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求生手册

作者:风吹过的沙 | 分类:历史 | 字数:226.5万

第300章 奉孝畅言论得失

书名:三国求生手册 作者:风吹过的沙 字数:4413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6:27

PS:不知不觉,本书三百章了,字数也悄悄过了百万,感谢各位读者的陪伴,老沙在此百拜!

于禁心想谁人站出来与自己唱反调,回头一看方知是自家主上眼前的红人郭奉孝,便抱拳问道:“不知郭祭酒有何高见?为何言不能向冀州用兵。”

郭嘉亦回礼道:“去岁官渡一役我军大胜河北军,足可资证诸位将军之兵实胜于河北也!而我挟大胜之威,趁袁绍病弱,黑山呼应,河北分兵之弊,此时出兵或也称得上是良机。”

众人听郭嘉的论调是反对出兵,但此刻听他居然夸起了众将,不由有些讶异,也有些自得。

反对出战的人则越听越不是味道,你郭嘉怕不是屁股歪到那边去了吧?

不料郭嘉话锋一转道:“可诸位且细思之,我军之敌,便只有河北么?”

“去岁袁本初陈兵黎阳之时,江东孙伯符便在江淮之间简练士卒,其不轨之心路人皆知,幸得天佑朝廷,其人竟死于匹夫之手,使得我去一腋肘之患。”

“又荆州刘景升,受袁本初所邀,意图北出南阳,袭我腹心,幸得长沙桓阶心向朝廷,说太守张羡出兵牵制刘表,使其顾此而失彼,不能扰我侧背。”

“又豫州刘玄德,其人外表忠厚,心实险恶,三番两次作反寻衅,去岁又联络黄巾余孽龚都、刘辟等人在汝南呼应袁本初,全赖子孝将军挥军阻截,使其不能为祸许都。”

“如今时移势易,孙仲谋虽上表称臣,然其已牢牢坐稳其父兄之位,颇有英杰之姿,手下能臣干将皆一时之选。”

“长沙张羡因病而死,其子不足以担当重任,已为刘景升所平灭,桓伯绪只得隐匿他乡。刘景升抵定荆州九郡,声势大增。”

“刘玄德退守汝南,其手下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容其积聚粮秣,召合人马,恐又复为徐州之患。”

“值此多事之秋,若我王师大举北上,在下敢问列位将军,多久可夺回濮阳、白马、鄄城、卢县,又多久可攻破邺城,缚袁本初来献?一月?两月?又或半年?一年?”

“届时若孙仲谋、刘景升、刘玄德等辈藉机再启衅端,又如何处之?”

“届时恐司、兖、徐、豫各地无处不燃战火,实有四面受敌之患!咳咳咳……”

郭嘉虽然年轻,但却是个极有想法之人,要么不说,要么就说个透彻。

眼下这番话越说越是慷忾激昂,语速越来越快,说到后来面色发红,脖子上青筋暴起,更是一口气没缓过来,竟咳嗽了起来。

曹操闻郭嘉一席话悚然动容,见他咳嗽不止,立刻推开案几,冲上前来一手扶肩,一手轻轻拍着郭嘉的背心,说到:“奉孝莫要激动,莫要激动,且慢慢说来。”

郭嘉大口喘了几下,稍稍平复气息,揖礼道:“在下无事,不劳明公如此。”

曹操拉住他不让他行礼,还说道:“奉孝且坐着说话,仲康,去取些蜜浆来给奉孝润润喉。”

许褚应诺着去了,不多时提了壶蜜浆前来。

曹操亲自持杓为郭嘉添了一碗蜜浆,说道:“蜜浆滋养,奉孝且饮一些。”

郭嘉面带微笑道:“谢过明公之赐。”

堂内众人见曹操如此厚待郭嘉,不免有些艳羡嫉妒,但大家想着方才郭嘉那番言论,都觉言之有物,思虑长远。

曹操坐会主位,说道:“方才奉孝所言诸事,诸君如何看待?”

这时候一直没发表意见的荀彧说道:“祭酒所言甚是,袁冀州虽遭逢战败,然河北仍兵多将广,不可小觑,若再启战事,恐又迁延日久,易为他人所趁。且去岁至今大战连场,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亟需休整。”

屯田都尉枣祗也说道:“臣下以为,去岁战事已将各地府库消耗一空,如今实在担负不起一场大战,且兖、豫之地兵屡遭兵灾,各地屯田大受影响,如今之计还当以恢复生产,积储粮草为先。”

曹操看了一眼一直如隐形人一般悠哉哉坐着的贾诩,问道:“文和如何看待?”

