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奇花记
作者:萧欢 | 分类: | 字数:39.1万
本书由顶点小说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章 鬼吓鬼,装神弄鬼贪吃鬼
卢氏别业闹鬼,管家请来附近风林观的张道士,带了两个徒弟,清风明月;张道长说鬼是晚上才出现的,现在先做一些准备。
三师徒围着宅子转了一圈,数了下有多少门;又数了下有多少大树,说是怕有古树成精的;又围着井水转圈圈。
卢小四卢小五,跟着两个小道士;别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成了人家的小厮了。
卢训之见闹鬼的计谋没用,两个小兄弟根本不怕闹鬼,还认为好玩。
“只有想别的办法了。我怎么这么倒霉?”卢训之一双幽怨的眼睛看着张道士。
张道士也看到了。突然把桃木剑一指,说道:“何方妖孽,胆敢无理!”
举着剑,转来转去,口中念念有词。
咕哩呱啦念了一大堆,可能转晕了头,停了下来,把剑一收。
对王夫人和卢诚之说道:“二公子确实是被鬼上身了。不过白天没事,晚上那只鬼才会出来。”
卢小四听到,连忙问道:“道长,是什么鬼啊?”
“嗯,贪吃鬼。”张道长随口答道。
“二哥喜欢吃烤鸡,一定是吃鸡的鬼。”卢小四答道。
“应该是了。这只鬼生前很喜欢吃鸡。看到一个经常吃鸡的人,就附在他身上了。”张道士答。
“胡说……”卢训之生气了。
“二公子莫生气。贫道保证一定收服它。”张道士笑道:“如今你们要准备的,就是四十八只鸡,公母都行,最好是一样的;把鸡杀了,鸡血流到这个火盆里;贫道要用。”
管家弄来了四十八只公鸡。
七八个人很快就把鸡杀了、去了鸡毛、洗净,张道长说把鸡全烤熟了,晚上那只鬼闻到就会来。
接着,他蘸了鸡血,写了一两百张符,命徒弟们贴到树上、墙上、门上。
黑夜降临,卢家别业一片肃静。
管家带了五六个壮丁,守在法堂下面;卢训之被安排坐在了法堂的正中间。
他哭笑不得,不知道是不是在骂自己,“两个小笨蛋没弄走,我却成了大笨蛋。”
幽怨的眼神看着张道士,又看卢诚之,接着看到王夫人恭恭敬敬的模样,应该是信的十足。
“把继母吓得半死,也算成功吧。”
卢诚之怕训之坐一夜难受,向张道士说道:“道长,舍弟身子弱,坐一个晚上,只怕他顶不住。有没有别的办法?”
张道士笑道:“大公子放心,不需要坐一个晚上。待贫道师徒念完八十一遍往生咒,二公子就可以下来了。”
师徒三人在祭桌前念起经来,很快念完;卢训之便下来了。
接着,张道士说:“夫人,几位公子,请回房歇息。这个鬼呢,是个贪吃鬼,但也是个胆小鬼;人一多,他就不敢来吃。所以,今晚上,这里,十丈以内不准有人声。”
王夫人和卢家四兄弟回了房。
管家安排了几个人在院子外守着,不准任何进来。
张道士待所有人都离开了,领着徒弟大口吃起鸡来。
一个徒弟问道:“师父,我们今晚不捉鬼了吗?”
“咱们已经捉住了。”
“鬼在哪里呢?为什么徒儿没看到?”
“徒弟,记住啊,世上有没有鬼呢,师父也不知道。师父捉住的鬼,都是人扮的。”
“师父,人为什么要扮鬼?”
“有些人是想吓唬人,有些人是贪玩。只要没造成什么伤害,咱们就骗一顿好吃的;要是有人被吓死了、吓病了,咱们就要把装鬼的人找出来。”
“这里谁是那个鬼呢?”另一个徒弟问道。
“卢二公子。他可能是想吓唬那两个小孩子。”
“师父为什么不拆穿他?”
“他看到两个小孩子不怕,以后装鬼也没意思,就不会装了。记住,咱们是道士,咱们不能得罪人,也不能得罪鬼;得罪人了,就没人找咱们捉鬼了;得罪鬼了,咱们就可能变成鬼。”
师徒三人才吃了十只烤鸡就吃不下去了。好在还有漫漫长夜,四十八只应该不成问题。
次日早上,张道长对王夫人说,贪吃鬼吃了四十八只烤鸡后,就会去投胎了,不会再来骚扰二公子。
训之也表明精神已经完全好了。
卢小四卢小五开心地跳起来,说大哥二哥都好了,该请他们去看猴戏。
王夫人叮嘱几句后,自己回去了。
卢诚之已经不用坐轮椅了,为了逼真,拄了一支拐杖。
四兄弟来到洛阳城北的全香楼,引起一阵轰动。
流言说,玉树公子以后都不能走路了,看来是谣言啊。
卢诚之拄着拐杖,几兄弟在楼下大厅坐下,没上楼。
通常,酒楼饭馆,楼上是雅座,供有身份地位和舍得花钱的大爷们吃喝;楼下是普通座位,以普通人消费为主。
这全香楼,也是如此。
全香楼是洛阳城中最有名、最豪华的七间酒楼之一。
一排七间门面,楼上画栋雕梁,彩绘金饰,布置得金碧辉煌,典雅唐煌,连所有桌椅也都是精雕细琢,古色古香,碗盏碟子,一式仿古彩窑。
到全香楼楼上来喝酒的,也都是富豪巨贾、达官贵人,普通人只在楼下小酌,很少上楼的。
那是因为楼上菜价,比楼下足足贵了两倍。
全香楼最着名的是他们的烤全羊。
酒楼掌柜当然有他的理由,楼上用的佐料和楼下的大大不同。
同是烤羊,楼上的羊,比楼下香嫩,烤羊用的是上好的松枝;楼下所用则是普通木材。
就连萝卜青菜,楼上楼下也不一样。
一棵白菜,通常都有三四斤重,楼上只用菜心,削剩下来不到三四两;一颗竹笋,通常有一两斤,楼上只用笋尖削剩下来,不到一二两。
所以,这楼上的菜价,虽然贵上两倍,也就丝毫不觉得贵了。
桌椅、碗碟,更是天与地的差别。
卢家兄弟是这里的常客,总是坐楼上的;今天卢诚之拄着拐杖,不愿上楼。
四兄弟才坐下,不断有人过来问候;卢诚之道了声“多谢关心”,便不再多言。
问候的人也识趣,打了招呼便走。
掌柜吩咐伙计更换了碗筷,所有菜式,都按楼上的标准去做。
坐楼下大堂,可以随时看到大街上来往的行人。
卢小四和卢小五,本来就志不在吃,四只眼睛骨碌碌地盯着四周的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觉得好奇。
因为他们平日除了家里,很少有机会出来吃喝。
卢家是富贵人家,他们年纪小,父母不放心他们出来;偶而父母带他们出来,规矩很严,吃起来也没乐趣。
所以,他们才渴望快点长大,渴望哥哥们带他们尝试“野孩子”的乐趣。
“大哥,快看,有个孩子摔倒了。”小五拍手笑,“哎呀呀,他爬起来了。”
“二哥,你看,那个人,嘴巴好大,一口一个包子!”卢小四盯着隔壁桌的人,眼睛睁得好圆。
那人刚吃了个大包子,听到卢小四在说他,翻了个白眼。
卢小四拿了碗,和自己的嘴巴比来比去,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人是怎么吞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