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万

第85章 蓄势待发(3)

书名: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字数:2778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45

他们一方面为六人集团大肆造假,另一方面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力争上游的欲望,引领他们一步步的背离现在的主子。为了讨好“改革派”,他们积极主动的与赵盾的人接触。拉近与他们的关系,甚至暗中支持。可是,在汇总实情的竹简上,却没有他们的署名。

归来的前夜,他们三人联名修书一封,给到郤缺。信是否已达,他们不知。对他们而言,这一个多月,度日如年。左右逢源让他们身心备受折磨。最后关头,他们倒向了“改革派”。他们担心,是否投靠得太晚。过了保鲜期,他们已被弃如敝履。如果六人集团清算,他们就是两头不到岸,青黄不接。

从踏上征途的那天起,到今天觥筹交错的宴席现场,他们都如坐针毡。他们是宴席上的异类,更像被判了极刑的死囚,等待不知何时降落的刀子。

宴席结束之时,“五君子”与赵盾为首的‘改革派’的战事,正式吹响号角。

接下来的一月,赵盾、先克两人为主,臾骈和郤缺为辅,孙副将偶尔也参与其中。他们将两路人马罗列事的项一一汇总,分门别类,条分缕析。拣选大批小吏,负责誊写。

臾骈将二十二人的初稿及来往书信一并拿出,将上面反映问题,单独汇列一旁。郤缺也将三十人反映的问题,单列成册。之后,两人将小吏抄录的连同书信内容,归在一起,审查一遍。接着,两人又将手上资料交换审核,互通有无。把其中共同点、相异处,归纳整理。最后,统一汇总。签上两人姓名,呈递给赵盾。

呈递给赵盾的竹简,厚厚几沓。摆在案头,颇为壮观。这其中,凝集的不仅是五十二人的辛勤汗水,更有负责后续整理、抄录、归纳的工作人员的付出。他们花费近月,日以继夜,不辞劳苦,终于完成。

“两位将军,辛苦了。”赵盾在“丝纶阁”门口迎接臾骈和郤缺的到来。

“为国效力,属下份内之责,不敢言苦。”郤缺说道。这段时间累得体力难支。看到案头的一撂成果,便觉一切辛苦都值了。

“从大将军提出要收集各地律令、税赋、刑狱实情那天起,到现在,终于将实情收集完毕,耗时将近半年。这半年,是我生平所遇,最复杂多变的半年。”臾骈感慨不已。一路多重阻拦,最后终于突出重围。此间种种曲折,实在让人应接不暇。

“是啊。”郤缺也颇多感慨:“想当初,只是例行要地方呈上实情,谁想竟是一再拖延。最后,不得不使出奇招。以购置军械为名,意欲派人明察暗访。谁想,对方是见招拆招。企图占据道德高地,以为国出力的大义,行阻止我方调查之实。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让我们探听到了实情。不枉如此多人如此曲折的付出啊。”

“原来他们只想着堵截,逼我知难而退。之后草草了事,革新之事便不了了之。”对方的居心,赵盾了然于心。“岂知,这些事情,在我还未忝居高位之时,已是筹谋许久。只等机会来临,便要大展拳脚。不可能因为小小阻滞,便偃旗息鼓。他们低估了我的决心。”

郤缺点头,应道:“正是。”

臾骈也附和道:“怪只怪,他们自视甚高。”臾骈认识的赵盾,从翟国回来到现在,一步步的,脱胎换骨。他见证了赵盾的成长,也慢慢见识了他行事的果断坚决。

“他们太自以为是,根本不把其它人放在眼里。”荀林父等人,郤缺早就看不顺眼,“仗着父辈的荣耀,四处作威作福。与地方县府,沆瀣一气,共同鱼肉百姓。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对着经手整理的民生实情,他就义愤难平。这些地方县府,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全是因为背后有这些人的支持。

