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 分类: | 字数:46.7万

第5章 回家

书名:官场情缘 作者:沐子新生 字数:4675 更新时间:2025-02-25 02:00:23

听到新生儿的哭声,方晓玉很是兴奋,跑到产房门口,等到门一开就迫不及待的跑了进去。

杨劲松想想没什么事了,转身默默的离开。

当医生的多少有点洁癖,习惯每天都要洗澡的杨劲松昨晚没洗澡今天一天浑身感到不自在。回到宿舍,打开燃气热水器,放了大半浴缸热水,美美的泡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洗完出来看到有个未接电话,是方晓玉打来的,看看时间快两点了,太晚也就没回。

兽医站是个边缘部门,舅舅不疼姥姥不爱,手下两个兵,一个女孩子,叫顾敏,不知是县里哪个领导的亲戚,整天人影都见不着,一个年轻小伙,叫陈东旭,班倒是来上的,来了就是天天盯着电脑炒股,你要是跟他聊股票,他能跟你说一天都说不完。

兽医站本来也没多少事,两人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真有什么事也指望不上,所以杨劲松也懒得管他们,只要不惹事就行。

有了外甥方晓玉也忙了起来,除了偶尔打电话聊几句,也不来缠着他。

景区那场交通事故善后处理事情比较多,小五忙得脚打后脑勺,也没空搭理他。

镇里的领导更不用说了,除了分管领导修长城三缺一叫他外,其他没人会想到他,好像他就不存在似的。

大家都忙,他成了世界上最闲的一个。

又到了周末,中午刚吃完饭,老妈就打电话来让他晚上回家吃饭。下午在办公室待了会,安静的看了会书,三点就收拾东西赶紧跑,他不是想早点回家,而是躲陈东旭,三点股市收市,你要不走,他能跟你唠到天黑你还得管他晚饭。

杨劲松家住方庄镇南面的的水西村,离镇有五六公里,雪还没有融化,不过大路路面已经没积雪了。

太阳暖洋洋的照得还挺舒服,杨劲松骑着一辆老旧二八自行车慢悠悠的往回走,遇到熟人点头打打招呼,偶尔下车聊几句,乡里乡亲的,总会碰到几个。

进了村,村里几个小孩见到他都会追着他自行车跑,知道这位叔叔回来兜里总会装些糖果。

杨劲松也确实喜欢孩子,以前在家上学的时候,每次放学回家,邻家的孩子都围着他转。

父亲正蹲在门前场院收拾鱼,杨劲松停好自行车,问道,“爸,这扁鱼这么大?又是二叔家鱼塘里弄来的吧?”

父亲憨厚的笑了笑,“刚你二叔拿来的,他听你妈说你晚上回来,去捞了两条。”

正说着,母亲听到父子俩说话声从屋里走了出来,“今天回来还挺早的嘛。”

杨劲松打趣道,“老妈叫我回来吃饭,我闻着饭香,早点回来喽。”

母亲笑呵呵的说,“这孩子,知道家里饭香,这么点路平时也不回来。”

杨劲松嘿嘿一笑,“我不是怕老妈累着吗,每次回来你都忙活半天。”

母亲嗔怪道,“你就是懒,每次都得打电话叫。”

父亲插话说,“趁这会有时间,你去看看三大爷,这两天他身体有点不舒服,在家躺着呢。”

杨劲松“喔?”的一声,“怎么了?我去看看呢。”

杨劲松家在村上是个大户人家,杨劲松的爷爷兄弟六个,房子都挨着。

六兄弟现在只有三个健在,杨劲松的爷爷是老二,去世最早,六十三岁那年走的,夏天收工回家路上看到一小孩落水,老爷子下去救人,结果小孩救上来了,他却脚抽筋,没上得来,那年杨劲松才六岁。

杨劲松没见过大爷爷,家里说,大爷爷很早就出去当兵了,后来在东海做生意。不过直到老人落实政策,上面来人说大爷爷是地下党,做生意是掩护,遗憾的是大爷爷没等到解放,被叛徒出卖,在狱中牺牲了。

杨劲松的四爷爷从小体质最弱,心脏不好,去年刚走掉。

三大爷家就在隔壁,杨劲松进去的时候,二叔正蹲在地上整理渔网,叫了一声,“二叔。”

二叔抬起头笑嘻嘻的说,“回来啦。”

杨劲松说,“嗯,我来看看三爷爷呢,怎么不舒服了?”

二叔直起身,“在床上躺着呢,总说头晕。”

杨劲松跟着二叔进了边上老人住的房间,走到床边弯下腰,关切道,“三爷爷,怎么不舒服了?”

