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从八百开始崛起

作者:汉唐风月1 | 分类:军事 | 字数:482.5万

第1371章 这样的仗要多打

书名:从八百开始崛起 作者:汉唐风月1 字数:3634 更新时间:2024-11-16 10:37:36

日军这边紧锣密鼓的筹划着如何解救己方2000官兵和一个愁的饭都吃不下的陆军大佐。

而四行团6000余官兵,不,更确切的说是超过一万官兵却是热火朝天的围绕着包围圈中的日军构筑工事。

那是因为紫山大战开启后,还留在四行团驻地训练的4000余新兵也在各自新兵连、排长的带领下分批向紫山出发,等到紫山战役战至正酣之时,4000新兵已经由太行山进入紫山内。

这4000新兵算是唐刀手中最后的预备队,如果日军增兵,那这4000新兵就会顶上,与此同时,位于邢台的921师师部下令,冀南分区两个正规步兵团也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支援紫山。

也就是说,不光是日本华北方面军这边可以增兵,中方这边随时也可以向战场投入一万以上兵力。

八十集团军总部那边同样是下定决心,必须要在这一战打出士气和威风,如果战况胶着,甚至不惜动用远在数百里外的511师主力686旅。

可以说,在紫山之战发生前,唐刀和八十集团军总部就已经将这一战当成战役级别的仗来打,而日本华北方面军方面只是将其规划为师团级的战场,从格局方面就已经先输了。

战场规模还没来得及扩大,日军就已经认输后退,摩拳擦掌的4000新兵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老大哥们把日军揍得稀里哗啦而自己只能留在后方等待军令下达。

直到唐团座归来,这才大手一挥,命令4000新兵也走出紫山,以新兵连为单位参与对2000日军的包围。

本来夜承桓和上官云对新兵们成建制的参加包围圈战斗还有疑虑,打算将新兵连拆分为新兵排补充至四大步兵营各连,既可以对各步兵连进行兵员补充,也可以老带新积累作战经验。

“当年川军新兵团就能以纯新兵建制和日军甲种师团当面锣对面鼓的干,他们凭什么就不行?铁背新兵连的称号尤在,我相信他们不会让我失望!”唐刀却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四行团以老带新是传统,可以大大的降低新兵的阵亡率,但不一定就要成为固定模式,新兵们不是孩子,他们终有一天会独自面对生死,这样的战场反而会加速他们的成长。

来自未来的唐刀的目光远比他这几位同僚考虑的更远,眼看就到五月,日本对东南亚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太平洋战争即将开启,中国战区的形势即将迎来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或许还远不是四行团这种级别的战斗部队所能感受的,但唐刀知道,抱上米国人大腿的那位心态和两年前必然有所不同,那会儿他迫于各种压力或许还有‘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需求,但当米国人送来橄榄枝后,穷兄弟自当如敝履。

唐刀有种直觉,那位既然必生此心,那和八十集团军走得极近的四行团必然会被其想方设法调离第二战区。

第二战区的抠门老汉可不是吴、郭、张几位义薄云天的将军,那就是个纯粹的生意人,只要能获得他想要的利益,别说唐刀和四行团了,就是身边的女人,也能毫不犹豫的卖掉。

唐刀能和他合作,但可从未将其视为可遮阴避凉的大树。

甚至,那位对四行团的筹划,从唐刀上任冀南公署副主任、四行团由22集团军司令部直属团划归战区司令部直辖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从那一时刻开始,军政部再也不用考虑川军系的感受,只要说服抠门老汉一人就可以了。

毕竟四行团哪怕是特种团编制,其正规编制也不过5000人,就算那位手眼通天知道目前四行团规模,没法抵抗军政部凋令的四行团也只会有5000人离开华北,而剩下的,就是四行团在华北留的种子。

哪怕有一天四行团在某处战场全军覆没,华北战场上依旧还留有四行团坚定抗战的精神和作战意志。

有着丰富野战工事构筑的四行团万余官兵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挖掘出了超过12千米的两道深壕,并在其中部署了总共32个步兵连,老兵连14个,新兵连18个,并根据该地丘陵地域地质特点,对丘陵底部实施挖掘,争取在日机来临之前,挖出超过30个大型防空洞。

愁得吃不下饭的重信吉固大佐完全没想到,很快他就不是因为发愁而吃不下饭,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根本没饭吃。

他的那位师团长倒不是真的放弃了,邯郸城内的日军经过两日休整和协商,派出了以第4师团大熊幸之助为首的1.7万人援军,兵力达4个步兵联队并携有60门火炮的5个炮兵大队、两个拥有34辆坦克的战车中队,天空上还有日本华北方面军航空兵团派出的4个轰炸机中队做空中掩护。

