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作者:比萨饼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5节琉球天变
大岛根其实想玩一票大的,比方说举城骚乱,烈火焚城,见人就杀,杀个血流成河什么的。
可惜他的人手太少,那么就来汉人说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率五十人进攻琉球王宫!
王宫这么高大上的东西,五十人去攻打王宫,好比九七之后只派三个解放军进驻香港一样地荒谬。
但大岛根还真敢这么做,他们的五十人,甚至连装甲都不配齐地,就那么气势汹汹地冲击王宫。
手持倭刀,直闯王宫,挡我者死,杀杀杀!
他们冲到王宫前,阻挡的侍卫上前,被大岛根左右开弓,连杀二人,倭刀上鲜血淋漓。
倭人们呐喊而进,几百琉球人使用腰刀、竹枪阻挡,结果死伤惨重!
琉球军力太过弱小,他们没有正规军,成立的是“卫队”,装备不好,训练很差。。。琉球人天性较为温驯,国内平和,几乎没有什么坏人,加上国内经济虚弱,等于只有警察,没有军队,面对着亡命之徒也似的倭国人,无招架之力。
“杀!”
大岛根双持倭刀,凶猛无匹,手上人命都有七八条,可是琉球人兀自死战不退,让大岛根恼火无比,挥动倭刀猛砍,砍断手脚、砍中脖子,对方的血溅到他身上,把他变成了一个血人!
突地压力一松,却是杀透了对方阵容,在呐喊声中,倭人攻破了王宫大门!
他们大踏步向王宫里挺进,大岛根大声吆喝着:“快,到王宫正殿去!”
那里是琉球人的统治中心,第一层是朝廷所在,第二层是最重要的册封文书,尤其是第二层,代表了琉球统治的法理所在,一不做,二不休,把它给毁了,或者以此要胁,逼琉球人和明人签城下之盟!
正殿在望。
前路不通,堆了一大群人,拿着刀枪,簇拥着中间为首者,有尚让、长史蔡令飞、法司阮元沅等众。
尚让深吸一口气,冲着大岛根叫道:“大岛先生,形势已明,你们走投无路,放下武器,我们礼送你们出境,说到做到,我凭妈祖的名义发誓!”
条件宽大,或有人说倭人杀人放火,怎么还放他们一马?
无它,实力耳!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倭人有实力,万一将来明人不在呢?莫要给倭人找到借口,尚让只能够把刚才的血债放一边,可惜好意不被接受。
“是吗?”大岛根狞笑一声道,扬扬手上还有滴血的倭刀道:“与其相信你,我更信任这家伙!”
他挥刀道:“上!”
冲啊!倭人们兴奋地跟随他冲向尚让,倭人们丑陋的面孔因为叫喊而越发地难看。
“冥顽不灵,可惜,可惜!”尚让叹息道:“颜将军,请!”
原本遮挡前面,密密麻麻的琉球人闪到一边,露出了东南府的颜典,连同二十余人一起向着大岛根等倭人举起了火枪。
颜典的一伙人,在蔡令飞和阮元沅的掩护下,潜进王宫,作为王室的护翼。
“预备,放!”颜典举起手枪道。
轰!
首当其种的大岛根都不知道中了多少粒子弹,由于距离近,枪击力大,竟将他给打得倒飞!
跌倒在地上,鲜血多处狂涌而出,须臾成了一个血人!
倭人们止步,不知所措!
尚让再次招揽道:“放下兵器投降,饶你们不死,否则他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
他用汉语和倭语各说一次,结果呢,倭人渡边雄咆哮道:“不要听他的,他们正在装填,只能打一次,冲上去,杀死他们!”
连喊边带头冲,他说得没错,只有备份的四五支火铳打中了他!
驻刀在地,渡边雄摇摇晃晃:怎么他们都是打我?
不觉扭头一看,顿时气都不打一处来。
就他一个人在冲,其他人等,统统停着。
更有甚者,有二三个在他身边一起冲的,很快就放慢了脚步,所以不多的枪都招呼在他身上!
恨啊!
渡边雄倒地身亡,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气死的!
倭人们放下了兵器投降,头目死了,还打什么!
没有成建制的队伍,冲起来一窝蜂,败下去就是软面团任捏。
头目在的话,手下还可以说为他而死,头目不在,没必要冲锋,当然还有对方是明人的重大威慑所在,若果只有琉球人,则结局难说。
“好!”鼓掌声中,颜大少笑容可掬而来。
……
琉球的天变了!
城里大索,在东南府军队支持下,组织队伍到处搜索倭人,将他们逮住,押解到港口仓库关押起来。
倒也不为难他们,但对于那些制造倭人的“琉球奸”,则很不客气,整个家族被逮,家财充公!
一片混乱,凄风冷雨,许多人要倒霉了!
更多的人是高兴,重回母国的怀抱,虽说并不是正规的大明官员,但是他们的实力比起大明海上力量来得强大。
不用多说废话,请琉球君臣上大舰上参观,就能够说服他们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
高大的战舰,威武的巨炮,还有精神抖擞的雄军!
“这只是我一半的力量,王爷殿下,在海的那边,我还有四条五级巡航舰和二十四条六级巡航舰!我还有五千火枪兵!”颜常武告诉琉球国君尚丰王道。
“我们对于琉球王国没有野心!我们需要的是一条通畅的航道,因此我们要驻军,同时我给予你一定的租金,我们不干涉你们的国政(才怪),不干涉你们的贸易……”颜常武甜言蜜语地道。
当天,颜常武与尚丰王率各自官员们驾临久米村,尚丰王亲自陪同颜常武参观久米村两座园中大庙,一为孔子庙,一为天后、关帝庙,都颇具规模,两位首领共同上香,祝愿两方和平友好。
也是在当天,两方势力签订了《久米村条约》(条约早就由东南府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