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教皇
作者:星云战火 | 分类:历史 | 字数:169.8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313昔日强汉(第12更)
“四海之内,大汉之土。东到大海,西服列国。南吞诸越,北逐匈奴。人迹所至,莫不臣服。汉德昭昭,汉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众生。煌煌汉风,永世其昌!”
一首多年未闻,几近忘记的歌谣,唤醒了众人尘封已久的记忆。三百年前,伟大的汉孝武皇帝在位期间,外事“四夷”:南平两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于是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有了“万超来贺,天朝上国”。
那个时候,大汉还有一个别的称号——强汉。一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吓的胡夷蛮绒胆战心惊。正因为身后有着那么一个强盛的祖国做后盾,那时的汉人走到哪里都能挺直腰杆。到了别的国家只需报一声“老子是大汉人”,哪怕他是最为贫贱的下等人,番邦官署也得对他另眼相看。
否则,即将迎来的就是大汉强军的刀剑。
那时的大汉就是这么霸道,霸道的让外族胆战心惊,让同胞引以为豪。于是在接下来,和再接下来的无数个千年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把自己称之为汉人——汉族人。一直没有改变。
可是现在呢——公元2世纪的大汉已经失却了往日的雄风,连世居洛阳的曹操都不记得上一次藩国入朝纳贡是什么时候,而汉人挺直的脊梁也在塞外胡人年复一年的扣关劫掠中越来越弯,越来越弯,如今已是岣嵝着身子苟且偷生了。
想起着数十年屈辱的历史,曹操就恨的牙根发痒,他恨昏聩的桓灵二帝,更恨那害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的胡人。
所以,在他出仕为官的第一天,便将勒石燕然、封狼居胥定为了终生的目标。矢志不渝的希望终有一天,大汉在他的手上重塑武帝时期的辉煌。
只是……如今在看到眼前巨大的地图后,他才发现自己的目光竟是那么短浅。同时也在感叹,栾奕的野心竟那么的大。
鲜卑、匈奴、龟兹、大宛、大月、贵霜、安息……大秦,全囊括在他的野心里。
能实现吗?曹操不敢相信,但他记得栾奕说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很多事情不怕不敢做,就怕不敢想。只要他们想到了,也许就真能做到。
说到这儿,曹操下意识瞥了一眼栾奕、郭嘉、毛玠、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得救世八才者得天下”这句话已经传了不是一年两年。至少现在看来,这句话当真并非空穴来潮。
看栾奕,不正是借了天地人鬼四才之能,才在这乱世一举平定中原的吗?
此外,荀彧、荀攸、程昱之才,曹操亦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在过去的数年里给曹操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当世智士之骄楚。之所以近几年诸事不顺,实在是他们遇到了过于强大的对手——天地人鬼四杰。与分工明确的四杰为敌,莫说是他们,就是孙武再世,管鲍再生只怕也不是对手。
如果栾奕、郭嘉、毛玠、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联起手来,兼之又有他曹孟德其他文武从旁协助,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得到怎样的结局?
他的心不由自主变得火热起来,那股热气烘的他浑身暖洋洋的,接着是口干舌燥,渴的要命。他猛的咽了口唾沫,仍不解渴,遂从桌上取来酒杯一饮而尽。
栾奕透过曹操神采奕奕的眼神中读懂了许多。他适时抛出了邀请的言语,“孟德兄,文若兄……敢问诸公,可否愿意为了大汉万年繁荣昌盛,为了大汉百姓世代安康,当然也为了他们自己能在史书上留下厚重的一笔,暂时摒弃前嫌,齐心合力,建此不朽伟业?”