贾诩被当面问起,却丝毫不显慌张,淡然说道:“河北兵强,如今袁本初新败体弱,当不会轻易发兵南下,若可暗中联络黑山张燕,许之以高官厚禄,令其牵制河北,则北边毋忧也。”

“明公亦可以腾出手来,先灭刘玄德,廓清豫州,可有敲山震虎之效,震慑荆、扬。再缓缓积蓄,以待河北生变,或袁本初身死,或兄弟阋墙,或其与黑山贼众交斗不利等等,再定行止不迟。”

贾诩话虽简略,但思路十分通顺,听得曹操频频颔首,说道:“刘玄德僭居豫州,实乃腹心之患,还当早定。”

听曹操定下了基调,先前力主出兵北进的董昭也改换了思路,说道:“臣下以为,还可再联络鲜于辅、阎柔于幽州,臧霸、孙观等人于青州,鲜卑、匈奴于并州,举兵牵制河北,令其顾此失彼,生不出与我为敌之心。”

曹操见手下诸谋臣终于达成一致,也颇为欣慰,说道:“便如诸君之议,暂时与河北维持现状,休养生息,待夏收之后平灭刘备,廓清豫州。”

“臣等遵命。”

——☆——☆——☆——

邺城与许都的种种变化尚且不能影响到颜良,他手中事务繁忙,只在下曲阳家中待了几天陪伴了下老母亲,与族人乡亲们略尽欢谊后,便打算启程返归常山。

老母亲自然是依依不舍,自家三郎在四个儿子里最有出息,但也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

儿子的婚事终于办妥了,娶回的娘子百般欢喜,可没待上几天便要远去。

如今虽然已经开春,但天气乍暖还寒,颜良也不敢让母亲来送自己,离去当天的早上便带着甄宓、梅娘与絮儿来到颜母屋里请安告辞。

颜良跪坐在母亲面前,平日里高大伟岸的身躯此刻却刻意佝偻下来,好让母亲的手一伸便能摸到自己的脸面。

颜良本就极为孝顺,融合上二世的记忆,在颜母饱含关切与不舍的眼神下,更忆及自己另一边的父母,表情中便多了几分眷恋,引得颜母眼睛发红,忍不住偷偷提起袖子擦去了滚滚而下的泪水。

颜良劝道:“阿母,莫要伤心,儿如今离得不远,得空自然会多来看您。”

颜母道:“我这哪是伤心,分明是欢喜。你主持一府军政,岂能擅离,待肃平贼人,再来探望我不迟。”

颜良知道自家母亲素来刚强,父亲早逝,她在人前也并不显得软弱,照样把他们四兄弟一一带大,但夜深人静时,却一个人躲在屋中悄悄垂泣。

颜良见自己劝不动,便回头给了甄宓与梅娘一个眼色。

二姝会意,立刻上前各自拉起颜母的手,说着些吉利话逗老夫人开心。

甄宓道:“阿姑,不若我替良人留下侍奉您。”

梅娘也道:“这怎使得,夫人自当随在良人身旁,还是由我留下侍奉老夫人。”

颜母对宓娘与梅娘都十分欢喜,见二人妻妾和睦,不免心中稍畅,故意板起脸来道:“胡闹!我已经老得不行了么?需要你们侍奉?你们可要知道三儿如今还没子嗣,你们不陪在他身边,便陪在我一把老骨头身边又有何用!”

絮儿这些时日跟在辛宪英身边玩闹,更古灵精怪了不少,此刻也扑到颜母怀里娇嗔道:“那我来陪姥姥好不好?”

颜母被乖孙女这么一闹,原本绷着得脸立刻笑了起来,说道:“陪在姥姥身边可就没你的英姐姐陪你玩咯,你还要不要陪姥姥呀?”

常年以来,絮儿一直是待在老家长大,与姥姥极为亲密,这些时日来离开老家去往常山,有一段时间没见着姥姥,所以回来之后便缠在姥姥身边如倒豆子般把常山的各种见闻一一道来。

小丫头说得极为琐碎,夹七夹八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若是换作其他人早就不耐烦了。

不过颜母向来慈爱孙女,又闲来无事,把孙女的唠叨听得津津有味,所以知道她常与辛毗家的闺女玩在一块儿。

絮儿被这么一问,便显得有些为难了起来,虽然老家同龄人不少,但没一个能像英姐姐一般有这么多的新奇主意,若是让她留在老家陪姥姥而见不到英姐姐,还真是有些难以取舍。

不过絮儿小眼睛咕噜咕噜一转,看着姥姥笑眯眯的眼睛,知道姥姥多半是拿自己打趣,便头一扬说道:“我便是喜欢陪着姥姥。”

