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 分类:历史 | 字数:41.2万

第三十一章 北方的雪 南方的热

书名: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字数:2926 更新时间:2024-10-11 11:08:37

众人散去后,牛弘心中稍安。因自己心血来潮盯上了蝗虫,才导致张奂将军一路进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这是自己的幸运,也是帝国的幸运。要是帝国的决策者都不懂边境事务,等到明年边关报急时再应对,可能整个凉州都乱了套了。

京都洛阳也下起了雪,足有半尺厚。不过这不算什么,既没有阻塞道路,也没有压跨房屋死伤人命的奏报。适量的冬雪反而会增长土地的水份,这对华北平原和关中地区来年的农业是十分有利的。

皇宫里也是一片白色,空气更加清新。几个宦者在清扫宫内道路上的积雪,一群麻雀大概是野外被大雪覆盖,无处觅食,飞到宫中来寻找食物。

牛弘在建章宫里烤着火,心里却想着被自己鼓动去南方开发的三百多豪族来了。

早期人类至所以能够走出大山,击败食物链接近的兽类,成为地球上的主人,主要依赖于农耕文化。人类把土地开垦后,种上了比较适合自己食用的庄稼,凶猛的食肉兽类断了食物来源,只有远循山林。游牧文化是在人类出现食物过剩时在出现的,先是把活捉的野兽养起来等捕不到食物时食用。后来才慢慢发现,把野兽训养繁殖比外出打猎更可靠。

按理说,帝国的南方更适合农耕文化,成为帝国大地上人类早期发祥地的可能性更大。牛弘也想不透,为什么政治经济的重心会北移,使黄河流域受到偏爱。

这次帝国大规模开发南方,必然会引起北方豪族和南方原来一些大家族的磨擦。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对未知事物有天然的恐惧。南方家族不清楚这些北方豪族会给南方带来什么,甚至害怕喧宾夺主。这种磨擦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当地家族与南迁豪族的对抗。

不过牛弘相信,帝国的郡县机构与南方开发指挥使衙门会协调好处理好这些磨擦的。因为都是汉人,而且南方人也有到北方做官的,不同于类似于民族矛盾那种不可调和的性质。只要协商得好,北方豪族与当地原有大家族应该是个双赢的结果。

“陛下,刘太史求见”,张让的话把牛弘从沉思中唤醒过来。

“请他进来”,牛弘想,这位学者这次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牛弘看到刘洪手里拿了个短竹棒,一进来连行礼了忘了。

“陛下,臣做出了千里眼”,刘洪欣喜地说道。

“拿来给朕看看”,牛弘也挺高兴,牛弘最喜欢下属有股冲劲,穿越前就是这样。

牛弘接过竹筒望远镜,走出门外,想看看刘洪弄得这个望远镜效果如何。牛弘感觉太模糊了,开始还以为是集焦问题,因为这个固定的望远镜不能调焦。但反复观察远近景物,都是模糊的。望远是没问题了,清晰度不够。现代望远镜镜片一般要镀膜的,但既使不镀膜也不会模糊到这种程度。

牛弘分析,问题可能出在镜片的形状不够精准。不过总的来说,是前进了一步。

牛弘整理了一下思路,对刘洪说:“望远的效果还可以,就是不够清晰”。

“这是何故,陛下”,刘洪这位学者对天子在学术上的知识还是甘拜下风的,估计他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找不到原因,今天来还有请高手指点这一层意思在里面。

牛弘拿来帛纸和笔,给刘洪详细讲解了光的传播,界面折射,及透镜的成像原理。并分析了造成成像模糊的几种可能的原因。讲解完把草稿也给刘洪了。

刘洪如获至宝,仔细收好。

牛弘还跟刘洪谈了将来帝国技术的发展。就说这刘氏摆钟,计时的要求达到了,现在还不能用于测量大地的经度。太大了,不能移动。要想确定各地的经度,还得更小,更精密的钟。这就得依赖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用铜或钢来做,才能满足要求。

说到这里,牛弘问这位学者:“给你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你能不能削出一个齿轮来?”

