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
作者:执笔见春秋 | 分类:历史 | 字数:329.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94章 朱高炽打朱棣的小报告
朱英不打算让朱棣几人返回倭国了。
就现在倭国的情况,对于大明来说实际上并不友好。
倭国的矿藏太多了,让几个藩王手里的钱财快速上涨,同样也滋生了他们的野心。
这些矿藏,从法理上来说,并不属于几个藩王,而是隶属于大明,藩王们只是帮忙开采。
因为距离遥远,现在他们私自截留大量本应该运送回大明的矿藏,将其变成自己的财富,还豢养大量的私兵。
同时进行着对外开扩,意图得到更多的财富。
原本朱英虽然知晓此事,但也在默许他们的行为,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为大明扩大影响力和领地了。
但是随着蒸汽机,火车的出世,尤其是去年北伐的成功,这就让事情发生了转变。
几个藩王再留在倭国发展,已经明显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朱英准备让他们作为统帅,为大明打江山。
也不是说现在的大明缺少将领,不管是淮西集团,还是各地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都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来担任。
可是这是家天下的时代,朱英也要考虑到未来封王的事情。
藩王的势力,是维系在皇权之中,其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旦成长起来,便是世家,家族。
当然,这件事,朱英是跟老爷子通过气的。
所以朱元璋也就直接跟朱樉说了。
回到王府的朱樉,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三,老四,老七。
朱棣一脸铁青。
“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的放我们回去,这是压根就不想再让我们回去藩国。”
他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朱棡有些无奈:“那我们现在还能怎么办。”
虽然朱棡觉得自己跟大侄子的关系好,可在这个时候,显然什么关系都不管用。
朱榑则道:“也不知道太孙是否允许,让我把几个妾室接过来。”
听到两人的话,朱棣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两人,似乎完全就不想反抗一下,就这么认了?
朱棣把目光投向朱樉,不过朱樉好像也是一幅认命的样子。
朱樉从朱棣的目光里看到了不甘,便说道:“你还想怎样,此事父皇也是开了口,并非太孙一人意思,我等难不成还能反抗父皇不成。”
大家就算有些小心思,但那也是在瞒着父皇的情况下。
现在父皇都已经明说了,事情自然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朱棣声音低沉:“如果这个时候,倭国发生了动乱,你说父皇会不会让我们返回倭国。”
几人看向朱棣,目光炯炯。
朱棡直接道:“你是想联合倭人?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同意,况且我等不回倭国,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更有利。”
“恐怕他们要是知道这个消息,必然是欢欣鼓舞,哪里会帮助我们。”
足利义满最忌惮的就是他们几个藩王,如果只是他们的儿子过去,那么倭国面临的压力肯定要变小许多。
除非足利义满脑子进水了,才会同意联合几个藩王。
朱棣冷笑道:“事在人为,我等自然不可能把真正的消息告诉他们,况且倭国也并非是足利义满说了算,他们那些大名,只需要钱财利益足够,何愁不能成为我们的手中之棋。”
朱棣早就已经发展了一批细作,其中也包括某些并不得势的倭国大名。
在感觉自己难以返回藩国的时候,朱棣就在思索对策,朱樉带来的消息,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没人想留在京师当个闲散王爷,即便京师再是繁华热闹。
可这怎么能跟自己的藩国相比。