三爷爷声音低沉的说,“就是总感觉头晕乎乎的,还有点发胀,有时喘气感觉喘不过来。”

杨劲松接着问道,“有没有心慌的感觉?”

三爷爷说,“有时有。”

杨劲松说,“手臂伸出来活动活动看呢?”

三爷爷从被窝里把一只手伸出来,举在半空中晃了晃,“不知道是睡觉睡的还是什么,手臂感觉有点麻。”

杨劲松继续问道,“耳朵里面有什么异常声音吗?”

三爷爷说,“是,有时还嗡嗡叫。”

杨劲松又查看了一下三爷爷的眼底,说,“我知道了,等会,我回去拿个血压仪给您量下血压。”

直起身对站在边上的二叔说,“可能是血压有点高。”

回家拿来血压仪,给三爷爷量了一下血压,戴上听诊器听了听心脏,然后说,“三爷爷,别紧张,没什么事,血压有点高,回头我去给您拿点药。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吃清淡点,不要吃的太咸,不要吃油腻的东西,肥肉啊,猪肠啊什么的不要吃。”

第5章 回家

二叔在边上微笑道,“他就是爱吃肉,特别是肥肉,说肥肉吃着香。”

杨劲松嘿嘿一笑,说,“这是我们杨家人的遗传,都好这口。三爷爷,我先给您弄点药,过几天看看,如果还不舒服,您让二叔陪您去镇上找我,我带您去好好检查检查。”

三爷爷说,“好的啊。”

三大爷有三个儿子,老大是镇中学的物理老师,老三在镇水泥厂上班,两个人都另外盖了房子,这里的老房子就给了老二,二叔在村里承包了两个鱼塘,杨劲松给他在镇上找了三家餐厅定点供应,这两年一直做得挺好。

从房间出来,刚好碰到二婶从外面回来,杨劲松喊了一声,“二婶。”

二婶笑盈盈的说,“小松回来啦,又是你妈叫你回来的吧?”

杨劲松笑道,“她不叫我我也要回来了,改善改善伙食。”

二婶笑着说,“老大不小了,赶紧找个对象,别一天到晚在外面凑合吃。”

杨劲松应付道,“行,明年完成任务。”

二婶说,“我都听你说过几个明年了,赶紧的吧,你爸妈都着急了。”

杨劲松讪讪笑了笑,打了个招呼回家了。

他怕回家,每次回来,家里就跟他念叨找对象的事,心想着,一会老妈还得唠叨半天。

回到家,父亲看着他问,“没什么要紧吧?”

杨劲松说,“没大碍,血压有点高。”

父亲“嗯”一声,“我估计是,老杨家的遗传。”

杨劲松一愣,“爸,你也有吗?”

父亲说,“我上次检查就有点高,只是不是很高。”

杨劲松说,“你怎么没跟我说啊?”

父亲说,“没那么严重,医生说就是高出上限一点,让我平时注意点就行。”

杨劲松不放心,“你可别大意,来,坐下,我给你量量。”

量了一下还好,高出一点,问题倒也不大,现在还不用吃药。又叫母亲过来量了量,母亲血压正常,杨劲松这才放心下来。

母亲在厨房做饭,杨劲松陪着父亲在门厅正聊着天,手机响了,小五打来的。

接通后,那头小五问道,“在哪儿?”

杨劲松说,“回乡下了。”

小五“哟”一声,“你妈给你做什么好吃的?”

杨劲松说,“你来啊,鸡鸭鱼肉。”

小五说,“这么丰盛啊,真的假的?”

杨劲松说,“这还有假,我发照片给你看看。”

小五说,“别,我这就过来,我带点小酒,咱陪老爷子喝点。”

杨劲松突然想起三爷爷的药,说,“酒就不用了,家里有,你去卫生院找人配点高血压药,一会我把药名发给你。”

小五问,“谁有高血压?”

杨劲松说,“我三爷爷,刚给他看完。”

小五感叹道,“家里有医生就是好啊,不用跑医院人挤人的,排队都要排半天。”

杨劲松笑骂道,“你小子,你们家不是我也管啊。”

小五嘿嘿一笑,“等着,马上到。”

放下电话,父亲说,“是小五?”

杨劲松“嗯”一声,对着厨房喊道,“妈,多做点啊,小五一会来吃饭。”

母亲在厨房回应道,“听到啦。”

小五开车,所以过来很快。

父亲问小五,“怎么一个人来了,你媳妇呢?”

小五漫不经心的说,“她吗,到了周末就回娘家去了。”

父亲接着问,“那你怎么不去啊?”