颜母年老成精,哪里不知道小丫头死鸭子嘴犟,也不去揭穿,笑着摸了摸絮儿的小脑袋道:“你留在家中也是无趣,便陪在你阿父、阿母和姨娘身边吧,只要年节的时候回来看看姥姥便行了。”

絮儿一听不用留在家里,心里稍稍放心,立刻答道:“好,我会回来看姥姥的。”

颜良等人再度与颜母说了一会话后,告辞出来。

临出门前,颜母对身旁的二子颜国,侄儿颜讷道:“国儿,讷儿,你们且替我送送良儿。”

颜国和颜讷自然连声应诺。

在颜良大婚后的第二天,中午一场大宴之后,来宾友朋便各自离去,颜良的文武两拨属下也早早回到任上忙碌。

所以此番颜良离开下曲阳时,便只有家中亲戚与一些乡人相送。

仲兄颜国与从兄颜讷分别骑了一匹马随在颜良左右,颜国道:“叔弟,为兄知道你在常山事务繁多,理政剿贼届时利国利民之事,家中你且放心,自有我一应处置。”

颜良四兄弟的父亲早逝,长兄颜至也早亡,当时也颇有前途的颜国便辞官归家照应家人,方才能让颜良常年在外建功立业。

颜国为了颜氏宗族牺牲颇多,颜良对这个兄长多有感激,当下便答道:“有兄长在,我自然一万个放心,待愚弟闯出些名堂后,回乡侍奉母亲,换兄长出来牧守地方。”

颜国听了这话,却只是笑笑不语。

一旁的颜讷看着旁边从兄弟俩人闲聊,心中也是遐想连篇。

当初颜良致意弃文从武时,颜氏宗族多有反对,认为不当弃了孔门所学。

颜讷当时也对颜良的选择多有诟病,以为出仕郡县谋取孝廉茂才才是正道。

不曾想当日大家都不看好的颜良居然一路走上了通衢大道,从一介小卒成为统兵上万的大将,如今更贵为二千石,执掌郡国。

反观自己,出仕多年,才不过当得一个三百石的县丞而已。

倒是自己的同产弟颜贮去年去邺城跟在颜良身后,得署为比六百石的军候。

虽说军中的职务比不上地方长吏这么稀罕,但显然更大有所为。

不过让颜讷有些担心的是,颜贮这小子听说不好好办事,被颜良贬斥了职事。

颜讷左思右想,还是决定为弟弟颜贮求求情,说道:“立善贤弟,我那不争气的弟弟在常山没少给你添麻烦,我知道之后已经去信狠狠斥责他了,还望你莫要与其计较,看在愚兄的面子上,再给他一些机会。”

颜良对颜贮的处罚已经做好了,之后都要看他如何表现,所以答道:“兄长且放心,立行毕竟也是自家人,我正要多多依仗,绝不会苛待了他。”

颜讷笑道:“有立善此话,我便放心了,若是他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对,你还当严厉管教才是。”

颜良没理会这些客套话,转而说到:“兄长在地方上做得可还舒心,要不要愚弟代为活动,谋个更好的差事?”

颜讷对这个提议心中也颇为意动,不过他终究还是抹不开面子,又想起前些博陵郡守毕瑜提及的事情,答道:“我看就不必了,前些时日毕府君巡行安平之时,曾对我言北新城长出缺,欲要表我继任。”

北新城是小县,县长秩四百石,比之颜讷如今的安平县丞虽然只高了一百石,但一个是辅弼之吏,一个是一县之主,不可同日而语。

颜良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立刻道:“如此,便要恭喜从兄高升了。”

颜讷腼腆一笑,说道:“或也是沾了贤弟的光罢了。”

颜良道:“这却是哪里的话,从兄德才兼备,任一县之长足足有余,想必他日还能再受重用呢!”

博陵郡守毕瑜是袁绍的老部下,也是东郡太守毕齐的从兄,毕齐投靠袁绍之后自然没少与这个从兄联络感情守望相助。

所以毕瑜知道从侄毕轨在颜良手下任事,且侄女还与颜良的侄子谈婚论嫁。

这回颜良大婚,毕瑜虽然没有亲自到贺,但也专程到安平找到颜讷拜托他将礼物带给颜良,期间多批给颜讷几天假期,还提及了表举他出任北新城长之事。

所以说,颜良虽然没为从兄说情,但颜讷的升迁与颜良也无不关系。

这便是当下士族之间交往的常态,互相照应嘛,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