“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我们只是呆在大殿阁楼里。怕是全被晋国称霸一方,国富兵强的表面繁华所迷惑。以为百姓理当过上的是与霸主相应的和乐太平日子,谁想到……”赵盾摇头感叹。

两人呈上的文件,赵盾还来不及细看。但是,这些人一直与两人保持书信往来。他们三人又不时碰面。查访得出的信息内容,他心中大略是清楚的。想到这一路的波折和最后的目的达成,赵盾心存庆幸。

“除了获知这些信息之外,我们还收获了不少人心。”臾骈说道:“开始说要整饬地方,修订法令时,还有许多人将信将疑。后来的三十人名单,有人推荐自己,有人主动推荐良才。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人再怀疑革新事业的势在必行了。”

与“反对派”的交手,颇费周折。然而,正因为反复拉锯,日复一日,才让更多的人看清趋势,转而投向他们的阵营。

“说到收获人心,我这倒有个故事要说与两位听。”赵盾和臾骈都望了过来,郤缺故意卖个关子,“这个故事嘛,说来话有点长……但是……”臾骈一会瞪眼,一会皱眉思索。郤缺笑了笑,决定还是不为难他了。“我还是长话短说吧。在三十人名单中,有三人向我们推荐了三人,你们还记得吗?”

赵盾一脸迷惑。臾骈想起来了,他点点头。郤缺继续道:“推荐者,我们是赏赐了的。如今,肯定是我们的人无疑。可是那莫名其妙的天降好运被推荐的三人,情况则复杂得多。”

说到这,郤缺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赵盾。待他看完之后,又传递给臾骈。臾骈读的过程,一会点头,一会摸摸鼻子,一会带着笑意。最后,又把信还给了郤缺。

“两位刚刚看的,就是他们三人联名给写给我的信。发信之日,正是他们返程前夜。”郤缺接过臾骈递还的信件,说道:“他们处境尴尬,可从字里行间见到一二。一开始,不敢相信自己被“五君子”重用。后来,我们的人找到他们,才知是我们要求修改的名单。后来,进入当地,他们忙着为当地县府掩饰不足,为挽回民心做补救工作。”

“此时的他们,行动上还是跟“五君子”保持一致。可是,他们又不想错过个人升迁的机会。所以,暗中又给我们的人提供便利,拆自家的台。最后,几经挣扎,决定投向我们。于是,将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们一批人的所作所为,全部列出,毫无隐瞒。”

“他们的心路历程,可说是一波三折。”臾骈看的时候表情变化丰富,其实也是因为看出这些人的挣扎,感触很深。“他们投身六人麾下多年。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只是苦于一直没有再进一步的机会,无可奈何。”

“后来,被我们选中,点燃了希望。可是,又难以判断到底我们的承诺是否能实现。同时,又碍于身份约束,继续为他们做事。到最后,看到站在我们这边的人越来越多,返程在即,必须做个抉择。才会在最后时刻,挥毫而定。”

“这三人的际遇,应该是许多不得重用的中下级官吏的现状。”收到这封信时,郤缺想起了当年埋头农事的自己。“许多人不缺乏才干,差的只是一个机会。他们能力中上,却缺乏对趋势的洞察。待到云开雾散,他们明白过来之时,机会已经擦身而过。只有少部分人,能够知风起于青蘋之末。他们一早作好准备,抓住机会便乘风而上。”

“那三个自我推荐的人,便是后者。”臾骈深以为然。他是属于自己度量和才华过人,命运眷顾,被赵衰相中,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大将军大张旗鼓选拔人才之事,他们可能也心存怀疑。但是,还是选择放手一搏。他们本有才干,又把握了机会,由此脱颖而出。三人的汇总写得详细精当。不仅罗列完整,而且条理分明。用心可见一斑。

“三人在最后一刻做出抉择,略强于骑墙派。”郤缺对三人跟踪已久,却不料,他们在最后关头才给出答案。他略微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