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家娘子天下第一
作者:无殇风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100.4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75章 镜水先生
陈瑶儿就不用说了,已经在江州诗会上,见识到了姑父李修竹作出的好诗。
虽说她对诗词歌赋没那么感兴趣,只对吃喝玩乐感兴趣,但是她也想看看,自己姑父李修竹参与进这题诗环节,狠狠去打某些人的脸。
让他们看看,绝非传谣那般!尤其是先前,那个江州马家的马武德,还敢如此说她姑父,自然是期待着李修竹参与题诗环节!
现今听到了自己姐姐说,姑父会参与进来,自然是不进滕王阁,而是在此等待姑父李修竹下来!
在此,她要为姑父加油。
本身陈瑶儿想要从滕王阁中出来,也是想要看看,李修竹会不会来参与这题诗环节。
至于上官琨儿与费婉雨,纯粹是欣赏李修竹作出的诗句,期待着李修竹在这题诗环节,能作出何等的诗句。
陈虞月在这里没走,也是为了等李修竹下来。
而在顶楼的李修竹,见到陈虞月还有陈瑶儿,以及上官琨儿、费婉雨都没走,顿时明白了四人的意思。
但是其他人却很不能理解,为何陈虞月几人还不进滕王阁,反而站在这里。
难道是,要在这广场上,观看题诗环节吗?
众人虽然疑惑,不过也都没很快去关注陈虞月、陈瑶儿四人了。
毕竟这是题诗环节,关注都在这个环节上。
由于第一轮陈虞月的一首绝妙的诗句,让所有文人都期待起来。
这些文人既是参与者,也是欣赏者,对于其他文人所作的诗句,倘若真得好,他们也会敬佩不已。
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会酸。
但是像陈虞月这种如此美貌,形象俱佳的大才女,其他文人自不会去酸陈虞月,只会去酸李修竹能娶到这等才女。
同时,也在痛心疾首,这等才女嫁给了那李修竹,颇有一种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觉。
在众多文人墨客,还有楼上很多宾客,都还沉浸于先前陈虞月所作的诗句当中,并未回过神来时,题诗环节的第二轮开始了。
这第二轮,倒是四位都没什么名气的文人一起上。
伴随着四道鼓声响起,这四位文人开始作诗。
不过第一轮是有着陈虞月和盛秋水在争锋,引起了不少的关注。
现今这第二轮的四位普通文人,单是看第一句诗,就知道了与第一轮的差别所在。
以至于,滕王阁楼上的众多宾客,不怎么关注这一轮,都纷纷吃喝起来。
尤其是在滕王阁六楼,李循顼、李循珍那里,盛秋水已经上来,几人都显得沉默。
皆是没有想到,盛秋水会输。这也就导致了,前面的计划可能进行不下去。
几人沉默半响后,李循顼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说道:“我想起来了,镜水先生,当初教我们的时候,也教过李修竹一两天时间。不如我们这样……”
李循顼似乎想到了什么点子,立即与李循珍在一个角落,暗自交谈了起来。
没过多久,李循顼便出了这六楼,前往了七楼。
显然,这是李循顼和李循珍,又有什么计划要针对着李修竹。
李修竹并不知道两人,会有什么计划。
不过对他来说,李循顼和李循珍他并不在意了。
很简单,他现今有李元婴为他表明了态度。
李循顼和李循珍,不能再像从前以后,对他玩什么真正的杀机之类。
怎么说,两人也是李元婴的子嗣。
真要干出了什么事,李元婴完全有理由让李循顼和李循珍失去袭爵的资格。
这样的话,那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反倒是王钦简就不一样,王钦简本身就是太原王氏的,加上他官职也不错。
所以他要是在背后搞什么动作,真要是把李修竹弄死了,李元婴也不会真的对王钦简干什么,毕竟有太原王氏保着。
李修竹猜测,王钦简也不单纯的只是太原王氏,想必背后也是有着皇室。
否则的话,王钦简之前也不会直接对李元婴说,真的要保李修竹之类。
换做其他等官职的来说,背后没有皇室的支持,肯定是不敢如此。
因此,李修竹目前最为注意的,还是这个王钦简。
不过他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这王钦简一直想弄死他,他岂能会轻易的放过王钦简。
只是他也不敢当面去弄死王钦简,想个机会,偷偷的弄死王钦简便是,反正有电棍在手,一旦让他靠近,那么只会是他的手下亡魂。
在李修竹思索之际,题诗环节的第二轮已经结束。
这四位普通文人所作的诗句,别说和陈虞月、盛秋水比了,齐恒言都比这四人高一个水平。
也比不过那位秀才。
当然,那位秀才也仅是比这四位普通文人的水平,略微高那么一丝。
主要也是那位秀才,最后两句诗失误了,不然也算是可以。
有趣的是,这第二轮的四位普通文人,都没有全写景,反而像和陈虞月那样,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强行写感悟。
颇给人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实在太过于别扭,陈虞月写的是真真实实的感悟,而那四位普通文人,并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悟,而是那种强行的进行升华。
这就让人一看,就显得不太行。
因此这第二轮,让其他文人,还有滕王阁楼上的众多宾客,都是摇头不已。
就这样第三轮、第四轮,基本上也都是普通文人,和第二轮的差别不大。
倒是第四轮的一位普通文人,作出的诗,竟然不弱于第一轮的齐恒言,着实让人惊讶了一下。
也是因为这位普通文人,发挥了超水平,再次让人等后面的文人,有所期待。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题诗环节第五轮,等待其他文人上场之际。
有几位普通文人,正准备上场,但是看到一位四十岁上下的,长胡须,一副教书育人,私塾先生模样的,走向了广场上的桌子前。
随着这位先生,走到了一张桌子前。
其他几位普通文人,则都不敢上场了。
因为他们都认识那位先生是谁,乃是镜水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