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奇花记
作者:萧欢 | 分类: | 字数:39.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7章 卢子应收养孤儿卢自诫
位于城南敦义访的卢府,热闹非凡。
西昌侯夫人卢子美,携子媳来拜;卢家众女归宁,迎接离京五年的二姐姐。
大姑太卢子福及二子二媳、四姑太卢子华及韦家三兄弟、五姑太卢子喜及李天黑,济济一堂。
刘太君五个女儿,独缺三女卢子英,由其女曹珠珠代替。
卢家上一辈五个姐妹,只有卢子英生了一个女孩,其余四人全是男孩。
林侯夫人首次见到外甥女,喜欢得不行,嚷着替她第三个儿子求配,被五妹卢子喜止住;事后得知,曹珠珠已经许配给卢家老六。
姐妹几人诉说别后离情,卢子美提到,两年前就任巴县县令的卢子胜,年中在巴县病逝。
“子胜到巴县不久,他夫人和女儿就病逝了。当初他到巴县时,我还高兴了一阵。想不到,两年不到,一家四口,如今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
林侯夫人唏嘘不已:“如果他妻子还在,我真想骂她几句!巴山蜀水,千里迢迢去做官……孩子那么小,带去干什么?
当年我们侯爷戍边,我带着他们三兄弟住在京城,何尝不想夫妇父子聚天伦之乐?可孩子小,怎么经得起舟车劳顿?”
“可不是!大哥得知子胜病逝,郁闷了一场,后悔让他去上任。”卢子喜接道:“天地良心!提拔子胜,十几封折子,弹劾大哥任人唯亲……”
原来,卢子元就任吏部尚书后,提拔了不少八大名门子弟,以洛阳王氏和陇西李氏最多。
卢子元曾说:“近十年来,天地间的灵气,十之六七集中在‘李王’两姓子弟。”
还经常感叹“卢氏一族没有多少出众的人才。”
这也难怪他感叹。
卢氏主支是他祖父一脉,他父亲早逝,他们三兄弟年幼,叔叔夺去世爵。五个从兄弟,因为是先太子妃亲兄弟,太子薨逝后,卢子勤兄弟被诸王猜忌,无法得到重用。
卢子元本来也在被牵连之内,只是由于早年卢家叔侄不和,加上王司空及崔丞相力保,才没被波及。
以私心而论,卢子元希望储君是皇长孙的;但是,这种希望微乎其微。
论才智和经验,皇长孙不及几位年长的皇子;论在当今心中的位置,孙子比不过儿子。
做为皇长孙的嫡亲母舅,卢子勤兄弟被标为“故太子党”,受到打压。
储位一日未定,他们五兄弟都会受到猜忌。
所以,卢子元只好把目光投向几个堂叔伯。卢子胜便是他堂叔的儿子。
卢子元对这个族弟寄望很高。
按他的设计,卢子胜在蜀地历练四五年后,调回京城,在六部给他弄个主事,几年后升侍郎或者出任州府长官。
有一个吏部尚书的族兄,卢子胜前程可期。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
“我三哥才好玩呢。他把子胜的孩子接到府里来养,那孩子来了后,他一个劲地问:‘你妹妹呢,她怎么没来?’结果那孩子‘哇’地就哭了……”卢子喜说道:“三哥这才知道那女孩两年前就没了。哎,想女儿想疯了。”
卢家三兄弟,各有三子,加上邱慧娘带来的两个儿子,共十一个男孩;偌大的卢府,只有曹珠珠这一个女孩。
“哦,后来呢?”卢子美问道。
“留下了。过两年回范阳故居,再带他回去,交给他祖父。”
几位姑太太在卢府用过午饭后,相约三日后到林府赴宴。
卢府再添新员,八岁的卢自诫,卢子胜的遗孤。
现在,卢府三位女主人,中苑,孙夫人院中有:卢言之、卢诵之、卢让之、卢谂之;卢诚之、卢训之十五岁后,搬离中苑,单独立院。
西苑,杨夫人院中有:卢谢之、卢记之、卢谨之、卢自诫。
东苑,邱夫人院中,只有余小中、余小森两兄弟。
邱慧娘嫁到卢家后,对刘太君很孝顺、与孙杨二夫人和睦相处、对众多子侄和蔼可亲,赢得赞声一片。
邱慧娘贤良淑德,不是虐待前妻之子的人,卢子全便想把两个儿子接过来。
可是,他与王氏夫人离婚时,曾有约定:“将来不论娶谁,卢诵之、卢让之都给大嫂抚养。”
邱慧娘是个明白人,余家兄弟长大后,注定是要搬离卢家的人;她是卢家媳妇,不可能跟亲生儿子出去住。
她晚年需要依靠卢家的子侄们。
所以,邱夫人比卢子全还希望将卢诵之、卢让之接过来。
夫妻二人,分别向孙夫人提过,希望诵之、让之搬回东苑,孙夫人都不置可否。
孙夫人很喜欢孩子。
她嫁进卢家二十年,最初是照顾几个小姑子、小叔子成长、出阁;接着,抚养五个孩子。
她喜欢儿女绕膝前的感觉。
卢诚之、卢让之搬出去后,孙夫人感觉“中苑空了很多”。没想到,卢子全夫妇闹矛盾,将卢诵之和卢让之送了过来。
一年多的悉心照顾,孙夫人舍不得诵之让之离开——其实,中、东两苑,只隔了个庭院而已。
她明白,邱夫人想抚养两个卢家的孩子;只是,这两个孩子是从自己身边夺走。
这就需要考虑了。
孙夫人委决不下,便私下问两个孩子,想不想去他父亲身边。
卢诵之毫不犹豫否决了。
“爹娘一吵架,我娘就回王家,就把我和弟弟送给伯娘照顾;我娘回来,又把我们接过去。如今,娘不会再回卢家,爹娶了继母,又想接我们过去。
我们心里明白继母很好。只是,继母再好,也比不过伯娘,大伯娘比我亲娘还好……”
孙夫人听了这话,更加舍不得二人。
卢自诫进卢府后,卢子全想将他接到东苑来住,邱夫人兴致不高,卢子全便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