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黄巾代言
作者:追雪逍遥 | 分类:历史 | 字数:57.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3章 看谁耗过谁
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因为袁绍率领的这些人都是各家诸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让他们打顺风仗还行,此时腹背受敌,局势陷入被动,便各顾各的,都只想着逃命,没有几个人肯替袁绍拼命。
太史慈杀的浑身是血,血染征袍,身上不知沾满了多少敌人的鲜血。
他咬牙怒吼,夺命的长枪一次次凶狠的刺出,杀的盟军鬼哭狼嚎,哭爹喊娘,死伤不计其数。
太史慈字“子义”人如其名,心中始终心怀忠义,别看他还没有明确表态要辅佐杨凡,可杨凡的表现已经渐渐的赢得了太史慈的认可。
至少,杨凡是一心一意的要对付董卓,要替百姓除害,之所以与关东诸侯为敌,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关东诸侯能够齐心协力,表现的更加积极果断,早日进兵攻打洛阳,杨凡绝不会这么做的。
可关东诸侯的表现实在令人寒心,太史慈恨的咬牙切齿,一双虎目瞪得溜圆,眼中爆射出森冷的寒光,下手毫不留情,所过之处,杀得人仰马翻,留下一片片死尸。
主将勇猛,身后的黄巾兵也嗷嗷直叫,杀的狂性大发,如狼似虎。
见盟军都拥挤在山道上,密密麻麻的扎堆在一起,不利于继续冲锋,太史慈便有意让开了一条通道,盟军争抢的着撤出山道,纷纷逃窜。
兵败如山倒,他们都只顾着自己逃命,懒得理会别人的死活。
杨凡趁机率兵向前,疯狂掩杀,等盟军彻底退出山道,杨凡和太史慈合兵一处,继续追杀,骑兵的优势瞬间发挥到极致。
战马疾驰,扬起一阵血色的风暴,盟军没等袁绍下令,便一个个慌不择路的四处乱窜,被黄巾兵不断的蚕食着。
追了一阵,杨凡从背后取下一支标枪,振臂高喊:“准备投射!”
其他人也纷纷抽出标枪,向前弯腰探身,蓄势待发,不下几千支标枪,迎着烈日闪烁出逼人的寒光。
“放!”
杨凡话音未落,便已奋力将标枪掷出,成百上千的标枪霎时间腾空而起,呼啸着飞上苍穹,以惊人的速度狠狠的射向逃窜的盟军。
嗖嗖嗖!
噗噗噗!
标枪怒射,势不可挡,像一个个大铁钉射进人群中,带起一片血色的迷雾。
盟军成片成片的倒在地上,有的胸膛被贯穿、有的脖子被刺穿、甚至有人标枪从嘴里射进去,从后脑钻了出来、不知多少人被冰冷的标枪钉死在地上。
袁绍脸上早已没了血色,拼命的催马逃命,盟主的威风此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再放!”
每个骑兵的身上,都背着三支铁质的标枪,一连三轮投射,地上顿时多了一片血淋淋的死尸。
盟军彻底吓破了胆,争相逃命,只恨爹娘少生了一条腿。
一连追出十多里,杨凡才勒住丝缰,停止了追击。
抽空查看了一下,杨凡惊喜的发现,系统竟然没有吝啬,并没有把盟军当成是“自己人”。
到现在,杨凡的军功已经积累到了三十万。
最近这段时间,先是血战函谷关,然后又大战潼关,杀了皇甫嵩,除了救治身负重伤的士兵,军功杨凡一直没舍得用。
他一直攒着,杨凡看中了价值五十万的“诸葛弩”,一旦诸葛弩到手,必然能大幅度的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杨凡对太史慈说:“子义!虽说这次我们击败了袁绍,但袁绍一定不会甘心,这点损伤对关东诸侯来说,并没有伤及到筋骨,说不定,下次他会派兵攻打汜水关或者孟津渡口,无论他攻打任何一处关口,我们都要及时支援,保持协同作战。别看他们人多势众,却并不齐心,而我们则是众志成城,将士同心!”
太史慈眺望着洛阳的方向,恨铁不成钢的叹了口气,“但愿他们能早日醒悟,尽快攻城,要不然,这岂不便宜了董卓老贼。”
杨凡无奈的说:“如果袁绍继续执迷不悟,我们也只能奉陪到底了,如果董卓趁势出兵,也是关东诸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之后,杨凡带人返回虎牢关,一边命士兵打扫战场,杨凡一边跟贾诩等人商议。
杨凡说:“这一次袁绍一时大意,回去之后,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荀攸眉头紧皱,一脸的苦笑,“唉!真没想到会有这一天。”
原本以为,十九路诸侯兵马多达三四十万,哪怕一人吐一口吐沫,也能把董卓给淹死,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计策,只需一路向前推进,就能把董卓歼灭。
可没想到,打到现在董卓安然无恙,自己人却打了起来。
裴潜道:“主公不必担忧,刚一开始,袁绍他们自然攻势更加猛烈一些,可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死死的守住这几个关口,等袁绍他们尝到苦头之后,就不得不掉转矛头对付董卓。关东诸侯的粮道在我们手里,关东诸侯的兵力也不会得到补充。而我们则不然,李肃在招兵,徐晃在练兵,过一段时间,新兵就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不论是粮草,还是兵员,我们都能及时得到补充,耗上一段时间,此消彼长,关东诸侯就不得不看我们的脸色。”
杨凡点点头,“说的不错,那就跟袁绍他们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
贾诩忽然插了一句:“主公不要忘了,袁绍他们的背后,还有一个董卓!”
一句话提醒了众人,杨凡拍着手笑道:“是啊,即使盟军有三十多万,袁绍也不可能全部用来对付我,董卓不是草包,一旦有机会,他必然会主动出击,这样以来,袁绍很快就会头疼了。”
转过天来,袁绍再次派兵,让鞠义带兵攻打汜水关。
太史慈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一次轮到杨凡率领骑兵从盟军身后夹攻,激战了半日,盟军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再次无功而返。
盟军的异常表现很快引起了李儒的注意,虽然城里的斥候无法出城,可李儒却发现盟军频繁调动。
许多士兵离开的时候好端端的,可回来的时候不仅数量减少了,样子也变得非常狼狈,丢盔弃甲,身上还带着血迹,像打了败仗一样。
李儒何等聪明,很快就想到了杨凡,“一定是杨凡和袁绍他们起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