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盛世先忧

作者:长缨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76.9万

第十六章 偶合

书名:盛世先忧 作者:长缨书生 字数:5687 更新时间:2024-10-11 11:30:04

“日月同辉月不圆,浊人仰望人初醒”

-

吃过饭,珠玑便跟我们告辞去东院了,我和萧秀见天又下起了雪,也打消了出门逛逛的念头,回屋继续聊着天,下着棋。

“尚兄方才问太皇太后的事,莫非是想从那边谋划什么?”萧秀问我道。

“刚刚问珠玑此事,一来他们丽景门跟饶阳公主亲近,或许能知道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二来也是探探他们口风,看是否需要在后宫中谋划些什么。不过听珠玑所说,看来我们不需要对这个太皇太后做些什么了,呵···”我回着萧秀,随后冷笑一下,端起杯中的茶,放到鼻子前闻着清香,心神也疏朗了起来。

“但是后宫之内,还是暗流涌动。我听到消息,陛下宠幸的王才人,在龙体抱恙后便一直积极活动,还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宦官仇从广。”萧秀对我警示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仇从广是仇士良的长子吧?”我看着萧秀,放下茶杯。

“不错,他身为宣徽使,乃是内诸司使之首,地位显赫,而且当年‘甘露之变’就是仇士良、鱼弘志和他一起做下的。拿下他,便等于拿下了神策军和整个后宫,王才人这步棋走的机巧,怕是他们早就已沆瀣一气了。”萧秀盯着棋盘,对我说着。

我接过话说道:“王才人倒是无需多虑,他是杞王养母,杞王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一直养在王才人膝下。而王才人无子,自然对杞王格外倚重,毕竟要为以后做些打算。虽然现在王才人宠冠六宫,但陛下迷于仙道之术,也不知何时就会驾崩,所以为将来计,杞王便是王才人的救命稻草。他这样做,无非就是让宦官站在杞王那一边。其实即使他不走这一步,宦官们很大情况下也会站在杞王那一边的。我担心的是,这样的谋划,并非出自他之手。”

“尚兄是说,杞王那边有人替他谋划了这一步?”萧秀抬头看着我,问道。

“对!如果是这样···那会麻烦些。”我看了一眼萧秀,回他道,下意识地去抓棋盒里的棋子。

萧秀若有所思,压低声音对我说道:“看来是要探一探杞王府的虚实了,一会儿我让邓属去安排。”

我见萧秀这样说,一份开心,一份欣赏。转念间,我又疑惑起他是如何知道后宫内的这么多事。想到在“千机阁”中的卷宗里,有几个宦官也被圈了起来,我便问萧秀道:“萧兄对后宫之事,了解的如此清楚,想必在宫内也有什么人可供你驱使吧?”

“哈哈···驱使谈不上,只是一些人曾受恩于萧府,而且家人也在洛阳,受萧府庇护。他们感恩于此,便对所了解的事都知无不言了。”萧秀笑道。

我也笑着,挑眉问道:“他们?都是哪些人呢?”

见我明知故问,萧秀看了看我,抿嘴一笑,说道:“那尚兄觉得枢密使刘行深、杨钦义为何如此窝囊?难道真的以为是被李德裕和皇上压制,才会那般恭顺吗?”

萧秀这么一说,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便问他道:“难道是你们萧府?”

萧秀放下一颗棋子,面露得意地答道:“当然!”

“你们是如何做到的?”我追问道。

萧秀端坐好,得意地慢慢说道:“尚兄在‘千机阁’看的卷宗是精简过的,像他们这种人物没有摘录详细。当年这两位还是掖庭局不起眼的小监作,突然有一天他们的对食都死在他们身边。这事在宫里是要被投井的,而且他们前几天都因为一些小事得罪过仇士良、鱼弘志那一边的人,所以他们都以为自己死定了。就在这时候,此事‘恰巧’被尚食局的一位司膳知道了。司膳使了些钱财让内寺伯勘察复验时,把死因改成了‘思乡自缢’,这样他们就都侥幸活了下来。他们知道内情后,自然对这位司膳感恩戴德。‘恰巧’同时又有家书至,家人说是在洛阳被照顾的很好,请他们放心。他们因胆小,所以对事情总是看地清楚些,自然知道该对谁亲善。即使后来一步步爬到了枢密使的位子,也是不会胡来的。”

