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穿成不受宠的嫡女逃荒了
作者:南归鸟 | 分类: | 字数:3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7章 徐大夫献策
府城内。
江太守坐在上首,看着聚在这里的大夫们吹胡子瞪眼,唾沫横飞地在那里争的面红耳赤,状况之激烈,在二门外的小厮都听见了。
半天时间过去了,茶都喝完一壶又一壶,有些嗓子都因话说的太多而有些暗哑。
众人的谈论也迎来中场休息。
江太守听了这么久也听累了,手指在桌案上轻叩两下,嘴角强扯出一丝笑容,期待地看着众大夫,
“诸位也谈论良久了,可有得出什么好的方法吗?”
坐在下首的中州府大夫们,听见江太守问话,刚刚的激奋也没了,气势也没了,个个都萎靡地低下头,不敢吱声。
看没人答话,江太守盯着坐在左边第一个人问道:
“凌先生,您家学渊源,祖上更是在太医院当过值,不知可有好的应对之法?”
凌先生大概五十岁左右,年岁大却看着精神头十足。
头戴黑色方巾,身穿蓝色长袍,腰间系着黑色的宽腰带,上面挂着一个深蓝色药囊,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草绳底布鞋。
有江太守问话,其他人也都期冀地望着凌先生,希望这个在中州府,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大夫会说出什么惊世名方,一下子就能解决眼前的困境。
对上众人期待的目光,特别是对上江太守那盛着满满希望的眼神,凌先生自持沉稳也不由得有些不自在。
凌先生尴尬地咳嗽了一下,看了一眼江太守,又看了一下同行们,犹豫再三,才在众人的目光下,无力地叹了口气后,摇了摇头。
“大人,这瘟疫我也只在医书上看过一二,但其中对这个症状的记载甚少。
现在疫病来势汹汹,我也无计可施啊。”
“什么?!您也没办法吗?”另一边看起来年轻很多的一名圆脸大夫一脸惊愕地问道。
凌先生是少数没有参加刚刚的那场争论的人之一。
大家也都以为是凌先生不屑于和他们争论,但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结论。
没想到凌先生也没了办法,这是大家没想到的。
江太守对深负众望的凌先生也无计可施这件事,同样很失望。
但想起遭受苦难的中州城百姓,还是不死心地又问了一遍,
“先生,就算不能完全医治,难道也没有防止病情继续恶化的法子吗?”
凌先生想了想,眼神向后看了一眼,最后落在坐在倒数第二的徐大夫身上,对着江太守说道:
“大人,或许徐大夫有法子。”
“哦~可是那位禀告瘟疫之事的那位徐大夫?”
江太守带着希冀地问道。
“是的,正是济生堂的徐大夫。”
凌先生点点头,肯定地回道。
得到了凌先生的答复,江太守向着下面的人看去,
“不知哪位是徐大夫啊?济生堂的徐大夫。”
被拉来“凑数”的徐大夫一直都当自己是局外人,在这样的场合,他一个名声不显的郎中怎么看都显得不合时宜。
要不是那个狐狸似的师爷说自己禀告消息有功,非得让他来一起商议,他说什么也不来的,当然也来不了。
来了他也知道,他没有在这些人面前说话的份,但此刻,江太守却问他了。
神游天外的徐大夫被吓的一个激灵,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在众人的注目下走到了中间,跪下行礼。
“济生堂大夫徐民生,拜见太守大人。”
江太守闻声望去,下跪之人身材矮小,面容平凡,但却长着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眉宇间透着一股温和慈悲之气,是一名仁心仁术的好大夫。
江太守暗暗对眼前之人下了初步评判。
不知道自己给江太守留了好印象的徐民生,此时磕头后也不敢抬起头来,他紧张啊。
这是他第一次在这样的大人物面前说话。
好似看出了徐民生的紧张,江太守时适地让他起来,并说道:
“徐大夫不必多礼,先入座吧,站在那里算怎么回事。”
“是。”
徐民生低声应道,这才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又颤颤巍巍地坐回了位置。
江太守见人落座了,这才有些疑惑的看着凌先生问道:
“不知刚刚先生所言何解?”
凌先生躬身解释道:
“大人应该也知道,现存于世的传世名书多为摘抄本,且那些真正的巨作在风雨飘摇的岁月早已不知踪影。
但偶尔一次,老朽在徐大夫那里看到过《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这两本不世医术的残本。”
凌先生话落,厅内的人都惊讶地看着徐大夫,有羡慕的,有嫉妒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意思。
“哦?!”
江太守也同时惊喜地看着徐大夫,他不是大夫,对医书没有那种势在必得之心,但也听说过这两本书的价值。
而徐民生听凌先生竟然违背诺言,把他的秘密说了出来,不免大惊失色,心底恨恨地说道:
“好你个老头子,算我看错你了,你这是要害我啊?!”
想着后面肯定很多人要来抢他的医书,说不定会威逼利诱,栽赃陷害,他的清静医人的好日子就要离他远去了。
他就心如死灰了。
心思斗转星移,又在脑海里天人交战一番后,他眼一闭,心一横,冲着江太守说道:
“大人,小人确实有这两本书,但只有《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和《伤寒杂病论》中防疫一篇。
两本残篇都只记载了疫病的来源,症状,以及如何防疫。
但该如何医治,小人也不得而知。”
说着从衣襟最里面掏出两张破烂泛黄的纸张,又小心谨慎地展开,双手捧着对着江太守说道。
“现小人愿意将这两篇残本献给大人,邀诸位一起斟酌。”
这是徐大夫痛定思痛后后,想出来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法。
不拿出来是不可能的,就算他刚刚想说丢失了,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
既然躲不过,那不如自己主动拿出来。
再说,他也有心想给那些病人出一份力,只是在陈丫头被确诊后,他也想了很多法子,但还是没有成效。
想到这里,徐大夫叹了口气,心里想道:
“或许是自己医术不精,这里还有这么多医家高手,想来不会像自己这样无能。”
这样安慰了自己一番后,徐大夫的表情好了很多,对祖上传下来的残本也就没那么心疼了。
江太守望着手里徐大夫献上来的残本,心中一喜,看着徐大夫的眼神更加温和了一点。
“徐大夫真是深明大义,仁心仁术啊,来日若此件事了,徐大夫可居首功。”
徐大夫连忙摆摆手,谦虚地道:“哪里,哪里,这都是大人和诸位前辈的功劳,我医术浅薄,再好的书在我手上也不能发挥作用,倒是浪费了。”
“徐大夫,好觉悟啊!我自愧不如啊。”
某一位大夫看着那两篇纸张,忍不住地激动出声。
看徐民生将残本献了出来,他打心底的敬佩,但更多的是欢喜。
欢喜是因为,徐民生献出来了,那作为在场的一份子,他也就有了一观的资格。
那可是不世医书啊!他怎么可能不向往?!哪怕只是残篇,那也足够让他兴奋了。
在场的其他人也都很高兴,对着徐大夫说尽了好话,吹嘘着,捧着。
徐大夫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只能僵硬地应付着,脸上堆着笑,心却在默默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