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穿成不受宠的嫡女逃荒了
作者:南归鸟 | 分类: | 字数:3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6章 闭城,围村
沈娇娇沉默地坐在那里,双手不自觉地摩挲着,不一会儿本来就湿热的手心,又冒出了更多的汗水,浸湿了手掌。
烦躁的情绪让她的心忐忑不安,跳个不停。
很快,一股来自她潜意识里的力量让她快速地从恐惧中冷静下来。
那股力量好似在告诉她,现在危险但还没到绝路。
沈娇娇知道这股力量是什么,这是她的第一个神级技能,能让她以第六感(直觉)的形势来判断(预感)事情的走向。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王掌柜他们回来,还要把行囊都收拾好,就是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让人出城,看来还得向吴掌柜去打听一下”。
想清楚了该做些什么,沈娇娇终于不再心慌,对着举止无措的双寿说道,
“不要慌,这样,你先去将在外面的王掌柜找回来,让他带着人去酒肆买最好的酒,多买一点回来。”
“啊?”双寿还没冷静下来,还有些发懵地看着沈娇娇。
“听清楚了吗?!”沈娇娇又提高了音量重新问道。
“啊…是,是!小的听清楚了,找王掌柜然后买酒。”
双寿的神智终于清醒了,应了两声连忙出去找王掌柜去。
沈娇娇则急匆匆去找留在酒楼的其他人,还有很多事要做。
…………
中州府东面的三山村。
三山村因地理环境命名,三面环山,只有一面地势平坦。
因为没有多余的平地种植粮食,所以三山村村民大都因地制宜,在山上种植果树为生。
丰年也能用卖果子的钱换粮食吃,但这两年因为天灾,果树成片成片的枯死,三山村村民无以为生,大都肌黄面瘦。
不过好在他们还有三座山,村民平时能挖点儿野菜,吃点儿榆树皮,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可就是这样气息奄奄的村子,现在却又迎来更沉重的一击。
自徐大夫发现了瘟疫后,就赶去了太守府,并将中州出现瘟疫这件事禀告了上去。
中州府太守在听到消息有短暂的震惊和慌乱后,就立马下达了一系列措施:
关城门,如无必要不许出城。
各家各户,紧闭门户,无许可不能出门。
张贴告示,自查家中是否有人被传染,如果有发现立马送去济生堂药铺隔离。
若是有隐瞒不报者,经查证后全家治罪。
瘟疫肆虐,人心惶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
听了徐大夫的禀告,江太守也知道那个关在济生堂后院的小姑娘,是中州府发现的第一例感染了瘟疫的人。
很快太守就让下属根据户牌查到了小姑娘的姓名,住址,籍贯,生辰。
小姑娘姓陈,名丫头,天历十七年五月初五巳时生,中州府三山村人,现居三山村村东天角沟。
江太守拿着户牌,看着陈丫头的户籍信息,一脸疑惑。
对这三山村他倒是听过,但这天角沟是在哪里?
旁边的师爷看出江太守的为难,主动上前答疑解惑,
“大人,这天角沟在这三山村的最里面,因为是在地势最低处,所以被称为天角沟。”
说到这里师爷抚摸了一下胡子,在太守的原来如此的眼神下继续说道,
“这天角沟在三山村也是属于偏僻的地方,只有那些只能靠山而活的人家才去那里居住。”
对上江太守明显轻松了的神态,师爷眼眸一转,语气沉重地道,
“只是自天灾开始,很多三山村及附近的人都开始上山了,只怕现在那边聚集了一大批民众了。”
说完不敢看江太守此时难看的神情,低着头微微摇了摇头。“只怕这次要死很多人了。”
江太守听的心痛,那么多人啊,他要怎么救啊?!
将颤抖着手背到身后,无力地闭上了酸涩的眼睛,沉默了片刻后,他吐出一口浊气,语气坚定地道:
“先把那些被传染的人找出来吧,都隔离起来。
让城里的大夫都进府城来,一定要找出治疗的办法。”
他是想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但城中也不是没有能人异士,一人不行,那就集思广益。
这次劫难,他江城一定会带着中州城百姓度过的。
他以他后面几十年的官运起誓!
