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作者:凤雀吞龙 | 分类:玄幻 | 字数:304.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20章 陶谦到来,出海位置
第520章陶谦到来,出海位置
此时的徐州之内,除了吕布之外,各家都在考虑着,该如何应对这路过徐州的乐进。
陶谦不敢得罪曹昂,他在乐进和徐晃分开之后不久,就亲自带着三千兵马,找到了乐进。
“乐进将军。”陶谦进到乐进的营帐之内,拱了拱手。
乐进见到陶谦这么客气,也赶紧还了一礼,抱拳说道:“末将见过陶刺史。”
“哎,乐进将军不必如此的客气,既然你奉少将军之命,护送倭国的使者来到我徐州地界,那我这个徐州刺史,自然是要表示一下,略尽地主之谊。”
陶谦笑着说完这话,就询问乐进的行军路线:“乐进将军,敢问你们这一趟,打算从哪里出海呢?”
乐进闻言,则是扭头看向在一边等着的金利儿三人,开口问道:“三位,对于出海的位置,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三人听到乐进的声音之后,就互相看了看,随后金利儿才继续开口:“乐进将军,我们登陆之后,已经忘记是从哪里出海的了,所以我们一切都听将军的。”
乐进听到这话,就再次看向陶谦,说道:“多亏了陶刺史来的及时,若非如此的话,末将怕是还要登门拜访您了。”
“哦?乐进将军何出此言啊?”陶谦不解的问道。
乐进见到陶谦不解,就开口解释了起来:“末将初来乍到,不太了解徐州的地形,所以也不知道这在哪里出海合适。”
“若是陶刺史您今日不来的话,末将只能登门拜访,请您帮末将选一个出海的地点了。”
陶谦听完乐进的解释之后,心中也就乐开了花,毕竟乐进的这番话说的很客气,他很受用。
随后,陶谦便开口说道:“这样吧,乐进将军,伱带着这三位使者,在我徐州休息几日,我派人出去打探一下,哪里是最适合出海的位置,如何?”
乐进闻言一愣,然后略带诧异的问道:“陶刺史,您这作为一州的刺史,还不知道徐州哪里适合出海吗?”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陶谦面色平静的摇了摇头,没有对乐进的话感到一丝一毫的不满。
“虽然我是这徐州的刺史,但是平日里,我是不怎么去沿海一带的。”陶谦面色平静的解释道:“这沿海一带,基本上都是渔村,所以这去东瀛倭国,我还真的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出发。”
听完陶谦的解释之后,乐进便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
随后,乐进就转头看向金利儿三人,开口问道:“三位使者,我们在徐州修整几日,可以吗?”
金利儿三人听到这话,就面露难色。
毕竟他们在来大汉之前,邪马台国就被围攻,而他们也背负着求援的使命。
其实在他们的心里,是不愿意回去的,毕竟邪马台国被围攻,还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
若是他们回去之后不久,邪马台国就被攻破了,那么他们三个可就要死了。
这回国,哪有待在大汉安全?
可是他们毕竟是邪马台国的使者,忠心于他们的女王。
这若是不回去的话,深受鬼神之说影响的他们,心里也过不去那道坎。
最后,他们三个一致决定,与其留在大汉,今后内心饱受折磨,倒不如回国,就算是被狗奴国等国给攻破了,那他们就死!
更何况他们在见过曹昂办的阅兵仪式之后,便觉得只要大汉随便一出手,他们邪马台国的危机就可以被化解。
而曹昂也是亲口答应了他们,会出兵帮助邪马台国。
但是曹昂出兵的前提,是邪马台国在大汉援军抵达之前,要顶住其他诸侯国的围攻。
想到这里,金利儿便对着乐进说道:“乐进将军,若是可以的话,我们还是想尽早启程,将大汉同意出兵帮助我邪马台国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民众和女王。”
“免得国内的民众,觉得没有希望,再次爆发更为严重的内乱,那样的话,我们三个可就成罪人了。”
乐进和陶谦都听到了这话,所以乐进就转头看向陶谦,等着对方的回应。
陶谦闻言皱了皱眉头,原本他想留住乐进和这三个使者,以此来拉拢一下自己和乐进还有他国使者的关系。
结果没想到,这个番邦小国,竟然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情况。
如此一来,那也就没有拉拢的必要了。
毕竟这样在地图上找半天都找不到的异族小国,陶谦还不是很将其放在眼里。
不说他一个倭国的邪马台国,就算是草原上的那些大的番邦,陶谦也不将他们放在眼中。
大汉的刺史,就是有这个底气!
陶谦思索了一番之后,就开口说道:“若是赶时间的话,那就请三位从广陵那边的沿海一带出发吧。”
金利儿三人听到这话,就对着陶谦行了一个礼,客客气气的说道:“多谢陶刺史。”
他们三个人,并不知道这个刺史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听到乐进这么叫,他们也就跟着叫了。
陶谦点了点头,然后便跟乐进说道:“乐进将军,既然三位使者赶时间,那咱们就抓紧时间出发吧。”
乐进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就下令,拔营出发。
此时的琅琊国内,刘备也得知了乐进路过这里的消息的。
刘备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也是大喜:“我大汉余威尚在,这些番邦小国,依然是需要对我大汉称臣。”
一旁的张飞,见到自家大哥这么开心,就忍不住问了一句:“大哥,这称臣的小国,只不过是地图上都找不到的一个小国,您有必要这么开心吗?”
刘备听到这话,就笑了出来:“三弟,你不懂这其中的含义,想当年,我大汉鼎盛时期,周围各个小国,都要俯首称臣,也包括那倭国在内。”
“只是后来,大汉发生内乱,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这些番邦小国见到大汉的情况之后,也就不再称臣国了。”
“现在,这重新称臣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国,但这却是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