“哦···是‘不会’,还是‘不敢’呀?”我说罢,便和萧秀相视一笑。

这时,邓属进来拱手作揖说道:“先生、二公子,珠玑姑娘正动身去往亲仁坊。还有,长安分柜的掌柜萧泽来了,正在门外候着。”

“他怎么来了,不是让他没事不用来的吗?”萧秀问邓属道。

“他说想来见见二公子,另外也认识一下主上,额···先生。”邓属答道,偷偷瞄了我一眼。

“去跟他说,该让他见的时候自然就见到了。他在上京太醒目,让他回去吧。”萧秀跟邓属吩咐道。

我听着他们的对话,也是觉得应该见见,毕竟来长安,很多事都幸亏有这位掌柜精密安排,想当面感谢一下。于是,我便插话道:“等等!萧兄,既然人家来都来了,何不见见,认识一下呢?就算醒目,容易让人发现,此刻若是被发现也早已经发现了,不差这一时,你说呢?”

萧秀看看我,一抿嘴,转而对邓属说:“既然尚兄这样说了,那就让他进来吧。”

说罢,邓属便出门领着一个体态均匀、衣冠楚楚的中年人进到屋内。我和萧秀站起身,只见此人毕恭毕敬地鞠躬作揖行礼道:“萧泽见过二公子、先生!”

“长风叔不必拘礼!”萧秀应着他,还是一副主人公的口吻。但为何叫长风叔而不是泽叔呢,想是大概这人的字叫长风吧,为表敬意才这样称呼,只是听起来觉得有些别扭。

听罢,那人便抬起头,我一看觉得眼熟,仔细一想,这才想起来,好奇地问道:“你不是‘天香楼’的富掌柜吗?”

那人见我,也是分外惊恐,眼神躲闪,赶紧低头再次鞠躬作揖道:“先生有心,化名富长泽实则为了掩饰身份。先前不认得先生,有所冒犯,望先生见谅!”

他声音急促,连作揖的手也在微微颤抖着,似乎很惧怕的样子。

“怎么,长风叔先前见过先生?”萧秀好奇地看着萧泽,问道。

“哦···二公子,先生曾来长安时,在‘天香楼’喝过酒,所以认得。”萧泽回着萧秀,声音依旧透出紧张来。

萧秀依然疑惑地看着萧泽,说道:“原来是这样啊···现在见也见了,认识也认识了,没什么事的话,长风叔就先回吧。以后没大事,还是少来这里,你毕竟不同他人。”

“诺!属下知道了,这即告辞。以后若是有什么事,我会让夏侯徙过来。”萧泽赶紧回道。

“嗯!”萧秀应罢,萧泽头也不抬地躬身后退,一直退出了门外。邓属随他一起出了门,我和萧秀则跪坐下,继续下棋。

不一会儿,邓属回来道:“已经送出门了,马车很严、很隐蔽,该是不会被人发现的。”

萧秀没看他,盯着棋盘,脸色阴沉地回道:“你平日见他,他也是这般紧张吗?”

“倒是没有,我从未见过他这样···兴许是见到二公子和先生,有些激动吧。”邓属答道

萧秀皱着眉头,继续问道:“你第一次见先生,也像他那样激动过?”

“我?”邓属显然不理解萧秀的话,随后憨笑地回道:“你是知道我的,嘿嘿······”

萧秀长叹一口气,紧皱的眉头没有半分放松,跟邓属吩咐道:“章少堂主的鸽子你有吧?没有的话跟三娘要,一会儿放一只回去,让章少堂主帮着查查,看他最近有没有异样。”

“诺!我这就去安排。”邓属立刻收起憨笑,严肃而认真地回答着萧秀,随后便准备退出门外。

“等等···”我寻思着,萧泽大概是因为以前的事情才会如此。而萧秀不清楚我跟他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又不好直接问我,才会让章起去查。绕了这么一大圈,说到底,无非是一份尊敬,却也伴着半分疏远。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掩饰的,萧府待我如此诚恳,我亦当如此待他们才是。思罢,便对他们说道:“其实我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

