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非当警察
作者:鲇鱼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824.6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94章 一个人两门炮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很理智的。
罗克的发言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接下来按照程序是自由法国。
南部非洲和美国、英国出席发布会的都只有一个人。
自由法国参加发布会的却是两个人。
这就很难办。
让戴高乐代表自由法国发言,吉罗会很不爽。
让吉罗发言更不可能,毕竟戴高乐才是自由法国的总统。
罗克肯定倾向于戴高乐的,温斯顿和罗斯福虽然有心支持吉罗,但是保留了意见。
“法兰西并没有停止抵抗,我们一直在坚持作战,竭尽所能,在刚刚结束的北非战役里,自由法军部队也参与了战斗,给与敌人重大杀伤,作为自由法国的总统,以及自由法军的缔造者,我以我们的小伙子为荣——”戴高乐肯定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缔造者”这个词用得好。
吉罗表情难看,虽然戴高乐说的是事实。
“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下去,我们必须做出一个选择。”温斯顿悄悄坐到罗克身边。
罗克看一眼温斯顿不说话,怪我咯——
“我们可以援助给自由法军一批坦克,帮助自由法军获得更大的力量。”罗斯福也在和吉罗交头接耳。
“那太感谢了,自由法军一定会在西西里岛的登陆作战中有出色表现——”吉罗笑逐颜开,根本不问价钱,那是戴高乐的事。
罗克和温斯顿一瞬间感受到深深地恶意。
美国坦克的战斗力,在北非战役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吉罗估计是没有仔细看战报,所以才对美国坦克抱有幻想。
这个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是吉罗就算知道,也没有拒绝罗斯福的底气。
第2294章 一个人两门炮
这是个所有后发国家都要面对的老问题。
美国从上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暂时缓解了当时世界列强在殖民地上的矛盾。
一战结束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本质上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延续。
“十四点”遭到英国和法国的反对,最终没能成功。
现在罗斯福再次重提“门户开放”,只需要说服罗克就够了。
“确实,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罗克同意罗斯福的提议,不过并不乐观,只要英国还活着,门户开放很难真正推行。
罗斯福也知道这一点,所以第二天的会议上,罗斯福就公开提出这个问题,向温斯顿和戴高乐施压。
“我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赢得战争。”戴高乐没有明确反对,反正法国的海外领土就剩下这么点,只要英国同意,法国没什么是不可失去的。
“总统先生,不可能!”温斯顿态度明确,在这个问题上罗克的面子也不给:“——门户开放政策只适用于新兴市场,不适用于主权明确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点无可争议。”
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已经跟日本打了整整十年,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美国人已经迫不及待开始瓜分胜利果实了。
英国当初把南部非洲从英联邦逐出,目的就是维护英国在英联邦内的主导地位。
这个决定并不成功,南部非洲脱离英联邦之后,依然通过无数套壳公司挖英国人的墙角。
这已经够让英国人难受了,如果再加上美国人,那么英国的殖民地和自治领将彻底失控。
用英联邦解体来形容也不过分。
温斯顿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罗克的。
有些东西不是你不想就可以拒绝,时代滚滚巨轮无法阻挡,温斯顿就算再强硬,也只能尽力拖延这个过程,要保护英国利益,关键还是得英国人自强。
如果能有罗克的支持,那么温斯顿的筹码就会更多一些。
“等战争结束后,世界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到时候我们每个国家都有机会。”罗克心怀叵测,温斯顿和罗斯福同时提高警惕。
你丫的想干嘛?
听这意思不单纯是亚洲,全世界都包括在内,那美洲还是美国的美洲吗?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会不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印度呢?
戴高乐笑而不语。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就会影响到我们击败轴心国的决心。”罗斯福达不到目的就想撂挑子。
这下罗克也笑而不语。
是谁哭着喊着要在西西里岛登陆来着?
