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 分类:历史 | 字数:23.8万

乐毅篇(2)

书名: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作者:傲双 字数:2810 更新时间:2024-10-11 11:11:58

亡魏入燕

乐毅在赵武灵王时期,是一位少壮派,也是胡服骑射的后起之秀。按理说,乐毅的活动轨迹,会在赵国,披甲上阵,征战诸侯,成为一代显赫的名将。可惜,乐毅的将星舞台,不是在赵国,反而在燕国。是什么原因,导致乐毅离开赵国,逃亡魏国。又是什么原因,让乐毅从魏国,去了燕国?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及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对赵武灵王至关重要的第二个女人:吴娃。

吴娃是谁呢?

她是赵国大陵邑一位叫吴广官吏的女儿。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出游大陵,遇见了他梦中情人:吴娃。

吴娃,排行孟,姚姓,也称孟姚。据说,吴娃,是大禹的后裔。姚姓吴氏,娃是美丽的意思 。又因为赵武灵王的梦中之歌而称娃嬴。

赵武灵王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因为一首歌谣,一曲长袖折腰,成就了大争之世,王子与灰姑娘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这首歌谣,也被记录了下来: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现在,就来说说,这个女人对赵武灵王有多重要?

据史料记载,赵武灵王得到孟姚之后的反应: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三年不出宫。

所以,孟姚的出现,对赵武灵王青年丧妻,很重要。

赵武灵王不仅有了爱情,有了家庭,还在努力打拼事业。那么,孟姚出现后给赵武灵王带来了什么呢?

1、增添子嗣:赵惠文王、平原君。

2、见证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功业。

3、赵武灵王打天下有了新的动力。

很可惜,灰姑娘和王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公元前300年,赵国又发生了一个变故:孟姚死了。

此时,孟姚的年纪并不大,不到三十岁,却死了。

对于孟姚的死,也有几种观点:

1、正常死亡:病死。

2、非正常死亡:刺杀。

对于孟姚的死,史料并没有记载。如果孟姚有病,赵武灵王是没有心情击三胡,打拼事业。所以,孟姚的死,有可能是非正常死亡:被刺杀。

孟姚的死,对于赵武灵王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那个征战疆场、击三胡、拓数千里胡疆的男儿,竟然做出了令人想不通的举动:壮年退位、罢黜太子章、扶持次子公子何继位(赵惠文王)。

好在,赵武灵王有人格魅力。赵国的权利,在平稳中交替、过度,并没有出现流血的局面,也没发生动乱。

赵武灵王壮年退位后,还干了几件事:孤单入秦、制定灭秦之策、降服楼烦、将中山国亡国之君中山王尚迁到肤施、第一个华夏君主在胡疆,修筑两道长城。

谁也没想到,雄心勃勃、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会出现意外。这就是公元前296年,赵国发生了一场毫无征兆的政变:沙丘宫变。

对于沙丘宫变起始以及看法,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中多有提及,这里就不说了。

就是因为这场政变,导致了赵国大量的将才,流亡诸侯。其中乐毅,去了魏国。

甚至有种观点认为,赵武灵王扶持赵惠文王,是因为孟姚的缘故。因此,孟姚成就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功业,也为沙丘宫变埋下了祸端。

真是成也孟姚,败也孟姚。

这里有个问题,赵国发生沙丘宫变,赵武灵王被围困三个月,为什么乐毅等人,没有去救援呢?

有以下观点:

1、动乱是废太子章引起的,赵武灵王包庇儿子,惹祸上身。

2、赵武灵王罪有应得,导致众叛亲离。

3、李兑、公子成平叛,是正义之举。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要打一个很长的问号。

乐毅等人,为什么不救赵武灵王,其实很好回答。

1、不能救,没能力救。

此时的乐毅,虽小有名气。但,他不过是赵国的中级军官,是没有能力救援赵武灵王。

2、沙丘宫变,事发突然,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3、消息闭塞,乐毅等人根本不知道。

从乐毅、剧辛、赵奢、庞煖、鹖冠子等人,在沙丘宫变之后,离开赵国,说明了什么呢?