“为何?”萧秀和邓属都好奇地看着我,等着我给他们一个放心的答案。

“年初春闱时,我和其他士子们曾在‘天香楼’饮酒抒怀。偏偏我不胜酒力喝醉了,在天香楼睡了一晚,导致第二日的考试错过了时辰。而长风叔觉得过意不去,便暗地里送礼给当日主考官,希望能让我入场。却被主考官一口回绝,以至在考场门前,那主考官对我百般羞辱。刚刚他大概是对我感到愧疚,才会那样不知所措的吧。”我看着他们,抿嘴一笑,接着说道:“其实这件事,全都是我太不知节制造成的,与他没有任何关系。还请邓领卫告知长风叔,不必为此自责。”

“诺!”邓属看着我应道。

萧秀也长吁一口气,眉头稍展,对邓属说道:“还有,让他查一查杞王府,看看那个府邸到底深浅如何。原本刚刚想跟他说的,只是见他那个模样,便把话吞了回去。现在你去告诉他,也算是一种宽慰吧,他当知其意。”

待邓属退下后,我见萧秀一脸愁容,便打趣道:“想那‘天香楼’的‘天香露’真是好酒啊,现在还让我念念不忘。有空让长风叔送些来,你也尝尝什么叫‘一樽醉不醒,十日香不散’。”

“此酒我在洛阳也尝过,哪有那么夸张。”萧秀轻描淡写地说道。

“怎么夸张了,我就是饮了两三杯便醉地不省人事了。”我以身说法,想说服他。

萧秀疑惑地问我:“当真如此?”

“当然!”我一边看着他,一边肯定地回着。

“哦···我知道了。”萧秀看了我一眼,拿起棋盒里的棋子,接着说:“尚兄,这件事先放一放。对于如何阻止神策军,不知可有良策?”

“良策?不是说过了吗,就是让兖王去劝说陛下呀。方才珠玑不也去‘丽景门’总院了吗?他应该会告诉上官柳儿和饶阳公主吧。至于怎么让兖王去说,就让他们动心思去。”我一边看着棋盘,思索着棋局,一边回着萧秀。

“可是这兖王,毕竟只是个孩童。”萧秀着急地对我说。

我笑道:“不是还有太子少师李固言辅佐着么,你着急什么?”

“呵···这位李少师,少说也有七十了吧,你指望他?”萧秀笑道。

我接过话:“哪有!我翻过卷宗,才六十四。”

“那也不小了···我听说他整日糊里糊涂的,在朝之时便一向明哲保身。虽说后来陛下念他三朝元老,给了个太子少师的官衔,但并没有具体职事,只是让他去给兖王授业而已。而且他还曾经糊涂地连书都往家里带,好在兖王尊重他,也气量大,不跟他计较罢了。”萧秀摇着头,笑着说。

щшш тTk ān co

我见萧秀如此说,便跟他慢慢解释道:“萧兄不觉得那是他在测量兖王的气度吗?再说他能明哲保身就不错了。你以为在当今的朝局之下,明哲保身很容易吗?别忘了,他是科举出身,又是赵郡李姓的世家弟子,与卫国公李德裕是同宗。所以他在朝堂上,是个两党都想拉拢的人,更何况还有宦官横行霸道。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各方都不得罪谈何容易?!若是论及才学,元和七年壬辰科状元,他会比当下的几位尚书大人差吗?”

“尚兄,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萧秀打断我的话,说道:“元和六年,他还是个乡野出身的士子。进京科考,也只能寄宿于表兄柳氏家中。后来我祖父安排柳氏带着他,去拜见了当时还只是个秘书省校书郎的许孟容。第二年考试时,‘恰巧’这个许孟容升任兵部侍郎,做了当年的主考官,这才有了他这个状元。祖父说过,当时觉得他性本质朴,或可为我所用。却不想此人是油盐不进,谁的话都不理睬。加上口吃,不善言辞,平日就只顾埋头做事。祖父见不可造,便没再管他,只是升贬之时会让千机堂记入卷宗。不出所料,他这一辈子也没做多大官。这样的人,不知尚兄打算如何说动他去以身犯险,让他得罪那个他这辈子都没得罪过的宦官?”

