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历史 | 字数:278.4万

第322章 康熙不哭,是吴三桂中计了!(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756 更新时间:2024-11-09 15:45:00

康熙真的哭了!

不是看到不平等条约高兴地哭了,而是被条约里面的内容给“气”哭了。

不平等条约里面能有什么好条件?当然都是极为苛刻的。哦,至少在广大热爱大清朝的奴才们看来,那是苛刻至极的。所以康熙当着行在群臣们的面看完这条约的文本,当场就泪流麻颜了。

“这,这吴三桂也太阴损了......他居然想要朕承认是大清负了他,是大清没有遵守借师助剿之约,逼着他剃发降清!我大清得天下之正,为历朝历代所鲜有,若是朕签了这个约,岂不是自认大清背约夺国了吗?”

康熙和吴三桂都在这事儿上纠结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份条约不是“和平条约”,也不是“停战条约”,而是一份交换俘虏和地盘的协议。

吴三桂以放清军撤离和释放被俘的一万几千八旗兵和几千上三旗包衣奴才为条件,换取康熙皇帝释放吴世霖,并和平移交襄阳、汉阳、武昌三府地盘,以及地盘上所有的百姓、产业,甚至康熙皇帝的军队还不得对百姓进行劫掠,还要留下一定数量的粮食给吴三桂的军队。

而在这场交换完成之后,吴三桂和大清的战争还得继续!

为了这样一份条约,康熙得承认“大清背约夺国”的确是亏大发了......因为康熙一旦承认了“背约夺国”的事儿,那就等于把封建义理交给了吴三桂。

那些手握重兵的贰三四五六臣的再倒戈投降吴三桂和朱三太子,那可就理直气壮了。

不是他们不要脸要当贰三四五六臣,而是当年太年轻,不知道鞑子有多狡诈,被鞑子骗了清白。

当然了,亏本的是大清,不是康熙自己!

这道理康熙明白,底下的大臣们当然也都明白,于是全都给康熙跪了,然后七嘴八舌,跪着替这位“麻颜圣主”找台阶下。

“皇上,您要保重啊!您的身子骨才是我大清的根本!”

“皇上,您千万别叫吴三桂那个悖逆之臣气坏了身子......要不然就真中了吴三桂、朱和墭之流的下怀了。”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只要能到江宁,有了江南的银子,还怕不能重整旗鼓吗?”

“皇上,您别流眼泪了,现在该流眼泪的是吴三桂,因为他已经中了皇上的计策了!”

说吴三桂中计的,当然是康麻子这边最会用计,把福全的脑袋都用“没”了的“低仿周公瑾”周培公了。

当然了,康熙还是很信任周培公的。因为周培公的“割地求和之计”已经成功了!

所以现在听见又有计了,他当然就不哭了,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周培公,满满的都是期待啊!

“皇上,”周培公撅着屁股道,“吴三桂和咱们签这个约是按的什么心思,那还不是路人皆知?他是想让皇上您去江南,用江南的银子重整旗鼓,再和朱家人打啊!如意算盘就是让咱们和朱家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可事情哪有他想得那么好?

咱们现在占着武昌府、汉阳府,实际上就把吴三桂和朱家的地盘隔开了。虽然他们两家在湖南、江西一带都有接壤。但那些地方交通不便,也不是双方必争的要地。

现在吴三桂的重心摆在湖北,摆明就是要取江汉鱼米之乡为家,同时以洞庭湖周遭的大平原为后院。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人口,才有了立国之本。长沙、衡州不过是院墙而已。被朱和墭抢去也不致命,而朱和墭抢到这两个府意义也不大。

同理,朱家的根本是广州、潮州、惠州、肇庆,这些地盘都偏居一隅,吴三桂现在也腾不出手去抢。而由袁州、吉安这些地方去打江西也没什么意思......路不好走,而且一下子也吃不到南昌、九江、饶州这些大肉。

可是咱们一旦把武昌、汉阳都让给吴三桂,那吴朱两家间的形势可就要大变样了。吴三桂拿到武昌、汉阳之后,兵锋可就直指九江府了。而他一旦拿下九江,朱家就没办法染指长江。虽然还能走海路北上,但是海船、江船终究不是一回事,海船入江可不大好用。

而且他们走海路北上还有可能让吴三桂捡了便宜,趁着咱们和朱家两败俱伤的时候,一把偷了江宁城!