刘洪想了一下,答道:“不能”。

牛弘告诉刘洪,要是把宝剑的刃口装在一些复杂的机关上分步做,就能做到。并初步说了一下应该怎么做。刘洪听得入迷。

牛弘要求刘洪的研究小组下一步要研究这些机关。让刘洪另选一个靠近河流,能利用水力的地方建造一个专门研究机关的作坊。

牛弘还告诉刘洪,这个作坊以后会越来越大,做的机关的种类会越来越多。让刘洪利用参与工匠方士会议的机会,物色一名冶铁工匠加入。还要物色一些在机关方面感兴趣有特长的年轻人加入。

刘洪满口答应,兴致勃勃地表示会全力做这些事情。

牛弘一阵得意,上次给他树立远大目标,这次细化到具体问题,终于把这位学者的眼光拉到地面上来了。

牛弘还要求刘洪他们把一些学术上的进展归纳整理成书。以后帝国的太学和郡学里不仅要讲五经,还要讲各类知识。

吴郡余杭,窦武正在当地老农的指导下,带领庄丁佃户开沟排水,平整土地。

窦家带领近百户北方豪族在九月初就到了江南的吴郡。吴郡太守陆浩先带领这些北方豪族参观了当地几个大的庄园和农田,让这些北方人印象最深的是江南的水。南方的庄园格局与北方大不相同,因为有丰富的水,庄园内的水系与外河相通,常年流水不断。依水而建的亭台楼阁,假山园林更显得小巧玲珑,曲径通幽。

参观后,这些北方的豪族已经喜欢上了这一方水土,家家摩拳擦掌,心里那种因在北方不得志而留下的阴影已烟消云散。

吴郡地处长江与浙水之间的入海口淤积平原。随着长江和浙水带来的泥沙不断的淤积,海岸线向外延伸,在里面形成了大量的沼泽和湖泊。与黄河入海口不同的是,因南方常年雨水丰沛,经雨水的反复冲涮,土地中的盐碱成份已被冲涮干净,开垦后是难得的良田。

吴郡太守陆浩根据各家实力的大小,把余杭、钱塘、嘉兴、乌程域内上百万亩浅水沼泽和湖泊滩涂供给北方豪族开发。

窦武好言谢绝了太守陆浩给他在吴郡附近安排。那儿条件相对较好,但发展空间受限。而挑战性地选择了余杭一片近两万亩的沼泽滩涂。窦武在吴郡设立了南方开发副指挥使办事处,留了几个官吏在那儿协调。自己亲自率领家族开发。窦武认为,窦家是这上百家北方豪族的榜样,自己的田里必须先长出庄稼,才能安北方豪族的心。

经过一番初步的规划,窦武选择两条河流的交叉的一角建设自己的庄园。有钱就是好办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窦家已建起了三十间瓦房,庄园与官道的路也已经修通了。

大规模的开发带动了吴郡的建筑业。砖瓦窑和木工作坊开了一家又一家,泥水匠、木匠和石匠成了紧缺人才,佃户与短工也缺乏。现在吴郡各地短工除了管饱外,只要做上十天半月东家就有赏钱。已经开始有流民络续从近处向吴郡流动。

“吃饭了”,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喊声,窦夫人领着丫环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地头。看到全家上下都在忙碌,窦夫人不肯呆在家中让下人伺侯,这位北方女子基因中有种天然的豪气,现在做起事来有点风风火火,冬日的暖阳把脸晒的红朴朴的。要是窦妙看到她母亲这个样子不知有何感想。

干活的人都围了过来。菜很丰富。开沟排水时,浅泽里的泥鳅黄鳝,野鱼小虾成了他们免费的美食,还有青菜和汤。南方冬天有青菜,这是北方比不了的。

窦绍和窦靖现在的样子完全象两个庄稼汉,吃起饭来狼吞虎咽。

现在窦家上下都相信,他们的汗水是值得的,因为帝国的政策是开垦出来的良田归自己,还两年不收田亩税。有了政策的扶持,他们有信心在这热土上为窦家创造更大的基业留传后代。

在豫章和长沙,王家和尹家带领的北方豪族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发。帝国老臣王畅年近七旬,岁月不饶人。他让儿子王锐率领王家在豫章开发建设家园,自己留在九江总指挥使衙门。尽管王老豪情满怀,但这位老人还是经不住南迁的折腾,可能还有水土不服。这几天病了,病的很重。开始王老还不让管家通知儿子王锐,但随着病情的加重,王老自知天不假年,转而急切想见儿子。