小五说,“我懒得去,看到她弟弟那样我就烦。”

父亲说,“再怎么说也是你小舅子,你还能不闻不问啊。”

小五说,“他父母惯着他我可不惯着他,每次见他吊儿郎当的样子我都想揍他。”

杨劲松把药给三爷爷送过去,又叮嘱了一下服用方法才回来。

小五拿来一瓶五粮液,杨劲松也没客气,打开后,和小五两人陪着父亲喝白酒,母亲不喝酒,倒了一杯果汁。

小五对杨劲松父母一直很好,杨劲松大学是五年制,小五是专科学校三年制,所以早了两年回来。那会只要杨劲松家里有啥事,基本都是小五帮忙。

所以小五在杨劲松父母面前说话一直很随意,这不,刚喝了两杯酒,小五就说到了方晓英,“我去拿药的时候跑去看了一下方晓英,儿子胖嘟嘟的挺可爱。”

杨劲松还没说话,父亲先说了,“方老师大女儿生了?”

小五“嗯”一声,“生了,男孩,下雪的第二天夜里生的。”

父亲说,“挺好。”

母亲说,“你看看,你们都成家有孩子了,这小兔崽子还一天到晚在外面晃悠呢,小五,你们帮他张罗张罗啊。”

小五笑着说,“婶,我哪敢给他张罗啊,他那眼光,我给他介绍他也看不上啊。”

母亲“唉”的叹息一声,“都快三十了。”

杨劲松笑了笑,“行行行,明年给你们带个媳妇回来。”

母亲佯装生气道,“别总明年明年的,听得我耳茧子都起来了。”

父亲嘟嘟囔囔的说,“方家大闺女再怎么好,人家现在孩子都有了。”

小五贼笑一下说,“叔,你不知道吧?人家大闺女有孩子了,可是人家二闺女对劲松有意思啊,可这小子不干啊。”

杨劲松端起酒杯碰了一下小五面前桌上的酒杯,“喝你的酒,别在这儿胡说八道。”

小五端起来,两人喝了一杯。

父亲憨憨一笑,不说话。

母亲快言快语的说,“我看那丫头是不错,上次来家里嘴巴可甜了。”

杨劲松有点懵,狐疑的看着母亲,“她什么时候来过?”

母亲说,“你忘了,去年过年前你让她来拿鱼。”

杨劲松“喔”一声。每年春节前,二叔都要打捞一批鱼上来,家族里面每户都分一点,去年杨劲松刚好有事回不来,方晓玉吃过二叔家的大扁鱼,知道后自个儿骑着自行车就来取来了。

母亲接着说,“一天到晚没个正经的,这十里八乡的,你上哪儿去找这么俊这么善良的姑娘。”

小五笑眯眯的在边上敲着边鼓,“就是。”

杨劲松拿起筷子在小五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就是你个头啊。”

小五笑说,“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

母亲说,“小五,别听他的,以后给婶盯着点。”

小五说,“婶,您放心,他可是个抢手货,谁打光棍他也不会打光棍的,追他的人多着呢。”

母亲一听,有点紧张的看着他,“儿子,你可别乱来啊。”

杨劲松无奈的笑了笑,“妈,我是那样的人吗。”

母亲幽叹道,“妈也是着急,比你小的都结婚生子了,我走出去人家问我我都不好意思说。”

杨劲松也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农村就是这样,像他这个年龄,除非是家里特别困难,都早已结了婚,甚至有的孩子都上学了。杨家在附近几个村里也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都好面子。自己考上重点大学时整个家族都感到很骄傲,父母也感到很自豪。可是当自己没去成大医院,而只是当了一个小小的兽医站站长,再看别人投过来嘲讽的目光,母亲显得很尴尬。现在又迟迟不找对象,都以为自己找不到,于是就有风言风语说,现在好姑娘谁会嫁给这种职业的人,母亲听到这些心里不可能不难受。

杨劲松不喜欢听母亲唠叨这事,但他还得听,他不能伤害母亲。

那天晚上杨劲松躺在床上辗转反复,很久都没睡着,他想了很多,可是越想越乱。

他想也许自己是该静下心来找个女孩结婚,安安静静过日子,但这个女孩绝对不是方晓玉,因为每次想到方晓玉,另一个身影就会在脑海里出现,那个身影就是方晓英,这样对谁都会很残酷。

想到自己的工作,五年大学,说起来是高材生,曾经是那样豪情万丈,难道就这么困在一个小小的兽医站,浑浑噩噩,度过自己的一生?可不想这样,自己的前途又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