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作者:马木东 | 分类:历史 | 字数:173.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十章 何进召见
“听说秦宜禄竟然拜到蔡伯喈门下了!”
“看不出来这家伙还有点儿门道啊?”
“我听说了,当时还有太尉马公,尚书单公在场,对秦宜禄的学问也是赞不绝口!”
“真的假的?看不出来这家伙有什么本事啊?”
“找他过来问问不就行了?你别说,这家伙自从结婚以后变了好多啊!”
“咦?秦宜禄这家伙跑哪里去了?”
……
雒阳城中依旧是那副烈火烹油的景象,压根就没有多少人会预感到乱世将临。不过雒阳城中的某些好事者,也是瞬间把天下第一名士蔡伯喈新收一名学生的事情传得到处都是,甚至大将军府中的同事们也是有所耳闻。
这不是在众人休息的时候,忍不住也是讨论起马上就要一飞冲天的秦宜禄来。说实话,秦谊在大将军府的这些书令史同事,出身也都和他差不多,要不然有着更好的出路干嘛来这里当临时工呢。
说起秦谊的这番经历来,羡慕者有之,心里发酸者有之,但是谁都知道秦谊马上便和他们不是一类人了,有着更美好的未来在等待着他。
“秦文合在吗?”也就在大将军府的属吏们在这里聊天的时候,一名身穿黑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书令史们办公的场所,开口便向众人问道。
“回禀郑公,文合忙完手中的工作,到延阁那里去!如果郑公有什么事情,我过去叫他!”而秦谊的老朋友郑信,也是赶紧向何进的这名掾属郑泰回答道。
“大将军要召见他。算了,不用了,我亲自过去看一下吧!”听了郑信的话后,这名官员本来想着让郑信过去叫秦谊,但是犹豫了下最终决心亲自见一下这个突然间冒起的府中小吏。
“郑公您这边走!”而郑信也是主动给郑泰引起路来。看到这么一个大人物来找秦谊,郑信也是有所感觉,自从结婚之后变了许多的秦谊,很有可能要发达了。
汉统治者在宫廷内外都建有保藏图书档案的处所,著名的有石渠阁、兰台、东观,西汉还有麒麟阁、天禄阁等,东汉有石室、宣明、鸿都等处。这些都是王朝中央档案库,又是皇家藏书阁。
作为大将军,何进有着独立开府的权利,他的大将军府也是有着一处档案馆,何进的档案馆主要是从内廷档案馆延阁中搬运过来的部分档案,所以也是延续了这个名字。
当发现秦谊这么一名小吏在其他同事都在那里休息聊天的时候,自己居然跑去档案馆里面查阅资料,也是让郑泰对秦谊更加好奇起来。
此时此刻,秦谊正在大将军府的延阁之内,查阅这里面的各类档案。自从搭上曹操之后,秦谊也是发愤图强起来。没办法,原先的秦宜禄天资一般,也没有好好读书,拉下的东西实在太多,而秦谊本人虽然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但是很多东西都运用不上,甚至有些东西因为时代的原因还是错误的。
譬如说地理这方面,两千年后习惯了高铁、高速路通行的秦谊,需要从新了解现在的地理地貌,以及行进速度。
而社会经济方面,秦谊也是需要改变自己很多观念。譬如日后富庶的那些地区,现在可能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别说珠三角了,就连现在的长三角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鬼地方,时不时就要和藏在深山里的山越干架。
为了恶补这方面的知识,秦谊这段时间也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每天都跑延阁中查阅资料,主要是个地图和各郡县计簿,用来了解汉末形势。
而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秦谊把一些关键数据什么的都自己整理了一份,尤其是日后将会发生大战的官渡、赤壁、襄樊、夷陵,秦谊都是重点收集了一下那里的数据,用来为自己以后装逼越策来提供理论依据。
于是当郑泰来到大将军府的档案馆里面的时候,赫然发现秦谊正在那里埋头苦读,时不时还摘抄什么。
“郑公好!”
