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士子贾兰
作者:人王走刀口 | 分类:历史 | 字数:23.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四十八章:国朝巨著
贾兰方才听李陟说,当今圣上在准奏刻印《几何原本》全书十五卷的同时,敦促再版大殷国朝的两部巨著《天工开物》和《物理小识》,切忌崇洋媚外,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
对于宋应星的巨著《天工开物》,贾兰在穿越之前是听说过的,却一直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实质内容,只知这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技著作,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穿越之后,贾兰只知埋头苦读四书五经,更不会去看这样的闲杂书籍了。
这会儿听李陟说起这本书,不禁怯生生地问道:“你们看过《天工开物》这本书了吗?”
问完,贾兰就后悔了,只见李陟和宋天赐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异口同声地说道:“国朝巨著啊!你竟然没看过《天工开物》?”
贾兰顿时慌了一鼻,嘿嘿一笑,狡辩道:“我当然看过了,逗你们玩呢!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对这部国朝巨著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贾兰说着,故意加大了“国朝巨著”四个字音量,也算给自己提个醒,千万别再说没看过《天工开物》了。此时李陟答道:
“我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还不都是听我爹说,该说的都被他给说了。”
“那么,舅舅都是怎么说的呢?”贾兰追问道。
李陟说道:“还能怎么说,当然是一个劲地夸赞了,我爹还信誓旦旦地说,宋应星一定也看过《几何原本》,所以才会在书中使用精确的数字进行数量上的描述,而非单纯技术描述。”
宋天赐也随口说道:“我喜欢书中关于物种发展变异的理论,还有五金篇中关于黄铜冶炼的论述,以及活塞式的鼓风机。”
贾兰听了,禁不住目瞪口呆,这分明是生物学、冶金化学和机械动力学啊,这些东西真的在《天工开物》里面吗?这本书怎么比他更像是从几百年后穿越过来的啊?为了不被拆穿,贾兰不敢继续摆出痴呆的样子,随即转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国朝巨著嘛,谁人不知,还是不说了《天工开物》了,李陟,你刚才说还有一本书要再版,是叫什么《物理小识》吗?”
贾兰说完便又后悔了,只见李陟和宋天赐再次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并异口同声地说道:“是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啊!”
说着,李陟又机智地问道:“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贾兰,这下你不会再狡辩了吧?”
贾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道:“贾兰惭愧,确实不知,还请二位多多赐教。”
“所谓质测即藏通几,这便是方以智提出的,质测是对物类之性情以及物则的考测和认识......”李陟侃侃谈到。
在宋天赐的补充描述之后,贾兰终于明白了,《物理小识》是方以智依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及宋僧赞宁的《物类相感志》等书推衍而成的,全书共十二卷,包括天地、律历、风雷、医药、饮食、金石、鸟兽、鬼神等研究。
方以智还考辨了国朝学说和外邦夷学,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大类,也就是后世所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质测之学解决知识的问题,通几之学解决修身与内圣的问题,宰理则是社会、教育、伦理等问题。
这一路上,贾兰变得更博学了,也不多说话,只听李陟和宋天赐讨论《几何原本》《天工开物》《物理小识》这三部巨著。不知不觉一转眼的功夫,贾兰和宋天赐已经跟着李陟来到了李宅。
当他们来到书房时,贾兰的舅舅和欧洲使节艾利略早已等候多时。书房里到处摆放着《几何原本》的译稿,只见稿纸上的文字涂涂点点,都是校勘修改的痕迹,显得十分凌乱。
贾兰的舅舅见李陟带来了一个陌生的同学,便让李陟对宋天赐进行了重点介绍。李陟只说是参加了今岁童生试一起进学的,关于宋天赐的其他情况,李陟其实也并无所知。宋天赐倒是大方地自我介绍,却也只说自己的双亲都住在乡下,他是一个人在都中府学读书,住在都中的亲戚家。
于是也不多问,贾兰的舅舅开始分配任务,将已经校勘修改好的稿纸分给李陟、贾兰和宋天赐三人,让他们各自带回去誊写工整,且说一定不能写错,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进行第二次校勘,待他们誊写之后就直接交由刻工写版。
贾兰好奇,书籍都是怎么印刻出来的?舅舅笑称,贾兰算是问对人了,关于刻书的过程,贾兰的舅舅知道得一清二楚。原来,国子监便是大殷国朝的刻书机构,刻印群书,颁布经典。舅舅在担任国子监典籍之前竟是书库官。
简单地说,书库官主要有两大职责,一是刻刊印书籍,二是管理图书的发行,并把卖书的收入作为国子监日常收入。国子监刻书除了出售,还作为赏赐之用,对象主要是王公大臣、周边邻邦、各地府学等。
刻书过程中的写版、刻版、刷印、装订等均由刻书工人完成。刻工是手工业者中的一种,以雕刻书版为职业,须具备娴熟的技艺。刻书工人也有专业分工,分为书工、刊工、印工和裱褙工。为了谋生,大多数刻书工人既能写版,又能刻版,甚至还能兼顾刷印和装订。
舅舅介绍说,目前主要是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在平滑的木板上粘贴抄写工整的书稿,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印刷时,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但是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对此,贾兰想起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于是内心一阵窃喜和得意,想当然地说道:
“既然如此,何不使用活字来印刷,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制版时间少了不说,活字还可以通过拆版再重复使用,所以,为什么不用活字印刷呢?”
贾兰原本还想装鼻一下,谁知分分钟就被打脸了。只听舅舅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
“不行!活字印刷对原料、手工雕刻技术和印刷的要求太高,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错,尤其是手工雕刻活字,既费人力又费时间,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
贾兰听了顿时目瞪口呆,心想,难道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只是一段扑朔迷离的传说吗?也无暇多想,和宋天赐分别拿了译稿,便一起离开了李宅,赶在天黑之前回家誊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