曹操虽早就料到,栾奕早晚会提到此事,但真正接到栾奕的邀请时,仍不免愣了一下。他为难道:“这……”
荀彧抢先一步,替曹操作答,“此事事关重大,可否容我们回去商量一番。”
栾奕笑了笑,“那是当然!只不过……”,他撩起眼帘扫向曹操和荀彧,道:“大军出征在外,需要消耗太多钱粮。而我不想白白浪费钱粮,所以希望诸位兄长商谈的时间别太长,早做决断。”
程昱刚刚还沉醉在兄弟团聚的欢愉和对未来的畅想之中,如今酒桌上气氛骤然转变,他才幡然醒悟,自己几乎忘了此时已经不再像刚才栾奕说的那样,自己就是自己,不再担任什么角色,不再肩负什么使命……朋友还是那些朋友,只不过他们有穿上了各自的官袍,扮回了身居高位的那些人。他们现在是栾奕手下的准阶下囚,栾奕只需动动手指,东平城动动高墙就会在霹雳车的狂轰滥炸下化为一片尘土。
荀彧道:“我等省的。”他看了看天色,“事不宜迟,我等这就回去商量。”
“也好!恕不远送。”栾奕端端正正的及地一揖,随后转身对夏侯渊和曹洪道:“二位也跟曹公去吧。”
“就这么放我们走了?”曹洪震惊道。
栾奕道:“我相信你们还会回来的。当然,如果你们不回来,我也能把你们抓回来。孟德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如果说饮宴刚开始时,栾奕那番发自肺腑的情义言论是在套交情的话,那么现在无疑就是**裸的威胁了。
他在点醒曹操他们,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举手投降,要么破城被捉,除此之外别无他选,何去何从自己看着办。
目视曹操等人策马离去,典韦闷声闷气的问,“他们会回来吗?”
栾奕摇着折扇点了点头,“会的,肯定会的。他们没得选择。”
赫拉克勒斯则对地图上标出的大大的“汉”字格外感兴趣。他用浓浓的关东腔问:“主人,你真的要打到希腊去?”
栾奕看一眼一本正经的赫拉克勒斯,“怎么?不希望我去攻伐你的祖国。”
“恰恰相反。”赫拉克勒斯道:“与其让希腊各城邦受贪婪的罗马人欺凌。我倒希望圣教的骑士能够占领希腊。至少……你们可以让众神的儿女过上好日子。”
显然,在教区生活了这么多年,赫拉克勒斯见识到了教会为百姓们谋得的福祉。并开始希望,家乡的人们也能过上如同教区汉民一样的生活。
赫拉克勒斯这番发自肺腑之言让栾奕大感欣慰,“放心吧!给我二十年,也许三十年,我会实现心中的宏愿。我要让教堂在西牛贺州遍地开花(栾奕对亚洲、欧洲这一称呼进行了更改,将亚洲改称为东胜神州,而欧洲则是西牛贺州,至于草原以北的苦寒之地,则称之为北俱芦洲);我会将圣十字大旗插上奥林匹斯山;当然,我还会允许你去看爱琴海的日落。”
“真的?”一想到可以回归故土,赫拉克勒斯大为兴奋。兴奋一阵,忽觉不对,“主人,你怎么知道奥林匹斯山的?”
一不小心又透露出本不该知晓的知识,让栾奕大为尴尬,“你跟我提到过啊!”
“我提过吗?” 赫拉克勒斯个头虽大,却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他怎么想都记不得说过任何关于奥林匹斯山的事情。
“说过,绝对说过。不信你问大哥。”栾奕又把问题抛给了典韦,每每此时典韦总会帮他圆谎。
“说过,我也听到过。奥林匹斯山嘛!山上还有座庙。”后半部分纯粹是典韦胡诌八扯,按照他的理解,如果没有特别特殊的情况下,大汉境内但凡有点名气的山上都会有庙。大汉的名山如此,那么其他国家的山也应该这般。
他却不知,崇拜高山的风俗,只有大汉国才有。最为明显的例子——五岳独尊泰山。自秦朝始,按照礼乐制度,在登基之后需要到泰山祭拜,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封禅。
皇家如此,民间也跟着效仿。于是就有了九九重阳,就有了这样那样的山会。
所以说山,对于汉人来说,是吉祥神圣的象征。庙宇自然也就爱建在山上。
可是典韦却是不知,对于那些没有受过多汉文化影响的民族而言,山,就是山,是一个个石头堆积起来的高地,是一个个铺满花草的土坡。它没有什么与神圣相关的象征意义,也没有任何宗教价值。
所以,他们的山总是光秃秃的,既没有亭台楼阁,也没什么庙宇。
只不过,典韦意想不到的是,在西方成百上千的高山之中,只有一座山与众不同,那便是奥林匹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