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作者:汉唐风月1 | 分类:军事 | 字数:482.5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14章 雄关告急!
这竟然是一封转自第十战区司令部的求援电报。
虽然求援的主体不是他唐刀,而是向相隔不远的第二战区,但求援的原因却是让唐刀也不由大吃一惊!
‘日军正集合重兵于已经占领的晋南黄河渡口,有西进关中之图!现守军兵力不足,急需支援,尤以潼关为最!
日军活动频繁,战区主力不得寸离,晋东南距离该地尚远,已是鞭长莫及,望你部克服困难,赶赴潼关战场,以粉碎日军西进之妄想!
关中失,我战区三十万大军尽丧退路事小,西南重地危矣!”这是战区司令部发给唐刀的电报原文。
第十战区在历史上声明不显,那是因为其战区所辖不过和晋省仅一河之隔的陕省,其主要防务也就是沿黄河布防,防止晋省地区的日军渡过黄河,自成立后的一年就被裁剪。
但绝不能就此否定该战区的作用,从1938年初起,日军就从未放弃过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平原的意图。
在曾经时空中,甚至一直到日本投降的前夜,潼关老县城都还被日军炮兵炮击过,那里可能也是战争持续最久的位置,但也是日军从未攻克过的阵地。
是的,如果唐刀的记忆没出错的话,日军虽然无数次试图渡河,却都被沿河布防的中国军民击退。
关中平原,成为日军极少没有踏足其上的肥沃土地之一。
可这一次,竟然让一个辖12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的战区向友军发出求援电报,难道说战局出现了连唐刀也意想不到的变化?
唐刀迅速向团部发文联系,终于,他得到了他猜中但却半点不想要的结果。
小蝴蝶扇动的翅膀,终究是在太平洋的彼岸刮起了飓风。
晋东之战大胜的后遗症,他来了。
日本华北方面军那位新科上任的大将司令官在抵达之后总共烧了两把火,结果没烤焦对手,却烧了自己屁股。
连续两战,日本华北方面军不算伤的,光是运回日本本土的小木匣,就超过5万!
这种损失程度,甚至还超过淞沪会战和金陵会战,自然也突破了日本陆军大本营的底线。
衫衫元再如何有地皇在后面撑腰,也是有点顶不住了。
不过,日本陆军大本营终究还是给了地皇和前陆军大臣面子,衫衫元没有像他的上一任室内寿衣一样灰溜溜的辞职走人。
只是,日本陆军大本营新成立了一个第三军!
第三军,下辖第五师团、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共计十万余人,并负责西进关中的战场。
但这个第三军,并不隶属于华北方面军,而是直属日本陆军大本营,有独立的指挥权。
第三军军长,由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四郎担任。
这个由日军大本营直属的第三军,大部分兵力都是抽自华北方面军,原本兵力高达30万出头的华北方面军兵力锐减至20多万,尤其是其战斗力最彪悍的第五师团也被抽走,实力下降了可不止三分之一。
说白了,这种赤果果削弱华北方面军实力的分配,就是对衫衫元在华北作战不力的惩罚。
但哪怕是以衫衫元在日本陆军部的影响力,也无能改变这个事实,实在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在衫衫元上任之后,不仅没有改变室内寿衣拉胯的现实,甚至还又把日本华北方面军往深沟里踹了一脚。
日本陆军部又不是衫衫元一人开的,他也不可能做到一手遮天。
可日本华北方面军的战略是负责攻略晋省,晋南的中条山和晋东南的太行山已是心腹大患,20多万兵力除留数万稳固后方外,其主力依旧是要对付这两条山脉中的中国第二战区军队,总不能因为权力分配,重新分出来的第三军也执行相同任务吧!
那也着实太打人脸了,哪怕衫衫元那张老脸早就被中国人打肿了。
于是,负责炮制这一切的日本陆军大本营那群高官们抓耳挠腮后,竟然想了一出新战略---西进关中。
自然,负责执行此项任务的就是板垣四郎领衔的第三军!
在曾经时空中,这项战略不是没有被提出来过,但那还得等到4年后的1942年,并因此成立了个所谓的第五方面军,巧合的是,被委任为司令官的,还是板垣四郎这个肥秃头。
要想西进,潼关这个建于黄河与秦岭余脉、华山山脉之间狭窄通道上的雄关,是日军必克之地。
曾经时空中,日本人不是没打过潼关的主意,或者说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可一直未能如愿。
原因有三!
一为形胜!
潼关地形有多险峻?潼关县志或许说的很清楚,‘潼关之南秦岭雄峙,东南即禁沟之险,西北有洛、渭二川汇黄河!’
二为严守!
中央军第28师和第1师先后驻防潼关,在河岸前挖掘了蛛网似的战壕、交通沟,另外还沿河建了大量碉堡!
