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作者:名剑山庄 | 分类:历史 | 字数:362.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
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
杨信在焦宏面前答应的掷地有声,当他看见他麾下的两千士卒的时候,一股失望之情涌上心来。
这两千人,杨信大概看了。
一个个体格都不错。虽然身高矮一些,比不上九边大汉,但也是算是有一把力气。还算不错。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手是从各为卫所抽调出来。
之前根本没有配合过。
几乎是一盘散沙。
杨信只能将带来的武学学生安排下去十几个,担任百户千户的职务,让他们管起来。
至于为什么不将这些武学学生全部安排下去做基层军官,却是因为这该死的语言问题。
杨信根本听不懂这些人土话。
双方交流都很成问题,还好有些人会官话,有一些人会福建话,这才勉强筹齐翻译。
让双方全部混编,绝对不可能了。
救人如救火。
杨信不敢耽搁,一路西进,到了延平府,虽然见延平府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地方官征集民夫,大白天关闭城门等等举措。
但是贼军还没有出现。
这就是一个好消息。
随即杨信略略休整一番,就转为北上。
行进百余里,就在一处名为南雅的地方,停了下来。安营扎寨。此地距离建宁府不过几十里而已。
在杨信看来,已经是战场范围之内了。
但是杨信并没有发现贼军的探马。心中顿时有一分成算了。他立即派韩青去探查敌情。
韩青一出去,就是一天一夜才回来。
韩青回来之后,说道:“统领放心,贼人虽然有过万之数,但是打仗没有章法。不过在蚁附攻城而已,云梯,盾车,少之又少。而建宁府城头之上,有不少壮丁,我还看见几门大炮,想来贼人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下来的。”
杨信问道:“你判断贼人可是发现我们了?”
韩青说道:“没有。”
“建宁府东溪与西溪两条溪水之北,我看了,这两条溪水,并不是太宽敞,大军可以涉渡。贼人对这一点防备都没有。”
“是一个好机会,统领我做吧。”
杨信此刻也在做权衡。
他的任务是不能让贼军过延平府。
这一点,早已完满完成了。
即便建宁府大败失陷,他也有把握守住延平府。
但是他不会满足于仅仅这一点的。所以他的选择也就很简单了。他说道:“传令下去,连夜渡过溪水,攻贼人大营。”
杨信说做就做,入夜行军,半夜就到了溪水南边。
只是事情到了这一步,杨信也放弃了偷袭计划。
因为他发现一个他忽略的事实,这位第一次上战场的名将,太高估了福建士卒了。一入夜就有不少士卒有夜盲症,即便杨信想进各种办法,都不能奏效。
杨信已经将白天行军的速度打了对折,但是夜晚已经没有完成。
杨信可不认为,贼人真是聋子瞎子,都到了眼前,还发现不了。于是只能安营扎寨,隔着溪水与贼军对峙。
杨信所部的突然出现。
不仅仅震动了叶留宗所部,也震动了守城的明军。
一时间明军欢声雷动。
叶留宗见此,立即召集军中负责探报之人,一连处死了好几个,才算是出了心头这一口恶气。
叶留宗军中为之一肃。
叶留宗召集心腹商议。
叶希八说道:“大哥,而今这建宁府就好像是一个乌龟壳。儿郎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打,硬打下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的,此刻官军援军来的正好。我派人看了,这些援军不过二千多人,而今我们人马过完,还吃不掉他们吗?”
“按我的意思,咱们干脆过了东溪,与官军决战。”
陈恭善说道:“大哥,打仗的事情全听大哥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哥却要明白的,咱们虽然人马过万,但是粮食却并是很充足的,耗得话,是耗不起的。”
叶留宗心中明白。
他所积攒的那一点家底,对一个人来说,是决计够用了,但是对万余大军来说,却是杯水车薪,他虽然已经占据数县之地。
但是这些地方能收刮的钱粮也是有限。维持万余大军,简直连一个水花都听不见。
所以,他在建宁城下,他坚持不了多久的。
叶留宗虽然有速战速决之意,但是他却沉得住气,说道:“且等等。”
叶希八与陈恭善并不知道叶留宗要等些什么。但是叶留宗的权威,却是没有人敢挑战的。
当天夜里,建宁府之中有一个人从城头上,做着吊篮下城,绕行数十里才来到了杨信。
杨信一见,居然是熟人,说道:“杨大人原来是你。”
杨恭见了杨信也是大吃一惊,说道:“杨统领,你怎么在这里?”
杨信说道:“我奉陛下之命来福建巡抚焦大人麾下听令,倒是杨大人怎么在这里。”
杨恭说道:“此处便是鄙乡。”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杨荣的长子。官任尚宝司丞。杨恭。
尚宝司这个机构,就是管理使用二十四枚玉玺的地方。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主要工作就是为圣旨加盖玉玺,然后记录登记,决计不能出错。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想来也没有人敢去宫中抢玉玺。
这个官职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就是要忠臣之后,也就是大明荫官之中最大的。
而杨荣死后哀荣之一,就是荫一子为尚宝司丞。
杨荣死后,杨恭在家中守孝三年之后,才去北京任职。担任几年之后,就卸任回家了。
毕竟这个官职,并没有什么进步空间,而是荫官所去之处。杨恭如果一直霸占着反而容易让人嫉恨。
回家之后,杨恭上仗着杨荣的余荫,下靠着自己也是致仕官员,在建宁府之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了。
只是这毕竟与杨荣在的时候,是天地之别了。
杨恭倒是很明白,自己不如父亲,但也想维持杨家家门不坠,于是他积极参加地方事务,比如这一次建宁府被围,杨恭就破家为国,捐献了不少钱财,还将杨家子弟全部编入民夫,登城固守。
当然了,杨家乃是大户人家,那一个子弟身边都是有好多家丁护卫着,危险并不多,但是资本却捞够了。
这一次贼乱过去,想来地方官不会不对杨家有所回报的,比如点几个子弟当举人。
之前杨家是不在乎多几个举人,少几个举人的。但是却已经不是宰相门庭了。
杨恭与杨信都是在宫中当值,不敢说多熟悉,但都是见过面的。
杨信这才想起来,故大学士杨荣的家乡就在建宁府之中,也不多问,直接说道:“城中局势如何?”
杨恭说道:“并不乐观。”
如果乐观的话杨恭就不会亲自冒险出城了。
杨恭作为地方士绅之首,与建宁府知府一并成为守城的两个核心。没有必要的话,他是不会亲身犯险的。
他这一次出来,是带着使命而来。
“城中只能两个卫士卒,前番入山剿匪已经死伤殆尽,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不堪一用,这一次能守城守到今天,全是依靠民夫百姓,还有城头的大炮守城。”
“但是城中火药数量不多,前番用得多了,很快就要消耗殆尽了。”
“到时候,城头没有火炮。只需几个悍匪上城,全城就崩溃了,我此来就是请援军速速入城,迟了恐怕就不用入城了。”
杨恭之所以亲自出来,却是因为杨荣的面子大,他想借先父的面子来说服援军将领。
只是却是自己的熟人,杨荣的面子就不用搬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