反正不是南部非洲。
接下来几天里,时间都浪费在这个问题的纠缠上,根本没人提开辟第二战场的事。
利益都分配不好,那还打什么。
罗克不着急,这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甚至不是一代人可以解决的,战后的利益分配,等战争结束后再说,南部非洲要先把好处捞到手。
北非的战斗结束,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同时解放出来,第三集团军开始向西班牙集中,第二集团军则是被调往亚洲,增加对日本的攻击强度。
亚瑟率领的第五集团军也没闲着,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登陆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罗克现在也是彻底认清了意大利人的真面目,胖光头欲壑难填,坐地起价的面目可憎,罗克已经彻底失去耐心。
收复克里特岛之后,南部非洲的侦察机从克里特岛起飞,可以对希腊全境进行侦查。
希腊人并没有彻底屈服,针对意大利驻军的反抗行动此起彼伏,斯巴达人的后裔并没有彻底失去勇气,这一点在希腊战役第一阶段已经得到证明。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在空中侦察和地面渗透的配合下,轴心国在希腊本土的部署已经基本上被摸清,以塞浦路斯分舰队和第五集团军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击败希腊境内的意大利军队。
小胡子现在的情况确实是有点不妙,驻守在希腊境内的轴心国部队全部都是意大利人,德军已经全部撤出。
意大利在希腊境内只有9个师,而且全部都是步兵师,参考意大利军队的编制,总兵力不到12万人。
12万人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控制希腊全境。
没有德军部队驻扎,意大利人底气不足,军队龟缩在城市里门都不敢出,反抗军在野外活动频繁,第五集团军派出的侦察部队,早早和希腊反抗军取得联系,甚至将一部分作战物资已经提前送上伯罗奔尼撒半岛。
美国人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罗斯福迟迟不肯下令渡海登陆。
罗克觉得有必要给罗斯福打个样,让罗斯福看看击败意大利人有多轻松,这样或许能提高美国人的积极性。
当然罗克肯定不会告诉罗斯福,本土作战的意大利军队,和客场作战的意大利军队有什么不同。
3月1号,罗克向第五集团军和塞浦路斯分舰队下达作战命令。
亚瑟和麦克·托兰对此期待已久,第五集团军和塞浦路斯分舰队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作战计划都已经修改好几版了,攻击命令却迟迟不下达,很伤士气的。
按照惯例,第一波战斗机从卡斯泰利翁的野战机场起飞,争夺伯罗奔尼撒半岛领空。
卡斯泰利翁是距离伯罗奔尼撒半岛最近的城市,距离不到一百公里,“猎豹”战机在十五分钟后抵达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空。
让“猎豹”飞行员们失望的是,意大利人似乎已经放弃了争夺领空,根本就没有意大利战机起飞迎战。
紧接着抵达的是近地支援机。
和战略轰炸部队不同,港口、机场、军营等重点位置的轰炸,全部是由近地支援机负责的。
尤其是在对港口的轰炸上,必须慎重其事,小心进行,要有效打击地面防空阵地,还不能对港口设施造成太大破坏,毕竟接下来登陆的时候,这些港口设施还要继续发挥作用。
麦克·托兰选择的登陆点是卡拉玛塔,这是有特殊含义的。
希腊战役中,最后的战斗就发生在卡拉玛塔,德军在卡拉玛塔俘虏了大约8000盟军官兵。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麦克·托兰要为在希腊战役中牺牲和被俘的盟军官兵报仇。
驻扎在卡拉玛塔的意大利军队只有一个步兵团,兵力大约2500人。
意大利军队的编制有点乱,驻扎在希腊的步兵师,一个师大约1.3万人。
北非服役的步兵师,一个师大约只有大约8000人。
2500人的防御兵力,在第五集团军和塞浦路斯分舰队的攻击下根本不够看,麦克·托兰派出的护航舰队有47艘军舰组成,平均每艘军舰上安装的火炮和防空武器加起来是110门。
这么算的话,仅护航舰队装备的火炮就超过5000门。
尼玛一个人能分两门炮!
这还打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