就连米国将军魏德迈都曾赞誉其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以前在资料中看到唐刀到时没啥感觉,但现在看着第十战区的求援电报,瞬间觉得那货简直就是个乌鸦嘴,和贝利有得一拼。
三为牵制!
位于晋省南部,横亘于黄河北岸有一座大山---中条山!这座东西长170公里,南北纵深为50公里的大山向西屏障潼关、长安,向南屏障洛阳,向北俯控同蒲路,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而在这座大山里,拥有中国军队超过15万人,日军除非投入重兵对中条山进行大扫荡,否则他们一旦集结重兵渡河,就会被中条山内的中国军队威胁,甚至还有可能被抄了后路。
可以说,在1941年中爆发的中条山战役之前,中条山里的中国军队才是潼关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了,之所以潼关八年不失,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和战争初期日军制定的战略有关。
潼关这道黄河岸边的雄关对于日军的吸引力完全取决于日军对于潼关之后的关中地区战略价值的判断。
战争开启后至华中会战,日军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攻取战略要地、交通线并歼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
华中会战后,中日战争其实已经实质上进入相持阶段,关中地区做为中国北方抗战的后方基地,战略地位有所上升,不过此时的日军主要用是以战术攻势歼灭中国军队,‘扫荡’敌后根据地以稳固后方,以及轰炸山城等其他大中城市打击中国军民抵抗意志,在加上中条山的存在,关中地区也有重兵,所以日军一直没有把攻略关中提上日程。
直到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军在太平洋、东南亚战场节节胜利,日本人判断东南亚和太平洋作战基本结束,可以全力开展对中国作战。
于是,在1942年9月,日本陆军大本营推出了‘五号作战计划’,总体构想是‘以中国派遣军主力,一部从长安,一部从江城地区,攻克蓉城、山城,促使山城政权屈服与崩溃!’
这绝壁是个‘左右勾拳’、‘双贱合璧’的大招,真那么搞了,别说潼关守不住,长安也得丢,川省也很难幸免。
可惜,日本人想太多。
他们认为已经稳定的太平洋战场,米国牛仔突然爆发了一波,把日本海军舰队打得稀里哗啦。
于是,日本陆军大本营又急吼吼的从中国战区抽调兵力去太平洋上守海岛,去帮着海军马陆们擦屁股。
‘五号作战计划’自然也是胎死腹中,直到日本投降,也没实施半点。
但唐刀没想到,日本人竟然提前4年就搞出了个类似‘五号计划’的第3军不说,还真的由黄河沿岸开始对关中地区进行了攻击。
四行团团部传来的电报显示,从一周前,日本华北方面军对晋南开始攻击,至少有十三万兵力进犯中条山;同时,从豫省调回第十四师团,协同108、109以及两个独立旅团十万人压在晋东南虎视眈眈;
而从五天前,板垣四郎就亲自指挥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近五万人开始沿河岸各处试探性进攻。
11月28日,陕省府谷县,日军两个步兵大队2000余人强渡黄河,被守军击退!
次日,日军一个步兵联队近4000人,携炮20余门,在十余架飞机掩护下强渡,再次被守军击退。
11月29日,日军大约7000人,由晋省马头关、奇针滩两个渡口,先是炮击对面延长凉水岩阵地,而后在十余架飞机掩护下强渡,守军一个步兵团全军覆没,幸得援军及时抵达,堪堪守住阵地。
11月30日,日军5000人于晋省柳林渡向对面河岸发起强攻,该地守军一个加强营苦守半日损失惨痛,援军三个步兵团于下午抵达阵地,立刻组织反攻,以半日损失2000人为代价,将已经登陆并建立好阵地的500日军全部击杀!
......
一条条战报触目惊心,日军在河岸沿线十余处重要渡口皆发起攻击,动用步兵兵力超过四万!
第十战区被迫动用所有后备力量,调集了两个骑兵师和四个步兵师对原来守军进行支援。
可那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战区司令官显然是被板垣四郎给忽悠了。
板垣四郎的攻击重点,竟然不是那些看着并不是特别险峻的区域,而是潼关。
那个有着地理优势,有着严密岸防和拥有一个步兵师兵力的雄关。
从三日前开始,十余处沿河阵地上炮声隆隆,日军攻击愈猛,十余万中国正规军枕戈达旦,而潼关方向,却不见日军一名步兵渡河,反而是遭到日军重炮轰击。
150mm榴弹炮在中国战区,已经算是大口径重炮了,一发炮弹就可以荡平4个篮球场大小区域内的一切!
12门150MM榴弹炮一起开火,堪称毁天灭地,甚至连沿河布防的钢筋混凝土永固碉堡都被这种重炮给炸毁不少。
直到这时,那位上将司令官才意识到他犯了错误,可这时他手中除了一些民团和留守长安城的一个步兵师外,再无可用兵力,而要从其他战场上抽调兵力,在这种敌军大兵压境之时,知道的是兵力调动,不知道的就以为有人要拍屁股跑路,一个不小心就是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