现在吴三桂年事已高,吴应熊又才能不足,最多是个守成之主。如果吴三桂坐守三分,将来的天下不是再归我大清,就是出现北清南明之局。到时吴家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九江的得失,就直接关系到吴朱两家的存亡......”

周培公的这番话,已经有点“越线”了,他是假定康熙打不过沿江而下的吴三桂或是两路进兵的朱和墭。

“好!”康熙皇帝一拍桌子,“说得太好了!”他随即又一皱眉,“可是......可是吴三桂万一想从襄阳北上,直捣京师,那九江得失,不就无关紧要了?”

康熙比周培公更“敢想”,他已经想到大清要玩的事儿了!

这话题大家伙儿可不敢接,场面一时间就有点凉了。

“皇上,”洪承畴的儿子洪士铭这时突然插话道,“奴才在吴应熊的府邸中见到了孔四贞。”

康熙没明白洪士铭的意思,问了一句:“见着孙延龄了吗?”

“没见着,”洪士铭说,“奴才听人说孙延龄在吴应熊的照应下,得了个湖南总督的差事,欢天喜地的去长沙上任了。”

“那么说孙延龄真的投降吴三桂了?”康熙一边问一边想:“难道朕还真的冤枉耿精忠了?”

“应该是的,”洪士铭道,“奴才也觉得不可思议,他老婆都大明大方的和吴应熊在一块儿了,他也有脸降吴,也不怕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那孔四贞......”康熙这时候想起来了,孔四贞是他祖母派去吴三桂那边的,“她现在是哪头的?”

“她当然是吴应熊那头的人了,”洪士铭回答道,“不过就如太皇太后所言,吴家和大清不是不能共存的......奴才建议皇上修书一封,把这道理都和孔四贞言明了,奴才和汪士荣回荆州的时候,就把这信悄悄的递给孔四贞。有她从中挑拨离间,吴朱两家早晚翻脸!”

“好!”康熙点点头,笑道,“这信朕让吴世霖带去给孔四贞......再给她备一份厚礼,算是朕给她和吴应熊的贺礼了。孔四贞是太皇太后的干女儿,是朕的干姑姑,她和吴应熊郎才女貌,这事儿得好好贺一贺!”

“皇上圣明!”

洪士铭那是真心觉得康熙皇帝圣明啊——只要用得着,他干姑姑和人搞小三都能成为他送礼的借口!

这才是乱世之君该有的作风!

康熙接着又问周培公道:“培公,朕明日就启程南下武昌如何?”

“恐怕来不及啊!”周培公的回答让康熙的心肝就是一哆嗦。

“怎么.....怎么就来不及了?”康熙问,“朱和墭不是还没打到九江府吗?”

周培公道:“皇上,咱们得知的江西军报都是迟几天的......奴才担心,他现在已经打进九江府了!”

“那,那该如何是好?”

“皇上别急,奴才还有办法。”周培公倒是气定神闲。

“快说......”康熙怎么可能不急?

“皇上,”周培公道,“奴才建议您立即给卓布泰、图海、施琅下旨,让他们马上带兵登船下江南。朱和墭一定往武昌派了细作,说不定还打听到了您和吴三桂的密约。一定会在您抵达武昌后陈兵九江......所以武昌、汉阳的兵必须马上撤离。同时再把这个消息放给朱和墭,看看他会不会和吴三桂抢武昌?”

“那朕怎么办?”康熙沉着麻脸问。

“皇上可以走陆路去安庆,”周培公道,“最好今天就出发......和吴三桂换约、履约的事情,可以交给得力的大臣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