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万

第6章 父子温情(2)

书名: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字数:2296 更新时间:2024-09-18 03:16:49

同时,楚庄王也面临选择,新任令尹由谁担任?楚庄王想的是,不需要太过能干,锋芒毕露。只要为人可靠,服从国王,四平八稳的维持现状即可。

很快,虞邱子被任命为楚国令尹。他的职责是处理国政,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循规蹈矩即可。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他只得欣然接受。平庸无为正是剧本对他的角色设定,不由得他胡乱篡改。

平息内乱之后的楚国,内部已经理顺,终于可以腾出手一心一意的扩大对外影响。

恰在此时,晋楚争霸的棋子——郑国,发生内乱。郑穆公之子公子夷,继位不到一年被杀。后世称其为郑灵公。

说起这个短命的郑灵公,他的死,除了起因可笑之外,还给后人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成语故事,值得一提。

这年春天,为表对郑国的重视,楚王派人给郑灵公送去一只鼋。鼋是珍惜动物,据说吃起来味道特别鲜美,还能滋养身体,对脾胃也是大有裨益。

公子宋和公子归生,正有公事要朝见郑灵公。忽然,公子宋食指微微擅动,他笑着对公子归生说:“以往我食指一动,必定是有美食可享用。”

正说着,两人觐见郑灵公。此时,疱人正在分割已经煮好的鼋肉。两人见状,相视而笑。

灵公不解,问道:“两位因何发笑。”

于是,公子归生把公子宋所说,如实转述。

灵公听后十分恼怒。心想,此乃楚国进献给堂堂国君所用,你一个大夫却说事先已经得知,而且口气充满笃定,似乎必须算上你一份才行。可见你傲慢无知,根本不把君主放在眼里。好吧,我偏偏要羞辱你,杀杀你的傲气。

把鼋肉分好,配好调味酱汁后,灵公命人召来公子宋。公子宋听闻,心中窃喜,心想:“果真不如所料,我的预言向来准确,连国君都不得不服。还特意将我请来,分享美味。回去一定要和公子归生好生炫耀一番。”

不想,被召来之后,公子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灵公享用。灵公边吃还吧唧嘴,故意装作好吃无比意犹未尽的样子,却没有叮嘱仆从赐食公子宋。眼前又没有其它菜肴,只有一鼎鼋肉而已,分明就是故意让公子宋难堪。

公子宋怒火升腾,冲到灵公面前,将食指伸入鼎中,用力搅了搅。好一会儿,才拿出手指,用力吮吸。接着,他得意洋洋的说道:“你没有赐食,我还是吃到了。我就说,食指大动,一定能吃到美味。”说完,拂袖而去。

公子宋此举非常无礼,甚至可说是愚蠢僭越。灵公大怒,当场就撂下狠话,“如此忤逆犯上之人,寡人定要取你性命,看你还能得意到几时?”

一鼎鼋肉,引发君臣两人的暗潮汹涌。

回去之后,公子宋越想越觉得后怕。今日之举,真是荒唐幼稚。实在没必要为了几口野味得罪国君,于是十分懊悔。可是,事情已经发生。君无戏言。国君既然已经放话要杀人,将来势必会找机会把自己除掉。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公子宋买通宫中侍卫,趁灵公熟睡时将其杀死。

就这样,继位八九个月的灵公死于一只鼋。后世,有个成语叫“染指于鼎”,就是拜这位短视刻薄的君主所赐。

郑灵公死后,其弟继位,是为郑襄公。

郑襄公继位后,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晋楚之间,到底靠向哪一边。

这一年,晋、郑、楚三国都面临对彼此关系的重新确立。

楚国内讧已经平息,对王室最大的障碍已经铲除。楚国国力正处在上升通道。前一年还有问鼎王室之举,声震诸侯。楚王此举之大胆,令外界对楚国颇为看好,尤其是中原小国。

晋国不用讲,荒淫暴君已成过去式。新上任的君主心怀壮志,想要重整旗鼓,恢复昔日的风采。

郑国新继位的国君,必须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晋国新君继位在前,楚国内讧平定在后,郑国先君已经选择站在晋国一边。新君郑襄公还没来得及做出新的选择,刚刚平定内乱的楚庄王已经磨刀霍霍,迫不及待。

“大棘之战”时,郑国接受楚国的命令攻打宋国,最终大败宋国,俘获宋国右师华元。华元被拘后,楚国想借此威胁宋国听命于楚,不知怎么的,华元逃脱。当时,宋国派人送的百辆兵车和装饰精美的四百匹战马还在路上。这些事实足以可以证明,郑国并非收受贿赂,所以放走华元,华元逃走仅仅是个意外。

但是,楚庄王要兴兵伐郑,总要找个理由。所谓师出有名,否则,显得自己太过霸道。于是,楚王以此为名,跟郑国算账。

楚国派公子婴齐攻打郑国,郑襄公派执政大臣公子宋去晋国借兵,晋成公派荀林父引兵而来。于是,双方的对阵形势演变为:公子婴齐(楚)VS【荀林父(晋)+郑国】。

郑国搬来救兵,楚国也不甘示弱,急忙移兵陈国。大军压境,陈国毫无准备,不得已,只能与楚国议和。晋国见状,又去联合宋国。毕竟陈宋一体,陈国一向跟宋国一条阵线。晋国此举是想逼迫陈国倒向晋国。

两个大国移师他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郑国得以解除隐患,侥幸逃过一战。结果,郑国仍然是晋国的盟友。

这一年冬,晋成公继位两年后,组织了一次诸侯会盟。这是晋灵公被杀,新君继位后举行的第一次中原诸侯盟会。

此次会盟由晋成公主持,宋文公、卫成公、郑襄公、曹文公、鲁宣公等五个诸侯国国君齐聚黑壤,共襄盛举。

周王室派出王叔桓公到会监临,大家共同谋划对付不服从晋国的国家。

周王室虽弱,毕竟代表周朝的最高权力。周王此举,向其它诸侯国释放出强烈信号:在中原地带,晋国仍牢牢掌握盟主之位。周王室对晋国在中原的领导地位,抱以极大善意和支持。

对比前不久楚国的无礼蛮横,擅自加兵于天子边境,周王室的态度可说是泾渭分明。中原小国也明白过来,晋国的颓势已经告一段落。新任君主手段强硬,此番会盟强势表态无疑是成功的。

晋成公继位后,楚国的声势被紧紧扼制。楚庄王没有料到,在他扫除内乱之际,也是晋国修复元气之时。郑国新君继位,紧紧抱住病愈过后宝刀未老的晋国,暗自庆幸,又一次站队阵营跟对人。

楚国需要更多时间提升实力,才能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晋国则一扫灵公在时的颓废,慢慢恢复被败坏的国力,用力挽回渐渐西斜的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