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副本系统
作者:龙千言 | 分类:历史 | 字数:12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6章 侃侃而谈
暗流汹涌吗?又岂止是暗流汹涌,能够让常旭宁死也要保全的,要么是宝日帝国的大人物,要么就是宝日帝国在平兰州的组织,沈沐风对此深信不疑。
这个时候张嫂走了进来:“老爷,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上菜吧!对了,去酒窖里拿瓶好酒来!”
“是老爷!”
片刻之后,几个下人将饭菜端了上来,张嫂也匆匆而回,手里还拿着一瓶酒,正是沈沐风的万山纯酿。
“小沈啊!你这酒可不一般,在我看来,比御酒也毫不逊色半分!”
其实孙福义还是怕犯了忌讳才如此说的,御酒孙福义还真喝过,每年上面都会发下御酒犒劳兄弟们,至于那味道,与眼下的万山纯酿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沈沐风笑了笑,可心里却大吃一惊,自己酿酒的消息可是严格保密的,沈沐风不相信三家会将这样的消息传出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三家,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沈沐风想要的,只是将万山纯酿的名头打出去而已,那样的话万山县知县的名字,自然也就打出去了,并不需要刻意告诉其他人这酒也是他酿的,除了自己的近人和三家的人,知道的就剩下十个酿酒的大师傅了,也就是说,这十个人中,可能就有暗卫的人。
沈沐风叹了一口气∶“大人,下官佩服!”
“哦……”孙福义拉了个长音,不过很快的就转移了话题:“小沈啊!这一次继任的知州大人与你沈家是老关系了,是圣上钦点的刑狱司冯大人。
以后你小子在平兰州这一亩三分地,不说是通行无阻,却也不是谁人能拿捏的了!”
沈沐风微微一愣,心里却暗叫不妙,开玩笑,那死掉的沈万启在京城也算是一号恶少,他老子是刑部侍郎,刑狱司正是老沈头的下属,又怎么会没有见过沈万启。
如果真让这个刑狱司的冯大人见到了自己,自己可能立马就要露馅了。
强压心中的不安,站起身给孙福义倒了一杯酒,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大人,下官在京时,过于顽劣,冯大人继任,恐怕未必会给下官什么好脸色,所以说大人您还真是说笑了!”
沈沐风说完一饮而尽,而孙福义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也喝了一小口,孙福义虽然喜爱此酒,喜欢这芬芳中带有的辛辣之感,但身份的特殊,还真不敢贪杯多喝!
“小沈啊!你脑袋灵光,我坐在如今的位置上颇为担忧,两国大战在即,那常旭宁死也要保护的到底是什么人,我想是不是该给自己找一条退路了!”
沈沐风陷入沉思,至于孙福义说的退路他才不信,真拿自己当傻子了,虽说是个州丞,可好歹也是个正四品的大官。
如今平兰州暗流汹涌,但也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身为州丞,怎么会甘心急流勇退。
而权力这个东西是会让人着迷,会让人发疯,放弃手中的权力找退路,除非是到了必死之局,否则傻子才会那么做,更重要的是,对方十有八九可是暗卫啊!
所以孙福义说完,沈沐风第一个念头就是在试探自己,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自己,沈沐风不知道,但是沈沐风觉得,应该是出于某种目的,而这种目的和自己有着密切的关联。
想到即将上任的冯大人,沈沐风知道是该自己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微微做出沉思的样子,片刻之后这才说道。
“下官觉得,他要保护的可能有三类人,我用可能,只是因为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罢了!”
孙福义微微一愣,三类人,之前听统领分析过,难道此子比统领看的还长远?
不过孙福义久经官场,很沉得住气,不留痕迹的点点头,示意沈沐风继续说下去。
沈沐风笑了笑说道:“先说说常旭,常旭在任十六年,一个奸细要在敌国的地盘上生存十六年,而且是在一州之首的位置上,所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
十六年的谨小慎微,还是被发现了,能够让常旭坦然面对死亡的,无非是保住这十六年来的精心布局,至于这个布局是什么?这太简单了,其一,制造咱们大夏后方的不稳定,这一点很重要,一旦战事起,后方起火,将会影响到战局。
尤其是平兰州位处天脊山脉,一旦起事为祸一方,若是被敌国奸细占据平兰,那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照成的危害绝不会小。
而且平兰州与京师只有通州一州之隔,搞不好还会威胁到京师的安危,那样对大夏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这平兰州一定有不少宝日帝国的奸细,只待时机就会起事!”
对于沈沐风的分析,孙福义只觉得背脊凉飕飕的,之前统领分析的只是表面而已,自然不会与他讲的多么细致。
不过似乎想到了什么,赶忙问道:“你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非也,此事绝非危言耸听,如果你细心就可以发现,平兰州治下恐怕没有哪个县是富裕的,鱼肉乡里,恶贯满盈之辈可并不少啊!
自古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老百姓就是这水,如果这水汹涌澎湃,这舟可是会翻的。
所以除了平兰州城相对富裕安平,治下各县的百姓基本都算是困苦不堪。
这个时候已经是很危险了,一旦有人揭竿而起,那么必然成为燎原之势,没有重兵镇压,乱民将会祸乱一方,一旦这乱民蔓延开来的时候,对大夏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就拿明末的农民起义来说,虽说天灾为祸,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揭竿而起。
当然,究其根本还是明末烂透了,当官的几乎是无官不贪,军队冒领粮饷杀良冒功,更为天怒人怨的便是那些地主乡绅,借机大行土地兼并,大量的土地都流入了这些人的手中。
而崇祯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出发点是好的,可也要了解现状,加以分析才好稳固朝局,可惜被一群贪官污吏忽悠的找不到北。
当然,不可否认崇祯作为皇帝来说,还算是不错的,乱世的皇帝不好当,天灾人祸都赶一块了,又能有什么办法,就算有办法,可又能得到谁的响应。
不说别的,拉下脸跟老丈人借点钱,那周老头不是也没借吗!
所以说明末不仅仅是天灾,更是人祸,崇祯撑了十七年已经算是不错了,不说别的,人家皇帝吃香喝辣,崇祯是起早贪黑批奏折,而且都快吃糠咽菜了,内库空的连耗子都没有一只。
有些跑偏了,不过基本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老百姓可不会有什么国家不国家的念头,饭都吃不上了,谁还会在意什么国家。
说句不好听的,历代百姓十有八九活的苦不堪言,国家的归属感实在是呵呵了,否则李闯王怎么可能纠结数十万百姓跟着他造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