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
作者:南华 | 分类:历史 | 字数:315.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21章 一枝独秀!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过了半年,沙田县新县学已经竣工,占地几十亩的新县学,学堂红墙白瓦,窗明几净,院子里种竹栽花,苍松翠柏林立,一扫之前颓废老旧的姿态,俨然是脱胎换骨。
不夸张的说,整个沙田县,县学建筑是县城的一枝独秀,而沙田县县学外面,不仅立有高大的功德碑,而且县学的学子每天人流如织,真是进出尽鸿儒,往来无白丁。
陆铮把沙田县免去的多年廪生米补重新执行,而且但凡是秀才,在县学读书,县学一律管吃管住。
而但凡是功德碑上记录捐献五百两银子人家,每家可以派一名后辈入县学求学读书,县学专门请有老夫子之交,陆铮亲自督导。
除此之外,陆铮还为整个凉州的读书人提供便利条件,凉州府境内,但凡是举人愿意入沙田县学者,年俸禄五十两银子,另外还提供免费食宿。
凉州境内只要是廪生功名的学子,倘若愿意入沙田县学,陆铮愿意代发朝廷米补,待遇和本县生员一无二致。
陆铮这两条政策一出,在凉州掀起了极大的波澜,凉州一直以来是军事重镇,读书人在凉州并不如在江南那边有如此地位。
而现在江南才子到了凉州之后,给与读书人如此高的礼遇,一时哪里不趋之若鹜?凉州这地方,举人不少,而得了举人之后,因为难以攀上吏部关系,没有补上缺的人也不少,撇开少部分家境富裕,衣食无忧的员外老爷之外,还有一些举人虽然有老爷的名声,光景并不是很好。
陆铮给了这样的礼遇,好几个举人老爷都来到了沙田县学,他们住在县学里面,不仅俸禄丰厚,而且受人尊重,更重要的是还能日日和读书人为伍,这样的环境,是他们以前从来就不敢想的!
沙田县学,人才云集,将凉州的读书人归于一炉,陇右的提学官姓沙名洛,这位沙洛大人听到了这件事,大惊失色,竟然亲自从银城到了凉州,到了沙田县学,见到了沙田县学的环境和人气之后,他大为兴奋,对陆铮大加赞赏,并且一口气手书了三幅对联,两首诗作,其中有一首诗写着:
“陆家麟儿如宝玉……”陆铮直接被这句诗给雷倒,他让下面的人一打听沙洛的来历,才明白沙洛并非汉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胡人。
胡人早就归大康朝,而沙洛的亲妹妹又是靖西王齐令雄之弟齐令凯的宠妾,沙洛自幼喜欢儒学,幼年便才思敏锐,聪慧过人,二十岁考中举人,二十二岁赴京考中进士,是另有极其罕见的得进士功名的学子。
这些年陇右不稳,风云飘摇,治学的事情很多地方都不重视,而读书这条路在陇右也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因为,现如今陇右的官员有一多半甚至超过九成都是靖西王府做主任命的。
读书人就算中了进士,没有得到靖西王府的认同,靖西这块地方也休想待得下去。而很多秀才,甚至军中出身的武将,反而得到靖西王的重用,在陇右各地身居要职。
这种局面,更让很多寒门世子心灰意冷,沙洛虽然对此也有不满,然而却也无能为力。
可是现在,沙田县一个小小的县丞竟然干了这么一件大事儿,让凉州一地的读书人重新变得有尊严,要知道虽然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读书人的能量还是非常大的。
这些人能说还能写,所以沙洛听到了凉州的事情,而沙洛对陆铮大加赞赏,有写诗有作对联,这些东西又被读书人口口相传,一时沙田县在整个陇右都打出风度,陇右各地很多读书人闻风而来。
这些读书人一来是为了见识传闻中沙田县县学的风采,二来便是想认识一下,江南才子,同时又是振兴县学的大功臣陆铮陆大人。
陆铮住在县学中,每天迎来送往,一个小县城,长期云集数百读书人,这股风潮,连陇右首辅之城银城也比不上。
沙田县这件事大大的出名,而在政治层面上,沙田县还有一件事也震动凉州,那就是一向不瘟不火,治下赋税平平的沙田县,今年半年的赋税竟然超额完成,在整个凉州十三县中排名第一位。
这个消息传出来,凉州官场剧烈的震动,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怎么可能呢?