1、这些人,要么是忠于赵武灵王,要么是忠于代安君。

2、李兑、公子成,是平叛的忠臣,还是赵国的祸乱之臣。

总之呢?沙丘宫变之后,乐毅等人,离开赵国,开始流亡诸侯。

剧辛、赵奢,去了燕国;楼缓滞留秦国;田不礼逃亡宋国;鹖冠子、庞煖师徒,不知所踪。那么,为什么乐毅选择流亡魏国。

按照这些人流亡路线,乐毅为什么选中魏国。

有以下观点:

1、对祖先的情怀:乐毅的祖先乐羊在魏国建功,他也想回魏国建功。

2、沙丘宫变之时,乐毅不是在北疆效力,而是在离魏国很近的地方。

3、魏国大梁离赵国邯郸近。

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乐毅觉得,去魏国他能够发展更好,能够有他发展的舞台。毕竟,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尤其是在魏襄王率领下,国力有所恢复。

魏襄王最后几年,还是干了两件大事:

1、联合齐、韩,三伐楚国。

2、联合齐、韩攻破秦国函谷关。

魏国位居天下之中,又是昔日的霸主,文化中心,人才的聚集地。魏国处于四战之地,机会多些,容易有机会。虽不知道乐毅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选择去魏国。但,能够明确一点,沙丘宫变之后,乐毅去了魏国。

然,乐毅雄心勃勃,去了魏国,并没有大展拳脚。

只能说,乐毅的运气,是真的不好。

现在来说说,乐毅在魏国的艰难的那些日子。

乐毅贤、好兵,被赵人举荐为官,跟着赵武灵王混了很多年。他去了魏国,得到了礼遇,但他赶上了不好的时候。

1、魏襄王去世。

魏国第四代君主,第二代王魏襄王(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96年),去世了。乐毅赶上了魏国新旧政权换主之际,国政不稳的时候。

2、魏昭王继位,尚未稳定内政,就被秦国欺负。

据史料记载,齐、韩、魏刚攻破秦国函谷关,四国停战。秦国趁着韩、魏、赵、楚同一年去世,抓住机会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襄城。再战,又败。接着,就是伊阙之战,魏国一蹶不振。

3、魏国有名将公孙喜坐镇,乐毅没有显露军事才华,黯然失色。

公孙喜伐齐、伐楚、伐秦,都参加了这些战役,且取得战果,是魏国有经验、有资历的老将。乐毅入魏,是个新人,不被重视是很正常的。

魏昭王继位,乐毅奔魏,没有得到重用,除了上面三个原因,我想还有其他的:比如魏国不想因为乐毅与赵国交恶。

乐毅一腔热血,欲在魏国建功立业,却事与愿违。那么,乐毅会怎么办呢?

乐毅有两个选择:

1、留在魏国,等待机会。

2、离开魏国,去他国发展。

乐毅做出了第二个选择:离开魏国,去其他诸侯发展。

魏昭王虽没有重用乐毅,但,还是善待他,给了官职。据记载,乐毅被燕昭王任命为使者,前往燕国,最终留在燕国。这就是有名的一个故事:乐毅入燕。

对于乐毅什么时候以魏国的使者身份去燕国,史料也没有记载。但,我们从《史记》、《战国策》之中,还是能够得到一个时间。

公元前294年,齐湣王联合宋国一同攻打魏国,在观津打败魏军。

也就是说,齐湣王趁着魏国内政不稳,秦国伐魏之时,联合宋国伐魏,并取得胜利。魏昭王西边要迎战秦国,东边要迎战齐宋。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需要朋友。

赵国内政风波尚未平息,中山联合楼烦反叛,不会助魏。韩国孱弱,自己也乱臣一团,不会惹祸上身。楚国忙于内政,更没有时间插手他国的事情。

因此,魏国能联合的诸侯,只有燕国。

乐毅出使燕国的目的:联合燕国,牵制齐国。

那么,乐毅入燕,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他的人生,又会走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