延阁里正牌的图书管理员正在边上打哈欠,看到郑泰这个何进的亲信过来也是赶紧打招呼,只是他的招呼却没有惊动在那里摘抄的秦谊,因为延阁里面经常有过来查阅资料的属吏,所以秦谊也是习惯了。
现在的秦谊也是非常珍惜眼前的机会,上一世的他可是没机会见识到如此多的机密档案,而熟记这些东西,也有助于他以后的事业发展,所以也是格外认真。
“秦文合经常到这里来吗?”当看到在那里专心致志研究朝廷档案的秦谊,郑泰也是忍不住向管理员问道。
“回禀郑公,文合一直经常过来借阅资料,勤奋努力程度,实在有些令我汗颜!”这个图书管理员同志原先都是称呼秦谊为“秦宜禄”,现在知道秦谊成了蔡邕的学生,前途无量,也是换了称呼。
再加上这段时间秦谊每次到这里查阅档案都对这个图书馆管理员客客气气的——这哥们和秦谊一样都是临时工(书令史),拥有图书管理员和临时工两大属性,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所以图书管理员也是称赞起秦谊来。
听了图书管理员的话之后,郑泰也是忍不住再次看了秦谊一眼,之前听说大将军府中多了一个才华折服天下第一名士蔡伯喈的青年才俊,郑泰第一反应是某家的公子搭上了蔡伯喈的门路,合力作势捧出来这么一个人物。
等到弄明白蔡伯喈收的学生是一个毫无背景的普通豪强子弟之后,蔡伯喈这次相信大汉王朝出了一个大才子。而当知道这个才子竟然是大将军府一名十六岁的小吏时,郑泰更是诧异,这么一个年轻人是怎么拥有折服蔡邕的学问。
信息的传播拥有失真,秦谊在算学一道折服蔡邕不假,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却很容易让人产生秦谊在蔡邕所有擅长的学问方面都让他折服的错觉。即便是已经了解到事实的郑泰,也收到了影响,觉得秦谊在其他方面也差不了多少。
而现在,当大部分书令史在那里聊天的时候,这个秦谊却是在延阁之中查阅资料,倒是解释了年仅十六岁的秦谊,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
作为一个长者,虽然并不一定传授秦谊一些人生经验,但看到一个勤学上进的青年,总会忍不住高看一眼的。
“秦文合是吗?”如果自己这么不说话,也不知道秦谊什么时候能知道自己的存在,在观察了秦谊片刻之后,郑泰终于发声询问道。
“拜见郑公!不知郑公找我何事?”秦谊虽然还算认真,但也没有达到那种完全忘我的程度,被郑泰这么一喊便马上察觉,赶紧站起来向郑泰行礼。
对郑泰这人,秦谊上一世了解得不多,只知道他曾经策划行刺董卓,《三国演义》上面曹操刺董的原型便是郑泰此人。
不过继承了秦宜禄的记忆之后,秦谊却发现这个郑泰也不是一个善茬,他要是晚生二十年,说不准也能成为一个搅动局势的军阀。
咱们这位郑泰郑公业年轻的时候已经预知到天下将会大乱,暗中结交各路豪杰,家里有四百顷的田地,产出都不够他用来结交各路豪杰的,也是闻名山东(这个山东比宋江那个山东要大得多)的扛把子。
不过郑泰还是早生了二十年,虽然有黄巾之乱,但大汉王朝竟然挺过去了。也不知道是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还是想要打入敌人内部潜伏,郑泰接受了朝廷的征召,成了何进幕府的一员。
不过这个药丸党可能只是为了谋身才做了那么多的小动作,毕竟后来他可是强烈反对董卓进京,并且策划刺杀董卓。行刺董卓的计划暴露之后,郑泰逃跑到袁术那里不久很快死去,之前结交的各路豪杰都没有派上用场。
让郑泰这种药丸党成为朝廷官员,并且可能随着何进的执政而更上一层楼,秦谊看这大汉江山是迟早药丸啊!
