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 分类:历史 | 字数:41.2万

一二二章 又要让豪族放血

书名: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字数:2786 更新时间:2024-10-11 11:08:37

汉人的教育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孝武皇帝更是开国家办教育的先河,采纳大儒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初期太学的规模很小,只招五十人。

孝武皇帝开办太学的初衷有两个,一是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二是开辟另外一条培养选拔官吏的途径。初期的太学生(老师叫博士,学生叫博士弟子)就有免税役的特权。

说起来,大汉帝国开办郡国学比太学还早了六年。孝景皇帝后元三年(前141年),蜀郡太守为了培养地方官吏,率先在蜀郡办起了郡学(哈,那个时期地方官还是有权的。可以自己弄一套编制,发放食秩。当然,那个时侯刘姓王爷与中央政权之间闹得不可开交,可能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山高皇帝远的蜀郡)。

后来,孝武皇帝肯定了蜀郡的做法,并下诏令天下效仿。这样一来,大汉帝国建立了太学、郡国学和私学这样一种全国性的教育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就太学来说,到新莽时期,太学生就增加到万人。汉顺皇帝永建元年,又对洛阳太学进行了扩建,使得太学人数达到三万人。

然而,教育的繁荣并没有带来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纯粹成了一种装饰。甚至因就业问题,演变成一种高高在上的体制外的政治势力,参与帝国上层的权力斗争,使帝国的上层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内耗。

教育不仅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完全脱节,还成了打压如方士,医者等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的帮凶。因为众多的儒学者和太学生为了抬高自己,把实用技术一概贬为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已经走向了反面,成了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反作用力。

大汉帝国因教育出了大问题,培养了一大批只会议论政治,不懂经济社会发展的人。这些太学生又跟政客搅和在一起,组成了所谓的“党人”集团。他们与宦官之争本质是利益之争,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什么进步意义。

学术界常常断章取义,对“党人”不惜赞美之辞,还弄出了个什么“士大夫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云云,完全是胡说八道!这些人研究历史完全是为了现代的需要,因为东汉“党人”是中国最早的反对党,正是这一点使他们象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客观来说,这些党人和太学生也不是坏人,他们要求有出仕机会,争取自己的利益也是正常的。畸形的教育造就了大量的只会做官,其它什么也不会的人,加剧了政治的动荡和皇权的弱化,最终导致大汉帝国的灭亡。

学术界的那些人又会说了,汉末的政治是腐朽的,灭亡了就是一种社会进步。真是这样的吗?汉末养活了六千万芸芸众生,接下来的上百年,人口减少到八百万左右。难道把老百姓弄死的动荡是进步,安居乐业反而是一种腐朽的社会。也不知这些“砖家”的心是长在什么地方的。

教育的内核其实很简单,老鹰教小鹰飞翔是教育,母鸡教小鸡啄食是教育。教育就是生存技能,实用技术,生活方式和优秀的文化教给下一代,使下一代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或社会的进步。

从孝武皇帝开始的大汉帝国教育,从一开始就只注重最高层的知识,也就是思想文化的教化,而忽略了基础性的教育。

牛弘亲政以来,方士事件和接着的两会,就是与大汉帝国政治生态的一次较量。因为牛弘是皇帝,才赢得了这一场较量。皇权对帝国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正因为如此,身为皇帝有责任纠正大汉帝国在教育上的偏差。

现在洛阳太学里已开设了数学,机械和实用技术的课程,对郡国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系统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现在只有“五经”有答辩论证的考核,能获得帝国承认的资质,其它只属于兴趣性的课程。从理论上来讲,还属于微枝末叶。

应借鉴现代教育的模式,对大汉帝国的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儒学可以贯彻其中,相当于现代的政治课。当然,儒学这个袋子里,要随着社会的变化有所扬弃,紧随社会发展的脉络。

借鉴现在三级教育体系,把郡学和太学定位为相当于现代的大学以上教育,下面的基础教育再进行拆分,分为稚学和初学(相当于小学,中学)。分别制定教学大纲,并实行考试和毕业制度。

现在要全面推行郡学和太学入学考试制度阻力较大,这一块可以先不动,六百石以上高官子弟还是可以优先入学,但加上一条,必须初学毕业。这一条是教改的核心内容,因为加入了这一条,帝国的政治生态中再也不会忽视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

第二个方面是办学方面,应加强基础教育的力度。采取帝国办学与豪族办学相结合的办法。规定拥有田产超过三千亩的大户必须出钱办一所稚学,入学稚童不得少于二十人。田产超过二万亩的豪族必须办一所稚学和一所初学(也可以稚学初学合办),入学人数不得少于一百人。

帝国再根据基础教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办一些官办的学校来进行平衡。除了偏远地区外,私熟学校改为大户豪族办的或官办的学校,教书先生享受食秩。

师资方面,现在没有岗位的太学生和郡学生可以直接下去充当先生。原有的私熟先生也可以就近转为有食秩的教书先生。但必须逐渐适应新的教学大纲,两年内不能适应的淘汰出局。

稚学和初学不收学费,贫困学子的书本费采用帝国拔一点,豪族慈善义助一点的办法解决。

除了基础教育外,现有的郡国学和太学慢慢过渡到分科教学。先可以分几个大类,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进一点细分。

还应办一些专业技术学校,如帝国已发展成产业的冶铁,机关,琉璃水泥等等。

有了一个系统的想法后,牛弘就召集帝国高官开会。

因为牛弘的理由冠冕堂皇,众人没法提出反对意见。卢植作为首辅,表示卢家将带头响应,除了在范阳办一所稚学初学联合学校外,参与帝国南下开发的时再办一所学校。

牛弘听着有点象要帝国的豪族放血一样的。不过情况确实如此,帝国这几年经济情况很好,税负增长速度低于他们收入的增长,让他们放一点血,普惠天下百姓,还可以落个好名声,缓和穷人与富人的关系。

太尉张奂也表态,要办学校。太尉家已今非昔比了,再也不是当初刚从敦煌迁来时那个家境了。这几年与卫家合办纸业发了大财,已进入豪族行列了。帝国办教育又将是张家大发的机会,于公于私都要支持。

参议刘宠问,这教学大纲是个什么样的内容。

牛弘说,教学大纲是每一级教学必须达到了程度。比如说稚学,学四年左右,必须掌握一千二百个常用字,会计数,会一般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了教学大纲后,就要按照大纲要求编写课本。一些儒学思想和基本常识都可以编写在课本里。

教学大纲是每一个学子必须学会的,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高一级的学校里读书。教书先生除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如诗词歌赋,音乐,书法等课程,但这一类课程在帝国的教育体系中不作考核要求。

众人都说这个办法好,省得千个先生千个法,没有个规矩。

田丰自知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加重了。当初牛弘让他担任科教府卿时,他还觉得这是个闲职,现在才知道,下一步他跟王允一样,忙得不可开交。不过田丰这个人,出身下层,干劲很大。他表示,教育是千秋功业,一定尽力办好。

对于牛弘提出的方案,众人都赞同。并责成科教府拿出个具体的方案,下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