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黑枪小三口
作者:王清谈 | 分类:军事 | 字数:79.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四十七章 巨有钱的华人(一更)
城区的大片枪声响了没多久就逐渐停了下来,远近偶尔会响起单个的几声枪响,到了夜里,枪声才几乎没有了。
王南不知道城里是什么情况,就在市区外边先找了个过了夜的地方。他让两个女人先歇下,就拿着枪准备进市区里看下,这枪声响了一白天,不知道现在什么情况了。
王南从开始就没想过躲在市区里。
一个是因为认识他们三口的人太多了,家里不能住,其他的地方随时暴露身份,还会牵连到其他人。
再个,他在市区内打黑枪,只要暴露出身形,他对日本人会用舰炮不会青红皂白的还击深信不疑。
还不如引着日本人在城外追着他,他高兴了就进市区杀上一圈。
可这个问题都被日本人想到了,城区路卡防守的很严,日军炮兵早躲在小院里架好了山炮、迫击炮。
王南先是准备趁夜色很随意的打掉一个路卡,顺着大路进城区转转,可走了几公里找了个路卡,他只在城外边开了几枪,照明弹和大小炮一起打了过来。
日军追上王南的踪迹后,除了清理市区里的部分兵力外,其他兵力全部都放在进出城的部位,即防守华人暴动,也防止王南进城。
王南只好再换个地方,他这回要试下潜行摸哨,枪声太明显了,用刀试试。
可寺内寿一把华北日本人挨打的经验拿了过来。
新加坡还来不及造炮楼碉堡一类的东西,他却亲自指导了如果封城,连路卡如何埋设地雷都做了示范,还特意做上了雷区标示牌。
王南又换了远处的一个路卡,等他在夜里潜近了,却看到路两边都插着有木牌,上面写着地雷区字样。
他看了有点半信半疑,于是退了回去,远远的一枪把木牌打倒,轰的一声巨响,果然有地雷。王南气的暗骂,见照明弹打过来了,赶紧跑开。
日本人的地雷主要使用在太平洋一带,基本就是华北地雷战的日式山寨。制式的和自制的都是土地雷,不光埋在土里用,还经常抱着用。
用有水雷改的炸坦克的地雷是比较先进的,可更多是是土陶做的地雷,木箱做成的地雷,还就近取材的椰子雷。
日本这样一布置,就限制了王南进市区的路线。只能夜里潜到居民区边上一路穿房跳墙进市区,当然也可以从河里游进市区。
可考虑到出城也要走这样的路条,王南看了下时间,离天亮只有两三个小时了,还不够潜来潜去的哪,只能悻悻的回去休息。
这时,留在新加坡城里的华人名流们还在开会中。
几个华人名流与日本人确定了这些条件之后,立刻通知留在新加坡的各界名人、名流或者是一些组织的代表,包括马来人在内,连夜聚到一起商讨是不是接受日本人的条件。
看到华人自治政府,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希望部分接受,也有的人断然拒绝,甚至有的组织代表看到这个条件后愤然离场,但最终在凌晨的时候,经过文明的举手表决,日军提出的条件被全盘接受了下来。
自治政府这个条件很吸引南洋的华人们。
做为普通老百姓而言,只要日本人不屠杀,很多华人们就已经为之烧高香了,现在还有块地盘让自己自治,不知道多少华人为之雀跃。
说来说去,也是海外华人受到了太多苦难,寺内寿一这一招就把南洋的华人安抚下来。
历史上山下奉文打下新加坡后,做了两件事。
一个是给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去捧皇室,可现在新加坡这一顿乱枪把他打傻了,权力也被他的恩主拿走了,这一切就没有机会再按他的意思改变了。
另一个就是屠杀华人。由于日本人、英国人、印度人、马来人、台湾人、汉奸各路人手都参与了屠杀行动,加之无数华人临时逃入的新加坡,根本没有人口记录,也没有任何资料留下来。
战后英国人又不怎么调查,虽然找到了多处屠杀地点,可更多的是绑上手脚丢在海里尸骨无存。
要是按当年佛柔报纸吹捧日本人的报道华人是被肃清了7万人,而日军供词才几千人,后人有说2万的,有说4万的,有说5万的,已无法确定被害人数了。
可现在是日军反被屠杀了上千人,伤的也有千余人,在日军拼死挣扎反抗的情况下,华人平民死伤的也有近千人。
整个南洋日军占领的地方都在发生类似的群体反抗事件,这才是日军最担心的事情。
第二天,华人代表与日军开始商量具体条款。
为了华人自治,哪怕山下奉文恼羞成怒的让华人政府上交俸纳金加上抚恤3000万元,华人代表人盘算了半天也答应了下来,至于1万只枪要在一个月内完成,更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寺内寿一的智商比山下奉文和这些华人都高上太多了,谁都猜不明白他巨大的让步后面包含的种种祸心。
华人可以自治,可却得符合日本人的要求。以此为前题,寺内寿一给新加坡设计了一系列的管理方式。
华人自治政府开始按日本人的指示,先进行一系列自治前的整合,从日本人提供的良民证样本开始。
良民证看着稍有点古怪,却是老鬼寺内寿一分裂新加坡岛上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和华人、华人内部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手段。
特制的良民证上不写民族不写原籍,只有一个空白格,上面写着:福建人、潮州人、广东人、客家人、海南人、峇峇娘惹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人等等。
这样的小手段很不容易察觉,可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群居心理,最后有意无意的形成了一个新团体,最终从大华人的身份变成了更小更多更散的小群体。
再把新加坡分成几块区域,城区又分了几个行政区,随后要求各行政区开始建围墙,只留下几个口子通过。
这根本就是慢慢的把新加坡也变成上海租界孤岛的样子。
仅这两个政策执行下来,新加坡社会就开始出现了各种小小的混乱,随着时间发展会越来越大。
头几天参加到华人自治政府的人还天真的认为是华人自治,可不到十天,他们就发现自己就是日本人的傀儡,日军的要求一条条的送过来,问题都不大,事情也不复杂,可就是让他们忙的不可开交,没时间去想华人自治政府怎么自治,变相的成了日本人的跟班走狗。
什么都是日本人说的算,却什么都需要他们出头露面,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岐。
寺内寿一挖的这个坑又大又深,他们一脚踩下去就直接掉到了坑里,爬都爬不上来。为了华人自治这四个字,又不得不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去做。
一次次是委曲求全,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顺从听话。
日本人不来硬的,普通华人们就自我感觉良好起来,让交钱就交钱,甚至不少人还耍小聪明手工造了很多枪,充数交上去时也没有日本人追究,却没发现他们已经被寺内寿一的计划圈养了起来。
山下奉文也好,甚至寺内寿一都没想到,新加坡和南洋各地的华人们居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齐了俸纳金和抚恤金(历史上也是如此),总额据说相当于日本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
按时交足巨款吓到了他们,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南洋华人的作用,决定改屠杀为剥削,开始对华人设定非常高的费税,并且要生产提供大量战争所用的产品。
马来亚半岛的所有产出都运向新加坡,加工后,再输送到日本本土或者日军各部,新加坡的华人们虽然什么都上交的精光分文不落,可只要有饭吃,不被屠杀,反抗的枪声也越来越少了。
寺内寿一以此教导山下奉文,软刀子杀人更厉害。华人们能安份的交出这么多财富,那就做成南亚共同荣的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