他们在京师要受到律法的压制,还要担心太孙的忌惮,最主要的是手里根本没有权力可言。
在倭国自己的藩国里,他们肆无忌惮,本身就是法,是天,想干嘛干嘛,那可是自由的气息。
商议一番后,几人迅速定下此间方案,具体实施由朱棣负责。
一来这本是他提出来的方案,二来实际上除开朱棣外,其他人也没什么具体的思路。
朱棣也趁机机会,向三人索要大量钱财。
这钱财数目很大,但是为了能够返回藩地,三人也只能是忍痛出了。
四王的谋画朱英并不知晓,因为锦衣卫不能监察藩王。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朱英也完全不在乎。
随着春季的到来,草原那边的战事再次开启。
当然这是小规模的战事,这个冬天让原本就元气大伤的草原各部族过得更惨。
首先就是大量草原民的饿死,没有足够的牧场,他们的战马也在掉膘,战斗力在大幅度下降。
其中很多过不下去的,在冬季就已经投靠大明,进入归化城了。
此消彼长之下,归化城的实力已经远超瓦剌,鞑靼。
便也是在这个时候,草原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
自称为蒙古可汗的鬼力赤,遭到了部下的反噬,从而被杀。
这是因为很多部族认为鬼力赤并非是天可汗的后裔,没有资格统治蒙古,加上先前因为呼伦贝尔的事情导致鬼力赤这个可汗的威严大减,这才给了下边部族的机会。
这里头少不了马哈木的影响,不过最大的原因是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回来了。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来了大量的军队。
本雅失里跟叔叔哈尔台吉在额勒伯克身死后,就逃亡去了中亚。
中亚是帖木儿的地盘。
帖木儿得到消息后,就把两人接到了撒马尔罕,并且给予了其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没权没势的本雅失里叔侄二人,显然是非常符合帖木儿的利益。
当年他夺取西察合台汗国时,用的就是扶持傀儡的手段。
这让帖木儿看到了自己有可能入主漠北高原的希望。
那里才是蒙古人的发源地,帖木儿想要成为第二个成吉思汗,那么就必须要得到漠北高原,完成对大蒙古帝国的合法统治。
当然,因为距离遥远的关系,这个时候帖木儿并不知道大明已经在攻打草原了。
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快要进入冬季,也就没有办法行军。
帖木儿给了本雅失里十万骑兵,让他带着回去漠北,抢回自己的统治权。
阿鲁台那边得到了本雅失里带回了帖木儿的十万骑兵后,当即就背叛了鬼力赤。
然后联合瓦剌,撺掇归属鬼力赤部族的反叛,以其并非天可汗后裔的名义。
阿鲁台在西蒙古的影响力很大,在他的操作下,鬼力赤自然就被杀掉了。
本雅失里和马哈木的仇,也算是报了。
实际上这个仇人要算上阿鲁台,但是现在本雅失里也不可能太去追究细节,因为他现在需要阿鲁台。
开春之际,本雅失里就号称北元复国,阿鲁台依旧为太师。
然而现在北元的大将军,已经是从中亚来的卡贝斯特了。
不过此时的卡贝斯特心情并不好。
他来到草原的时候,才知道大明已经大举进攻,还在大青山那边修建了一座大的城池。
最主要的是,大明夺取到了很多战马,收拢了大量的部族,现在哪怕是瓦剌和鞑靼加在一起,都不可能跟大明对抗。
相反,随着春季来临,不少明军从归化城里出来,开始对草原进行扫荡。
他们的目的,就是那些牧草鲜嫩的牧场。
卡贝斯特想跟明军碰一碰,可现在的明军,已经不是去年的明军了。
在这个冬天,朱元璋下令从大明各地卫所抽调擅长骑射的士兵前往归化城,加上已经经过教化流程的底层草原民,大明凑齐了三十万的骑兵大军。
现在整个蒙古的骑兵加起来,也就大致是这么多的数量,哪怕是加上卡贝斯特的十万骑兵,也无法对明军的三十万骑兵形成压制。
数量上有优势,但是在质量上,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
冬季的草原需要休息,可是大明不需要。
大明的工厂趁着这个冬天,加工出了大量的半身甲胄,同时更多的火药,火绳枪送入到归化城中。
而草原部族在开春正是状态最差的时候,许多士兵早就饿得发昏,怎么跟粮草充足的大明相比。
卡贝斯特行军过来,也没有带大量的后勤,这么远的路线也不支持长途的后勤运输。
因此面对明军的攻势,不管是瓦剌鞑靼,还是卡贝斯特,都只能是节节败退。
大明京师。