我听完,只觉得萧秀可能只看到了一面,而没有看到他的另一面,便说道:“既然萧兄看过卷宗,应该记得他在任职河中节度使和华州刺史期间惩奸除恶,不谋私利,不计亲疏,任人唯贤,革除弊政的事情吧?”

“那又如何?他做那些事并不在长安,他是没有胆量去得罪鱼弘志的。”萧秀不屑一顾地说道。

“这些都说明他为官清正,颇有才干,而且并不昏昧。他出身乡野,数十载寒窗苦读,写得锦绣文章,难道只是为了自保吗?难道他胸中不曾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吗?在长安无所作为,一来是因为并没有什么危及邦国安危的事情需要他挺身而出,二来又何尝不是无奈呢?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什么,也不愿违背心志同流合污。他能看清这个朝局,才会选择明哲保身。我相信,无论过去多少年,岁月能苍老一个人容颜,可无法让一颗卫国济世的心泯灭!哪怕曾经的热血被浇冷了,但只要家国需要,他纵使会被挫骨焚躯,也定然面无惧色,一往无前!”我对萧秀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相信他,就好像相信自己一样。

“既然尚兄如此信任他,我也不好再多言。只是还想说一句,最好不要对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仅凭千机堂的卷宗里寥寥数语便无端信任。”萧秀有些无奈地提醒着我。

“我知萧兄心意,只是这一次,我愿意相信他。不仅相信他会去阻止神策军,还相信他会妥善地处置好这件事。”我对萧秀说着,虽心里还是有些把不住,但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次。

这时,萧秀倒是好奇起来,问我道:“哦?尚兄为何会如此笃定他能妥善处置好?”

我看了看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答道:“倒不是笃定,其实我只是在赌罢了。你也说了,我与他从未谋面,只是通过千机堂卷宗的寥寥数语才对他了解一二。可正是因为看过他的卷宗,所以我想赌他真的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而且他是兖王的西席,兖王既对他恩宽,同样也对他十分尊重。对于他所说的话,我想兖王多少会听一些的。于是我赌他这次敢让兖王去阻止神策军,而且赌他能妥善处置这件事。因为在错综复杂的朝堂上,他都能明哲保身。处置起这件事,以他的才智,应当不算太难。不出意外,他既能让兖王阻止神策军,又不会让鱼弘志迁怒于兖王和他。”

萧秀听完,感叹道:“但愿如此吧!若是真能这样自然最好,若是不能······”

“若是不能,又会如何呢?”我打断萧秀,放下茶杯,笑着说道:“一位是堂堂的皇子,另一位是三朝元老,年事已高的‘糊涂蛋’。就算鱼弘志迁怒于他们,鱼弘志又能如何呢?他是会把这个‘老糊涂蛋’革职查办,还是能让王爵在身的皇子锒铛入狱呢?显然都不会,他不会对一个‘糊涂虫’做些什么,因为‘糊涂虫’是看不到他有多强权的,自然也无法满足他彰显权势的欲望。他也不会对兖王做什么,毕竟顶着王爷的光环,而且一个‘糊涂虫’教出来的小孩,他怎么会放在眼里?所以他最多也就发发牢骚、生生闷气罢了。顶多是将来站位的时候,不站在兖王这一边。更何况,我们本来也没指望鱼弘志和神策军站在兖王这一边,所以也就没什么损失。”

萧秀依然皱着眉头,叹口气说道:“尚兄这样说,我便理解了。只是若过两日还没动静,尚兄恐怕要亲自去对李固言游说一番了。我这边能找到的人有限,曾经的柳氏兄弟早已不在,恐怕无法为尚兄引荐。”

“若是过两日还没动静,那便代饶阳公主去走一趟吧。”我看着萧秀,微笑着说。

听完我这么说,萧秀抬起盯着棋盘的眼睛,看了看我,给了一个肯定的眼神,明显是与我心有灵犀的。而后他又低下头盯着棋盘,我看着他,心里别是一番滋味:

黑白两子演乾坤,尺寸之间比定纯。

未见春秋窗外过,唯识对面举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