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万

第172章 内乱平息(2)

书名: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字数:2741 更新时间:2024-09-18 03:16:49

太阳出来了,她努力穿透厚厚云层,展颜微笑。原本乌云罩顶,似要酝酿暴雨,转眼乌云逃散,阳光占据。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事,谈笑间被消弭于无形。太阳笑了,邾国国君及宗室大臣笑了。

邾国新上任的国君,即位之初面临的两大困扰,尤以此次最为凶险。他企图放弃国君之位,保有国家的完整。不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礼官挺身而出,为乌云密布的邾国杀出一条生路,从此改变了邾国的命运。

此次诸侯盟军虽兵临城下,却没有动用尖刀利刃。战事悬崖勒马,邾国自是感激不尽。很快,邾国国君露了面。迎接晋姬母子,并邀请诸侯入内,要大摆筵席感谢各位不杀之恩。对发号施令的晋国大将军赵盾,更是礼遇有加。

赵盾为首的盟军,将晋姬母子送入城门之后,谢绝了邾国国君的犒劳,引兵转身离去。

身为盟主,在厘清事实,明辨是非之后,如果不能及时纠错,硬要逼迫邾国国君让位,无疑是昭告天下,晋国是个恃强凌弱的国家,不配赢得尊重。是赵盾的秉持原则,遵循事理,依理评断,才将事情重新拉回正轨。

赵盾事先准备充足,各种可能性都在他的预想范围之内。

调兵遣将是因为身负晋国宗室的希望,他不得不来,也不得不摆出姿态,宣示晋国的意志。可是,处理事情时,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底线。虽然难免与宗室利益冲突,可他自认为问心无愧,于是便坚定执行。

当然,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夹杂了一些些他的小小私心——他不想看到邾国国君重蹈他当年的覆辙。邾国国君比他幸运。有一位从容睿智的礼官代他发声,走到台前支持他,陪他坚持到底。并且口口声声,不到最后关头,坚决不让出国君之位。

相比而言,当年的自己孤立无援。再加经验浅薄,一时太过刚硬,一时又太过软弱,太快妥协,以至于局面不可收拾。

赵盾带着诸侯盟军走了。他内心由衷的祝愿邾国国君,祝他能做出一番事业,不辜负今日他的手下留情。

这位邾国国君,果真没有辜负赵盾的期望。

在此后的日子,他主动寻求与鲁国和平共处的机会。两国修好,十年无战事。同时,他准确把握大国动向,在晋楚争霸的腥风血雨中,始终拥抱强者,站对阵营。为这个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寻得庇护,争取到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在他执政期间,邾国内政稳定,外务平和。经济发展迅速,百姓和乐。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而他,也成为邾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赵盾率领盟军离开邾国不久,楚国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这一年,若敖氏的属国舒国及其附庸宗、巢等国联合周围几个小国,再次掀起战事,企图背叛楚国。令尹成嘉和太师潘崇决心彻底消灭叛乱势力,于是率军再次出征。留下公子燮和斗克镇守国都。

成嘉和潘崇志在肃清叛乱之徒,几乎是倾巢出动,带走了楚国的大部分精锐。临行前,特意交待两位镇守国都的将军,务必要保护好君主。待他们消除外患凯旋归来,年轻的君主便可坐稳大位,再无后顾之忧。

早已心怀怨望的斗克,与政治争斗败给成嘉的公子燮,因为共同的敌人——成嘉,二人惺惺相惜。很快,他们就有了谋反之心。

此时,国内兵力空虚,君主年轻不懂事,身边可靠之人几乎全部。两人认为,谋反时机成熟,决定动手。趁着令尹率军出战,二人以修筑城墙,事关重大为由,宣布楚国都城郢都戒严。守卫宫门的侍卫和楚国国君的近臣,全部被他们两人控制。一切对外消息来源被切断,楚国国君沦为傀儡,为二人操控。