在等待消息的朱棣,突然接到了太孙的召见。
东宫后殿。
“四叔。”
“拜见太孙殿下。”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朱英,朱棣心生感叹,当年他怎么会想到会有今日。
“草原上的事情,想来四叔已经得到了消息,帖木儿犯我大明之心不减,竟派了十万骑兵联合蒙古各部族,想要夺取归化城。”
“在去年的北伐中,唯有四叔战功卓越,仅凭借计谋就轻易的拿取兀良哈,壮我大明声威。”
“因此我想请四叔再度出手,前往草原统帅我大明三十万骑,给予残元最后一击。”
朱英的话语中十分客气,最后还用了个请字,表达自己对朱棣的尊敬。
朱棣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朱英会来这么一手,他还等着联络倭国那边呢。
这草原一去,至少数月的时间,没了自己居中联系,返回倭国的事情怎么能够办成。
只是顺着朱英的目光,朱棣也没有拒绝的可能。
况且从情理上来说,去年朱棣在北伐表现确实很耀眼,现在再派过去也是正常现象。
反倒是不派他还显得有些打压的意思。
在应下后,朱棣联系倭国那边的事情也只能搁置下来。
虽说从京师去到归化城也就不到十日的功夫,但是南北通向的火车,现在只归于军用,都是在朝廷的掌控里。
朱棣显然不可能把自己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对象交给其他几位藩王。
他不知道,朱英确实不能通过锦衣卫监察他,但是朱高炽早就已经入宫打小报告了。
虽然不清楚具体的事项,但朱棣联系倭国的事情被朱英得知后,自然能够猜测出朱棣在筹谋。
“我的好四叔,我的征北大将军,别急啊,打完草原,还有帖木儿等着你呢。”
看着朱棣离开的背影,朱英轻笑着说道。
——
天界寺。
这里今日来了一支特殊的使臣队伍。
之所以说特殊,因为这些使臣都是汉人。
他们就是从渤泥国过来,是黄森屏的族人。
领队的是黄森屏的侄子黄群生。
这些人在进入到大明境内的时候,就一直是在震惊中度过。
尤其是进入到京师更甚。
“难怪叔父一直想着回归大明,原来京师竟然如此繁华。”
黄群生的年纪并不大,虽然他是在大明出生,可是懂事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渤泥。
其实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叔父一直想着要返回大明,在渤泥国岂不是更加的自在。
然而在接触到京师的繁华后,他才懂得了叔父的想法。
跟京师比起来,渤泥国完全就是个小乡村,蛮荒之地。
单单一眼望去的人群,就比整个渤泥国所有的人口加起来都要更多了。
二十多岁的黄群生,还没见过如此多的人。
拿着叔父交给他作为证明身份的令牌,黄群生找到了最近的衙门。
实际上就是治安所。
看到总兵令牌,治安所的差役不敢怠慢连忙上报。
很快就有兵部的人过来接洽。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黄群生暂时被安置在天界寺中。
因为黄群生除了总兵令牌外,还有渤泥国的国书。
如果只是个小国,礼部兵部这边也不会怎么在乎,但是同时涉及到渤泥国就完全不同了。
在黄群生抵达京师的第二天,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朱元璋这里。
这个速度已经是很快了,毕竟不是军事情报,没有专门的通道,如果不是因为黄森屏先前是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可能一个月都不见得消息能够进入宫中。
朱元璋听到这消息非常高兴,他对于黄森屏可是印象深刻。
因为黄森屏起初叫黄元寿,因黄元寿在南海森屏滩剿寇抗倭功勋卓著,朱元璋亲口赐名森屏,
原本云南纷乱,黄森屏没了消息,朱元璋还以为死在了战乱下,没想到还活着。
最关键的是,这次国书的内容,是黄森屏请求将渤泥和断手河流域的土地,纳入大明版图。
“是咱大明的忠臣呐。”
看着国书内容的朱元璋,不由发出感叹,也给黄森屏定下了大明忠臣的性质。
国书里黄森屏讲述了关于自己去到渤泥的详细过程,并且表示已经掌控渤泥大部分区域,这也相当于给大明开疆扩土了。
虽然对于渤泥那等小地方朱元璋都不知道,还是让人查过才明白原来是在真腊的海对面小国。
但这依旧让朱元璋很开心,于是叫来大孙表示,要驻兵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