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骄阳
作者:沈处默 | 分类:历史 | 字数:107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5章 喜中有忧(1)
距离上一次主持召开群臣大会,已经将近两月。这一次,赵盾明显从容得多。
先克等人和监督组前后归来。他们带回的消息,前后对比,差异之大,举朝震惊。从前的一众官吏,徇私枉法,欺压百姓。所犯罪行,触目惊心。新的县令及其衙属到位后,气象一新。公开审理冤假错案之后,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回升。流民归田,民心渐稳。一派稳定祥和的气息。
新任的县令大人和蔼可亲,勤勉尽职。离开县衙,他就做寻常打扮,去到农家,下到田地。去集市看手工制品,到酒楼问食浆酒水的买卖制作,跟贩夫走卒亲切攀谈。
总之,这位新任县令,不仅和威风八面作恶多端的旧县令不一样,跟在任的任何一位县令都不同。他身上有平民的和善,鲜少官家的霸道。
说到他的种种表现,评价分为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官场中人均不以为然。认为他是离经叛道。不顾上下之礼,不分尊卑必致行为错乱,百姓不知所措。恰恰相反,百姓对这位勤勉政事、主动深入普罗大众生活的县令,除了敬畏,更多的是喜爱拥护。
钱鑫以个人名言给贺文写了封信。信中除了感激贺文的知遇之恩外,还提到一些琐事。他目前的所为所想,也一一向贺文剖析。说完,他还请贺文给他提意见。贺文拿着信,与赵盾有过一番长谈。
“你们找的这位县令,可说是处处出人意表。大有抛却前贤古礼,独辟蹊径之意。”赵盾说道。最近,不少大臣在他面前提及此人。不待贺文说,这位县令的事迹,零零碎碎就听了不少。
“他的种种作法,确实与如今通行的规矩格格不入。”贺文说道:“他在来信中提到,过去,看到种种不平,他总在想,如果官府能够亲临百姓,设身处地的体谅百姓,许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比如,采取的措施会更温和,反对之声就会变少,实施起来成效也会更显著。”
“如果主事人能够深入民情,就会了解,许多义正辞严的法令,其实是有悖常理,强人所难。”赵盾轻轻颔首,贺文继续说道:“钱鑫跟我说,他出身平民,做过捕快,又酿酒经营客栈,所知所遇非常浅薄。”
“而今,身负一方百姓生计。涉及事项,林林总总。大小巨细,均非熟识的领域。所以,他必须日夜奔波,多方调查取证,才敢裁定。实在不是故意卖弄勤恳,讨好上官。而是能力所及,所知有限,不得不如此。”
“不错,是个脚踏实地、务实本分的人。”本来,赵盾对钱鑫的预想是——他会发挥所长,着力肃清当地的刑狱乱象。至于民生政事,自然由其它主管官员去做。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这位县令大人,竟是个求知旺盛之人。对自己要求还颇高,大有捋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架势。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赵盾对钱鑫如此肯定,贺文说得更带劲了。“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县令为百姓父母官,必知民之所好,所恶,方可称父母。钱鑫所为,正是要探求实情,力求做出准确的判定抉择,从而扬民所好,避民所恶。其行为与前贤遗训一脉相承,并非众人所说之‘离经叛道’。”
“有道理。”赵盾对贺文向来敬重,愿意与他分享心事。“最近,总有人有意无意的暗示,新任平陵县令,不务正业,置礼不顾,让同僚蒙羞等等。我就在想,难道说,高坐公堂,困于县衙四壁,埋首案牍,才是为官之道?”贺文所说,引发了赵盾的思考。
“如果只是困在四壁,我们如何得知,平陵县百姓身处水火?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还有其余的,加起来,全国上下,多少百姓处境艰难?”这些官吏所说,贺文是大大的不满。“这些官员是惶恐不安。因为,钱县令一旦开了头,他们闲闲坐在县衙,大笔一挥即可判人生死的好日子,恐怕是一去不回头了。所以,才要极尽抵毁之能事。”
“你们这支奇兵,不知打碎多少官员的前途。”说到这,赵盾有几分得意。“当初派你们前去,本意是,让先克受点苦,积累点实战经验。以便多些历练,稳稳立于朝堂之上。想不到,你们却出人意料的,把县令大人的老底掀翻。整个县衙被你们弄了个人仰马翻。多少人为此抱衾饮泣。你们这一役,叫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他们只顾防御我们的明牌,却忘了还有暗码。先克将军,他们是轻视习惯了,才会栽跟头。”这些人的嘴脸,贺文可说是非常之清楚。“先克将军,出身将门,自小约束甚严。天资聪颖,只是欠缺经验。年轻冲动不假,偶尔也会感情用事。却并非他们认定的,一无是处,只知食君禄,毫无作为之人。”
与先克和四大侍卫在平陵县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贺文对先克的了解与日俱增。谈到先克,如今,他最有发言权。过去,听到有关先克的传闻甚多。贺文总报着凡事要眼见为实的原则,不先入为主。实际接触过后,更坚定了这条原则。
先轸元帅,一生正直忠贞。先且居将军也是耿介忠诚。一门两元帅,除了天赐恩泽,必定是家教严谨,才致福荫绵长。先克小小年纪便身居高位,有些霸道任性在所难免。就算是普通人家,独得宠爱的孩子,也会如此。何况出身显赫的他?
但是,他自知经验浅薄,必难服众。所以,主动要求前去查访地方。到达平陵县,他从未抱怨一字,从没嚷着要回绛城。反而经常为所见所闻牵动神经,悲天悯人。他心地善良,是块质地厚重的璞玉。只要有心人耐心雕琢,他日,必可在晋国政坛大放异彩。
“贺总管对先克的评价如此之高,我心甚慰。”赵盾想栽培先克。一是因为先且居的托付。二来,赵先两家,本为世交。渊源颇深,相互信任。两者携手,互为台阶。形成同盟,便可稳居晋国政坛高位,富贵与共。
先克还年轻,未来不可限量。赵盾之后,必是他代为晋国六卿之首。赵盾有此打算,并且也积极谋划,步步为营。
出发前,先克与臾骈、郤缺在赵府议事。当时,先克的表现,可说是稚嫩肤浅。前几日,庆功宴上,先克明显成熟了许多。言谈举止比之前更有礼,态度也沉稳了许多。开口论事,看法也比原来深入有理。
“是大将军慧眼识珠,小的不过是道出实情而已。”赵盾对先克的一番苦心,贺文怎会不知?此次远行,他也是尽心竭力,牵线搭桥。总算是天时赐予,地利占据,人心和谐,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