同时,两人飞鸽传书给预先埋伏在成嘉身边的奸细,要其行刺成嘉。偏偏有一人的亲戚受过成嘉家人的恩惠,将此事告发,刺杀失败。

成嘉和潘崇率军即刻掉头,匆忙赶回郢都。此时已是八月,得知事情败露,斗克和公子燮挟持楚庄王从郢都突围,准备外逃到商密,另立政权。

成嘉和潘崇杀进宫室,遍寻不到庄王。他们猜测,外逃必定经过几个县镇,于是沿路发布海捕文书。并派出轻骑一路申诫,誓要缉拿两位挟持君主的要犯。

最后,令尹一派抢得先机。二人经过庐地,被庐地大夫戢梁和叔麋诱杀。楚庄王获救,重返郢都。

经过此番折腾,年轻的楚庄王受到惊吓,性情大变。他长久躲在宫室,不问朝政。大政小事都交由成嘉、斗般、斗椒代理,他则日日纵情声色,饮酒作乐。

楚国的形势,对晋国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利好。

“新城会盟”能如期举行,诸侯国到来如此整齐,全拜楚国内讧所赐。楚国内讧消失,晋国本要严阵以待,谁料这位绝处逢生的楚国国君,竟沉迷酒色,不问世事,简直是天助晋国。

公元前612年,重整旗鼓的晋国决定攻打蔡国。蔡国长期依附楚国,无视晋国这个中原霸主,“新城会盟”也没参加。本来此事可以不去追究。毕竟,从地理位置来看,蔡国与楚国接壤,依附楚国也是情理之中。

当时楚国内讧未定,赵盾也不打算去轻捋虎须。可是,既然楚国的继位者无所作为,赵盾当然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一来是试探楚国的底线,顺道也可增强晋国在中原的号召力。

赵盾派出上将军郤缺,率领晋军上、下二军突袭蔡国。晋国准备得相当充分。一来,派出的是能征惯战的宿将郤缺出马,战斗力不成问题;二来,蔡国是楚国北上的门户,攻打蔡国,相当于在楚国门口打楚国的盟友。他们料想,楚国一定会出兵救援。派出两军,有备无患。

面对强敌,蔡国临危不惧。他们一面抵抗,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援。让蔡国始料不及的是,楚国并未理睬。没有只言片语慰藉,没有一兵一卒支援。守到最后,蔡国兵尽人亡,都城失陷。不得已,蔡侯与郤缺签订“城下之盟”。

身为楚国最忠诚的盟友,竟落到国破家亡的境地,蔡国国君蔡庄侯悲愤难忍,病倒在床。从此一病不起,于当年冬末郁郁而终。楚国的其余盟友,从此寒了心,纷纷转向晋国。

西边的秦国,秦康公变得消极怠政,还大兴土木。为了游乐,修建奢华亭台楼阁,更有观景高台,方便赏玩。

中原争霸似乎进入了真空期。秦国无力,楚国无心。晋国君主年幼,卿族执政。各家都忙着发展各派势力,提携各派亲信。卿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全赖外部环境宽松,无人对晋国发难,晋国仍是外人眼中不可战胜的霸主。

尤其是与蔡国签下“城下之盟”,更是极大鼓舞了晋国上下。放眼中原,没有哪个诸侯国有实力与晋国争锋。晋国的霸业,在赵盾的手上,算是暂时稳住了。

外部安定,赵盾的注意力又重新聚焦到内政改革的成效上。

赵盾上任后实施的轰轰烈烈的礼义刑法变革,选用了锐意进取的中下层官吏去执行,臾骈和郤缺主导,他本人则负责监督全局。经过近八年自上而下的推动,成效斐然。

晋国礼法制度完备,讲求礼仪蔚然成风;刑狱方面,当年被褫夺职务的那一拨,均是媚上欺下,鱼肉百姓的狠角色。鉴于此,官员任用做出重大改变。

强调任用循吏,以勤勉踏实,品行端正,严格自律的官员为首选。摒弃过分苛责,行事浮夸,哗众取宠的官员。任用过后,还定期进行考评。结果显示,这样的选才标准符合民情,深得民心。有司执法公正平和,百姓顺服。

内政无忧,外交无事。对赵盾而言,算是非常难得的顺风顺水的时期。他想趁此机会好好犒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