凉州知府段如南亲临沙田县,和段如南一起过来除了州府里面的六房典史,照磨,经历等人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县的县尊亲临。
这个场面真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王文元率领县衙里所有官吏出门迎接,看他这张老脸,今天真是笑开了花。
王文元这半年,隐忍收敛,和寇相文之间,争斗由明转暗,寇相文负责办事,他负责摘桃子。两个人各有心机,同时又是多年的老对手,王文元终究还是占了官大一级的便宜,寇相文和他比还是逊了一筹。
而对于陆铮,王文元则是彻底的放手,陆铮办县学的事儿他插不上手,另外,陆铮办县学这点事儿,越闹越大,他也不好插手,生怕一个不小心,自己裹到了其中,是福是祸还难说呢!
陆铮是京城来的官儿,这在陇右本来就罕见,而陆铮在京城又是得罪了戴相之后来的,而另一方面,陆铮还见过了皇上。
这个小年轻不简单,刚到沙田县便烧了几把火,其在无声处起惊雷,倒是让王文元清楚的感受到其背后隐藏的实力。
有句话叫惹不起还躲不起么?王文元对寇相文知根知底,那就得掐。而对陆铮他忌惮不知根底,那唯有躲。
还在他不管是对掐还是躲,这半年总算平平安安过来了,而沙田县今天在整个凉州出了风头,知府大人率领众多凉州官吏亲临,这足以说明问题。
十几顶官轿从远处的官道上过来了,前面的仪仗敲锣打鼓,肃穆庄重,临近县衙的时候,轿子停下,知府大人段如南其貌不扬,五短身材,身材微胖,唇角两撇八字胡特别的突兀。
他从轿子上下来,王文元等一众人立刻屁颠屁颠的凑上去,陆铮硬生生的被挤在了后面。
王文元一张老脸笑堆起了厚厚的褶子,道:“段大人驾临,我们沙田真是草木生辉,下官替沙田数万百姓欢迎段大人和各位大人!”
寇相文也不甘落后,道:“下官寇相文欢迎段大人,各位大人,请!”
陆铮站在后面,似乎并没有太好的说话机会,因为在场的人除了段如南之外,其他的县尊一级的官员,他们彼此都熟络熟悉,唯独陆铮和他们都不认识。
再说了,寇相文和王文元两人掐着呢,明面上两人一团和气,暗中其实较这劲儿,陆铮也不远凑上去掺和。
于是他便跟着典史主薄一起,陪着笑脸,打着千儿,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配角。以至于寇相文和王文元闹了半天,段如南忽然道:
www ▲TTκan ▲℃ O
“怎么?沙田县陆铮陆大人今天没来么?”
陆铮年纪轻轻,又是一身七品官服,任谁都能认出他,显然段如南是故意这般说的,王文元和寇相文一下愣住,趁着这个机会,陆铮不紧不慢,泰然自若的走上前道:
“下官便是陆铮,久仰段大人是西北大才,今日得见,颇为荣幸!刚刚下官见县尊大人和各位大人故人重逢,聊得欢畅,我便没搅大家的兴致,还请各位大人海涵!”
陆铮说是让大家海涵,可是瞧他的神色却没有丝毫畏首畏尾的意思,虽然只是七品官,气度不输入在场任何人,再看他的年龄,一时众人都不由得按赞一声盛名之下无虚士。
将段如南一行人请进了县衙,大家转了一圈便觉得索然无味,段如南嚷嚷着要去县学。县学今日恰好是上学的日子,老远便听到县学那边传来郎朗的读书人。
瞧这些读书人,有人穿白色长袍,有人穿浅绿色长袍,有人穿灰色长袍,这些厂牌服饰,乍一看寻常,可是仔细瞧便发现,各色同色长袍竟然是同种款式。
来的各位大人都是见识广博之辈,一时也被这气氛感染,只觉得这二十多亩的学堂,处处都和其他的地方不同,虽然不见藏书,但是处处能嗅到书香。
而这县学的环境,虽然不在江南,却又有江南的风韵,不用说,这些都是陆铮的手笔。
“文元,你瞧瞧这些学子们的服饰,如何个人色调不同,可是款式却又相似?莫非这其中有深意?”段如南忽然发问。
“呃……”王文元直接哑口无言,他知道个屁,县学这里他几个月都没来过,现在沙田县陆铮管着大摊子事儿呢,他王文元在这块完全插不上手。
寇相文在一旁见此情形,心中冷笑,面上像弥勒佛似的道:“县尊大人,这事儿得让陆大人来说啊!我们沙田县学能有今天,全是陆大人的功劳!
现在不止是凉州,整个陇右我沙田县学都是一枝独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