那边低着头,表示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的师爷听到江太守的决定,大吃一惊,但也心热盈眶。
大人他没打算放弃!哪怕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他还是想的是百姓,他没想逃。并且时刻记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是!大人。”
师爷高声回话,又郑重而恭敬地朝着江太守行了一礼。
江太守对师爷这样郑重其事的一礼,先是一惊,随后又恍然大悟。
挥了挥手让师爷先去办事。
师爷抬头对着江太守微微一笑,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战场”去了。
中州府官兵得到江太守命令后,带着人把三山村团团围住。
又带着人把村里所有传染的人聚到一起,单独隔离起来。
那些有点症状但不严重的聚在一起,另外隔离起来。
而那些没有症状的人则在远离两个隔离地的地方居住。
还把太守的命令说了一遍,
“被隔离起来的人不许出来,没症状的人不许乱走,免得也被传染了。”
“大人,那什么时候放我们出去啊?”被隔离起来的人问道。
官兵也不觉得麻烦,耐心地解释道,
“等太守大人给你们治好了病就能出来了。”
“那我们这病能治好吗?”
“我咋不信呢,不会是把我们关起来,放把火,把我们烧死了不管吧?!”
有人听到了,反驳着官兵的话。
“我听说了,他们都说这是瘟疫,是会死人的!”
“我没病,放我出来,放我出来!!”
“你们凭什么关住我们啊!我不服!我不服!”
被官兵带着刀围住了村子,不让人出去,加上瘟疫这种病的恐惧,让三山村里的人都害怕了。
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大闹和抗议来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
有了这些人的鼓动,村民开始和官兵发生冲突。
拿着扫帚,棍子,锄头,就要趁着这股劲冲出官兵的包围圈。
但这些官兵也不是吃素的,看村民要闹事,立马抽出腰间的佩刀。
只见一队又一队足有百来十号人的官兵,排的整整齐齐地,随着为首领兵一声令喝:“拔!”
“铮铮铮”,“唰唰唰”,一把把泛着寒光的刀向着右前方拔出。
“谁要是不听命令,随意出入,格杀勿论!”
为首的官兵一脸寒意地盯着眼前这些要冲出来的人。
鼓动着村民要冲出去的人,看着官兵手上的刀,脸色一变,一个个都卸了气。
村民没有那几人的吹鼓,又不敢和官兵硬碰硬,都面面相觑地停了下来,手上拿着的工具也掉在了地上。
一时之间气氛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远远地就传了过来。
“官爷,官爷,这都是误会,误会。”
只见后面,一个发须灰白,莫五十来岁,身高不过五尺,但目光炯炯,凛然有威的老人急急跑到为首官兵面前出言阻止。
“里正。”
“里正。”
“里正,您怎么来了?”
村民看着老人来了,都有些惊讶地问道。
老人双目凌厉地盯了一下闹事的那几个人,又语重心长地对着剩下的村民说道,
“都闹什么?江大人是第一天在这里当官的吗?你们不相信其他人就算了,但这是江大人的命令。”
老人不知是不是跑的太急,还是说话太急了,捂着胸咳嗽了一下,在村民关心的目光下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反正我老头子信江大人的,你们要不信,你们出去就是找死。”
说完就一脸严肃地盯着众人,大有一种“你们谁要是敢说个不字,你看我打不打死你就完了。”
“嘿嘿,里正,你看你这说的什么话,我们信啊。”
“是啊,是啊,我们信。”
率先开口的,正是刚刚鼓动着要冲出去的那几个人中的一个。
那人一脸的谄媚地看着里正,但没想到里正还是虎着一张脸,不说话,就这样用眼神扫了一下其他人。
那人眼睛眨了眨,转身问着其他村民,又给其他几个小伙伴使了一个眼色。
“我们都信,是不是呀,大伙儿?”
“是!”那人的一个伙伴应道。
另一个人也举着手,大声喊道,“里正叔,我也信。”
有了前面的铺垫,剩下的人也都连连点头,表示不冲动,就乖乖待在村里。
得到了村民的承诺,里正这个小老头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官爷,您看?……”
里正笑眯眯地对着为首的官兵说道。
为首的官兵,“嗯”了一声,向后一挥手,所有的官兵都把刀收了回去,然后对着里正点点头,以示感谢。
他也不想闹的太大。
“江大人召集了城里所有的大夫,现在正在府城中商议病情,你们不用担心,一有方子出来,就会煎了药送来。”
想了想还是给这个里正嘱咐了一句。
换来里正一道感激的目光,为首之人这才带着官兵把守着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