨劲松边问,“老罗叔,家里来客人了?”

老罗叔说,“我女儿一家回来准备过春节了。”

小五笑着说,“我还以为这个点有客人来吃饭了呢。”

进屋后,老罗叔的爱人和女儿从厨房走了出来,笑盈盈的招呼大家。

老罗叔的女婿听到声音带着儿子从边上的卧室走了出来,客客气气的和大家打了打招呼。老罗叔的外孙有七八岁了,见到来了几个陌生人,有点腼腆,听他妈妈的话,叫了一声“叔叔阿姨你们好。”以后又回了卧室。

每次来,小五和杨劲松只要在厨房看看有些什么食材,想吃什么跟老罗叔爱人说一声就行,真是地道的农家乐,有种回家的感觉。不过今天不用他俩去厨房看了,李红梅开餐馆的,现在想到景区来开农家乐,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学习的机会,介绍完认识以后就跟着老罗叔爱人进了厨房。

老罗叔爱人别看年纪大了,做起饭来,心细手巧,今天又有她女儿和李红梅打下手,没一会功夫满满一桌菜就上齐了。

老罗叔见张国有带的白酒,憨笑着问,“要不要尝尝我做的米酒?”

小五“嗯?”一声,“米酒做好啦?尝尝。”

很多农户到了过年过节都会自家酿制米酒,方法简单,有三五天就能做成。只不过,口感甜甜的,很多人一喜欢就容易喝醉,后劲还是蛮大的。

老罗叔女儿从厨房抱了一个大坛,这一坛五斤都不止。

因为杨劲松小五和张国有和老罗叔两口子都挺熟,所以吃饭的时候,几个人都招呼着老罗叔一家人一起吃饭。

老罗叔想着快过年了,大家一起热闹一下也不错,所以也就招呼着老伴和女婿女儿外孙一起来。

大家都喝酒,陈东旭想着要开车,推辞不喝,杨劲松说,“喝点吧,一会让小五安排人过来开车。”

领导这么说了,陈东旭也不能矫情,也就跟着一起喝起来。

饭桌上,老罗叔问小五,“今天你们几个怎么和张总在一起?”

小五也没隐瞒,就把来景区的事告诉了老罗叔。

老罗叔听了很高兴,看着杨劲松说,“杨大夫来了景区,以后就方便了。”

老罗叔老两口年纪大,身体挺好,但常年劳累总免不了会有点小毛小病,有一次老罗叔生病去镇卫生院,医生给他开了一大堆药,出来走到街上刚好碰到杨劲松。杨劲松问了问他哪里不舒服,什么症状,然后又看了看医生开的药,跟他说,这个药可以吃,那个药不要吃,又带着老罗叔去卫生院重新配了一种药。老罗叔回到家按照杨劲松的嘱咐服用,两天后就好了,后来老罗叔有点啥不舒服就给杨劲松打电话。

杨劲松说,“你有事就直接给我打电话。”

当听说李红梅要来景区开农家乐,老罗叔顿时也来了兴趣。小五干脆就说了,“老罗叔,我看你们老俩口也别折腾了,和李红梅一起开农家乐算了,你们有经验有手艺,给李红梅当当顾问,把把关,也不用动手。”

李红梅求之不得,“那太好了,你们就指导指导。”

老罗叔“嘿嘿嘿”的笑道,“就怕我们做不好。”

张国有说,“不会不会,这附近几家农家菜我都吃过,我就喜欢吃大婶做的菜,老罗叔,就听他们的吧,你们传传手艺,也好停下来歇歇了。”

老罗叔笑着看向老伴,“我没意见。”

老罗叔的女儿笑呵呵的说,“我也同意。难怪我爸妈不愿去我那里了,在家有你们这帮老朋友,我看比到我那里开心多了。”

开开心心,喝完一坛米酒,酒足饭饱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张国有走的时候悄悄的在大盘底下放了一个两千元的红包。他想着饭菜钱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但不是刚好春节了吗,多一点,权当给两位老人拜年了。

回镇里的车上,杨劲松有点迷迷糊糊睡着了,老妈打电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