面对着郑泰这种潜在的反贼头目,秦谊可是毫不敢大意,态度非常恭敬。
“文合在看什么?”郑泰的确有事找秦谊,但是他也是有些好奇秦谊现在看的是什么。
“查看了一下并州雁门和太原两郡的计薄!下吏是雁门原平人!”郑泰这种大人物原先是不认识秦谊的,最多也就是能混个脸熟,现在却能叫出秦谊的表字来,也是让秦谊有点儿沾沾自喜。
自从定下结交曹操,然后在曹操在兖州干掉吕布后再加入曹营的初步计划后,秦谊也是在思索董卓之乱到曹操立业这段空窗期自己的规划。
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秦谊也是决心回老家原平折服一段时间。
首先之前秦谊已经向曹操说了自己要安顿好家眷再去投奔他,回老家的行为正是言出必行的结果,也不会在曹操心里面留下疙瘩。
其次就是在中原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并州却是相对平静,至少没有什么很强大的势力。而秦谊家是原平本地豪强,拥有一座很坚固的坞堡,一般小股流寇根本奈何不了老秦家,比较安全。
最后就是秦谊想要利用老家的宗族势力拉起一支队伍来,毕竟他投机取巧,错过了曹老板前期的困难时期,因此在曹营中的的地位可能有些低,只有拉起一支队伍来加入进去,才能获得一定的地位,而且也能够让秦谊培养自己的心腹。
不论将来秦谊是否忠心为曹老板打工,只要秦谊想要做事情,他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忠心手下,原平老家的宗族便是秦谊最可靠的手下。
也就是这个原因,秦谊也是重点查看老家这边的资料,作为朝廷官员的视角,可能和秦谊这种本地小豪强的视角完全不同。
“为什么要看老家的计簿?”当听了秦谊的话之后,郑泰也是饶有兴趣得问了秦谊一句。
秦谊其实很想说自己是和您老人家一样觉得大汉药丸,但话到了嘴边却是马上改口道:“下吏是原平人,对雁门和太原的情况很熟悉,看了这两郡的计簿之后,再看其他郡县的计簿,大概也能反推出其他郡县的实际情况来!”
“不错!能有这份心思已经非常不错了!将来到地方上为官,也能够不至于被上瞒下欺!”对秦谊的这个答复,郑泰也是微微点头,越发觉得秦谊不简单起来。
对于一些世家大族出身的青少年,可能因为家学渊源,知道很多官场上面的猫腻,而对秦谊这么一个没有这种背景加持的豪强少年,年纪轻轻能有这个见识已经很不容易。
“对了,郑公今日为何有空来到延阁来呢?”看着郑泰也是很健谈,秦谊本着搞好关系的目的主动和郑泰攀谈起来,郑泰在山东各路豪杰那里很有市场,如果和他搞好关系说不准对日后有所帮助。
“是大将军让我过来找你的!昨日你的老师蔡伯喈给大将军写了一封信,想来是向大将军举荐你的,今日王公节也是到大将军面前举荐你,也是让大将军更是好奇,自己麾下究竟出来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这才让我过来召你过去一见!”而被秦谊问起来,郑泰也是如实说道。
一听郑泰如此说道,秦谊也是有点儿激动,虽然从穿越者的角度来看,何进一手好牌打烂了,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但毕竟是一个帝国的二号人物,能够得到何进的召见,秦谊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他穿越以来的种种努力,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了。
“敢问郑公,见到大将军我该如何应对?”激动和紧张之下,秦谊也是向郑泰请教道。
“你想多了!老老实实回答大将军的问题就行了!”
——我是想多了的分界线——
“窃见书令史原平秦谊,天授逸才,聪明贤智。”——汉·蔡邕《与何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