从实力上来讲,这支日军援军的战斗力几乎可以和一个师团媲美,充分显示出了冈部三郎的决心。

但就是这样一支大军,却根本连自家被困官兵的影子都还没看到,就在距离包围圈大约2公里外,被683旅的4个团以及冀南分区赶到的两个团给挡住了。

中方投入了超过2万步兵,沿着丘陵部署的防线长达10公里,大熊幸之助亲自指挥的4个步兵联队攻击三日不得寸进。

当然了,这种结果主因是6个中国步兵团作战英勇火力强大,任何想前进的日军步兵都会遭到无情打击,但由第4师团和第10师团为主的4个步兵联队作战意志并不坚决同样关键。

战场上出现最多的状况往往是日军一开始进攻,中方这边步兵都还没上线,就是迫击炮还击,日军就立刻火烧屁股一般后撤,就这种打法,别说三日没有寸进,就是三十日,恐怕也挨不到被困日军的边儿。

大熊幸之助那1.7万人,有邯郸城那边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一天三次攻击,打完就收工吃饭,但包围圈中的日军可没有给养补给。

本来紫山战役在日军的计划中多则半月少则一周就能解决,后勤辎重基本就按照这个时间携带的物资,这也就算了,按照这个辎重配给,包围圈中的日军少说也能再支持个一周时间,但好死不死的,五天前的撤离,为了不浪费物资,撤离的日军不辞辛苦的将辎重带走了大半。

于是,在被包围后的第三天,包围圈中的日军就彻底断粮了。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那连饿9顿是个啥感觉?

必须眼珠子发蓝,包围圈中的日军终于充分领会了这一点。

高度最多不过七八十米高的丘陵上除了矮树和灌木,那是要啥啥没有,也不对,日军步兵们在挖掘战壕时,还是发现了不少田鼠.....

于是,在断粮后的第一天,从大尉到二等兵,日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捕鼠行动,不过不是为了除四害,而是要吃肉。

愁得吃不下饭的重信吉固大佐就在当天晚上吃到了三天来的第一顿肉食,一支被烤至焦黑的田鼠。

为了让大佐吃的开心一些,联队部炊事兵还很贴心的撒了宝贵的精盐。

感官上极度恶心,但舌尖上的味蕾却提醒着日本陆军大佐,这是他这一生中从未吃到过的极致美味。

吃着吃着,日本陆军大佐就哭了,不是因为美食带来的感动,而是他知道,就是这样的田鼠,恐怕2000帝国官兵也分不到一人一支。

这的确没错,根据战后缴获的该部战报,当日日军共捕获田鼠1246只,除配给伍长级军官以上者一人一支,其余自曹长以下官兵,都是两人共享一支。

平均每人不到80克的肉!

但这也是日军最后可以果腹的美味了,从那天晚上开始,日军就只有以野菜、树皮为食。

关键是他们的活动区域就不到0.5公里,再多的小树也禁不住饿急眼的2000日军这么剥皮啊!

撑到第六日,野菜和树皮都被薅光,日军眼看着就要吃土了,甚至已经有日军将目光看向了因为没有治疗而死去的同袍遗体,重信吉固大佐也是急了眼,竟然不再苦苦哀求冈部三郎加快救援速度,而是直接坦承其部目前现状。

“食物、清水于4日前已完全断绝,官兵饿殍遍野,即将以同袍之尸为食,其景若落入中国人眼中,后果当不堪设想,是战是降,望师团长阁下早日决断之!”

紫山之战到目前,日军方面是处处受挫屡遭打击,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将降这个字眼宣之于纸面,可见这位日本陆军大佐当时的绝望。

如果中国人发起进攻,他宁愿率领2000余部与中国人决一死战,全军皆墨也在所不惜,至少没有坠了第1师团之名。

可中国人偏生就采用这种软刀子杀人,围而不攻,就让他2000人在山野中硬挺着。

就像这位日本陆军大佐在电文中所说的,除了食物没有外,更可怕的是没有清水,冀南这地方属于北方,本身就水资源不怎么丰富,可不像中国东南,挖个一米多深的战壕都能挖出水来。

为了解决水源问题,重信吉固大佐已经组织一个步兵中队挖掘了十几个深达10米的土坑,也没见到半点水汽。

幸好,在某处丘陵之下还有条宽不过半米的溪流,水的流量虽小,如果勤快点用军用水壶去取水的话,勉强够维持2000人生命所需。

只是,那条小山溪距离中国人的封锁线不到300米,就在中国人步枪的射程范围。

该死的中国人也很快发现了这点,于是他们将这条暴露于密林外的长度不过150米的溪流当成了他们的射击场。

哪怕是在夜间,他们也会时不时的打出照明弹,并在照明弹的照耀下,对爬行着取水的士兵进行射击,为此,已有超过30名帝国官兵付出生命,取回的水,都带着淡淡的血腥味儿。

可就是这样,饿蓝眼的日军步兵依旧将目光看向了那些为了他们献出生命的同袍,这如何不让日本陆军大佐痛心疾首?

也怨不得他直接把‘降’这一禁忌字眼放到桌面上了。

“可战,绝不能降,否则将成为师团之耻,关东军之耻,帝国陆军之耻!”冈部三郎的回电措辞同样激烈,以三个严厉的之耻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